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至秦
日期
2021/02/03
留言內容
您好,謝謝您願意耐心傾聽我的困擾,我本身是一個高敏感族群的人,從高中開始就很害怕與人交際,且難以適應新環境。 最近因為畢業門檻的關係進入職場實習,工作了半個月情緒卻越來越不穩定,和同事的關係也不太好,常常因為動作太慢或是不知道該做什麼而被白眼&被嫌棄,每天想到隔天還得出門上班就很低落憂鬱,獨自一人時還會動不動就掉淚。 我已經跟身邊的友人傾吐了一輪,但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緩解,我也不好意思一直抓著他們抱怨,畢竟沒有人有義務承擔我的負面情緒,但這樣的情況再持續下去我怕心理會先承受不住。 有考慮過更換實習地點,但這樣勢必會延畢,家人對於延畢這件事不太能接受,我本人也不是很想因為實習而延畢,但要在這種狀況實習到6月底我擔心會撐不下去,請問我應該要怎麼辦才好......?
版主回覆

至秦妳好:

  半個月,說長不長,說短好像真的也不短。職場上有很多的眉角需要我們去學習去體驗,而每個職場的文化和倫理也不太相同。半個月除了要熟悉工作上的順序和輕重,還要摸索同事間相處模式,這麼多的事情要在半個月內都上手,相信對沒經驗的任何人都是很困難!辛苦妳了。

  敏感的妳,不知道有沒有發現自己有些可能在別人眼中是缺點,但其實卻是妳的優點呢?貼心的妳,發現沒有人有義務需要為妳的情緒承擔,但也因此讓自己的情緒無處可發洩,我們覺得妳有好棒的自我覺察,而這個覺察是讓我們可以微調的最好時機。動作太慢,真的不好嗎?台語有句名言「吃快撞破晚」,我們倒覺得其實是至秦謹慎的做事態度,想把事情做好。或許現在自己的步調無法馬上跟上其他人,但謹慎的態度可以讓自己出錯的機會相對減少。

  別人的白眼或嫌棄的眼光,確實讓人感到不舒服和害怕,但換過角度想當別人的白眼和嫌棄的眼神我們當作是一個提醒,提醒自己盡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重要的是我們在別人白眼和嫌棄中自己學習到什麼?會不會那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和養分呢?

  當然更換新的實習地點,或許也是個選擇;但新環境就不會遇到目前情況嗎?不會有人際問題了嗎?如果容許自己多點時間適應工作環境,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只要比昨天好一點點,當遇到不懂或不熟的工作時,我們以誠摯的態度虛心接受同事的指導,相信同事可以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慢慢也就可以融入新的環境了。

  來信提到從高中開始就很怕與人交際,至秦,讓我們一起想想,在高中時期是否曾發生過什麼事情,讓自己害怕與人相處呢?當時年紀小的自己可能無法為自己發聲無力對抗,而現在長大的自己其實有能力保護自己了呢?是什麼原因讓那件事情一直困擾妳到現在呢?而高中前的自己,做了些什麼讓自己不害怕與人相處呢?有沒有可能讓那時候的妳重現呢?

  至秦,妳不會是一個人面對孤獨的,如果還在情緒的風暴中,歡迎妳繼續來信或來電1995讓我們陪妳一起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回覆時間 2021-02-08 09:04:19
留言者
Migo
日期
2021/02/02
留言內容
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異性朋友把我封鎖了,大概是因為我說謊的關係,我們是在網路上認識的,聊了幾個月後我們才見面,我很緊張所以拜託了自己的死黨陪自己去見她,而約她的時候我也找了個藉口說是可以順便找台北的大學朋友,想說這樣子對方比較會沒有壓力。陪我去的死黨是只有在搭車以及我跟她見面前陪著我而已,中間死黨他都有自己的規劃。那天跟她看完電影後,我會錯意死黨傳給我的訊息,所以就用去上廁所的理由匆匆跟她說了掰掰就走了。 事後我覺得自己說這些謊很不應該也很沒必要,所以我就主動跟她坦白說,我其實是專程去找妳,然後還有一個朋友陪著我所以才會在最後突然就掰掰,說完隔天我就發現她把我的LINE和IG封鎖了。 我覺得很難過,我也有用我跟她當初認識的軟體跟他道歉以及解釋這整件事情,但她都沒有回應。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沉澱了一個多月,我發現我還是每天都會想到她,一想到就感覺很難過,覺得為什麼這樣就會把我封鎖,我知道是我的錯,我也道歉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才封鎖我,但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人跟人之間相處,最後一定會分別我知道,但這種分別的方式,我覺得好像我對她來說根本不重要,兩人相處的時光好像不存在一樣,我沒有一定要在一起,我執著的是連幫她按按讚當個普通朋友這點我都不被允許,我真的把她當作一個很好的朋友,也很希望她好,但她這樣子做真的讓我很痛苦很悲傷,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感到很迷茫,每天都失魂落魄的。我不知道該給這件事甚麼意義才好,覺得很失落,以前也都有被拒絕或是被封鎖的經驗,但這麼難過的還是第一次,我都會思考自己做錯甚麼然後注意下次不要再犯,但這次我真的好累,我覺得我已經盡力了,我也沒有反過來去傷害對方,我坦承自己的錯誤,我真心的道歉,但依然沒有被原諒,不是說對方一定要原諒,而是覺得失去了信心,一種相信他人的勇氣,朋友跟我說下一個會更好,但我不禁有種反正到最後如果發生衝突,我一定又會是被封鎖的那個的感覺,我並不完美,我也有我的缺點,難道一定要變得完美才可以嗎?我真的好難過
版主回覆

