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2/06/16
留言內容
您好,一個禮拜前我的另一半初犯收押禁見進了看守所,目前還無法得知他是否可以順利出來,還是會被判重刑關很久,一方面很擔心也害怕是否能順利解決這件事情(無傷到人命),也很擔心他雖然只是在看守所而不是監獄能不能平平安安,因為我有請認識的人在裡面關照他,需要他在看守所的詳細資料,偏偏律師沒有去問,而他的家人也覺得他是一個成年人了能夠好好照顧自己,但我們沒有一個人做過牢,沒有人可以知道在裡面到底會有甚麼事情。所以我原本就因為他被收押禁見而感到不安了,又因為想盡可能地用自己得方式給他關愛卻被她家人反駁,而感到很憤怒、很難過、很無助。我原先沒想過會來這裡留言,但我實在找不到人可以訴說這件事情,且過了這一個禮拜,我的情緒依然沒有好轉,我試著讓自己轉移注意力,看了各種社交平台、小說、漫畫、影片,我卻始終笑不出來,反而看著螢幕想到我另一半,當我到恩愛的情侶、夫妻,我就會一直哭,就算今天不是真人而是漫畫出現的也是。真正促使我前來尋求幫助的是,我在這一個禮拜,明明肚子很餓吃了東西卻嚥不下去,體重更是瘦了5公斤,讓我很擔心自己會不會心理已經開始出問題了,工作方面公司也出了問題,本打算休息一下去找工作,卻出了這種事情,我也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去找心理諮商了,如果可以我希望能不能可以我一點幫助,謝謝,辛苦了。
版主回覆

您好,

  從文字中可以看見您這一週以來獨自承受的焦慮,以及對於伴侶的愛和擔心。尤其是在待業且完全沒有經驗(關於伴侶入獄)的情況下的矛盾和迷茫。而這樣痛苦的自己,對於向伴侶付出的愛卻不被認同和接受,甚至引起衝突,真的很讓人鬱悶。即便如此,仍然可以從你的敘述中,感受到您強烈希望改善現況的決心、對於自身身心狀況明確的認識,以及透過試圖轉移注意力的行動力。這真的很不容易,這一週以來辛苦了,同時也謝謝您對我們的信任。

 雖然這封信沒有辦法給出對於您伴侶未來的明確答案,但希望在我們一起看看您的焦慮背後,一些可能被忽略的議題之後,可以讓您找回平靜,並進一步改善您擔心的飲食情形。

 首先,有沒有發現,其實仔細想想,您的焦慮的源頭就是愛呢?從您提到的行為可以看到,關於面對未知,即便有力所不能及的部分,但對於力所能及的部分,您已盡己所力,力所能及地,付出您的愛。然而,當這份愛在付出時得到的是不愉快的反饋之時,是不是覺得對於這份應該的「力所能及」,反而沒有施力方向而迷茫,不知道可以怎麼做,甚至希望可以付出更多呢?

  因此,第二步,不妨讓我們一起檢視對於「愛的呈現方式」。正如「為伊消得人憔悴」,在旁人而言,是一種可以顯而易見透支的愛。而您所說的「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是甚麼呢?不妨可以回顧看看具體的細節,包含當下的情境、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幫這種呈現愛的方式評分。這種評分可以讓我們有效察覺,這樣「愛的表達」背後,有幾分是尊重和信任?同時又有幾分的控制和勉強呢?如果這些行為的成分分配是差不多的,是不是可以發現,常常在呈現給對方之後,往往會得到差不多的回應呢?

