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小7
日期
2021/06/06
留言內容
輔導員你好 從小到大都一直有一個困擾 我時常做被別人忘記被別人丟下的惡夢 例如出去玩遊覽車忘記我就開走,朋友們卻都不在乎 或是約好一起出發朋友卻先跑了 這類型的惡夢,我都會非常痛苦難過的醒來 甚至會有自己實在不重要,想死掉不要再痛苦的想法 在生活中,只要發生類似這類情境的事件 我就會非常生氣心裡非常受傷 像是出去浮潛,我比較慢才搶到更衣室所以比較慢出來 結果發現他們團體照個人照都拍完了 那個行程團體照跟個人照都是行程內包含的項目 但我沒有喊等我一下的話甚至團體照會沒有我 儘管知道可能別人不是故意的,可能就是一時忘記 但我心裡那道坎就是過不去 會一直覺得明明是好朋友為什麼連我不在都可以忘記 根本就不是真朋友 我就會選擇跟他們保持距離 而且心裡會一直耿耿於懷 然後生活中其他事情也是 只要發現某些事情會有被拋下的可能 我就會很仔細的交代身邊的人一定要叫我 我唯一覺得會這樣的原因可能是幼稚園時父母離婚,媽媽走了,爸爸也跟小三跑了離家不回,剩奶奶養我 現在對這件事沒有感覺,完全沒有記憶,但聽大人說以前我本來很活潑因為這件事變成很安靜很自閉的小孩,不知道是不是有影響 這種感覺讓我沒辦法真正信任跟愛身邊的朋友 因為覺得總是會被拋下,每天只提心吊膽的跟人相處 請教教我該怎麼調適才能放下心中這種痛苦, 以及平常該怎麼和朋友溝通才好呢?謝謝
版主回覆

小7你好:

  看了你來信,知道你一直生活在焦慮、忐忑不安的人際關係中,真的很困擾,辛苦你了!想交朋友又擔心被拋棄的痛苦,連作夢都會被嚇醒,這樣的夢ㄧ定讓你感到很難過,甚至覺得自己不重要,死了就不再如此痛苦了!很高興你能來信諮詢,這說明:你其實想解決的是害怕被拋棄痛苦而不是生命,是嗎?

  當我們被朋友遺忘、旅遊團體丟包時當然都會感到恐慌、失落,只是看起來你的擔憂、焦慮更嚴重。就像你說的:童年父母離異,被父母拋棄的傷害,有可能潛意識中影響你的人際互動,讓你十分缺乏安全感,害怕被忽略,導致無法信任朋友、關愛朋友。我想知道,這些年來你焦慮、難受、有疑慮時都如何解決?有找過心理師諮商?或是去看過身心科醫師診療?以他們的專業,多少可以幫你解答疑惑、消化些負面情緒。

  看著你的訴說,我猜你本質上應該是熱情、喜歡交朋友的人。有此一說:「我們常會因為太想擁有,就更害怕失去」你有想過:會不會是因為自己太想擁有朋友,很在意友誼,所以患得患失,產生強烈被遺漏的焦慮。如果你試著調整心態:接受別人也有答應或拒絕交往的選擇,以平常心、輕鬆的方式和朋友交流,先放下得失心,遇到不順利時,失落感或許就沒那麼強烈,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交友的互動過程中就不會那麼焦慮!

  我們有些時候也會因爲害怕失敗而放棄嘗試。你說你也害怕被拋棄所以不敢去愛,你平時會對自己沒信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朋友關注、記得?我覺得朋友就是要坦誠相待,這樣友誼才會長久。你可以試試勇敢的表白自己的感受,讓朋友接受真實的自己,能夠接受你的本色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嗎?

  就像你說的:為什麼不出聲喊一下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存在?有時會一再交代怕被遺漏。這也是不錯的互動的模式,有時候將擔心說出來,你會發現事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可怕。

  雖然心態的調整,習慣的改變,這都不是一次兩次就看得到成效的;但只要你有心,慢慢地從小改變開始,練習培養獨立自主、有自信、自在的交朋友,有一天你將發現「被拋棄的恐慌」逐漸的消失了。如果你還需要我們的陪伴、支持,可以再來信,或打1995生命線,我們都是你的朋友。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6-15 09:46:00
留言者
感覺迷失
日期
2021/06/04
留言內容
請問怎樣的人才算是「能夠把自己梳理清楚的人」呢?把自己的內心給整理清楚知道自己要不要什麼,順應環境而活,這樣的人能夠算是知道自己想去什麼方向嗎?我們又是為什麼而活著呢?如果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是大隱隱於市,為什麼我們不能夠不拼搏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感覺迷失:

  你好!在你的來信裡提到「怎樣的人才算是能夠把自己梳理清楚的人」,而且清楚知道自己要或不要什麼,不知是否生活或工作上有些事情或人令你感到困擾或是難以取捨而陷入在抉擇的不確定狀況。如果是的話,這樣的狀態是最易讓人產生焦慮感與情緒起伏的,不知你的心情及身體是否有受到影響 ,睡眠狀況還好嗎?這樣的狀況也讓你有不少的困擾吧!