Migo你好:
          看得出來你很在乎這個朋友,很不幸就這樣被封鎖,即使道歉、認錯還是沒能挽回友誼,想必ㄧ定難過到極點。
          想想你曾經努力經營,也體驗雙人互動交流的美好時光,雖然結果不圓滿,不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和歷練?因見面的誤會而分手,的確令人不甘心,你也真誠、努力去解釋、道歉,你已做了該做的表達心意,至於對方的選擇、反應,只能接受了,或許只能說兩人真的不合適吧!
         失戀常會讓人失去信心,懷疑自己不完美。分手應該是雙方的感覺不對稱,不適合;相戀本來就是雙方之間的關係,所以分手也是雙方的問題,不必要自己承受單方的錯誤而自責。
        我們都在追求愛,但 愛有時會讓人受傷,當然呀!連吃東西都會噎著!所以我們不會因噎廢食啊!曾經那麼投入,分手的結果是沉重的痛,問題是我們要痛多久?當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痛是不是也會慢慢就模糊了。
       生活中 很多事情不用太在意,人生就像四季變換一樣,失去的還會得到,得到的也會失去,你覺得呢?希望你能鼓起勇氣繼續追愛,直到找到真愛!如果還需要諮詢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或上桃園市心衛中心網站點諮詢答問集。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2-08 09:00:39
留言者
如何交新朋友
日期
2021/01/30
留言內容
年紀越大越感到認識新朋友的困難,請問怎麼認識新朋友,在認識的過程中如果對方讓自己感到不舒服、厭惡、悲痛,該如何決定是否與此人斷開聯繫?
版主回覆

嗨,你好:

你覺得年紀越大想要認識新朋友,確實無法像求學時候的本質那麼單純簡單,知心朋友就更難,只能可遇不可求了,因為在上班的世界裡、大家都在競爭、比較,真正在乎你、欣賞你的朋友其實不多,這是人性很正常,不用哀怨、失望,接受就是。

其實交朋友這件事,對社會心理學家而言是一個非常科學的過程,它談得是人際吸引。其中有個學者叫艾略特,他很喜歡研究人際吸引的議題,還提出一個「酬賞理論」,意思是只要能「讓對方以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酬賞」,就能拿下這段友誼。酬賞包括物質、讚美、知識或關心等。講白了,就是站在「你能端出甚麼菜來滿足對方」的角度,來詮釋人際關係的運作。但是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即便你有辦法給出酬賞,但下面的交友思維也是可以參考:

  1. 相近度:指的是「距離遠近」,想交朋友,建議從周邊的群體下手。因為即便你有一堆酬賞物,人生沒有交集也是白搭。
  2. 相似度:它比較接近一種精神條件,也就是「價值觀的交集」,譬如社團或是讀書會。一群人因為共同興趣或目標而串聯在一起,給予彼此對應的酬賞,大多是知識與情緒支持。
  3. 互補需求:強調的是「個人的強項能否契合對方的需求」,譬如「分組報告」。有人擅長整頓資訊,有人寧願打字,有人享受上台,有人習慣神隱。所謂「神隊友」,指的就是個人強項恰好能順應團體需求。因此想交朋友,不是拓寬自己的守備範圍,就是要找到能互補的對象。
  4. 外表吸引:顏值本身就是一種社交資產,除了吸引異性,也會吸引一群水準不相上下的群體。但顏值的效期比較短,通常會被「性格」這個因素影響。