  其實,我們無形中,難免會把自己投射到對方身上,然而,之前自己受到的情境與當時、現在甚至是未來都未必會是相同的。因此,當這發生時,未必是貼合情境與對方真正的需求,而是我們「想像對方需要的」。其實這些,可能就是對於當初自己的投影、努力想要抓住當初不能得到的人事物一般,是一種反向的自我補償,並非有效解決當下事物的唯一有效方法,而真正希望可以得到這樣對待的,其實是當初那個沒有辦法被好好對待的自己。

 也就是說,在想怎麼愛對方之前,不妨先停下來,好好審視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是甚麼」,以及對方「真正需要的是甚麼」、自己「真正力所能及」的又是甚麼。您提到伴侶已成年,成年人有成人的權利,同時也有自身需要負責的人生和責任,這,就是對對方而言的「力所能及」,然而卻是對於自己的「力所不能及」。而相信對方可以善盡「力所能及」的信任,保留空間和彈性,是尊重,尊重人事物在每一個情境下的獨特性,是自己最佳的「力所能及」,也是一種適合此種情境的愛。

  第三,那麼剩下的這些空間和彈性可以拿來做甚麼呢?正如剛剛提到,強烈的愛之表達,可能是對於自身過去的投射和補償,因此,這樣的空白,正好可以讓您開始好好呵護愛惜自己。此時,不妨探索愛情之外的情感。社交平台、影視作品、漫畫等等有時都會誇大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過度的聚焦容易讓人忘記,生活中的感情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種情感可以體驗,諸如:親情、友情、與動物或大自然之間的情感、對於萬物知識的好奇心或揮汗運動的暢快等等。相信您可以藉此找到其他可行的緩解方式,進一步提升對於自己的療癒。

 最後,從您的信中處處可以感受到您是位細心且重感情的人,因此,這份柔情是十分難得的寶藏。雖然《聖經》有一句話:「愛,就是在他人的需要中看到自己的責任」,但是背後其實隱藏一個重要的前提:應該要是「自己力能及」且為對方所「需要」的。因此,希望您可以先多多愛自己,也相信您在進一步回顧愛的表現之時,可以在這段等待中,更能愛護自己、認識自己、伴侶以及與這段關係,並在再次與伴侶相見時,更健康、更有朝氣、營造出對於雙方都更加舒適的愛喔~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您再次來信~每次的訴說都是勇敢而且有幫助的;或者您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政府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覆您。若情緒來襲無法自處,希望可以找人聊聊的時候,歡迎您撥打1995跟我們聊聊,線上會有專業輔導員陪伴您,與您一同討論面對喔~

敬祝 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回覆時間 2022-07-12 16:05:20
留言者
陳彥文
日期
2022/07/01
留言內容
您好,我是從台北搬下來桃園工作的,我覺得我的問題特別雜亂,希望您能告訴我我怎麼了,在年幼時期因家庭環境,父母離異,我跟隨到了媽媽這邊,時常我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才提的起勁,對於沒興趣的我可以學但力不從心,加上因為國小被斷定過動症的我加上沒有父母的管教,我被班上的同學霸凌以及排擠,卻還是時常會委屈自己為了想交到朋友被利用也好,到了國中情況其實也並未改善,由過動轉成了注意力不集中,開始服用藥物治療,對於學習方面也未成改變,但時常因為成績被家人責罵,簡單的問題或是國文的問題卻說為什麼我不會,又加上那時候的我屬於叛逆,時常違抗,甚至覺得家人不理解我,逃家,高中也是面臨被霸凌排擠的地步,但這些事情我卻很少像誰提起不滿及委屈,直到接觸了網路交友發現有許多跟我一樣的人,變得我找到了我的地方,也時常收起自己的委屈去照顧別人,家人對我而言漸漸的失去了信任及熱誠,但我也會知道他們有時對我的好,就這樣反反覆覆的,直到了19歲成婚,遇見了當時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女孩子,也有了一個女兒,好景不常,也因為被批評 責罵 不理解甚至被妻子趕出去,面對這些勞累,我也很少說出自己的看法,我開始選擇做自己的事情,那時的我選擇上班不停的待在公司,下了班也不知道該回到哪處選擇留在公司休息,也因為車禍需要賠償,我開始逃離這些壓力,但最後我還是得負起責任,不停上班,對於賠償這些壓力雖然大但我也很努力的想提前結束,面對工作職場老闆的壓力我也從不吭聲,也因為有預支的行為,沒辦法違抗老闆的想法,找不到自己的任何立場,也因為後來當初一時的虛榮欠了些債務,造成家人的麻煩,我很愧疚,但也只能一直上班想辦法處理,但最後不僅被家人趕了出門,也被哥哥強制性的帶到了桃園上班,強制性是因為我有我想過的生活,我也不想造成誰的困擾,卻總是面對各種質問我沒辦法去思考去反駁只能一味地服從,導致有時候我選擇想離開這個世界,甚至心情低落也有自殘的傾向,到了桃園生活,其實並沒有過的很快樂,只感覺到自己被困在了囚籠裡,但有了個女朋友,能放鬆的時候就是與她通電話或是出門的時候,但我每次的出門都必須報備其實我感覺到很累,我有了目標我想逃離這個地方,但現實卻往往的打擊,面對一些小事情,我會被質問會一直被抓出來探討問題,但我真的無法解釋,也不想去解釋,這樣給我的壓力越來越大,我想逃出去,但卻沒辦法,就連我想搬出去卻也會被問一堆問題來反駁我的決定,我其實只想自己一個人的空間做自己的事情不被管束,只想維持好自己的感情,能跟女朋友出門的時候就出門,該上班的時候自己去上班,自己去過生活,不想要他們任何人再來打擾。
版主回覆

