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蘭櫻雨玥
日期
2021/08/04
留言內容
但...我現在其實連好好說完一句話都很困難,這就是真正的我...表面上我口齒伶俐邏輯清楚,但事實上我是必須把自己用受傷之類的,我才能保持冷靜,跟陌生人好好說完一句話,也因為這樣我常常故意在上班的時候用傷自己,但原本這個情況沒那麼明顯了,只是前陣子當我打通1995的時候,電話那頭明顯很不耐煩的聲音,讓我又開始害怕跟陌生人說話,我明白每個人工作都會疲乏感到疲憊,但唉...我不會說那個感覺,就是好像我沒資格在最不舒服的當下,打電話求援似的。但在上一則留言,妳留給我的桃園市的電話,我會想打看看,雖然不太可能會是妳接到,但至少通話紀錄妳那邊會有,可能也可以算是直接在跟姊姊講電話了吧。 至於我的老師、姊姊、閨蜜,之所以會讓我擔心她們,是因為我的支持系統也就只有她們,一次次的自殺一次次的自殘,一次次的自甘墮落,她們也都累了,雖然是講電話時不經意說出口的,但我的老師嘆了很大一口氣,然後...哭了,我的閨蜜則是我還沒完全說出我現在的真實狀況,而我姊姊...她承受不了這些的,所以很明顯的我只能找妳或是我的那兩位老師...我知道妳們都會在,一直都會在,但我從以前一直到現在,心裡壓抑的情緒壓抑的所有東西,我只能靠自己繼續壓著,這...也是我恨我自己的原因,因為我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先想到的永遠不是我自己,就算想到了,也會馬上覺得我怎麼能只顧到我自己...我覺得我不配把自己擺在妳們前面 然後我明天要回診了,童軍老師會陪我,這一整個月她每天都打電話給我,看我吃藥陪我聊天,可以說她比我還清楚我的用藥狀況,至于住院...我很想真的很想,恨不得跟醫生直接提說想住院,但工作怎麼辦?人手不足怎麼辦?繳不起錢怎麼辦?我很無力真的,也有滿滿對於生活還有金錢的無奈,之前的那位社工姊姊,我有問過大概的問題,但她說只有找亞東院內的社工才能幫我了... 我是真的覺得很疲憊... 也真的一直浮現出想自殺的想法 但工作...同事...錢...朋友...老師...姊姊... 前面是公司同事跟經理的壓力,感情太好了跟她們,後面則是被我自己束縛住的壓力...但我能怎麼辦,這些壓力如果沒了,隔天我八成會上新聞頭條... 標題八成是什麼某某高中趙姓女學生跳樓 原因竟是什麼什麼什麼 也可能根本沒人在意一個要19歲的女孩掛沒掛吧呵呵...
版主回覆

2021/8/5

親愛的蘭櫻雨玥:

       看著你的來信,既心疼又感動;心疼於你以自傷的方式來讓自己保持冷靜,感動於你會為自己求援、會擔心愛你的人會承受不了。孩子,在愛人與愛自己之間,我看到你的努力卻又警覺到你因此給自己好大的壓力啊!

       當你打1995電話時,對方的回應不如我們預期,你能同理到他可能的工作疲憊,這部份你真的很棒喔!而同時你又感受到的是「好像我沒資格在最不舒服的當下,打電話求援似的。」其實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請求協助,孩子,絕對沒有「沒資格」這種事;對方在他不對的時候坐在那個位置,想必他也有他的問題吧!如果我們轉換個想法:「對方的反應讓我覺得他似乎比我更需要求助」,是不是我們的心情就不會那麼受傷呢!

