迷茫困惑小姐妳好
仔細讀完來信,我將信上敘述的內容約略整理,分為三個重點如下:首先是妳對情緒需求的解讀,其次是處理日常生活有關人、事、物的衝突,希望能用有意義的方式處理,而非是以不理性的衝突或互相攻擊的方式,再則第三項是每個人雖然都必須懂得自我保護,而有些人卻不負責任,故意散播不實訊息的將問題丟給別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糊事實焦點,妳對這些問題看不慣也有些不了解,心中起了許多問號,所以用迷茫困惑來形容妳的心境是嗎?因此我就依以上三項逐一與妳簡單分享。
但是我先分享第二項,人際關係及處事原則,妳不希望以非理性方式的衝突,而必須著重於運用有意義的方式理性解決問題,所以會看不慣運用粗魯或暴力行為,這部份我是與妳同一陣線的喔!暴力或權勢都不能解決問題,妳是冷靜理智型的,這是很正向的思維,妳不須疑惑,我們很肯定妳喔!
緊接著我延續以上觀點與妳探討情緒需求的意義,一般人遇到衝突或緊急事故,第一反應通常是憤怒、驚嚇、無法保持平靜的情緒下,當下最需要的就是適時地安撫,或找到內在安全的依靠,因為不再害怕,才有了面對問題的勇氣,而身旁的人可以成為當事者最有利的依靠,想當然耳,被依靠者須具備了解當事人的情緒,而依對方的需求,幫助有情緒者找到出口,當情緒者被了解了,會有一種終於有人懂我了,在被了解的過程中,情緒會慢慢釋放,等同於多一個人的支持,會多一份力量或解決問題的資量。當然也有可能採取其他方法,像看一場電影、聽音樂、運動、閱讀……等等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事,他表面上算是妳所謂的享樂,但這其實是不傷身有益抒解身心的事,這是據我了解情緒出口的真正用意,有了這道調適身心的經歷,必能安定身心,用理性處理身邊的大小事;反過來說,發生讓人身心焦慮或生氣的當下,若專注於自己的焦慮或跟自己過不去、氣不過的狀態時,只會畏縮於焦慮,或衝動的急著想擺平麻煩,是很難兼顧到理性的,所以像妳所言,要用有意義的事來面對問題焦點,首要就是幫人或自我情緒整理,否則情緒高漲的當下,肯定是互相指責、推卸、酸言酸語等等,也許讓事情更複雜,也有可能會拖延更久的時間或不歡而散,問題還是存在,所以要先滿足情緒出口是很重要的,要先處理情緒,而後處理事情,事情才能簡單化、合理化的解決。
第三項重點是為了自我保護,不負責任地將問題模糊焦點於別人,我套句俗話稱其為〝白目〞,自以為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情況下,在我認為只要是問心無愧,妳應該聽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吧!我用這句話與妳分享:水之所以能清澈,在於它懂得沉澱。妳覺得有道理嗎?所以不需急著處理,我相信時間可以證明一切的。
以上希望能幫助妳釐清一些心中的困惑,最後感謝妳的來信心情分享,也祝福妳一切順心!若還有需要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