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18/01/17
留言內容
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對家有個該有的感覺,對家裡不信任沒有辦法像家裡坦承一切…… 不想讓家裡知道我在外的狀況不想讓家裡知道我的一切……但又覺得我自己這樣很不應該,畢竟是家人,可我卻抱有著這樣不該有的認知,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真的把家人當作一回事。
版主回覆

親愛的文:

妳好!從你的來信,感覺到妳對家的又愛又怕麻煩(或是又怕受傷害)的矛盾情感,這樣的感覺想必很令妳不舒服吧!

「家」是我們生長的地方,卻可能因為人的因素而有不同的呈現。一般人回家,可能是因為家是可以卸下防衛讓人們能夠休息養精蓄銳、有人會因為想念那熟悉的味道回家、有人會因為家人要求而回家…等等,而你心中期待的家會是什麼樣貌呢?

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無法向家裡坦承,或許你尚未準備好向他們表明你在外的狀況,有可能是害怕他們擔心、也有可能是說了會有無法想像的後續…;但是家人永遠是家人,不會因為你不說就是「沒有把家人當作一回事」。也是因為你心中對他們有一份對家的牽掛,才會讓你現在有如此的困擾,你說是吧!

其實在你的自我覺察中,覺得這樣的對待家人是不應該的,也造成你的困擾;那麼試著誠實的面對這樣的認知,然後問自己:面對家人,我在害怕什麼?心目中期待家人如何對待自己會比較安心?或許在理解何以無法信任的原因之後,再來想想是否有可行的方法來補強這部份。而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在外生活的先決條件就是把自己照顧好,「照顧好」意味著身心健康與自我的規範。若有需要,尋求協助是必要的,就如你能來信述說心中的困擾,就是很好的抒解方式之一。

若是想更深入的討論,可以再來信更詳實具體的敘述你的狀況,或是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夠即時陪伴你面對問題,並且協助你釐清對家的矛盾,或許能改善你的困擾。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2-01 10:45:00
留言者
日期
2018/01/07
留言內容
我是在台北讀書的大學生,最近連假回家準備回台北學校宿舍發現悠遊卡不見,我很煩躁的在找悠遊卡,可是找不到,客運也錯過了,我就想說算了明天早上再回台北 可是心裡一直有個煩躁感,玩手機看小說都靜不下來,現在我很累又很想哭,覺得很煩 高中拼學測那段時間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但上大學後這是第一次,我不知道為什麼又變回這樣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你好:

看到你的來信,了解妳因找不到悠遊卡,心中浮上莫名的煩躁感,雖已經玩手機及看小說來分散,仍覺得很累,很煩,很想哭,妳也被自己的這種感覺嚇到,雖然這種感覺已經第二次,相信一樣讓妳很不舒服 

很高興妳發現了這種感覺不太對,也願意來信希望能了解這種感覺。從小的教育,我們都是聽長輩的話,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我們比較好,所以我們一直在接收,一路就是唸書,在課業上及同學互動上,我們變得不太會表達感覺,更不太會處理自己情緒,當感覺有些壓力或心事時,會選擇忽略,妳之前高中拼學測時,也曾有一段時間這樣的感覺 。

我個人解讀妳現在的煩躁感,可能是離鄉背景到台北唸書,回家後,在外面生活上,在課業上的種種的壓力,都會暫時得到舒解,不管離家距離遠近,當離家次數越來越多,離家時間越來越久,對家的依賴會變淡,淡到存放在心裡的角落,只是當有些雖不上心的壓力也放到心裡時,要離家而找不到的悠遊卡便是引發點,就會覺得莫名的煩躁感及覺得很累,很煩,很想哭。

有沒有解決的良方?我的認知裡,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哭,想叫就叫,這都是真性情的流露,也可找人聊聊發洩,發洩完了,提起精神來面對未來的各種桃戰及壓力,這就是成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就是人生,相信在大學生涯裡,也有與妳一樣的人,妳會找到屬於妳的解決方法,也或許這種感覺不會再出現。當妳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或在人生的轉彎點時,也不用擔心,生命線一直都在,會陪伴徬徨的人。

