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小雨
日期
2021/06/03
留言內容
我又離職了,因為身心不健康,再加受不了同事的責罵還有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不如意,也因為自己腳有先天疾病不能久站的關係離職了。在離職後的第六天,我除了倒垃圾以外,幾乎宅在家裡,不敢出門也不願出門,面對家人的言語,更是躁鬱加焦慮,甚至還因為沒工作的關係,本身就患有社交恐懼症和焦慮症的我,卻一直焦慮想些無意義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版主回覆

Dear 小雨:

  感謝您的來信,從信中得知正值青壯年的您在初出茅廬的階段卻因身心靈障礙在職涯中屢屢不順,於日前因身體狀態不佳無法負荷工作而暫離職場。此刻的您雖在家休養生息卻無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關愛,反而必須承受言語上的壓力,為此更讓心中充斥著焦慮和躁鬱的您感到不知所措。面對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挑戰與考驗必定讓您倍感艱辛,讓您辛苦了。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條件都無法自己選擇,生命中的要面臨的課題也因人而異,現在您正處於焦慮狀態不敢出門也不願出門,若長此以往將自己禁錮,擔心您的身心狀態會每況愈下。因此跟您分享幾種自助方法~~

一.~ ~鍛鍊體能~~
  您不妨每日撥出15~30分鐘進行室內有氧運動去舒緩並放鬆緊繃的身心。因為根據相關的研究結論認為,有氧運動能夠改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對於抗抑鬱、抗焦慮等方面也能產生作用。持續鍛鍊體能不僅可以帶來身體的健康,對您的心理也有所助益。

二.~~靜下來跟自己的內心對話~~
  問自己在擔心害怕什麼?把你內在的情緒柔順開,深入自己內心找出恐懼的來源,並觀察恐懼是如何在內心生成的,又是如何消退的,用心去關懷和愛自己。

三.~~學會直視、面對恐懼~~
  想要克服恐懼就是接受它,只有敢於承認自己的害怕,才能好好地思考自己的恐懼究竟來自何處,真正放下恐懼這個巨獸。勇敢的人並非沒有恐懼,真正的勇敢是承認自己害怕,但還是選擇去面對。

四.~~學會保持樂觀的心態~~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煩惱,經歷不同的痛苦。生活的本身就是苦難重重,而那個擁有樂觀心態的人,就像生活是一杯苦咖啡,而你樂觀的態度就是那塊方糖,讓生活有了甜味。樂觀與消極的態度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只有不斷努力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更勇敢面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
  海倫·凱勒,不僅是一個著名的女作家,還是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而她在出生19個月的時候,疾病便奪取了視力和聽力。雖然身體上有殘疾,可她卻十分感恩上天賜給她的生命,身體上的病痛從來沒有將她擊敗,反而使她更加堅強,更加珍惜擁有的一切。即使命運不公平,可她卻依舊樂觀的努力,樂觀的面對生活,完成了14本著作。海倫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哪怕她不曾完美,她仍樂觀的感謝生活給予的一切,即使生理上有缺陷,但精神世界是無比強大的。
  快樂的人並非是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而是珍惜了生命中擁有的東西。