       如果你來電桃園市生命線03-3019595,雖然不會是我接到,但是線上輔導員都會儘力陪伴著你面對,因為我們知道每個來電的朋友都有著他們無力解決的困境需要處理,這也就是為什麼1995會存在的原因。所以你只要有情緒、有壓力,請不要靠自己壓抑著,請你試著來電或是來信,先抒發掉一些會自傷的情緒,試著不讓心裡那隻負面的黑狗無限的長大。而且你是如此努力的不讓自己墮落於黑暗的深淵,好好疼愛自己都來不及了,怎麼能恨自己呢!這也是為什麼我常說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也就是永遠都要先讓自己能夠站好才能去想到別人,這不是自私,也不是不配;而是讓自己好過比什麼都重要!其實像我們輔導員也是被要求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會有能量照顧別人;所以我們也是從學習照顧好自己開始的。

       知道童軍老師在你痛苦的時候,一直陪伴著你,除了由衷的感念你有這麼一位好師長外,其實我心中有種「啊!蘭櫻雨玥,你也是一個被祝福的孩子」的感覺。你知道嗎?這人世間有百千萬種對人的磨練,每一種都可能讓人痛苦到撕心裂肺,但是也總有屬於他個人的天使守護著他以通過那試煉。而每個人可以是別人的慈悲天使,也可以是被守護的受煉者。也就是今天別人守護著我,或許有一天我也可能成為他人的守護者。因為只有受過苦的人才更懂得受苦者在淚水之下的痛苦點滴,也才能更貼近於他內在的吶喊聲。這也是之前我和你說過大部份的偉大心理學家都是親身經歷身心症的苦痛,為了自救才發展出那麼深入精闢的心理學理論。

       若情緒仍然無法自理,可以試著來電桃園市生命線03-3019595和我們的輔導員聊聊;也可以再來信述說你的心情。祝福你!蘭櫻雨玥

回覆時間 2021-08-09 18:07:44
留言者
日期
2021/08/02
留言內容
目前大四面臨畢業製作,老師規定小組需提4個提案,而組內日前進度是4個人各自發想提案再與組員討論,進度上,起初我會很早就會提出我要的提案方向,然後丟到群組與大家分享,組員們紛紛發表意見,對於我的提案提出製作上整組可能沒有能力完成、提案比較沒有創意或是在專有名詞上打的內容不正確,希望我再想想新的提案或修正。當被組員否定後,我就會極度滿滿的失落感外;而在重新發想的時候,開始害怕、擔憂自己的想法被否決,過程中開始有了逃避的狀況,因此也會思考比較多、找尋比較多的資料,希望提案能夠被認可,以至於拖到截止前一天在跟大家提出我的提案,結果最後還是問題一堆,大家看不懂我的內容,最後又歸功於自己能力不好。想問,這是屬於正常現想嗎?我該如何面對? 甚麼才是良好的溝通呢?因為這個問題(拖到截止前一天才提出我的提案這個問題)過去我也曾經發生過,我明白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所以這次又再犯的時候,某位組員說想跟我討論一下我的狀況。她說,如果我在發想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列出問題請大家幫忙,而不是拖到最後一天,但我內心想的是我連自己要的提案方向都拿捏不清,總不可能跟組員說我不知道自己要甚麼,請大家幫幫忙;另外,她也以朋友的身分跟我說,在於我的長期的拖延問題上,認為我自己的身心狀況目前不適合做畢製,應該要先找心理醫生諮商。我覺得或許她的會這樣建議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去年另一份報告一樣跟他們同組,我也是將要提案的報告拖到截止前才給大家看,犯了跟現在一樣的問題,只不過那次我在群組發完報告的檔案後,我打了我好想去死,只記得那段時間壓力大,因此我的情緒常常崩潰,甚麼事情都不想做,也不想跟人說,以長時間來看或許她認為這次的我可能跟上次一樣,所以提出這個建議。當我看到這段建議時,我很感謝有這樣的朋友關心我的心理狀況,但另一方面我不認為自己生病了,我只覺得自己就是懶散有了拖延症。而後,當每一次跟組員討論提案時,組員有疑問與質疑,當我無法解釋與找到正確答案,內心的我除了極度自我否定外,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也會一直覺得或許就像那位組員說的我需要找心理醫生,懷疑自己生病了,但有時候我又會告訴自己,你只要把拖延症狀改掉就可以了,事情提早完成就可以,你才沒有生病,你也沒有能力很差,只是你需要花比別人長的時間學習,才能與其他人相同。這兩種心態長時間在我內心拉扯,產生的矛盾心靈,想問這是正常的狀態嗎? 最後,我想問,因為感冒是可以講症狀的,但對於找心理醫生面談,我不知道自己需要問什麼?好像覺得自己問題一大堆,又好像沒有甚麼問題。
版主回覆