親愛的朋友,因來信往返曠日廢時,學校裡有學輔中心,也及時可以找輔導老師聊聊跟討論,找到適合平撫自己情緒的方式!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2-01 10:39:00
留言者
alice
日期
2018/01/20
留言內容
我是獨生女,國三的考生,課業壓力說重很重,說輕本來該多少有些沉重的,要看從哪個方面來講,因為我所謂的課業壓力並不是學校和成績或者我自己的要求產生的,而是來自父。 我自己對自己現在的成績感到尚可,我不覺得怎麼了,因為我擅長文科,有時所知的人文歷史事件,或者一些知識也比同齡高,所以即便我的數理不好,但我依然覺得自己還可以。 壓力對我來說沒有穩定值,有時壓力大到會有輕生念頭,而因為不敢去死所以自殘,如此才可以得到解放,也有一點壓力都感覺不到的奇怪現象,是那種正常人會感到有壓力的地方我也都很懈怠,沒有警覺或反應。 不管如何,我能明白我的心理和人格狀況並不健康,有多嚴重不知道,但我一直都很痛苦。 我出身於單親家庭,母十八跟父二十幾就奉子成婚,就讀幼兒園時於父方住,一年級之後又去跟母親一起住,在母親那時我吃遍了各種苦楚,我在不久之前才終於看清,以前她對我的拳打腳踢是虐待,之后邊哭邊表現出自己有多可憐為我付出多少是情緒勒索,而那時一個純真的孩童依然不知所以的愛著母親,在我認清過往後我感到憤怒,為什麼也不懂的以前憤怒難過,但在其他事件刺激進而引起我回想人生難過的事物時,反覆回憶那些受傷憤怒習慣後,我已經沒什麼感覺了,即便她當初有多過分,都可能已經麻痺了吧。 後來父方又將監護權要去,於是我又回到那裡,照顧我的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一直都是祖母,回來後兩年我重新跟母親取得聯絡,是我自己主動的,畢竟那時我還不懂怪罪也還思念她,後來見面經過一段時間後看似和好到現在,重新聯絡的過程中略,但一開始也不是什麼好開頭。 而再來說說父,在轉回來後我曾一度跟他感情很好,直至三四年級,因為學業而破裂走向今日不可挽回的局面,我那時的成績很好,可以說非常好,只是有一次的“平時小考”我隨便考而不及格,那時候我當然知道做錯事了(但今日想來,並非對別人做錯了事,學習本來就只是自己的事,所以只是對不起自己而已)但我不知道的是為何被罵得好像犯了死罪一樣,我不記得當時是什麼感覺了,而今日我只覺得反正我的人生一直都是這樣,受到不斷的撻伐或者羞辱,他們總認為什麼都是應該的,之後他就不斷的找碴,什麼都怪罪,怕我成績沒辦法像以前一樣,連平常瑣碎的小事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隨便的吼。 升了四年級後,我的成績沒辦法像三年級時一樣,因為難度加深,但依舊不錯,不過因為分數那些惡性循環又開始了(其實一直都在)而這次變本加厲,他沒有去理解原因,而我每天都很痛苦,常常被罵的狗血淋頭,隔天去頂著哭紅的雙眼上課,動不動就罵人,什麼都可以罵。所有一切都是在那裡斷送的,而有自殺的念頭都是從那裡開始的,但那時我還沒有自殘的情況。 儘管到五六年級他亂罵人情況有好轉,但我絲毫不打算原諒。他曾在四年級關係變淡後有曾來道歉,但我真的無法,也許一開始有,但是他一犯再犯的行為徹徹底底的抹滅了這個可能性。 一直到了國中,我的數學自從國小升上五六年級就很差,到了國中之後以前看似普通的國文歷史等文科卻突然凸顯了出來,所以我認為自己也是有價值的,看似是母語的國文,卻在段考時讓幾乎一半以上的人慘敗,而我卻常常是班上前三高分的人,但不管我其他科目考得有多好,只要數學只要他覺得不可以其他的都是垃圾,又開始精神折磨我,我不需要稱讚,那種東西我不是很在乎,而在他做過種種過分的事後,從他嘴裡聽起來都有些刺耳,我只是想平靜的過生活,我也不需要安慰,只要他不要跟我計較那麼多分數,把我折磨得很想死就好了。 