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哇哩
日期
2021/04/30
留言內容
我憂鬱症發作兩次了 ,第一次是高一特別嚴重的一年,差點死在16歲,我沒有吃藥,一年後就漸漸變得比較不嚴重,高二高三都處於輕度憂鬱,就是依然被困擾著但日子還是能過的狀態。直到大一憂鬱症又惡化為跟高一一樣嚴重的時期,又又又又又每天再想死的邊緣反覆橫跳,那時我一個人在台南唸書,我媽擔心我哪一天就死了所以就要我休學然後我就休學了,並開始吃藥。只是我這樣到底叫憂鬱症發作兩次,還是就一次根本就沒好過
版主回覆

親愛的哇哩:

  你好!很謝謝你的來信知道你的近況是處在不舒服的狀況已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從高一開始到大學直至現在,後來因母親的擔心建議而休學在家裡 經歷這樣的過程辛苦你了。

  來信提到在高一在16歲那年憂鬱症第一次發作,當時差點死掉。可否記得那時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嗎?況且當時的你並沒有吃藥,是沒有就醫嗎?⋯或是因有家人的陪伴照顧而選擇讓日子一天天繼續過下去⋯,一年後又漸漸變得比較不嚴重了,處於輕度狀況。直到大一憂鬱症又惡化如高一時那般的再度讓你陷在憂鬱深淵裡,真令人感到不捨與心疼啊!

  高中三年階段幾乎是升學課業壓力最高壓狀態,處在壓力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活 身心應是備受挑戰的,不知當時你如何讓自己渡過心情憂鬱的那段時光。抑或是升學課業的壓力推動著讓一天過著一天維持住將日子過下來至今。你談到目前已休學在家休息並開始吃藥 我想你應是有去看醫師,且聽從醫囑服藥,這是很重要的喔!若身體有不舒服的情況、或症狀的改變應趕快就醫,定期與你的醫師討論用藥,保持良好的醫病關係,以讓自己獲得最大幫助。

  信中也提到憂鬱症得兩次或是一次也沒有好過的疑惑,因為憂鬱症的成因往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這需要交給專業醫師來做評估判斷才能得知。憂鬱焦慮在接受藥物或心理治療時,我們也需要做好生活調適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適時的放鬆身心才能幫助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喔!

  另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你有做什麼事情排遣呢?適度的運動、曬太陽、散步、戶外走走親近大自然、適當的睡眠等規律的生活都是有助於改善的方法。

  希望這次的回信能幫助到你、若有需要歡迎你再次來信,每次的訴說和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若憂鬱情緒襲來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5-07 14:51:39
留言者
小潔
日期
2021/05/05
留言內容
我前陣子加入一位提供工作賺錢女生她的line,她傳手機訊息給我,然後我加她聊聊看,跟我說兼職別的方式賺錢,有寄提款卡一個月可以領三萬塊錢,一次三個月,到期會退還給我,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感覺好像能領錢,三月19日去統一超商寄的,寄到台中門市,3月21日收到,我看ibon機台輸入她給的代碼查詢看起來感覺沒什麼,然後她還給我提款卡密碼,心裡想完了,這樣會被盜用,我真是笨蛋,被她的話術騙,今天早上收到高雄市警政署寄來的單子,一定是壞的事情,總覺得我早就被騙了,事情不單純,看到是詐欺罪,非常難過,還沒跟家人說,感覺沒有臉面對他們說這件事,我會很慘,過幾天要去高雄警察局,感覺會坐牢,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要去高雄,明明我寄過去是到台中統一超商門市,但是我寧願罰錢或者勞動服務我都願意,我真希望不要去那裡蠻遠的還要請親戚朋友開車載我去,我寧願去家裡附近的警察局帶文件寫筆錄就好了,然後不要問太多問題,因為我不想把事情搞得複雜,我只希望理性的把這件事情解決就好了。
版主回覆

小潔,你好!

  看到你因為因為經濟問題,想增加收入,而誤入了(被)詐騙歧途,面臨著可能的刑事案件,想必內心十分擔憂與痛苦!