彥文你好:

正值年輕歲月,是逐夢的年紀,但你似乎已歷經人生滄桑,對生命有許多的沮喪、無力感。

信中表達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卻總被責備漠視;想表達內心真正想法,卻無人可說;與女友出門約會,也須與家人報備。在如此大的壓力中,真的很難承受。謝謝你還願意打開自己的心門,來信訴說自己的困難。讓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如何讓你能好好照顧自己,進而有能量面對未來。

來信提到,從小學至高中你因過動症一直被霸凌排擠。國中開始服藥,但人際關係仍未改善。19歲剛成年就立刻轉換為丈夫、父親的角色,後因夫妻溝通不良,被妻子趕出家門。也因出車禍需賠償受害者,被哥哥強制到桃園工作。這一切遭遇讓你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真的令人心疼,不知道這多年來的內心創傷,你是怎麼挺過來的?

基因上的過動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先天缺陷,並非你的錯。但我卻看到你仍能從網路交友發現有許多跟你一樣的人,而收起自己的委屈去照顧別人。這表示你嘗試突破這缺陷,轉而照顧他人,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是你的善良,也是內在強大的力量,是令人驚豔,十分珍貴的。而信中也說「心情低落也有自殘的傾向」,這讓我有些擔心。我知道處在低潮,要轉正念的確不容易,但,你是否能在極度沮喪時,也能追想從小至今,是哪些美好的生命特質,或哪些人事物,讓自己得以產生力量,撐過這麼苦澀的人生歷程,而不要傷害寶貴的自己。

信中說「家人對我而言漸漸的失去了信任及熱誠,但我也會知道他們有時對我的好」,「後來當初一時的虛榮欠了些債務,造成家人的麻煩,我很愧疚」。看的出來家人對你的情感也很複雜,家人對你有期待,並用他們強勢方式關心你、要求你,讓你喘不過氣。你彷彿成了家中的異類,身在家中卻孤獨游離,情緒找不到安放之處。最後,你選擇妥協,或沉默不說,這是否因為你擔心說了仍得不到同理?擔憂爭吵會帶來關係的惡化? 其實你內心是渴望與家人有美好的互動,理性的討論事情,是嗎?但目前看來,似乎家人不太容易改變僵化的互動模式。這緊繃的關係讓你彷彿被困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道家人最在意你的點是什麼?指責中是不是有更多期待?期待中是不是帶著許多的擔心?你可否私下評估自己及家人狀況,如果可以,向家人表達你能為自己負責的部分,讓彼此之間能多些信任,少一些擔憂焦慮,也許可以進一步劃出彼此界線,減少過多的干涉與衝突。不知你是否願意嘗試看看。