另外他除了付錢和一味的用物質消費彌補以外,沒有做過其他事,不過現在連基本的用品都要被他嫌,被他罵,但物價水準並非我能決定,並沒有故意買特別高級的物品,也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喜歡什麼就會跟父母說,我曾來不要求,唯一會請款的只有在買跟課業有關的物品,例如參考書。 言歸正傳不管是我的升學還是其他,所有的事都是我自己處理自己查詢,別人常說我很獨立很有主見,應該說我也沒人可以依靠,如果我自己不做,那麼我大概沒辦法生活下去。 然後我也發現從一開始跟母親和好到現在,我漸漸無法對她產生媽媽的感覺了,因為很痛苦所以研究了很多有關心理的書籍,試著了解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試著找出解釋。剛好驗證了她自從我小時候開始就常常和我角色顛倒,以前我總是拒絕不了她的依賴,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她直至今日明明知道以前的行為都是錯的,還是不願意坦白的道歉,提到以往的事時更牽拖我以前的一些錯事,說我如何如何,想表達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問題,所以不全然是她的過錯,但是我那時才六、七歲,而很多她所說提及的“錯 ”是全世界的小孩都犯過的,但她的行為卻儼然不是一個母親該做的事。再補充,每當我想和她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時,只要是她不喜歡的話題,她便會自動省略,她可以盡情的將情緒寄託在我身上,但我卻從來不能依賴她。 我呀,國中三年第一次自殘是在國二,他不斷的逼迫謾罵,很多時候我都想跑到陽台就這樣往下跳,但是我沒有勇氣這麼做,於是就拿起美工刀抱著試試看能否透過這樣方式來得到解脫同時,答案是不行的,於是我漸漸的就沒有興致了,但現在我意識到當時的情緒不是真的,所以即便自殘也得不到滿足。 而不久前我重新開始了,但這次和上次的感覺不同,我非常痛苦的時候如果這樣做就能分散注意力,所以每次一被罵完後非常憤怒,都會有輕生的念頭,可因為我不敢,而自殘就成為了代替品,每一次都越來越依賴。 我也常常感到空虛憂鬱,但不像憂鬱症那樣,能正常作息,在班上也表現的很開朗。 我報考了美術班,原因不只是有美術天賦跟興趣而已,是為了逃避課業的壓力,或者說是來自別人注重課業的壓力。不久前的模擬考,我因無關考試成績的事務弄得排名一落千丈,在謾罵不休裡,他問如果沒有考上要幹嘛,我真的差點沒脫口而出了“去死”兩個字,這是對我自己所說的話。 國二下時我開始說謊了,我謊報我的數學成績,這樣才能免於責難,我沒有說謊癖,因此撒謊也單單只有數理成績,固然謊言不好,我也知道,但我從來不後悔我做得決定,我雖然想著去死,卻總是做不到,給自己很多理由,我明白自己其實是想活下來的,這麼做是為了能好好地活著。大家說說謊的壓力會很大,是不小,有時很怕他突然問起成績單,但比起被責罵,壓力小了非常非常多倍。 我以前不曾怪罪過自己的智商,但最近我卻覺得,如果我很聰明的話,我就不會遇到這些事,不會因為分數被罵。不然如果我是個智障的話,那也不會因為成績被責怪。 當然上述所有的事,包括我想輕生的意念和自殘大家一概不知, 現在我的人生可以這樣說,考試如果考得好是寶,如果考試考得不好,就像是陀屎一樣。我自己當然不認為自己的價值在這裡,但別人對我做得卻是這樣。 我也想找諮詢/商師治療,但是我也沒有勇氣這麼做,我到底該怎麼辦?我試探過的意見都是說要試著溝通,我曾試著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真的有沒辦法溝通的人,或者說有那種沒有證據就不會相信的人,我真的不知道還可以撐多久。
版主回覆