容:

       你好!從你的來信中,可以感受到你的焦慮及矛盾,面對到要與團體一起完成一件事時,難免會比平常更容易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會擔心得更多,也可能從曾經的經驗中,讓你畏懼並提前擔心自己是否又會沒有做好,得到一些不是自己希望的評價及建議。但你其實沒有不好,你會在得到大家回饋後,去思考自己的問題,並尋找更多的資料;也因為你希望能做好,而花比較多的時間去完成,導致靠近了截止期限才提出。這樣確實在團體裡,會讓人覺得你在拖延或是有些狀況;但值得肯定的是,你非常有心且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其實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除了檢討自己以外,也要試著肯定自己,只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有努力的、且是願意改進的,那麼慢慢的就會從經驗中學習如何達到目標。

       從來信中,我能感受出來你是一個很在乎別人對自己想法的人;其實我也是這樣的人,這樣的個性會讓我們更容易焦慮,做事情時,總是得比別人多考慮很多很多事情,而導致經常做一些小事壓力就極大。我了解自己就是一個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的人,有一天在做報告時,我直接跟一位我很信任的朋友說,我很怕什麼,很怕會不會做不好之類的,我本來以為他會覺得我有事嗎,但他給予我的回應是「不用害怕,你已經很努力,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不需要擔心那麼多,你真的很努力。」我才發現或許我們害怕別人的那些眼光,有時候根本就不存在,也許你也可以試著對一位你信任的朋友說說看你的想法及畏懼,或許得到的答案,會讓你一瞬間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除了試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外,有時候主動說出自己需要幫助並提出問題,其實是一個讓自己進步的過程。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的是大家認可的,或許你在提案上剛開始沒辦法得到大家的認可,但你可以從與大家溝通討論後,了解並整合自己與其他成員的想法,也將提案導到更好的方向,這樣慢慢的進步也是一件值得被肯定的事。你可以試著相信大家不會全然否定你,當你願意提出問題時,大家就會知道你對這件事的認真。就像有一天我遇到一個小女孩,他跟我說了很多他在英文這個科目的困難,我慢慢給他建議之後問了他一句「你為什麼不跟你的課輔姐姐說你有點跟不上呢?」他跟我說因為他怕課輔姐姐笑他。我回他說「可是你都敢跟我講了,而且我是不是沒有笑你,我相信課輔姐姐也不會笑你的」,而且我當時聽到他提出自己的問題時,是很開心的,因為你知道他努力且真心地想改變。所以試著提出自己的想法,敞開心與大家討論。當你敞開心時,就會建立起來良好的溝通了。

       來信中,你有提到壓力大,你可以想想看,那些壓力有些什麼?是很多報告累積的壓力,還是有其他不同的事物堆疊而成讓你撐不住的狀態?而當你面對壓力時,會做些什麼?每個人生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讓人覺得壓力很大撐不住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不一樣面對壓力的方式,有些人可能會去跑步、游泳、走走,找尋到一個能舒緩壓力的方式,其實是很重要的;就像你說的壓力大讓你出現了不好的念頭,這次撐過去了,下次呢?你可以試著在放鬆的期間,去尋找自己喜歡做什麼,或著去開發新的興趣,成為自己緩解壓力的良藥。