最後,還是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遇到過不去的關卡,需要有人傾聽討論,可以即時撥打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安心專線1925,讓線上輔導員陪伴你。也可再來信,透過書寫梳理自己的情緒,讓我們知道你的近況。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2-07-12 15:34:06
留言者
葳威
日期
2022/07/02
留言內容
我其實不太明白該怎麼描述比較好,我只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但是我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講,就很矛盾,我整整3年都一直是感覺矛盾,我經常性感覺麻木,感受不到任何情緒,即便我知道自己的生活比其他不幸的人好非常多,但是我沒辦法感受到,有事卻又感受得到,對自己常常有自我厭惡的心裡,常常思緒混亂,頭暈,常常精神不正常有時會開一些具有危險性的玩笑或話語,會有種要傷害人的衝動,常常被過去的事擾亂思緒,行動,明明很痛苦但是又不自覺在親朋好友面前笑笑表現像是沒事一樣,即便我知道自己是個悲觀,玻璃心的人但是我卻忍不住在他們所有人面前表現非常歡樂,也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我從國小1年紀開始吃過動症的要到現在已經要讀高1了但是身心狀況越來越遭過去也有自殘的行為(後來被家人強迫慢慢的把所有崩潰情緒跟負面情緒都壓下去)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家人也都是迷信的人給老師(處理神佛那些的)看他們的確說我本身有問題,但是我試過他們說的辦法但是效果沒有很大的作用,我的問題從來沒得到解決,我放棄詢問家人,我嘗試很多辦法自救,但是都是必須要家長參與的我是不是該放棄?也許真的是我自己想太多?我只感覺很痛苦我沒辦法做任何事,我只能默默忍受自己的情緒,我是不是真的該放棄了? 我媽知道我有點問題但是卻總是要我讓著弟弟,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她就只在乎她兒子她兒子就只是頻尿而已就帶他跑東跑西,因為醫生說他可能是有點壓力所以才這樣,要我對他好點,那我呢?雖然我已經不在乎自己了但是她那句話真的讓我不高興從小我就是在爸媽的忽略下長大,我做任何事都得考慮我媽因為我是女生我喜歡的東西幾乎是男生在玩的,我喜歡車,槍,男生的衣服褲子,髮型但是因為我阿嬤不太能接受,我阿嬤常常念我媽導致我媽都不讓我做我想做的,我只要不聽話就打,我哭就打到我不哭我不吃藥就打我或是罵我,我弟就完全相反他不乖不聽話他們都用談條件,好好講,他們卻完全不承認總是覺得是我自己太過神經質了,我只想知道自己是怎麼樣我只想不要再這麼厭惡自己不想再逃避自己來假裝自己非常好我想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再痛苦,我並不想死但是我想結束痛苦
版主回覆

親愛的葳葳:

從妳來信可以感受到,妳從小就受到長輩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在家中長期被忽視和責難,生活備感壓力,漸漸養成了悲觀和厭世的心理,令人感到心疼和不捨。

現今社會仍有很多父母,處於傳統與新思想的糾結年代,有些人很幸運的遇上開明的父母,了解男女兩性是平等的觀念,但很多人的父母還是非常守舊思想,覺得兒子才是家族的正統,女兒嫁出去後就是別人家的觀念,也讓很多的女孩,在成長過程,需要忍受很多心酸和無奈!

我也可以感受到,這麼長時間以來的家庭關係,已經讓妳的情緒受到嚴重的影響,長期的忍受,已經到了爆發的臨界,除了心理上思緒混亂、偏激言語外,也讓生理上慢慢出現了不適的徵狀,這是一個警訊啊!