  你信裡問到「能夠把自己梳理清楚的人」,是否能整理清楚了解自己的內心且知道方向?在這每日高度繁忙的社會裡,你仍有覺察自我內在心理聲音呼喚的小對話,真的是不容易啊!能問這樣的問題,你應是一位善於理性思考分析未來的人,允許讓我換個方式來問,你期待能勾勒出自己的生活方向目標喜好,亦或是想清楚的知道「如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是嗎?那麼一個人到底是要怎麼樣才能算是真正認清自己呢?哇!我想這是我們人生路上長期以來一直不斷在努力學習與摸索的 。

  有些人出社會幾年後,對於人生方向會感覺更加迷茫了,雖然有了幾年工作經驗但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爲何、如何規劃、想要往哪走都還是模模糊糊的,甚至和周遭人的互動都可能讓自己很挫折或迷惑。但有時這樣的迷茫我覺得其實是好事,它是一個讓人們攀越人生山頭時必經的過程。有時會覺得自己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探索,但有時或許只是一個觀念轉換,眼前的路就會清晰很多。但又要如何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而不是人云亦云 ,又或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會經常讓我們落入為難的情境之中,也會讓我們困惑到底要勇敢堅持做自己亦或是順應環境而活?畢竟我們一般人是活在現實的環境中,真的要做到所謂「大隱隱於市」的境界,可能還要更多的人生體驗與更高的領悟。

  順應環境如同是了解外在環境變化。好比天下大雨 ,就算有傘也難保不被淋濕,因為人是無法違反大自然法則,無法要老天爺不下雨就不下雨,要出太陽就出太陽人,人只能順應著自然環境而行 。而能做的是天冷時多加衣服,天熱時穿短袖,下雨時撐傘或穿雨衣擋雨,對應天氣的各種變化,懂得順應環境的改變來保護自己提昇與進化。而人為的環境或許有更多的條件需要加入考量,例如,我們要對應的人事物可能有價值觀、道德觀、個人的性格、社會的文化…等等的不同而需要做不一樣的變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其實沒有一定的答案,端看我想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得到我想要的、怎麼做我才能心安、我是否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這些只有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能讓自己勇敢且堅定地往目標方向走下去。

  而怎麼做其實和我們的性格和成長背景等等⋯有很大的關連,將自己的特質去做良好的運用,有時候看似是缺點卻可能是某個領域需要的特質,例如固執可以是堅持不放棄的另一面、小氣可以是節儉聚富的代名詞…如此就會從缺點變成優點。轉化過程中需要有催化劑,例如你對問題的質疑,可能就是啟發你去做改變的動力。人無論在何種環境中 務要保留熱情,點燃自己心中的光 ;熱情(動力)是很抽象的,首要做的事情是,讓熱情變得具體。它一定跟你這個人最核心的價值觀有高度相關的。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曾讓我們覺得無比雀躍、無比開心,通常那件事與你的熱情就是有高度的連結的。附上小故事 :賈伯斯的熱情「工作會佔據你人生的一大部分,而唯一讓自己心滿意足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心目中美好的事。而唯一能做到的方法,就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繼續找,別安於現狀。」當然這是賈伯斯,而你也可以找到適合你的選擇,只要能讓自己開心,應該就是了吧!

  希望以上的回信能幫助到你,若有需要歡迎你再次來信,每次的訴說和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6-15 09:31:17
留言者
善良或邪惡
日期
2021/06/04
留言內容
這裡是會考完的考生,在會考時的壓力也很大 ,也曾經有自殘在腿上的經歷. 好不容易考完試 ,卻又有了一堆的事情,同學上的爭執 一點小事他又可以來吵,又跑來吵我之類的,動不動就發文說自己可憐,講得自己很可憐之類的,和好後又說自己不想和好,就算自己也有錯,也不是這樣做吧,異性也是,明明對方真的很喜歡自己,自己卻也沒辦法喜歡上她,每天晚上幾乎都會崩潰,想哭也哭不出來,想離開也找不到方法,是自己的問題嗎? 還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自計的處事不好嗎? 那為甚麼只有他們出現這些問題,真的很害怕高中的生活換跟現在一樣,我真對自己好模糊,讓自己想太多真的是好的嗎? 我只想正常的生活而已......
版主回覆