       對你來說可能不知道拖延症,到底是不是種症狀,是不是自己努力改就好了,可以感受到你是有心想要改的,其實你朋友說的去找心理諮商,確實可行。只是我們常常對心理諮商有一種偏見,就是好像我有病,才要去找心理諮商師;其實並不是,當你壓力很大很多話無法說出口,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時,心理諮商或許是你的一個出口,專業的心理師會慢慢傾聽你、指引你,協助你釐清心理的混亂與障礙。你在他面前可以更不用擔心說些什麼,他們會理解你,你就說你想說的就好了。如果真的不想做心理諮商,其實可以試著繼續寫信,說說你的其他想法,或著你的轉變,我們也很願意傾聽。歡迎你再次來信,每次來信都是你勇敢的表現,你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業人員回覆;若情緒紊亂無法自處,甚至有傷害自己的念頭時,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8-09 18:04:12
留言者
日期
2021/08/03
留言內容
先簡述家庭背景:單親家庭、獨生女,從小由媽媽扶養長大,不認識爸爸。目前大學剛畢業找工作中,5月疫情後住在家裡卻常常和媽媽產生摩擦,我對於他常常機動性的命令我幫他跑腿覺得不滿也很煩,覺得再家裡根本沒有可以安靜的、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書桌在家裡公共空間,目前我們母女共用房間,所以基本上我的私人空間已經被大幅限縮了,他也指責我住家裡懶惰又不幫忙做家事,幫他忙是應該的。我不否認要共通分擔家事,但對於三番兩次臨時叫我幫忙我覺得很煩躁,例如我在上網課卻叫我中途去門口簽收包裹,但明明他也在家裡。以及我如果對他的意見持反對他就認為我在找碴,根本沒理性的去分析,我也根本不是為反而反。最近我們因為討論未來孝親費有了爭執,他認為我至少要給他5000,我並不是嫌5000太多或不想給,但想問他是否能緩緩,等未來工作半年一年後穩定再給,可是他堅持他的立場,我也不知道怎麼說服他。我認為他明明就還沒退休,經濟上也沒壓力,為什麼就一定要急著和新鮮人的我拿錢。我覺得很焦慮但不否認我有自私的點,可是不是不想照顧媽媽,而是他現在明明好手好腳也有工作,未來他退休了再奉養他不能嗎?而我想存錢趁年輕完成自己的夢想,未來出國讀書,但他和我拿孝親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假設起薪3萬),一個月扣生活房租根本存不到多少。再來我覺得他是很恐怖的媽寶媽媽,也很控制狂,現在面臨空巢期,還有小孩離開身邊的分離焦慮。之前決定這個月要搬去外縣市找工作,他就語帶玩笑說他那要把工作辭了和去一起搬去並在當地置產,可是其實當下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笑還很恐怖,他一直都是個黏人的媽媽,而我的夢想是希望能外派或在海外工作,難到你又要和我搬家了嗎?而且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你也要加入嗎?我不知道該怎麼化解媽媽的分離焦慮,也不知道怎麼和他溝通,他建立在以小孩(我)為中心的世界觀讓我喘不過氣,我也看不透他嘴上說是為我好實際上不就是想我找份體面的工作好和我拿錢罷了,不管是家裡雜事還是孝親費事件,我都不爽他把我當工具人不尊重人的態度,也覺得被孝道綁架不知道怎麼實現自己的人生。因為這些心情帶給我的焦慮和煩躁已經讓我失眠,做事也開始出現問題,無動力等等,甚至會有希望自己乾脆一直沒工作所以他就沒辦法從我這裡得到東西的想法。希望能給覺得人生剛開始就卡住的新鮮人建議,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新鮮人玫小姐妳好:

       提到孝親問題,在現今環境中對時下年輕人跟長輩之間需求之對應,確實是有許多層面值得探討,以妳為例:母女倆相依為命的依附關係,如今面臨女兒可以展翅高飛,媽媽卻得克服分離焦慮之不捨,已經是難解的束縛了,又加上媽媽堅持要求孝親費,使妳覺得最親密的親人如今是如此的漠不關心的冷漠,讓妳不解與無力,也很為難!

        玫小姐,從妳信上敘述看得出來,妳是很願意當個孝順貼心的好女兒,了解自己的立場職責,只是在觀念上希望媽媽自己在還有能力的範圍之下,多給女兒一些時間做規劃,但無奈媽媽對妳期許的時間點有些讓妳不勝負荷的焦躁,妳們母女倆如何拉近相互需求的平衡點,應該是此時此刻惶惶不安的心情下最佳的止渴良方吧!

       以我的習慣,對於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除了分享成長蛻變的喜悅之外,很希望看到年輕人懂得如何負責任的安排自己的未來,所以藉此也先恭喜妳學業有成長大了有想法,讚!接著我們回歸主題,想規劃的未來可能因為環境、經濟等等條件限制下,會有一些現實條件需要克服,而依妳的來信主要訴求經濟應該不是最大問題,最主要是跟媽媽的期許有落差,如我前段所提”平衡點”也就是如何取得共識?應該是妳最急需完成的功課吧!