很高興妳此刻願意來信訴說妳所面對的困境及不知所措的無奈。也知道妳不想接受民俗療法為心靈上的指引,但卻又無法說服家人接受正統的心理諮商和輔導,而感到很無助。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些傳統守舊的枷鎖及扭轉逆勢。

我相信要改變周圍親近人的想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很慶幸,妳仍有改變的念頭,因此讓我們一起來想想,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妳在面對這些問題上,能更為平靜和坦然。因此,我們可以先試著嘗試以下方法,看看能不能為妳找到一些轉機的方法:

首先,請妳想想妳周遭的親人,有沒有能傾聽妳的想法,或是能讓妳卸下心防訴說的長輩(如阿姨、姑姑等),透過與他們的互動及分享,讓他們能在適時的時候為妳講幾句話,並作為與父母間的溝通橋樑。

另外,現在高一的妳,也可以試者嘗試與學校的輔導老師說說妳的現況和心事,透過專業的諮商和輔導,找到改善妳情緒問題的方法,並且也可借助學校師長與家屬間的聯繫,讓家長知道妳的問題和妳想調整的意願,這或許也是可以在不透過家長陪同的狀況下,接受專業輔導的方式喔!

知道妳這段時間情緒很不穩定,一直強顏歡笑的麻木過著生活,也曾經有過自傷的嘗試,更曾在言語中透露過自傷或傷人意念,這真的很令我擔心。所以我非常希望妳能接受專業的治療師或醫師的協助,引導妳走出困境,讓妳能更快調整好心情,面對生活上的問題。在此之前,也希望妳能和我約定,不要輕易地傷害自己或別人,讓我們一起勇敢的面對和度過困境。

雖然短時間對問題的協談無法深入,但若妳有情緒困擾時,歡迎妳可以再次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址/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資訊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妳,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時,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妳,和妳一起面對問題並討論問題。

祝福妳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2-07-12 15:30:00
留言者
喬伊
日期
2022/06/25
留言內容
這周的某天在我跟學校輔導老師談完後 她說關於我想死的這件事要讓我媽知道 她就打電話委婉的說 雖然我超級反對讓我媽知道 但這不可避免 隔天老師跟我說她們談話的內容 她感覺我媽應該有嘗試在解決這個問題 但我心想怎麼可能 果不其然 到了周末 我被我媽唸 因為輔導老師打給她 我媽就說壓力誰不會有… 你又跑去告狀… 你太玻璃心了… 之類的話 我當場超級想嗆回去 但我還是忍著 這就是為什麼我真的不想讓父母知道我的心理狀況 他們根本不當做一回事 我既說不出口也不想講 因為他們的反應只讓我感到反感 我寧願自己撐著
版主回覆

HI,憤怒的喬尹

先向妳說抱歉晚了幾天回信,看到這封信完全地感受到喬尹憤怒的能量,滿滿的憤怒與委屈,深深的不滿與隱忍.如果任何一個人被唸「太玻璃心…壓力誰不會有…」,還被誤會是去告狀,一般人都很難接受吧!父母親不理解我們的感受,讓我們感覺他們沒把孩子的身心創傷當做一回事,讓喬尹既不想說也說不出口,反感到寧願選擇獨自苦撐,真的可以感受到這股正在燃燒的憤怒之火,頭髪都在冒煙了…….喬尹現在是隻噴火龍了!