其實,交朋友除了上述那4個條件之外,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或許需要ㄧ些「勉強」,就是把不情願表現得迂迴一些,把裂痕維持在可以容忍的範圍,這樣勉強維持某些關係,因為他關乎你能否糊口,但若與這無關,純粹是你自己渴望得到的關係,那就別委屈自己了隨順因緣就好了。

交友會是一輩子都在進行,友情不僅存在日常,也會有工作上的夥伴朋友,或是志同道合、興趣喜好相仿的同好或是想共同生活的伴侶等,如何讓自己不會常常在不舒服的關係裡被綁架?我想「界線」這件事就很重要了,「界線」簡單地說就是維護一個人身心舒適的範圍,在個體與外界互動之間,我們必須拿捏出一個私領域,而維持這些適當的空間與距離,才能使自己感覺平衡,當我們被人忽略、不尊重或侵犯時,必須「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對方我們的需求與感覺,而唯有畫出情緒的界線,才能真正做到包容、尊重與接納,不會過度的背負另一個人的情緒責任,也不會過度將自己的情緒拋給對方。就如同朋友們對待你的方式,你可以換位思考,同理他們,這樣就能多點包容及尊重,但無需背負著他們的情緒,也就是他人的情緒跟想法是「不可控」,你能做的就是回到自己身上「可控」,多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我可以怎麼做讓自己更好。

聖嚴法師曾經說過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無法強求、只能盡力創造把握,剩下就隨緣,也就是先真誠待人就好,然後去珍惜:「對我好的人」,相信留在你身邊的就是跟你有緣的人了,你說是嗎?假如你情緒依然感到低落、痛苦、無助也歡迎隨時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協談員會陪伴你一起面對及討論,最後,願我們都能不斷的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回覆時間 2021-02-05 15:08:06
留言者
風璃
日期
2021/01/31
留言內容
我有工作焦慮症,好幾年了,有固定在看身心科,一般時候是沒什麼事。 1.現在做著網拍小幫手的工作,前幾天發現我在去年8月拿了個負評,這百分之百是我的疏失,但我一直想著我要不要跟主管自首 A.自首,挨罵,被要求想辦法挽救。 B.當做不知道,反正這麼幾個月過去了也沒人知道,要賭不會被發現嗎?但是一旦哪一天被主管知道,也是挨罵,然後被要求想辦法挽救。 糾結了一整晚選擇自首,做了一堆心理準備,帶了一堆平安符,結果就如我預期的一樣挨罵,叫我能不能上心一點,然後被要求想辦法挽救。上工快3年第一次拿負評,我還真是不上心呢,就算平時表現平常,但只要一點錯誤,就直接摔到谷底。從我發現到糾結期間至挨罵完吃了一堆鎮定劑,讓自己不要心悸和胃痛,雖然一切發展就如同我的預期....但我感覺很差。 2.剛出社會時,如果發現既有作品裡有什麼錯誤都會不敢提,因為怕提出來就會被要求解決,讓還是新人的我非常害怕,所以都選擇不說,直到被主管發現,然後被大罵一頓,但做錯的又不是我,我只是沒說.... 3.學生時代有一陣子成績是最後一名,很少及格的。有一次考了60幾分,開心了一下,但仔細一看發現少扣了14分,是14分啊!不是4分啊!直接掉到不及格。成績差也就算了,為什麼要我面對要不要去扣分的天人交戰???最後還是去扣分了....但我感覺很差。尤其是後來拿到成績單後發現,就算加上了那14分,我還是最後一名啊!!有些事是不是都不要發現會比較好,是不是拿到考卷就直接丟垃圾桶比較好? 有些事情發現之後選擇面對負責,感覺一點也沒有比較好,一點也沒有!!!心裡還是被一種難以言喻的煩躁感塞得滿滿的!!!是不是一輩子都不要發現會比較好....
版主回覆

風璃你好:

  你有一顆善良誠實的心,在生活中你總是會提醒自己,既使遇到自己不願意面對的事情,還是要秉持自己誠實負責的心去面對,但結果總是讓你更加的焦慮難過及自責。多次不開心的結果你開始感到困惑,心裡想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問題,是不是選擇逃避,結果也不會比現在更糟不是嗎?從你的來信看到你在求學階段,就開始承受到的功課壓力,內心的挫敗感,可能也漸漸的造成你自卑、自我貶低的情況發生。出了社會開始工作後,你也戰戰兢兢的面對自己的工作,期待能勝任這份工作。我們都是凡人,難免還是會遇到一些挫折,就如同你現在所遇到的事情,有人l可能也不以為意,認為錯就錯了下次改進就好了。但是因為你將求學階段的陰影連結到現在,在內心也編寫了小劇場,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安、焦慮與難過!