您好

  謝謝你來信與我們分享你的煩惱,首先要先誇讚你是位很有想法與勇氣的女孩,在自己遇到這麼多狀況毫無頭緒的時候,能夠找到方法將心中的煩惱與問題都轉化為文字,讓我們能與你一起共同的面對。 

  好不容易挺完了會考的壓力,卻又一堆狀況來襲,一定很讓人喘不過氣來、情緒也一直處在焦慮煩悶當中,經歷這麼長時間的精神壓力與焦慮,現在你的情緒應該是非常的敏感憂鬱,加上接踵而來的朋友爭吵、感情問題這些事件的感受,更是讓你的情緒深陷焦慮之中,無法自拔,處在這樣情境中的你,真的是讓人十分的心疼。

  在同學間的爭吵與陰晴不定,你雖然在此中做了妥協,但卻還是沒有辦法將同學間的爭吵矛盾解決,在這個事件當中可以看到,同學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而不斷的影響糾纏著你,讓你不知該如何是好。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情緒與喜憂,有些情緒的問題也不是朋友的身份就能幫上忙,這是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忙才能獲得改善,所以對深受情緒自憐之苦的同學,可以建議他與輔導室的老師多聊聊,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去影響幫助他人,我們就要先學會不要被別人的不良情緒甚至不良品行所影響,這個不簡單,但這也正是我們人生要學習的一門課程,建議可以先遠離讓自己焦慮煩悶的朋友,試著再多擴充自己的交友圈,多發掘培養自己的興趣好好專研,如此讓自己的生活有多一點的目標與重心,擁有多些興趣與能力,同時提升自信心,減少外界對我們的影響。

  在青少年時期的情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正因為是情竇初開,所以會有很多的懵懂無知,這段時期是能初步認識對方、與學習如何正確的來往,在這交往的過程中,可以學習自己的情感表達;可以欣賞學習對方的優點;可以發掘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可以學習如何對喜歡的對方表達;可以學習被對方拒絕該如何修復自己;如何開始一段情感、與如何告別一段不適合的情感….這都是青少年期可以開始好好學習的課題。  看到你對於想要離開的情感,因為找不到理由離開,而每晚都崩潰想哭,如此看來,這份情感好像已經壓著你喘不過氣來了,想要卸下,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其實被對方喜歡,卻因不喜歡對方而產生自責是不需要的,因為感情是很主觀而且未必如人際關係般對等或互相的,並非你喜歡的對方就也要喜歡你,愛你的你就要愛對方,也很難拿來秤斤兩,用來比較著誰愛誰多一些,所謂的兩情相悅才是最重要的,友情愛情都一樣,任何一方都不能有絲毫的勉強,不然是很難維持長期的情誼的。

  這情感的來往是雙方都會共同面對與承受到的,相信你的不快樂與壓力,一定也會讓對方有所感應,也許對方也和你一樣,有著糾結的內心,也不知該如何與你溝通,正彼此煎熬著。 建議你能對你的朋友將心中的壓力彼此坦誠以告,讓雙方都能有機會理解對方內心真實感受,一同面對討論這段情感的未來走向與決定。

  生命旅程的學習,有非常多的課程,每個人遇到的時間點都不同,它跟學校課業進度不同,它沒有時間表,也沒有表定的開始與結束,所以我們很難去控制它的發生,我們只能在發生的當下,學習如何面對與精進。 在不斷的學習與失敗中,獲得經驗來成長,這樣才能為我們的未來增添養份,讓我們越來越茁壯、越來越堅強。

  未來的不確定性,的確是會讓人擔心與害怕,而你的模糊感是從何而來呢? 是恐懼、是不確定性、是沒有目標、還是沒有自信。 身處在這國中到高中的環境變化中,有很多人都跟你一樣有著模糊不安的心,這個時候家人也是可以依靠的支柱,不妨把你的擔心與害怕跟家人討論,讓家人也能陪伴著你成長,賜與你勇氣,讓你對未來都能懷抱著一顆挑戰的心情,遇到任何問題,不會再躲在角落裡自殘,而是要像現在一樣,挺身的嘗試找出任何能夠幫助自己的方法,像現在這樣來信與我們一起討論,也可以在國中與高中校園裡的輔導室與輔導老師做協談,若遇到心情極度沮喪低落、想找人傾訴時,更可以隨時來電1925,1995,1980與線上的志工們好好抒發自己的低落情緒,一起討論出能讓自己越來越好的方法,也讓自己的未來,無論晴天或是雨天,都能用心過好每一天!

