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覺得壓力很大
日期
2020/11/28
留言內容
很討厭被催促和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喜歡目前的生活方式,但又很害怕因此重要的朋友會離自己而去,請問是否該調整心態放棄該朋友?他從明確說過不等人,我也不想催自己去跟上誰的腳步
版主回覆

親愛的覺得壓力很大,你好:

  讀完來信,信中提到喜歡現在生活的你,與朋友間似乎存在著些許的差異,內心的壓力,讓自己有了“是否該放棄那位重要朋友”的想法,但卻又有一些疑惑和不捨,而陷入兩難,辛苦了。

  每個人在求學、工作、生活的過程中都會結識不同的朋友,有人因興趣或嗜好相同、有人因個性相同、工作合作關係..等結識,不論是那一種,能夠持續不間斷的用心經營的就有機會會成為長長久久的朋友;反之,則可能只是階段性的朋友,陪你走過人生的某一段旅程而分道揚鑣。“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更顯得朋友的重要性,然而朋友是重質不重量的,唯有真正了解彼此的個性和想法後,能夠互相尊重、包容差異,才能夠互相照顧和扶持。你和那位重要的朋友是如何相遇?又是如何演變成重要的朋友?

  我也不喜歡被逼迫的感覺,但有時我會去了解“改變”對自己的影響,加以分析利弊後,如果去做是對自己有益的,就會試著改變自己,並學習慢慢的調整和適應,比如運動習慣的養成是有助於身體健康的;當然有些時候,被要求的改變,若是對自己不好的,比如抽菸或喝酒,那我就會拒絕。畢竟積習難改,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真的不容易。是什麼樣的事情讓你有“被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呢?或是“該調整心態放棄他”?不等人和跟上什麼樣的腳步呢?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說明了朋友間互相的潛移默化是無形的。每個人因成長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也會有一些不同的生活習慣或方式,而有的朋友常常會以為了對方好為由,而要求對方做一些改變,而被要求的一方如果不認同,就容易有被逼迫或趕鴨子上架的感覺,相當難受。感覺到你捨不得放,卻也不想勉強自己改變,因而陷入進退兩難中,

  不妨記錄這樣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後,再找時間和重要的朋友做溝通,看看是否能夠找到平衡點?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12-08 12:43:24
留言者
絕望痛苦
日期
2020/11/30
留言內容
不曉得什麼是正義,自己的想法常常跟周圍人差一些,他們總是希望消滅自己的想法跟他們不同的部分,因此感到很懷疑猶豫迷惑痛苦,我相信自己心裡儘量追求真相保持公平,但當其他人不這麼做時就會感到暴怒痛苦很難堅持,被帶到另一個方向去,很悲痛 跟家人講話常常因為對方一句諷刺的嘲笑話而感到極悲憤恐懼焦慮痛苦,好累,有時覺得殺了對方是不是就結束了,去盼望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提供再怎麼期待都要不到的穩定關懷是不是非常愚蠢,請問如何改善可以讓自己不再受他的話影響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

  妳好!在來信中敘述了與家人之間想法與言語上的衝突與糾結,讓妳身心具疲,也很痛苦。在生活中,我們免不了要和人產生連結與對話,當自己在乎的人或者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在言語上傷害了我們,這的確會令我們傷心難過。甚至,會產生懷疑,這樣的話語真的是出至於我們在乎的人嗎?我們之間的關係,難道對方一點都不在乎,就能脫口而出如利刃般的話語嗎?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言語可以暖心,也可以傷心。可見一句話的影響力之大,不可不慎。

  一個人說的話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內心,當妳在與人對話時,別人可以從妳的語氣中感受到妳的態度。相對的,在我們與人交談時,我們能透過他的語氣來判斷他對我們的態度好壞。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與人談話,便能瞭解一個人。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聽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心平氣和的人才能好好說話,語氣溫和的人,心存善念,是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貼。我們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之中,若能時常讓溫柔、尊重與體貼放在心中,那是良好言語溝通的第一步。在言語互動之中,也最能顯露出一個人的情商。一樣米養百種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過程與經歷也都不同,對事件與事物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想法。當彼此之間的想法出現差異與歧見時,為了悍衛自己的價值觀,可能會有一些情緒上的語言,語氣也會不太好,讓人感受壓迫。這個時候,最能考驗一個人修養、智慧與情商。修養好的人,知道在何時該停止爭論;有智慧的人,能明辨關係之中重要的不是對錯而是情感;情商高的人,知道控制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這些都不是容易學習的事,而我們身邊的人,就是來幫助我們學習這些課題的老師。