  看到你默默的承受這件事帶來的壓力,家原本是我們的避風港,但現在反而害怕家人擔心與責難而想選擇獨立面對,辛苦你了;已發生的事,我們沒法再究責自己,只能從中記取經驗;但現在更重要的是如何面臨接下的詐欺罪問責情事,這部份牽涉到自己如何舉證不存在幫助詐欺的犯意、自己的補救誠意等等,建議可以諮詢法律專業諮詢,了解還有哪些可以訴求來保護自己的,以下提供「桃園法律扶助」專線資訊:

*電話:(03)334-6500
*服務時間: 週一~五08:30~12:30、13:30~17:30
*縣府路332號12樓(E-mail:taoyuan@laf.org.tw)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提供你多一些思考方向;我想告訴你,你並不孤單,如感受到情緒低落而無法獨自面對,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將陪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是再來信生命線!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1-05-07 13:51:44
留言者
日期
2021/04/30
留言內容
你好,我一直有一個困擾,我超級討厭T這個族群,他們普遍的形象和舉止我都覺得刺眼,相處經驗上也常帶給我不好的體驗。但我一直不敢說,因為很怕政治不正確被排擠,以及我心裡的想法是覺得性別跟認同喜好氣質之類的不該綁定,但我莫名其妙就是只厭惡T,非常矛盾,討厭到無處可以抒發,只好來這裡宣洩,不知道自己這樣的思維到底好不好,到底有那裡出岔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零:你好!

  從你的來信中可以感受到你內心的矛盾及衝突有多強烈,我認為在這個盲目跟從大多數人意見的社會中,你能夠保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而不隨波逐流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在這封信的開頭,你提到「超級討厭T這個族群,他們普遍的形象和舉止我都覺得刺眼,相處經驗上也常帶給我不好的體驗。」,想邀請你一起想一想,你所討厭的是這個「族群」或是這些「特質」呢?是只要屬於這個族群的人就會讓你心中產生厭惡嗎?還是某種特定的特質放在其他族群的人身上也會造成你心中產生厭惡呢?另外你在信中也提到「很怕政治不正確被排擠,導致你不敢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關於這一點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生命歷程中所發生的事情等等而造就不同的價值觀,並非每一個人都適用於同一種道德標準。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是一種幸運也是不幸,由於資訊傳達快速而導致大多數人接收到的訊息是:「大家要接納性別氣質和我們不同的人、要接納同性戀」不能有一點點不同的聲音,不然會被貼上「反同」、「歧視」等負面標籤。但是這樣就代表我們只能跟隨大眾的想法,而不能保有自己真正的感受嗎?在不去傷害別人的前提下(比方說言語辱罵、動手攻擊等等)我想在自己心中默默的不喜歡某些人也無傷大雅吧!也或許你身邊也有一些人是屬於迫於大多數人的輿論壓力下而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人,對吧?  

  另外,在信中你也提到關於你心中所產生的矛盾感,想問問你是否知道「認知失調」這個名詞呢?簡單來說所謂的認知失調是:當我們的行為和自己的「價值觀」有衝突時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以及不適感。如同你所說的,你認同性別氣質不該被綁定,但你又忍不住對於T這個族群感到厭惡,也因此導致你的價值觀及行為互相拉扯,產生矛盾。當信念以及行為無法達到一致時,會讓失調感(不適感)增加,這時候能透過什麼方式來減輕這些不適感呢?以下提供幾種方式作為參考:

1.改變行為:當生活周遭免不了要和這些人相處時,試著找出對方的優點,或者找出一個你比較舒適的相處模式,減輕在相處中所產生的不適感及摩擦。

 2.改變想法:不要過度苛責自己,認為是自己的思維出了問題。接納自己心中暫時還是沒有辦法喜歡這個族群(或某種特質)的事實,或許會減輕你內心矛盾的不適感。

  勇敢接納我們心中的「喜歡」及「不喜歡」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課題,在不傷害到別人的狀態下,每一個人的看法都值得被尊重跟重視,你可以有喜歡及支持某個族群的權力;同樣我也有我不喜歡或不支持的理由,沒有人應該受到道德綁架。

  希望上述有回答到你的問題,若有需要,歡迎你再次來信,每次的訴說和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若情緒當下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5-06 15:55:18
留言者
陳和豐
日期
2021/04/28
留言內容
您好:我剛剛去看直播平台,剛剛主播粉絲就是跟大家說他們撩妹的方法,他就說他是直接撩妹的!我就回應說:要追得到女生就是要努力充實自己,人品也要好,有些女生不喜歡太直接的人,然後對方就直接開非常吐槽的玩笑,我真的很不喜歡!雖然每個人想法都不是像我一樣正確觀念,但尊重很基本!我真的不想再像以前一樣發飆了!我是一個努力的男生!
版主回覆

和豐:你好!