 祝  越來越好

回覆時間 2021-06-11 14:20:31
留言者
日期
2021/05/30
留言內容
常常有種被入侵的感覺,雖然溫暖但感覺卻變得遲鈍,很不喜歡這種情緒不在自己控制中的感受,請問我該遠離讓我有這種感覺的地方或人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一:

  你好!來信簡短感覺你是會想要與人互動,但是又不想被別人影響太多。好的一面是與人互動讓你感受到溫暖,而較負面的是感覺自己的思緒受影響,而感覺變的不靈敏,使你產生矛盾,懷疑究竟這是自己想要的人際關係嗎!

  對於你的問題,我簡單的分享一下人際關係:正常的人際互動能增廣自己的領域,而過程中的感受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簡單比喻:飲水是生活中必要的生活條件,但什麼樣的養分或溫度是你喜歡或適合的,則因人而異,有喜歡喝茶的、也有清水就好的……等等,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但卻不能不喝。也就是說人際關係有其必要,但是我們是可以有所選擇的。

  所以你可以選擇喜歡的人或地方多加互動,去感覺自己是否喜歡,是否自在。而對於來信問到「該遠離讓我有這種感覺的地方或人嗎?」,你可以想想遠離之後,關係的取捨能否讓自己更舒適些?有沒有別的想法?比如說:網路互動,隨時可以自由取捨,而關係還是存在,可以有自己的思想空間,不受影響。而是否能有溫暖,就要看自己的感受如何了。

  就目前的環境,深受疫情影響,不得已的情況下,是鼓勵遠離人群啦!但也是希望藉由視訊,電話等等方式互相表達關懷,而你的遠離是否只是純粹人群之間的遠離,避免受干擾太多,而互相關懷的情誼還是存在是嗎?這樣的感覺好像也不錯!

  若還有需要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因為疫情的關係接線人手較少,若撥不進可能要梢後再撥。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

回覆時間 2021-06-10 11:11:56
留言者
黃韋臻
日期
2021/06/03
留言內容
我是一個很樂觀正面思考的人,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常常因為一些事情例如和家裡人吵架、跟男朋友意見不合、學校事情太多等讓我整個人變得很奇怪,開始會崩潰大哭到喘不過氣,甚至會用傷害時間的方式讓自己冷靜下來,我很害怕這樣的自己但也不知道怎麼會變成這樣。
版主回覆

韋臻:

  妳好!收到妳的來信,感受到妳內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困惑與無助,讓人感到不捨。

  由樂觀正向思考的個性,突然轉變為激動、暴躁、沮喪,甚至崩潰大哭喘不過氣來,可以理解這巨大的轉變讓妳很困惑與害怕。 信中提到「會用傷害時間來讓自己冷靜下來」,我不太理解意思,是說想用時間來安撫妳的情緒是嗎? 如果是,我覺得妳很棒!因為妳自覺到需用方法來平静,想找回原來的自己。但倘若不是,而是「以傷害自己來讓自己冷靜」,那麼就要注意是否有身心失衡的狀況了。我們可以尋求專業身心科醫生與諮商心理師的協助,儘早找到失衡症狀的來源,才能得到適當的照顧與復原。

  生活中本是五味雜陳,很多情緒的轉變,都是不知不覺中累積而成,試著想想在妳情緒轉變之前,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有可能是妳的生理狀態有些變化,或者和家人間溝通不良,又或男友及學校之間的有些理念不合等等。 這中間都環環相扣,無形中會影響到思緒, 負面情緒就會產生。一個樂觀正向的人,遇到些衝擊,可以容忍讓自己有一些負面的情緒發洩,也是種舒壓的方式。

  只是突然太大的轉變會讓人無法接受,妳能察覺到現在的自己情緒容易失控的轉變,並想找回自己原來樂觀正面的個性,真的很棒!也顯示出妳是個願意且有能力去改變的人。有時當情緒失衡時,也可以試著轉移焦點,例如:找好友聊聊、音樂、閱讀、運動…的方式讓自己心情緩和,累積正能量才能去面對問題。解鈴還得系鈴人 ,相信妳是可以的。

  以上的分享,希望有舒解到妳心情,現在疫情造成大家都需要待在家中防疫,整個社會環境的困頓與人心的緊繃,形成很大的壓力,不少朋友的身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當下有負面情緒時,可以直接撥打生命線1995的電話,我們輔導員可以陪妳一起面對問題討論。這是透過電話的協談諮商模式,因為疫情的關係接線人手較少,若撥不進可能要稍後再撥。也盼望妳能再來信,談談你的近況。或是寫信至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 ,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

  疫情時期注意身體,請多保重!祝妳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1-06-09 10: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