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榆涵:
展信愉快,依你的年齡跟來信內容判斷,你應該是初入職場,是嗎?若我的判斷沒錯,我要恭喜妳,因為接下來妳就要開始接受人生另一門功課囉,怎麼說呢? 因為一旦踏入職場開始,妳的身分角色就發生轉變,這個角色開始要被賦予許多的責任與要求,這些要求可能來自別人、也可能來自自己,剛開始會有些疑惑、不適應,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都需要試著去接受這樣的轉變。
在此,我想釐清一下你的問題,從妳的來信,我看到的問題是:曾經有親戚A給予親戚B一些幫忙,但是親戚B對於親戚A卻沒有一點感恩,這是從妳第三者角度看到的問題,而且妳覺得這是很不應該的行為,對嗎?
然後現在妳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這個工作來自職管老師C的幫忙,妳覺得妳應該對這位C心懷感恩,但是事實上妳心裡真實的聲音卻是不想理C,甚至不想讓C教妳,對嗎?一來,妳覺得自責,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二來妳不知道懷著這樣的情緒如何應對到滿3個月結案,對嗎?
首先我想讓你知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或是情緒,這是很正常的,妳不需要因此感到自責或懷疑人生,好嗎? 舉例來說,一個小偷偷了別人500萬,但小偷平日對於街友、乞丐又常常慷慨解囊、給予佈施。「偷」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佈施」又表示這個人很有愛心,看到「偷」行為這個面向的人會覺得這個小偷是壞人,會討厭他;看到「佈施」行為這一個面向的人會覺得這個小偷是好人,會喜歡他,那同時看到這兩個面向的人,妳說他會討厭這個小偷、或是喜歡這個小偷? 再進一步思考,思考一:這個小偷「偷」這個行為也不可能因為有「佈施」這個行為就不用受法律制裁,對吧? 因為這是兩件事,要分開來看。思考二: 假設小偷因為「偷」這個行為被關了二年,出來後他洗心革面,我們還要為「偷」這個行為繼續討厭他嗎?
同樣的道理,當你懷疑職管老師C的真心時,想必你有看到或感受到一些他不好的事,記住,這些都是你真實的感受,不需去否認他,職管老師C他幫你找的理想中的工作,這也是真實發生的,也不需要否認他;妳試著把這二個情緒分開處理,他是不是真心先放一邊,因為那是他的心,我們不需要去猜測,我的心真實感受不喜歡他,我可以不要跟他做「好朋友」(可以當個點頭之交就好),因為跟誰做好朋友我有選擇權。至於他幫你的這件事,我們是要感激的,但不需要把這件事跟妳對他的感受綁在一起,這是兩回事。至於在職場他指導妳,就記得一個標準動作: 點頭、微笑、說謝謝妳,這樣就好了,這招對每個人的適用,妳可以試試,也不要覺得自己這樣很「假」,這是職場禮貌。
試試看,把人跟事分開來看,可能會比較容易處理,人一旦所有事情攪和在一起,就容易混亂、不知所措,就會有更多情緒上來,所以試著整理分析一下,也許有一天你就會發現「也沒那麼難的」。
最後我想告訴妳,謝謝妳寫信進來生命線,讓我有機會傾聽妳的心情,也跟你分享我的看法,在分享過程中,我也有收穫的,所以希望你記得,只要有需要可以再寫信進來,也可以打1995電話喔,生命線會是你生命中支持的力量,祝福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