雖然不知道你與父母親平常的相處狀態,但顯而易見,並不是那種「媽,我跟你說歐,今天我們班上那個誰誰誰呀……」,也沒有那種「媽,我真的很難過,我要抱抱啦……」也或許曾經有過,只是在這封信上並沒有看到喬尹提起.但是有一點喬尹卻清礎明白的知道,「雖然超級反對讓媽媽知道,但這不可避免」,我想這「不可避免」的意思應該是:「她是生你的媽媽」,你們身上流著相同的血液,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兄弟姊妹,再也找不到另外的人,與你一樣,遺傳著媽媽的基因,流著相同的血脈,在你的眼神中一定找得到媽媽的影子,在你的每個細胞中,也都有媽媽的存在,你們是母女,是血脈相連的母女,這是不可抺滅的事實.而這些喬尹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知道, 雖然超級反對……,但她就是喬尹的媽,當然,同時也是會調侃喬尹玻璃心的媽.她也可能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媽,他們是同一個人.

人很可能在心情不穩定或工作壓力下,或是不知道怎麼應對突如其來的事說出一些不經大腦的話語,我不知道媽媽那天心情如何,又或者她對於別人告訴她自己的孩子想死這件事完全腦霧不知所措;只是,我看到喬尹的反應是選擇:「忍著」,寧願撐著.想是為了不要造成更大的衝突,或許當時選擇「忍下來」是正確的,但忍並不代表著不溝通,不往來.忍讓是在情緒的風爆當下,忍一時之氣,使當下的瞬間能得到一個緩解,爭取一點空間,讓雙方在烽火上,能有機會冷靜下來,可以互相再次找到其它方法讓彼此生命能夠有更多的理解,它是一時之計,不是長久之計.人生很長,難道一輩子都不說話嗎?尤其對象是和喬尹流著相同血源的媽媽.他們或許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放眼望去,又有那個小屁孩不嫌自己的爸媽呢!

就是因為愛他們所以才在乎他們的看法,就是因為愛的深,所以憤怒的也深,因為我認為父母應該要懂的,我都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了,你們怎麼忍心再如此對我呢?相信喬尹愛的深憤怒的也深.若只是路上的大嬸或阿姨,說不出,講不清,也無所謂,是吧?!但這是一輩子的母女情,難道真的需要用忍的嗎?大禹治水,採用的是順勢疏導,水患大治;而大禹的爸爸鯀用圍導的方法,最終潰堤.可見大人的所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有可能他們因為沒有學過,所以不知道怎麼對待成長中孩子心中的空虛與恐慌,雖然他們也曾經經歷過,但是世代畢竟不同,所以不懂。

喬尹仍然可以選擇忍忍忍壓壓壓,可是你會先瘋掉,(你會發現,這一點都不值得)在你瘋掉之前,更應該給自己一個try吧!真的不知該怎麼說,可以從感受開始,例如,「我很難過,感覺到傷心無比甚至曾傷害過自己,我想跟你們多靠近,但你們看起來比較重視功課,可以在談功課前,先關心我的心理狀況嗎?」諸如此類,千萬別忘了,說的同時,也能聽對方說喔,以後的你會為了現在可以挺身而說出感受的你感到驕傲;同樣的對母親來說,也是收到一分最珍貴的禮物,你的選擇,可以讓母親與你都進一步得到難得的學習機會.親愛的喬尹,我知道這一切不容易,但為了你自己與母女之間的親情,絶對值得一試.

憤怒是一種很強烈的能量,它時而憂鬱,時而憤怒,時而隱忍;請不要壓抑這股能量,更不要讓它傷害自己,它是帶著訊息來啟發你帶你找到方法.我們可以試問,「他們沒有把我當一回事,是真的嗎?」這是他們的習慣?還是他們也正受著苦呢?「真的是這樣的嗎?.....」,「一次都沒有嗎?」第一次月經來或上次發燒時,是…誰照顧我呢?「有一次的例外嗎?....」不急著回答,慢慢地去感受著這一切.世界不是只有憤怒的組成,在過往也有甜美的回憶,只是被現在的煩腦情緒覆蓋住了,若你的標靶只瞄準在哀傷憤怒,那就很難看到烏雲後面的藍天.這會需要家人的同心協助,或許在過程中,仍會被打回原形,再度回到傷心的自己。如果可以,我仍會提出曾經給過的建議:喬伊可以尋求專業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前者會透過身心狀況的診斷,可能適度的給予用藥治療;後者則是以面談諮商的方式和你做心理上的治療。這部份可以和爸媽或輔導老師做進一步的討論。