親愛的Alice:

  讀完妳的來信好心疼也好想抱抱妳,妳真的很不容易,隨著年齡的成長,妳明白了很多事情,自幼無奈成為母親情緒發洩的出口,又更多承受父親因為成績以及瑣碎小事不斷的羞辱與找碴,妳內心一定相當痛苦與難過,本應在這個年齡是渴望父母關愛,但環境卻迫使自己要比同年齡人更獨立與堅強;真的很謝謝妳願意分享並信任我們,讓我們一起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我們的內心再強大些。

  其實我身邊有雖為人父母,但卻不知道如何扮演好當父母這個角色,有些會慢慢的調整並做好父母這個角色,但有些花了大半輩子卻還是搞不清楚該如何拿捏,他們甚至不懂得要如何去表達對孩子的愛,他們只能用著自己的方式,以為這就是對我們的愛。我想與妳分享自己例子,我的父親是一個粗人,母親是不識字的,從小我就清楚知道他們非常重男輕女,我自知不聰明,功課也不好,所以會非常勤奮幫忙做很多家事,為的就是想得到父母關愛的眼神,但是並沒如我所願,無論我做什麼總是挑剔,父親若不滿意就是以三字經加上皮帶一陣粗打,母親也不曾護著我,我的記憶裡就是水管或衣架的管教方式,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他們親生的,我的童年感愛不到被愛,我曾經負面思維、自卑;不過隨著年齡成長,這些與眾不同的經歷卻讓我比同年齡的同學更成熟懂事,很多事情我能夠看的比他們更遠,高中畢業後我就選擇半工半讀繼續升學不再依靠父母,通過努力也遇到賞識自己的人,直到步入家庭有自己的孩子後,我用心陪伴對孩子也不會過度要求,使他們感受到在這個家庭是被重視的,孩子回饋我滿滿的愛,此時此刻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從前過往讓我非常能理解妳的感受,父母雖然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若決心要走自己想要的人生其實並不難,因為有一天我們終究會有自主能力,我們不會永遠需要依賴父母,所以現在唯有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不再被父母的教育方式左右,我們才能活的更輕鬆自在。

  我再分享另一個朋友的例子,他從小也是在要求很嚴格的環境下成長,曾因剝一顆水煮蛋速度太慢就被呼巴掌、考試考不好就被父親以剪亂七八糟的頭髮當作懲罰,讓他去學校被同學嘲笑,父母把他貶的一文不值,在他的童年被打不過是悉數平凡之事,當夏天上學還得穿長袖長褲,只為掩蓋身上被虐打的痕跡,後來那個朋友最後選擇住宿式的學校,畢業後她也常以旅行來自我療癒並從中自我成長,在旅行中聽多別人的故事後,自己也能跳脫自幼受傷的陰影。 

  聰明的Alice妳能察覺到自己的長處,也很清楚一件事情帶給妳的感覺後果是什麼,就如妳所說,明知自殘無法釋放內心的痛苦,只能稍微分散注意力,妳都知道依賴自殘這樣的方式終究不能改變什麼,想起與父親感情很好的那些日子為何會因為成績不好而破裂?是不是曾努力修復也無法找回當初那樣的感覺?父親愛的方式讓妳覺得人生好像跌落到了谷底,但又期待著自己能創造出生命的價值,內心深處的想法似乎沒人能分享,所以內心感到空虛、憂鬱。當我們很清楚知道自己目前沒有能力改變的事實,我們如果願意學習轉念,不要把別人那些傷害自己的話語看的如此重,才能讓自己好過些。如果妳覺得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真的出了狀況是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修復時,我們還是要先尋求家醫科或身心科協助喔!

  親愛的Alice如果妳願意,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陪伴著妳,妳將不會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當妳沮喪時能讓情緒找到一個出口,生命就不會感覺是那麼糟糕,只要不放棄生命並找出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在人生每個階段所遇到的挫折都能迎刃而解喔。~

  最後想告訴Alice一個小秘密,當初那個威嚴的父母現在己經年邁不再影響我的生活了,如今他們渴望子女的陪伴,我早己選擇釋懷,因為這是放過自己的最好方法,我知道心中有愛才能滋潤充滿我們的心靈。