  很感謝收到你的來信,你的正義暢言、讓我們為你美好的言行感到感動,但也因為在某些非同質性群體中,所表達的問題並非是一般正常的走向;所以,雖然你的理念是正確的,但是在網路平台上真理與是非的模糊,導致網民們對你的言語暴力,想必在當時,你一定很不舒服吧!為此,我們感受到你的內心不平不安,也深深為你的情緒控管能力,大力向你鼓掌,你做到了,你不再像以前一樣發飆,你是一個努力且有正確的觀念、懂得充實自己、與尊重他人的最佳男士。

  和豐,相信你在這次的事件中,你又從網中成長了一點,就像網遊世界你又進階了!你克制了自己的情緒,懂得尊重自己與他人,並能適時轉移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適時宣洩,並分享讓我們知道你的內心情緒。

  若有需要,歡迎你繼續來信與我們分享,告訴我們你的現況,我們願意陪著你一起努力、充實自我、自重自愛,相信你一定很快會找到與你有共同理念的好朋友們,祝福你!

  若有心情不適低落時,你也可以來電1995桃園生命線,我們有專業輔導員,24H即時與你一起面對問題。也歡迎你再來信抒發你的情緒,或是寫信至心衛中心: :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與你的。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5-06 12:07:01
留言者
心碎
日期
2021/05/04
留言內容
前幾日偷看了老公的手機,發現他的瀏覽器的私密瀏覽有一些搜尋住宿的地方和性感內衣和耳環,心想如果要送自己禮物為什麼要開私密瀏覽,就一直在胡思亂想。直到昨天,我下班打電話給他他沒回應,我開啟定位,發現他在外面並沒有在公司,在一個地方停留很久後,去了河濱公園,我line問他在忙嗎,他說對,後來他打給我說因為在主管辦公室不方便接電話,他明明在外面,還跟我說他跑出去公司外面打給我,就這樣我持續看他定位在哪裡,他後來就去婆婆家接小孩,接完小孩也沒直接回家不知道又到了某個地方,這個地方我之前就有定位過好幾次,他說那是客戶家,然後他就直接回家裡,到家後他幫小朋友洗澡的時候,我又去偷看他的手機,發現他的畫面是停在刪除永久照片那邊(通常一刪照片後還可以保留幾天的期限),可是他都把照片清空了,後來又看到他的googlemap居然是無痕模式在搜尋他要去的地方,到底在隱瞞什麼,我真的很害怕,後來他看我臉色很差,問我怎麼了,我只有告訴他你今天去哪裡哪裡,為什麼要騙我在公司,他一開始說沒有,否認他有去那些地方,他很生氣,說很累,我這樣懷疑東懷疑西,說我認為他偷吃有就有吧,我說那你拿出證據來,他一直說他沒有偷吃,還說很多事他不想跟我說,怕我會一直問,可是他都不說我一直都沒安全感,心好痛好痛,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真的很想要他把事情一五一十他告訴我,可是又好害怕,我到底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你好:

  家,本是因愛結合,彼此互相扶持,沈浸在愛與信賴中是幸福的,但卻因為逐漸出現的不安全感而讓自己落入憂鬱、徬徨的情緒裡,難為你了!

  與你分享周慕姿的「關係黑洞」一書,書中提及“相愛不容易,相處更難。這些「困難」,其實時常是根源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可能會使得我們將自己的不安,投射在與對方的這份感情中,甚至變成了連我們自己都不認識的人”。而這種根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或許與「對方的行為表現」有關,但更多的是與我們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有關;因此,關於不安全感,我們需要先探討的是:我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份情感的?

  信中提及「很多事他不想跟我說,怕我會一直問,可是他都不說我一直都沒安全感」,這似乎顯示出彼此都擔心對方(也是因為在乎,才會擔心)、所以有所保留,心裡關心對方,卻選擇最簡單的方式面對溝通,就是沉默、保留,疏不知久而久之,反而讓彼此產生更多猜想、顧忌放在心中。如果不安全感的部分成因源自於另一半的行為表現,不論你自認事情大小,是否曾經試著與另一半溝通過?讓他理解你的感受與擔心,適當的調整彼此的互動模式;有時適時的反應自己真實的感受,不但能抒解憂鬱的情緒,也是正向的溝通方式之一。

  唯有基於有愛,我們才會在乎,因為我們在乎,所以我們不安;甚至讓彼此在這份不安全感中逐漸地累積傷痕。而我們,又該如何驅走這份不安全感呢?與你分享周慕姿在「關係黑洞」書中提到的方法之一:

1.練習給自己安全感,首先是「相信自己的價值」。練習相信:「對面這個人,他喜歡我,是因為我身上的確有讓他喜歡的特質。不過,不管他是不是喜歡我,我都是不錯的人;他的喜歡,並不會影響我的價值」。

2.接著練習「相信這段關係」。相信這段關係並沒有這麼容易斷裂;相信你對面的這個人,留在這段關係裡,正是他重視你、重視這段關係的證明。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再來信生命線!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5-06 1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