  在每一次與人互動的過程之中,除了抱持著溫柔、尊重、體貼的心,學習修養、智慧與情商之外,也要適當的保護自己的心,不要被傷害。當對話讓妳不舒服或不愉快時,雙方都有一些負向情緒出現了,可能覺得自己被貶抑被侵害了,為了保護自己,會說出一些具攻擊性語言,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但也傷了對方。當這個時候,適時的離開或暫停對話是有必要的。讓妳與對方的中間,拉出一條暫時的封鎖線,不讓彼此繼續互相傷害。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在乎的他人。在彼此都有情緒的當下,繼續對話無助於溝通,也無助於瞭解彼此。《莊子》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士成綺的人,聽到很多人常常誇讚老子,於是跋山涉水,來拜訪老子。看到老子外表平平其貌不揚,住的地方也極其普通。他便憤憤不平地說:“別人說你是聖人,我看是老鼠還差不多。”老子有些生氣,但依舊語氣很好地問他:“為什麼這樣認為呢?”士成綺說:“看您的宅院裡,老鼠洞邊的泥塊夾雜著多餘的食物和果蔬,這些都被輕易地丟棄在一邊,積累了這麼多的糧食,卻沒有好好收藏,這些都是為富不仁、不節儉的做法。”老子看了他一眼,繼續讀自己的書,完全不理他。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太過分了,來找老子道歉。老子笑了笑,點了點頭。士成綺問老子,為什麼自己昨天罵他,還能如此心平氣和對待自己。老子對他說:“他們說我是充滿智慧神聖的人,我的內心和這些名分沒有什麼關係。你罵我是豬、狗、老鼠又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我。你說什麼,是你認為的,它並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老子不但充滿智慧,也很有修養。外在的環境,無法撼動他平靜的內心。退回到自己的內心,好好思考、沉澱與自我覺察,我自分析,真正使自己痛苦的是什麼?自己能改變的是什麼?透過這些內在的心理活動,不斷的提升情緒的免疫力。等待平和再次回到心中時,才有能力再與他人再次展開對話,擁有良好的溝通經驗。若有需要,也可以利用1995生命線協談專線,透過與第三方的他人對話,來協助釐清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幫助自己能恢復平靜。

  在我們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來成就我們成為更好自己的人。也許當下他讓妳感受到的是痛苦與難過,但很多的學習與成長,都是超越了痛苦與挫折才能達到的。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挫折與打擊,最困難的不是面對挫折與打擊,最困難的是面對各種挫折與打擊後,沒有失去對生命的熱情。祝福妳~擁有不斷超越的痛苦與挫折的能力並保有對生命的熱情。

回覆時間 2020-12-08 12:39:35
留言者
日期
2020/11/28
留言內容
我國一網路上癮常熬夜到凌晨三四點,成績倒數,體重暴增,家人對我失望摔壞我的手機,我很難過自殘了之後花光零用錢再買了一個手機,家人嘗試和我溝通,我很抗拒。我國小曾自殘但沒有網路上癮每星期去一次輔導室。現在不知道還要不要去,或是找心理醫生?
版主回覆

妳好,無同學,多數國中生對手機很難以自控,而妳也不例外,但挑燈夜戰到三四點天都快亮了,睡眠休息的時間明顯不足,白天上課精神不濟,被發現功課下滑,家人心急的關心遭拒,使得妳和家人的關係決裂,這種局面大家都不樂意面對的不是嗎?我只能粗淺的說:網路實在太誘人了!

無同學,我能體會妳雖有嚴重的網路成癮,相信自己也很懊惱,不知如何排解產生困惑,所以很想尋求協助,我們非常肯定妳有這個想法;而另外我們必須先提醒妳:得知妳會採取傷害自己的行為,這方式很危險喔!我們都替妳擔心,更何況是自己家人一定是又急又心疼,妳自己也受苦了!有提到家人想盡辦法要瞭解開導妳,用心良苦卻遭抗拒,這究竟是因為……家人失望情急之於摔壞了妳的手機?我猜想這應該是其中原因之一啦!平常最在乎捧在手掌心的重要工具遭到破壞,任誰都會氣急敗壞,而妳更甚用自殘來發洩不滿,可想而知家人會多麼的不捨與心疼!而對妳來說一步步上癮了,要立馬戒掉著實很痛苦,一定是在氣頭上深感委屈,才會打從心底抗拒;話說回來,手機確實是一種現代科技下很迷人的工具,可以無國界的查詢新知、忙碌的生活很方便的連絡感情、玩遊戲抒壓…等等好處不盡,若能稍加控制不要影響到正常作息,家人應該也能懂妳的需求,不會完全禁止才對,所以看來你們雙方真的需要一場〝良性的溝通〞才不致於會出現摔手機、看到自己自殘的畫面,妳願意試試看嗎?

