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困惑窒息混亂恐懼焦慮
日期
2024/08/23
留言內容
覺得困惑又混亂窒息,曾因被霸凌以及被家人數落只會讀死書沒用,遭遇重大挫折而開始積極社交改變言行模式,強迫自己能表現外向特徵(對第一次見的陌生人,不分性別都能一直不停開話題),但最近又讀到一本書,內容強調現實是殘酷的、要成長要看經典名著,因此感到很悲痛恐懼焦慮困惑混亂,因為其實如果只要一直讀書就能成長,我會最開心,只要想到能一直讀書自己就很快樂,因為實情是,自己是被霸凌和周圍人逼去社交的,前女友也曾教導我要讀書,也要努力求取社交,在職場上才會有好的表現,所以我相信我走的路是正確的,而他去年對我面對的未來的預言大部分也成真了,我很感激他給我的一切讚美與欣賞鼓勵支持,但面臨各種生活和社交經濟問題,我常常感到困惑孤立無援,被周圍人往下拉,我知道以我目前的狀態我需要學習用言語高度讚美欣賞周圍人的能力,以及尋找同溫層、順著話說、閱讀空氣、安慰人的能力,就可以慢慢順利,但目前在尋找同溫層和閱讀空氣能力方面遇到困難,而且暫時沒有比較好的解法,因此感到孤立無援,很困惑又疲憊,請問該怎麼做才能找到同溫層?
版主回覆

親愛的 困惑女孩 妳好,

看完妳的來信,知道你曾受到別人對你霸凌與家人對你的數落,讓我很替你感到不平與不捨,難怪你的來信標題上會寫著困惑、窒息、混亂、恐懼、焦慮這些字,想必你的問題已經困擾你很久,而讓你急迫的來信討論尋求是否有解決的方法。

對於聰明愛讀書的你來說,其實你很了解你的問題而你也做對了,只是你還沒有察覺到!

『讀書』這件事對一般人來說經常只會有三分鐘熱度,很難持之以恆的擁有閱讀的好習慣,但對於這點你做到囉,愛看書的你,透過書本資訊的傳遞導引,確實讓你在社交職場上有很好的表現,而這事聽起來還蠻令人開心的,這是你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後來的你有提到最近讀到一本書,書中內容說著現實是殘酷的這件事,是會讓你感到悲痛、恐懼、焦慮甚至困惑混亂的情緒,倘若這樣不安的情緒一直困擾著你,我想你是否可以嘗試看看閱讀其他類型的書,讓自己的心情不再那麼糟,而最近我看了一本叫『貓房子』童書繪本書,想推薦給愛看書的你,而這本書講述失去愛又獲得愛的療癒故事,簡短的文字內容,搭配著活潑生動的插畫圖,它是可以讓不安的情緒得到一絲絲的轉換與安定感。書不僅拓展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思考理解力與個人的素質水準的提高,當然想尋找與自己理念想法相同且契合的朋友,那是需要常常和人有接觸的機會也才會有發掘,有機會的話你不彷可以參加一些社團(好比讀書會團體),透過與人互動的交流,相信不久的你說話技巧也潛移默化的改變,也會找到想法觀念與你契合的人,但請千萬別讓自己太過著急而有壓力喔,在做的過程中若仍有其他問題,也歡迎妳再來信與我們討論,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4-08-27 14:01:39
留言者
翁榆涵
日期
2024/08/21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雖然我現在如我心願找到了環境良好店長 賞罰分明的工作環境,可說是我想要的大致上都算實現了 這些也是我職管老師的功勞 我知道她幫了我很多也教了我很多(雖然不知道她是真心的還是只是工作) 但是我必須講出蠻冒犯她的真心話 我不是要說她壞話 只是我就真的不是很想理,她記得第一天上班時我在服務客人她在旁邊指導老實說我有點不太自在,我現在做了跟我一個親戚一樣的錯事-對方幫了自己這麼多結果達成後非但沒回禮 還連謝謝都沒有 我能如何應對到滿3個月結案後
版主回覆

親愛的榆涵:

展信愉快,依你的年齡跟來信內容判斷,你應該是初入職場,是嗎?若我的判斷沒錯,我要恭喜妳,因為接下來妳就要開始接受人生另一門功課囉,怎麼說呢? 因為一旦踏入職場開始,妳的身分角色就發生轉變,這個角色開始要被賦予許多的責任與要求,這些要求可能來自別人、也可能來自自己,剛開始會有些疑惑、不適應,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都需要試著去接受這樣的轉變。

 

在此,我想釐清一下你的問題,從妳的來信,我看到的問題是:曾經有親戚A給予親戚B一些幫忙,但是親戚B對於親戚A卻沒有一點感恩,這是從妳第三者角度看到的問題,而且妳覺得這是很不應該的行為,對嗎?