  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8-02-01 10:33:00
留言者
雍茵棋
日期
2017/12/24
留言內容
我目前是高中學生,其實這幾年前前後後累積了很多,在最近覺得身心俱疲,甚至不想上學不想做任何事情,想逃離一切。首先第一件事是我很害怕自己待在關起來的空間,狀況時好時壞,好的時候還好,壞的時候會胸悶很想快點逃出去很不舒服,從國小就開始困擾著了。第二件事是在學校的關係,我和每個人都相處的很好,沒有固定的一團朋友,所以常常在分組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表面說沒關係可是心理真的常常受不了,躲在廁所起來哭一天才沒事。第三是明明別人說的應該是對的,可是每次心理都受不了批評,聽到的時候會先笑笑的說我再改正但心理一直一直很難過,最近更是嚴重,可能為了一句話而鬼打牆,在對方要開口的時候也有希望他不要開口的想法,非常承受不住,因為我是熱舞社的幹部,常常為了舞展需要剪歌,每次都失敗好幾次只有一次自己覺得終於成功了,可是拿給成員或學姐聽的時候,全部都否定掉了,哪怕只有一次,我好希望他們跟我說剪的很好,你辛苦了,我開始害怕每次的剪歌,覺得自己不但剪歌不好,自己喜歡的跳舞也跳不好,成績也不好,好像沒有什麼地方是優點,這個月因為表演活動很多,每個週末都沒有休息,星期一到了學校真的很累很想睡,然後再被一個討厭上課睡覺的老師叫起來在全班面前罵,真的覺得很煩很丟臉,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是對的,從國中開始我每天的生活幾乎都是這種感覺,永遠達不到別人想要的那麼好,不管是家人或朋友的期望,有一次我真的騙了媽媽,那天一整天沒有去上學而是跑去外面看電影,其實心理有點煎熬但我還是很開心我脫離了被罵的環境還有跳舞的環境儘管只有一天。最近因為又開始剪歌於是焦慮又開始暴增,很努力想做到好,不過這是仍然被否定了,不知道我是不是心理生病了,我完全不想看訊息回覆我什麼,而且很累,感覺心裡整個潰堤了,然後隔天還要打起精神裝沒事一樣面對別的事,這樣的模式已經持續好久了,好想結束這一切,為了我最愛的跳舞,已經犧牲了好多事,犧牲了和閨蜜在聖誕夜一起相聚的時光,犧牲了週末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時候,有時候可能補習也要請假,因為怕達不到舞蹈老師的期望怕他對我失望的心壓的比不去補習重了,可當我做這麼多無力的犧牲,最後傷我的還是跳舞的事,好像有點可笑,之前國三有次真的壓力壓的我的胸口好悶有曾經去心理診所看過,他沒給我什麼藥只是和我聊聊,對我來說好像沒什麼幫助,直到現在高二我的內心依然沒有擺脫害怕無奈壓力恐懼憤怒,我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雍茵棋, 你好

  不知道棋有沒有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舞力全開」,邀請不曾接觸舞蹈的藝人搭配一位國標舞老師,再以競賽的形式呈現舞蹈的力與美。舞蹈真是有神奇的力量,它有個人的SOLO,也有雙人舞的互動交流,當在演譯一段個人的SOLO時,可以全然的自我發揮,當轉到雙人的對舞時,除了保有我們自己的風格外,還需要在情感上與對方深入交流,彼此配合雙方的TEMPO,亦快亦慢,才能舞出一段讓人感動的舞碼。棋,有沒有好熟悉,如果我們可以獨居於世,就可以像是SOLO 一般,完完全全的表現自我,可人是群居的生物,跳雙人舞,就像在學校交朋友一樣,你進我就退,你退我就進,還會考慮到對方的個性,特質,喜好等等,即使再熟悉的舞伴,都會有踩腳的時候,多多少少會並到頻率不同的夥伴,有時我們會願意配合,有時我們會選擇嘗試其它的夥伴,這一切,都要試過了才知道其中的奧妙。 

  我想身為熱舞社的幹部,不但要對下還要對上,相形之下壓力更加巨大,一邊是熱愛的舞蹈,一邊是社團的會務工作(剪歌),原本是開開心心的跳舞,却為了要符合別人(同學,老師,教練,父母等..)的期待,而不能享受原本的快樂,只感受到沈沈的壓力;這麼的努力嘗試,用台灣阿信的精神為社團貢獻,未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還要對批評與壓力,裝的若無其事,強忍著自己的傷痛與大家保持和睦相處;到底我們要做到怎樣才叫做好呢?難道要符合所有人的期待才叫好嗎?為了一句讚美,一點肯定,我們可以出賣自己,即使把自己折磨不成人樣,也繼續奴役自己,為了換得別人的肯定,把自己的壓力鍋炸開來了,他們會說我們很好嗎?這真是太辛苦了。

  棋的自我要求已經把自己綑綁的喘不過氣來了。難道還要繼續折磨自己嗎?

  周杰倫,當初在學校是也受到同學及師長的考驗,在等待時機來臨前,他選擇蓄積自己的能量,雖然師長說他功課不好,擔心他未來的發展,雖然同學不喜歡他有些自卑的個性,覺得與同儕間格格不入,雖然他來自單親家……….等等,這些都無法挫敗他,他知道,他的方向與別人不同,別人無法給的肯定,他自己肯定了自己。

  心理診所是很好的嘗試,雖說第一次的經驗值普通而已,但棋勇於面對自己內心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或許是內容還來不夠深入,也或許是時間太短暫,棋同學也可以撥打1980張老師或1995生命線,有時在剪不清理還亂的情緒時,能有個討論的對象喔。