無同學,收到妳的來信,有體會到妳的情緒已經有慢慢在沉澱思考,回想過去發生的事或困擾因為有勇氣接受輔導老師的協助,得以順利畢業更上一層樓的上了國中。而目前面臨了另一項新的挑戰,我不得不說這是大環境的趨勢,國中生帶手機的不在少數,而真正能自我控制的也近趨於零,多數還是得在老師學校的約束下遵守校規不敢造次,而在家裡很多父母也都為了手機在跟子女們拉拒戰,年輕者沒有人不愛手機,更何況妳的年紀應該是剛剛擁有,想當然耳是愛不釋手,但因為太過沉迷,妳已經發現到荒廢課業、睡眠不足,更甚的是身心狀況不佳,這會形成惡性循環,我不穢言的說,妳若光沉迷手機並不足為奇,很多年輕人都像妳這樣,只是影響程度不一,而妳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已經有警覺到應該作一些調適了,很棒唷!有想到曾經在輔導老師的協助下成功渡過了灰暗期,現在又面臨無法自拔的窘境,猶豫是否該藉取過去成功經驗找輔導老師?無同學,若我們判斷沒錯的話,妳還是學生身份,有需要的話找輔導老師是最方便的,我們肯定妳的想法,希望妳能善加利用,盼望妳能早日找回快樂的國中生活,也祝福你們家庭關係快樂和諧!

若還有需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0-12-03 19:17:47
留言者
日期
2020/11/24
留言內容
我找不到人生的價值,我比以前更容易情緒不受控制,已經跟家人分別吵了兩次架,我都哭了,我覺得我很委屈,就算我大聲咆哮宣洩出來,但我並不感到解脫,我還是覺得家裡的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想去跟他們說話,當下我也把自己的IG刪掉了把FB以及LINE頭像或是文章刪除,我那時候可能是希望有人發現我的異樣,但沒有,我沒有良好的經營人際關係,朋友頂多只是偶爾會聊個天,之後就沒有聯絡,我也不喜歡看到朋友在那些社群網站上過的很棒或是誰與誰見面一起出去玩,我只覺得自己很孤單又失敗,我知道我不該這樣,我有次大膽的去問LINE上的曾經大學朋友,我的狀況以及是不是該看身心科的問題,文字大概是冷漠的吧,我最後覺得自己打擾了別人,我不該把自己的問題丟給別人,說不定別人也有煩惱怎麼辦,我的內心總是去這樣解釋,但我很難受,每天就像水逆一樣,看過某書,我清楚明白,我可能是自我意識過強,所以總把自己無限放大,才那麼在意這些在意那些,我只是覺得有點無助。 而且我現在有在某大學上課,但我讀的是社會方面的科,但我覺得我不夠能勝任,自己都控制不了,還想去救助別人……
版主回覆

你好

  謝謝你在感到人生茫然無助的時候,寫信與我們分享,讓我們能與你一起面對,一起解決這讓人焦躁不安與憂鬱低落的心情。  你提到自己找不到人生的目標,情緒也變得易怒無法控制,覺得委屈、也沒有家人與朋友可傾訴,種種的不良情緒問題,都把自己的內心綑綁深陷其中。

  曾經你有想要引起大家的關心與注意,刪除了自己的IG、FB、Line上的資料,但卻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與關心,對於曾經的大學朋友訴苦,也沒得到期待的回應,我想對方之所以無法好好回應你,應該是他不知道應該如何幫助你,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所以只能默不作聲,以免傷害到你。 

  在網路社群與人際的關係來往上,是需要時間與投注情感經營,所以我們可以先試著讓別人有機會,來感受到自己的溫暖,增加與旁人交流互動的機會。 就如你擔心自己的煩惱會造成別人的負擔而與旁人保持距離,同樣的身旁的人,也會有跟你一樣的想法,因為害怕讓你嫌棄與拒絕,而也與你同樣的保持距離,因此減少了能讓彼此溫暖交流的機會。

  你是社會方面科系的學生,對於心理學與社會環境也正在學習的路上,因此對於自己的情緒問題,更覺得是挫折加倍。  我認為你很棒,懂得尋找資源來協助自己,許多社會方面的科系,就是協助尋找或連結資源來改善人或環境的問題。許多人的情緒與環境問題,都是因為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與能夠協助的人,所以才讓問題越來越惡化;而學習原本就是一場漫長的道路,有人因為理想學習、有人因為缺乏而學習,都是因為想要更好,而不斷地學習的,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學習當中遇到的不理解、困惑,都是會經常發生的,但這一切都是必經之路,若遇到了挫折與沮喪,不要一昧的指責自己,先好好的休息,尋求可以協助的家人、專業人士。