  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各有所長,一定有發揮的地方。求學的成績不好,並不表示在其他地方就沒有成就。接受是改變的開始。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自己目前的困境、接受自己能力的極限、接受自己就是不如人。「接受」代表有了「覺察」,而不是視而不見、避之不談,便不會再花費大量力氣去排拒這些不夠好的自己。當你開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以前讓你感到焦慮不安、自責慚愧的事件就可以放下了。開始做一個全新的人,可以努力發揮所長,學習將消極想法轉化為積極想法的時候了,嘗試著從感恩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擁有的一切,並重複的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裡暗示。例如,當你聽到內心的聲音說:「我做不到」的時候,嘗試強迫著自己用真實的聲音反覆說:「我能做到」。當你慢慢養成這種態度轉化的習慣時,也就逐漸形成了積極想法的思維方式。

  接下來可以從加強自己的自信心開始:

1. 放下造成你困擾的「自我否定」想法:為了邁出信心建立的第一步,就需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如果你是那種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好或者做什麼都缺乏自信的人,那麼很顯然,你很容易會受到自己慣性思維的影響,甚至拿以往失敗的案例不斷來佐證。那麼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惡性循環的思維模式該終結了。世界上有無數個案例,證明了每個人都具有無限潛力,為什麼非要讓自己陷入過往中僅一小部分不如意的狹隘片段中?沒錯,你也同樣具有無限的潛能,從今天起就重新認識自己吧,這將使你不斷的從自己身上穫得驚喜。

3. 照顧好自己,適度的運動保持健康,充足的睡眠。照顧自己可以幫助你保持積極的心態,看起來更健康,你自然會更有吸引力。每天花一點時間想想你感激的事情,如當你每天入睡之前或醒來的時候。提醒自己,我們擁有的或觀察到的美好事物,這有助於我們將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放在積極的角度,幫助我們開啟充滿歡樂和積極心態的一天!

  如果你還是感到難過、焦慮、無助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2-05 15:06:30
留言者
日期
2021/01/28
留言內容
我目前是第二次打工 但跟我第一次的工作環境整個相反 我現在只要想到要去工作就會擔心 害怕 很煩 下班回來後我也會心情很低落 甚至會哭 但我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我害怕 可能是因為上司的責罵? 忙碌的工作? 那我不知道該不該換個工作 心裡是很想的 但媽媽那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說
版主回覆

親愛的糰:

看到妳這樣的狀況令人好心疼,我感受到的是,這份工作帶給妳好大好大的壓力,緊湊的上班步調、不熟悉的新環境、上司的喝斥,種種的壓力壓得妳喘不過氣來。我想長時間待在工作忙碌、恐懼、責罵的高壓環境下,的確會心神不寧。上班前充滿恐懼、憂鬱,下班後心情沮喪、無力!真是辛苦妳了!

在這邊有注意到一個特別的點是,心理對於換工作的想法是肯定的,但是遇到如何跟媽媽開口卻感到為難,想問糰的是為甚麼會對於向媽媽分享自己的感受感到不自在或是緊張呢,是有甚麼事情讓妳擔心嗎?

看到糰的來信,不禁回想以前去打工時,因為不熟悉做事的流程,有時會不小心做錯事情,當時的自己就會很自責,感覺自己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而將注意力都放在前面做錯的事情上,做下一件事情時卻想著上一件事情,無法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的工作上,於是很容易又犯錯,接著就被老闆一頓劈哩啪啦的罵,明明沒有偷懶卻無意間被之前犯的錯給拖住。後來的解決辦法是活在當下,做錯時勇敢承認並放下,專注於當下的行動,就因為這個小小的改變,讓自己在工作上順遂許多,也越做越有成就感。

希望上面的故事能帶給糰一點啟發,而糰也可以試著問自己,若再換另一份工作,這樣的狀況能得到改善嗎?優點是甚麼?缺點是甚麼?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下定決心就行動吧!不論是離開或是繼續這份工作,相信妳一定是做了最適合妳的選擇,因為只有妳最了解自己,是吧:)

只是還要提醒糰的是,目前情緒低落的現象,是否有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如無法好好睡覺、吃飯等,若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改善,或許可以考慮尋求專業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的恊助。有問題隨時歡迎糰可以再來信和我們述說,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若心情仍無法自處,請撥打1995生命線,線上會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你面對問題並做討論!

最後祝福糰能在工作中越來越得心應手,找到自己的方向。

回覆時間 2021-02-05 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