親愛的喬尹,為正走在成長路上的你送上我最真誠的祝福,我相信還會有很多考驗會在喬尹的生命中會陸續出現,願在你的勇氣及智慧下得以一一昇華.要記得我們的約定喔,好好愛惜自己,不傷害自己,情緒受不住時,請一定先撥打1995桃園生命線洽談,歡迎你再來信,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業人員回覆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2-07-12 15:16:53
留言者
日期
2022/06/24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一名準備升國三的學生。我剛上國中時,仗著自己有底子就不認真學習,現在八年級成績開始慢慢下滑。明年就要考會考了,我真的很想去師大附中,也打算趁暑假把不擅長的社會科讀好。前幾個禮拜理化老師也說九上要組個學強班(我有在裡面),老師說相信我們拼一下能到前三志願,今天國文老師私底下也跟我講了兩句,她說相信我是有能力的。被鼓勵後我也下定決心要開始拼盡全力。但是我只要一想到師大附中的最低錄取分數,就會開始迷茫,我其實很害怕,我好像把目標設太高了,我粗略計算過,自己是希望明年會考國文、數學、英文A++ 理化、社會A+ 作文五級分。一開始我也是相信自己能辦得到的,但是這幾天我開始慌了,明明之前也不會這麼害怕的,現在一想到A++只能錯一、二題而已,我就很害怕,九上還有個模擬考,要是暑假我努力過後,考的不如預期,或者根本沒到30分,我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辦,都怪我之前不努力,明明有想去的學校。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來諮詢,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答案,可能是來抒發情緒之類的吧,總覺得我好無助,光是會考只能錯不到兩題就很令我崩潰(可能更多,但也多不到哪去)
版主回覆

嗨!亞: 你好,收到信,看見你的擔心焦慮與為難;即將進入學強班、檢視起初意願 與反覆核對拚搏考試是否能達標的壓力,真讓人備受煎熬,辛苦你了。如你所言: 前三志願考試標準定規是有難度的,接受挑戰就不可能再像國一般優游自在,很 佩服你的自省能力和記得起初目標,從此處看到認真的你,讚喔。

 

從來信中試圖釐清情緒想法的流暢文筆,顯出你運思自如的潛力,如你所描述的最近心情,似乎對自己失了把握,懷疑能否達標,時而懊惱咀嚼當初沒有一開始就拚盡全力? 這樣失去信心又心慌意亂的情形,影響你無法有效率地去讀 書。也許你已經聽過: 若是從國一一開始就十分努力戰兢,前面成績不錯,卻大有人沒辦法撐到最後哪! 擔心懊悔得到反效果,如今你能寫信分享與紓壓增加信心,很棒ㄟ! 或者可藉運動、聽音樂、找朋友聊聊,存滿存好能量來衝刺。

 

把握當下,現在開始一天努力一天的份量,表現也能比從國一開始就信誓旦旦地埋頭猛讀更有動力求進步,你說是嗎? 現今知識爆炸、學生們多有無法讀盡考試範圍的焦慮,能放掉不必要的擔憂與壓力就有希望。若是考試像賽跑,起跑時能穩住腳步繼續往前跑很關鍵,似乎你正在起跑點蓄勢待發,祝福你抒發心情後向著既定目標前進。

 

...有任何感受和想法都歡迎再來信分享討論,或是直接來電1995我們樂意在線上陪伴您拚讀、安然度過炎炎夏季,預備進入下學期新賽程的起頭。也可寫信到桃園市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mtal/,點選諮詢問答集

 

祝您 順心平安

回覆時間 2022-07-12 15: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