  再來就是人際關係的經營,每個人的個性與環境不同,需要的人際關係環境也不同。有的人需要活在注意力裡、呼朋引伴;有的人需要活在自己的安靜角落;有的人擁有少數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切磋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的方式、表現的方法都不盡相同。 你可以想想看,為什麼自己喜歡獨處,但卻希望在社群中能被其他人關注到,到底甚麼樣的陪伴方式與距離,才是自己想要的。

  情緒的低落的原因有很多種,如你有提到的身心科就診,這也是一種從心理方面來找尋,最近生活上是否有什麼新的變化,在無形中為心中帶來壓力,比如說學習的停滯與挫折、抑或與朋友家人的關係變化….等等;在生理方面來找尋的話,在身體激素分泌不正常時也會同步影響到情緒,例如 經前不悅症狀、身體疾病、憂鬱症症狀,如果是這類的部分就需要專業的就診,請醫生為你治療。我們要先好好觀察與思考,究竟是哪些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心情沮喪與憂鬱的原因,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把不好的情緒一步步的掃除。

  同時也建議你,若在平時情緒繼續低沉沮喪時,也可以隨時撥打1925安心專線與1995生命線,與志工們抒發自己的感受或討論如何改善。

  歡迎你的隨時來信,跟我們分享您的最新狀況,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如何可以更好。

祝圓滿愉快

回覆時間 2020-12-03 11:42:43
留言者
Lin
日期
2020/11/30
留言內容
目前有個交往兩年的女友 我很愛她但我不知道我自身認為的很愛到底是不是真的愛 我很疼她 怕她吃不飽穿不暖盡我所為她做我所能做的 感覺只要她開心就好 兩年來感情都像熱戀期 相處感覺都很好 但是我卻覺得我不正常 我對於性的衝動我覺得很不正常 並不會去強姦強暴 但是會瞞著女友去玩交友軟體約女生 而且是用欺騙的方式跟對方發生關係 但我不是喜歡對方 我的心還是在女友身上 但我會執著於身材上 會想要跟腿細小屁股的女生發生關係 並不是完全身材好 因為我對胸部並不執著 只執著於女性下盤 我知道這樣做不對 對女友也不忠 但我真的忍不住 之前有被女友發現過 差點分手 但女友選擇再給我一次機會 一開始很乖 但到了後來那股衝動又來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會對於身材纖瘦的女生抱有很大的衝動 我又覺得我可能有幼女僻傾向 大約16年前我曾對我妹妹下手過一段時間 之後被父母發現才得以停止 當然長大後我對於這件事感到非常懊悔 但內心還是感覺的出來 會想要跟年輕的 甚至國中小女生發生關係 想要得到未發育完全纖瘦的感覺 前段說的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才會這樣 最近我女友在度發現我在玩交友 雖然我還沒跟別人約出去 但說真的再聊下去 我又會重蹈覆徹 我不想這樣 我很想改想忍 但那慾望種事源源不絕一樣 困擾著我 我是真的病了 還是只是個爛人而已
版主回覆

Lin你好:

  來信中看到你在對女友的愛和自己的慾望中拉扯,陷在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中難以抉擇,難為了!

  當享受在感覺良好你情我願的天使愛情關係裡,卻有個覺得不正常的慾望惡魔慢慢在內心蠢蠢欲動,在天使愛情與惡魔慾望如何抉擇相信是件很難的選擇。來信中提到自己不會去強姦強暴、但是會瞞著女友去玩、而且是用欺騙的方式跟對方發生關係,看到Lin其實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才會用“瞞著”“欺騙”“懊惱”“想改”這些字來責怪自己;我們也看到你有很棒的自我覺察,你自覺這些慾望是不正常所以“想忍”,但慾望還是源源不斷一直在挑戰自己。

  Lin當愛與最愛不知如何抉擇時可以問問自己:

1.      哪個是自己最想要的而不是需要的?女友的感情?內心的慾望?

2.      女友原諒自己到現在你做了什麼讓自己控制了慾望?

3.      16年前對妹妹下手後自己的懊悔和自責是什麼?那個時候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自己沒有一錯再錯呢?那時候成功讓自己沒重蹈覆轍的經驗如何可以讓它重現呢?

  當自己覺得不應該、不正常、或懷疑是否心理或生理出了些狀況時,我們覺得讓專業的身心科醫生做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相信不知如何抉擇的困擾會減輕很多,而自己也不會一直陷在糾結的情緒中!

  如果還在情緒當中歡迎你繼續來信或來電1995生命線,讓我們陪你一起討論你的困擾。

回覆時間 2020-12-03 1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