       接著有關這道題解我提供一些方法與妳分享:首先我想到的是"好好溝通"看似簡單的四個字,需要許多配合條件:有耐心、能互相包容、情緒平和理性、或看場合說話,各種元素漸進式的互動,其實不簡單!有時候情緒一來或太過堅持不肯退讓、意氣用事…等等,形成鬼打牆似的有溝沒有通,徒增雙方芥蒂困擾,甚至造成遺憾!當然溝通成敗成因很多,我只是想到這幾點提出來給妳想想看,妳做到了那些?還是正好有些是妳忽略沒注意到的呢?這些提醒對妳加強營造溝通場面氛圍是很重要元素喔!

       另外還有一樣是如何讓長輩得到適當的安撫也很重要喔!有了安全感可以減少焦慮,比較能冷靜地聆聽妳的需求。

       其實我還蠻肯定妳孝順長輩的觀念,剛畢業就要誇大口的說話,萬一做不到會很尷尬且被怪罪沒有誠信,妳量力而為的為自己安排打算,也顧慮到媽媽的需求,非常乖巧、懂事很棒喔!

       最後再分享回應一些妳的來信主訴:讓媽媽知道妳可以不再依賴辛苦的媽媽,想要找機會磨練自己能獨立自主,將來才更有能力照顧陪伴媽媽;也可以鼓勵媽媽等疫情稍緩,回歸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多從事些自己喜歡的休閒,生活領域會更寬廣,為了子女辛苦大半輩子夠累了,女兒是多麼希望媽媽能輕鬆過生活呢!以上是身為兒女的我最想對長輩說的話與妳分享。歡迎妳再次來信,每次的訴說和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喔!祝福妳們母女關係漸入佳境一切圓滿!

       若還有需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1-08-09 17:53:07
留言者
未進化的人類
日期
2021/08/02
留言內容
因為發生車禍無法自理,只好打電話聯絡父母 本來想回來個2.3天傷養好一點再到外地獨自賺錢, 只不過聽了我父母了話從外地回來住家住一段時間了, 有時候真的好討厭父母 尤其是我媽在一起生活測試我是不是說謊,又或者在我媽眼裡我就是個病,我懂擺脫他們很難,不管我怎麼做,課業感情工作他們控制慾好強,甚至一直以來我覺得我根本不是他們生的,莫名親戚阿嬸告訴我,我媽生我的時候,她有去醫院看我媽很確定是我媽生的. 頓時,我笑一下竟然沒多想有包含著其他意思 好像各大親戚都知道我媽欺負欺壓著我 甚至很包裝自己很包容我的樣子 獨自一人思考卻感覺心裡面很虐待 卻有個人說過的一句話一直排回在我腦裡 不如死了才是對自己最好 我用力著愛著我家人 也努力不傷害他們 可是我眼裡心裡他們給我的感受都是要死你自己的事 原來他們的假裝我信了 當父母的都很自私,我該學著和他們自私比較
版主回覆

未進化的人類:

       從信中得知你因出車禍而無法自理,想必這段無法自理的日子,讓你的身、心、靈都不是那麼舒適,辛苦你了。如此辛苦的你,還必需面自己內心的糾結,真的不容易。

       信中有些段落提到的事件,有些不太能理解,例如「時候真的好討厭父母 尤其是我媽在一起生活測試我是不是說謊,又或者在我媽眼裡我就是個病。」、「好像各大親戚都知道我媽欺負欺壓著我甚至很包裝自己很包容我的樣子」、「可是我眼裡心裡他們給我的感受都是要死你自己的事原來他們的假裝我信了」這幾段話,讓我很好奇,妳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讓妳必需隠忍著自己過生活。

       不過,從上段舉的事件看起來,都好像與你這個人整個都混沌在一起了,有沒有可能,妳再次來信之時,可以將事件本身與妳自己分開來寫,也讓我可以好好的理解妳。例如「真的好討厭父母 尤其是我媽在一起生活測試我是不是說謊,又或者在我媽眼裡我就是個病。」若將事件與妳分開來看,可以試著練習看看這樣子寫「深色粗體字看起來像是事件」,試著先將事件挑出來,再來看妳自己要放在那個位置看事件。