然後現在妳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這個工作來自職管老師C的幫忙,妳覺得妳應該對這位C心懷感恩,但是事實上妳心裡真實的聲音卻是不想理C,甚至不想讓C教妳,對嗎?一來,妳覺得自責,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二來妳不知道懷著這樣的情緒如何應對到滿3個月結案,對嗎?

 

首先我想讓你知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或是情緒,這是很正常的,妳不需要因此感到自責或懷疑人生,好嗎? 舉例來說,一個小偷偷了別人500萬,但小偷平日對於街友、乞丐又常常慷慨解囊、給予佈施。「偷」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佈施」又表示這個人很有愛心,看到「偷」行為這個面向的人會覺得這個小偷是壞人,會討厭他;看到「佈施」行為這一個面向的人會覺得這個小偷是好人,會喜歡他,那同時看到這兩個面向的人,妳說他會討厭這個小偷、或是喜歡這個小偷? 再進一步思考,思考一:這個小偷「偷」這個行為也不可能因為有「佈施」這個行為就不用受法律制裁,對吧? 因為這是兩件事,要分開來看。思考二: 假設小偷因為「偷」這個行為被關了二年,出來後他洗心革面,我們還要為「偷」這個行為繼續討厭他嗎?

 

同樣的道理,當你懷疑職管老師C的真心時,想必你有看到或感受到一些他不好的事,記住,這些都是你真實的感受,不需去否認他,職管老師C他幫你找的理想中的工作,這也是真實發生的,也不需要否認他;妳試著把這二個情緒分開處理,他是不是真心先放一邊,因為那是他的心,我們不需要去猜測,我的心真實感受不喜歡他,我可以不要跟他做「好朋友」(可以當個點頭之交就好),因為跟誰做好朋友我有選擇權。至於他幫你的這件事,我們是要感激的,但不需要把這件事跟妳對他的感受綁在一起,這是兩回事。至於在職場他指導妳,就記得一個標準動作: 點頭、微笑、說謝謝妳,這樣就好了,這招對每個人的適用,妳可以試試,也不要覺得自己這樣很「假」,這是職場禮貌。

 

試試看,把人跟事分開來看,可能會比較容易處理,人一旦所有事情攪和在一起,就容易混亂、不知所措,就會有更多情緒上來,所以試著整理分析一下,也許有一天你就會發現「也沒那麼難的」。

 

最後我想告訴妳,謝謝妳寫信進來生命線,讓我有機會傾聽妳的心情,也跟你分享我的看法,在分享過程中,我也有收穫的,所以希望你記得,只要有需要可以再寫信進來,也可以打1995電話喔,生命線會是你生命中支持的力量,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4-08-26 11:18:48
留言者
悲痛
日期
2024/08/22
留言內容
被霸凌時常常被家人不公平對待,感覺極恐懼焦慮悲痛憤怒
版主回覆

妳好,收到妳簡短的來信,字裡行間似乎透露出,痛苦不堪的心境,很令我為妳感到心疼、不捨和憂心!於此同時;謝謝妳願意相信任我們,來信尋求協助,這點值得肯定。

這被霸凌的痛,似乎讓妳難以承受,本是最親近至愛的家人,卻成為傷害自已最深的人,此遭受不公平對待的處境,我能理解,的確會令人感到心痛與不安。真是難為妳了。

不知道家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導致被不公平對待的霸凌情事發生?這期間有多久了,過程中妳是怎麼走過來的。因長時間處在恐懼、焦慮、悲憤的環境與情緒當中,對身心的負面影響很大。除了來信生命線外,建議妳也可以尋求身邊可信任的親友、師長或其它單位資源(學校輔導室或桃園心理衛生中心,有免費的心理師資源,有必要可以上網預約),共同協助。我們很樂意陪伴妳面對問題,但受限妳陳訴不多,加上無法即時對話與回應。故建議妳可以直接來電1995或是來信時,在內容上多書寫一些,讓我能有機會更了解及幫助妳。感謝妳的來信。祝褔妳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4-08-26 10:53:04
留言者
吳淑芬
日期
2024/08/14
留言內容
老師我生長在隔代教養家庭本身是爺爺奶奶養大的媽媽離婚爸爸則是早逝爺爺在一年多前放了一百萬讓奶奶慢慢領慢慢花奶奶都叫我去領但是一百萬很快就花完了現在要怎麼跟爺爺告知爺爺知道後會抓狂甚至打死人嗎然後奶奶卻誣賴我去亂領錢讓我很不舒服很難受其實我沒有啊老師現在要怎麼辦奶奶本身都是叫我去領這樣可是我並沒有偷領錢然後爺爺知道會抓狂說一百萬那麼快就花完嗎爺爺會打死人嗎因為爺爺本身脾氣不太好所以要怎麼告知爺爺聽到奶奶跟我說爺爺叫奶奶領錢出來要寄長期的但是現在裡面沒錢了
版主回覆