回覆時間 2018-02-01 09:48:00
留言者
邊緣人
日期
2017/12/28
留言內容
我在高中 沒有朋友 在教室 同學開心的聊天 我在角落露出羨慕的眼光 分組 總是我最討厭的時刻 因為我總是分不到組 放學 大家成群結隊的走在一起 有說有笑 我總是懷疑 我是正的存在嗎? 有時我會用力捏自己一下 確認我是不是還在這世界上 在班上沒被霸凌 講好聽點 同學不討厭我 講難聽點 或者他們根本無視我 有人會霸凌空氣嗎?我在這世界上就是空氣 空氣 隱形人 每次講到我的名字 有人就會問是誰 班上有這個人嗎? 沉默算是一種霸凌嗎?如果不算 我怎麼如此痛苦 姐姐和妹妹都有很多人緣 有很多朋友 親戚也是 喜歡姐姐 喜歡妹妹 就是沒人喜歡我 我原本想和媽媽聊聊 但當我跟她說我沒有朋友時 她卻說【才剛開學 你之後會有的 你怎麼可能沒朋友 】到了現在 我依然在等待那個「之後」每個人都這樣 連我自己都不卻定自己是否活著 是否還有在呼吸 我就像個隱形人 默默上課 默默吃飯 默默睡覺 默默羨慕別人 或者......默默消失 就算消失了 也沒人會發現 就像我去保健室躺了一節課 同學也不知道我有沒有在教室 真的有人知道 我跟他們同班嗎? 我就像空氣 不...我就是空氣 我不懂 只是覺得很累
版主回覆

親愛的邊緣人:

妳好!看到妳在短短的時間內就來了兩封信,而且談論都是與他人互動的人際關係;且在這封信中,可以感受到妳比前一封來信時還痛苦,因為妳覺得在學校都沒有朋友、親戚們也似乎比較喜歡姐姐妹妹,自己被完全忽略了。這樣的感覺讓你很孤獨也很痛苦,一定很難過吧!

雖然上了高中之後,因為個性的關係,所以目前沒有朋友,但是看得出其實妳非常想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寫信給我們。了解妳正嚐試著想要突破現在的困境;同時,也看到妳的勇敢,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妳還是每天到學校沒有逃避。對於這樣的妳,我們覺得妳真的很棒,也希望妳能獎勵自己一下,例如給自己一個小禮物或是給喜歡的人一個小擁抱,如何?!雖然問題沒有辦法一下子解決,但是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是否有改變的可能。

從前後兩封信來看,這個情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吧!在前一封信曾經跟妳提過,其實每一個人的個性都是不同的,或許妳比較沒辦法很快的與他人建立朋友的關係。但是若心中仍然有交朋友的渴望或意願,有時候我們也需要誠實的面對自己,如果我們可以試著和別人表達善意,例如遇到同學點頭微笑打招呼、主動伸出援手給需要幫忙的人、別人的玩笑話不要太在意…等等,是否在別人的眼中,我們就不會那麼奇怪、或是冷漠。

人們都比較喜歡和開朗大方的人在一起,因為比較不會有「好像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得罪到對方」的感覺。所以我們先不要設定別人把我們當空氣,而是我們在別人面前呈現什麼樣的自己。雖然我們可能是害羞,也有可能愛面子,但是別人是無法先了解或包容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如果我心中真的想要交朋友,只有主動釋出善意與溫暖,這樣才能給別人有親近妳的機會。

所以再來的這學期是否能給自己一個功課?那就是離開角落、不再需要默默羨慕別人;你要試著學習讓自己放鬆、心情愉快的微笑面對同學與親友,網路上有很多教我們如何放鬆身心的方法。別人會慢慢發現你是可以親近的人,這可是交朋友的第一步喔!還有在這個寒假,每天出去運動30-60分鐘,慢跑、騎車、游泳或進運動中心…都可以,只是一定要流汗並且有一點喘才有效果。因為運動是一個人可以做的事,透過持續增強運動量,也是能讓我們確定自我存在的活動之一。「天助自助者」,與其心情低落等別人來看到,還不如做一個凡事都讓自己開心的人。妳說是嗎?!

若是妳的情緒仍然無法改善,希望妳可以打電話到生命線1995來,說說妳碰到的實際狀況以及妳的困擾,線上輔導員會陪著妳一起面對問題,並且一起找到適合妳的方式來改善。或是去找學校的輔導老師聊聊,相信老師也會跟你討論出很多做法,再加上妳的努力與勇敢,相信這個情況會慢慢的改善的。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8-02-01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