      而在這麼多事件中,妳渴望的是什麼?妳的人生要如何過,妳才是你生命中的主人。也許,下次妳來信時,可以試著將事件與妳分開來寫。妳的人生故事,只有妳自己才有資格寫出來哦~

      妳的人生是可以重新被自己改寫。如此,生活在動彈不得的生活模式中的妳,還願意來信與我們聊聊,著實讓人覺得妳的不容易。同時,如果妳願意,妳也可以利用1995生命線、1980張老師專線、1925安心專線,這些專線都專業的協談人員可以提供即時的對談。

若希望透過面對面與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諮詢相關議題,歡迎至<<桃園市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 諮詢面談預約 選擇你方便諮詢的地點與時間,每位民眾每年可免費使用四次心理諮詢服務,提供你參考。也許可以讓自己被困住生活來點不一樣的改變。

 

 

回覆時間 2021-08-09 17:44:40
留言者
焦慮
日期
2021/07/31
留言內容
您好,現在我處於一個很焦慮的狀態,不知道該不該求助醫師…想說先來諮商看看 我的個性天生就比較容易緊張焦慮,也有一點點完美主義,前陣子因為擔心失眠關注失眠,導致時常無法入睡,因此心情常常低落。前幾天做好心理調適後,發現比較容易入睡了,原本以為心情就會好起來,沒想到更嚴重…現在除了心跳加速、發熱、還有吞嚥的軀體症狀,以及持續性的失眠,感到很不舒服,總是想哭,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致。 但是媽媽對於這方面非常敏感,如果我跟她說我要去看精神科,她一定會抓狂且生氣,她認為小小年紀有什麼好焦慮的…. 現在的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離開學也還有一陣子,找不到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物… 感謝您的聆聽..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你好:

       謝謝你願意來信與我們訴說你的問題。讀完你的來信,可以感覺這陣子難以控制的情緒逐漸影響到身體的狀況,雖然曾經有自己調適過,但還是無法緩解這些想法。我想這樣的困擾應該不是這陣子才出現,曾經的你一定也努力地調整自己,這邊我想跟你說,你真的很棒,獨自面對這些情緒真的很不容易!

       在信裡有提到前陣子擔心失眠,不曉得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會擔心失眠呢?有些人會對失眠有一些負向的想法,像是覺得自己晚上完全睡不著,或是擔心自己今天晚上又要失眠,但有些時候是自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讓這些負向的想法影響到睡眠。

       焦慮,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狀態,它是一種讓人無法放鬆的感覺,是一種持續性的、面對不確定性的擔憂。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不能控制周遭的人事物,或是覺得自己沒有解決某種問題的能力時,焦慮就會出現,如果我們嘗試把影響我們出現焦慮的事項寫下來,轉換自己的想法,想想自己害怕什麼,會有什麼後果,也許會發現有些是誇大的擔憂,或許就能降低這些負面情緒。

       不過,若是這些焦慮已經影響到日常作息,還是建議你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另外你有提到擔心來自母親的責備,不知道是不是曾經發生過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擔憂,若是可以我想邀請你再與我們說說。學校也有提供相關的輔導資源,這些資源都具有保密原則,這部分是可以不用擔心的。

       由於沒有提及更多與家人的相處,所以無法了解平時家人對你的要求,但我想你對自己也有相對較高 的標準,想要做好每件事,如此對自己的期許,多少都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不過有時候我們可以試著降低一些標準、學著接受不完美,讓自己喘口氣、舒緩一下情緒。我想跟你說,你真的很棒、很努力,也許有時候的結果與我們想像的有落差,但我想請你告訴自己,「我失望,但沒關係,我整體還是很棒」。

       我覺得你很值得肯定的是,你會藉由別的事物來轉移對這些情緒的注意力,真的很難得。這邊我覺得運動是個不錯的選擇,藉由流汗來轉移心裡不舒服的注意力,同時還可以強身健體,給你參考看看喔。

       如果在這段時間想找個人說說話,歡迎你隨時撥打1995專線,線上輔導員都非常樂意傾聽與陪伴的;也歡迎你在再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最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8-09 17: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