淑芬好:

  看完了這封信的內容,我猜想你可能感到「擔心」,因為關於金錢的使用(含消耗速度),這部分想像可能沒有如爺爺所預期,所以當他知道後似乎可能預測將遭受指責;另外,我猜想你可能也感到「害怕」,因為不知道如果爺爺知道後,是否會有嚴重的人際衝突發生,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由於淑芬是透過信件的方式告訴我這件事,而無法如電話對話般一來一往的瞭解和討論──像是我個人會好奇並想要瞭解「錢是如何花用的?」。因著信中的資訊有限,我試著猜想假設「一年多前」大概是18個月,而100萬除以18大約為5.5萬,換句話說每個月平均提領5.5萬元。而又假設金錢是做為你和爺爺奶奶三個人共一個月份的生活花費,這樣會是合理的使用方式嗎?(其實是也挺見仁見智的,你可以試著問看看幾個身邊可以信任的親朋好友,他們的想法是如何呢?另外,上述只是我的假設試算,也邀請你可以就這段時間的金錢使用,寫在紙上進行檢視)

  至於要如何告知爺爺一事,我想你的需要可能是「安全」。如果爺爺因為聽聞此事而會感到困惑和生氣,甚至可能衍伸肢體衝突以至於危及人身安全──如果有這份疑慮,也許淑芬可以請能夠「維護安全的第三人」在場進行調解,像是可以想想哪一位親朋好友陪著你,可以緩和現場氣氛?當然,如果涉及到毆打甚至可能傷及生命,那麼直接報警請警察協助現場調解也是一種維護安全的作法。

  由於談到金錢一事,它是有明確的數字,所以「明確地」說明用途,以至於讓其他人「知道和理解用途」會是重要的。雖然當你看完了這封信後,不知道你將會主動向爺爺說明,又或者是等待爺爺發現──但是我也在想,未來有沒有可能讓奶奶自行領錢?又或者讓爺爺自行管錢呢?

  畢竟,錢並不屬於自己,而領錢又涉及到每次要領多少/每次是否有經過奶奶爺爺知悉同意/每次是使用這筆金錢的合理性...等等──光是領錢就可能可以思考這些事情,那麼是否以後不要代為領錢,讓自己減少相關的負擔和可能的誤解也是一種選項?邀請淑芬可以試著思考這些事,並且邀請淑芬可以撥打電話「1995生命線」或「1980張老師專線」與受過訓練的線上輔導人員,進行更細緻的討論,以協助你度過這次事件。後續若有其他需要,可以持續來信至生命線協會。祝福淑芬,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4-08-21 08:34:44
留言者
馬郁婷
日期
2024/08/15
留言內容
我好想自殺
版主回覆

郁婷你好:

    謝謝你!在你感到無助時,願意來信與我們分享目前的狀況。信中短短幾個字透露著心中的焦慮不安、無奈、無助、灰心失望及沈重的壓力,獨自承受著許多複雜交錯的情緒,令我感到心疼與不捨。

    信中你提起想死、想自殺,但未提及是什麼事情困擾著你。想想這段期間是什麼樣的信念、意志力讓你能克服難關支撐到現在,過程雖然很累、很艱苦,也一小步一小步熬過來,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你做到了!我們可以試試看,用這些過往成功的經驗、感覺讓自己更有自信心、有智慧、正念思考、持之以恆展現出你的能力,讓困境慢慢改善。

    你詢問要怎麼死才看不見是死,我感覺到你期待能安詳的死去,我不知道你曾經嘗試過哪些方法,那些方法對你的意義為何?我知道要死的漂亮是不容易的,又何況輕生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慟。而當我情緒起伏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時,我會尋求專業醫師、心理師等醫療團隊協助,讓我找到使我心情不好的原因及如何調適情緒方法。倘若有機會重新思考未來方向,你會怎麼做呢?

    很高興你願意向我們訴說你的心事,並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困擾,雖然短時間對問題的協談無法更為深入,若還有困擾歡迎再度來信,也可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也可撥打生命線1995,線上有專業的輔導人員能即時陪伴你,與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

祝福妳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4-08-20 13: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