五.~~尋找自己的希望與目標~~
  為自己設定一個人生目標,使自己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當您一直在向著目標前進,一直在逐漸接近它,即使無法到達最終的目地,您也享受了這個奮鬥的過程,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當你能夠衝破一切力量去完成的時候,也經歷了一個豐富的人生。
  推薦您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一作者一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為現代人的焦慮或恐懼,提供了出口和答案。
  阿德勒:任何人都可以成就任何事,只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就社交與人際關係而言,曾經的你也許不太懂得和人正常的交往模式,但沒關係這是可以學的。慢慢來就好,多認識人,你就會越來越懂得如何和人打交道了,與人的正常互動是需要不斷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問題是你想不想改變,以及何時想開始呢?當你不再只是關心自己的情緒,也能關心別人時,你內心的焦慮就會減輕,自然而然就會與人相處了,同時你也可以開始留意其他人實際上對你有甚麼反應,而不是你自己想像他們會對你有甚麼反應。當我們越在乎越期待週遭人給予的評價與觀感時,會讓我們的心無時無刻處在忐忑不安的緊張狀態,尤其在別人的表現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時,更容易讓負面悲觀的想法和念頭油然而生,胡思亂想的結果總是讓人感到不安,無形中只會增添莫名的壓力讓人覺得痛苦難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迷人特質,做自己展現最自然且最真實的自己,就能散發出您與生俱來獨一無二的魅力,試著用最簡單和輕鬆的方式與人相處,走入人群踏出人際交流的第一步。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遇到大洪水。在洪水將要沖來時,人們紛紛逃走。
只有一個敎徒還跪著虔誠地向上天祈禱不肯走。
有個好心人看見忙著叫他離開,只見他搖搖手,說:“上帝會來救我的!”
那個好心人走了。
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好心人叫他走,他還是說:“上帝會來救我的!”
那個人又走了。洪水終於淹沒了山莊。
那個不肯走的人上了天堂,遇見上帝,忙問:“上帝,你為什麼不來救我?”
上帝說到:“我已經派了兩個人來救你,是你不肯走而已!”
俗語說「天助自助者」,儒家也說:「人必自助,而後人助」。

  在人生遇到挫折時,惟有自己先釐清問題的所在,並且願意努力去處理,外來的助緣才會有意義,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問題在哪,或是知道問題也不願意去改變,那就算別人想幫也愛莫能助,最終解決問題的源頭,還是得回到自己身上。

  推薦第二本書是《人生不設限》,作者力克·胡哲(Nick Vujicic)撼動數億人心靈的勇氣之書,沒有一本書,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帶給你希望!他1982年出生,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生下來就和我們不一樣,連媽媽都不想碰他一下;十歲之前三次想要自殺;中學當選為學生會副主席,獲得兩個學位;游泳衝浪踢足球樣樣全能,他走遍34個國家,演講1500餘場,給人信心、希望、愛和勇氣。

  透過這本書,力克告訴我們:就算環境不能改變,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看待人生的態度。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風雨過後迎來的是更燦爛的彩虹,祝福您~~~ 

  若您心理的壓力還是無法釋放,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您。

  最後,當您心中感到苦悶無助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陪伴時,歡迎隨您時來電1995生命線,生命線是24小時全年無休,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您一起面對問題。若您願意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回覆時間 2021-06-08 09:23:43
留言者
An Tien
日期
2021/05/31
留言內容
我是輕鬱症跟焦慮症患者,有在定期服藥回診跟在學校進行諮商,但因為疫情關係,不管是醫院還是學校的諮商都停了,也沒有線上諮商可以用。學校輔導中心傳訊息說我的諮商師會另外找時間跟我用電話視訊進行最後的諮商並結案(因為我要畢業了),我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好,我在這段時間都覺得很孤單,我有很多朋友,可是不知道可以跟他們聊什麼,遊戲都玩完了,書都看完了,不停地想我還可以做什麼來轉移注意力呢?感覺沒有諮商師能聽我說話就是很孤單,找了朋友陪我聊天但他們都會嗆回來……在這段等待的孤單時間裡我可以做什麼呢?特別是大學準備畢業面對未知的未來、社會、世俗等等那些都感到恐懼,我還不知道怎麼融入社會……醫生跟我說這是個大家都必會經過的過程,不過……我還是像個孩子一樣好害怕喔嗚嗚嗚嗚……感覺社會的每個人都很凶很可怕……
版主回覆

An Tien你好:

  因為疫情的關係,生活步調被打亂了,本來的定時回診,學校的諮商都暫停,加上即將畢業,想像畢業後即將進入社會所需面對的種種事情,這些事都讓你感到焦慮、恐懼及孤單是嗎?從來信中看到你面對自己的憂鬱及焦慮症狀,都能定時回診吃藥並安排心理諮商,也能妥善安排學校的功課及生活的作息,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很棒的人。只是因為疫情,有許多活動都被限制,人的交流也必須暫停,這樣的改變確實讓許多人都感到焦慮,所以這種現象不是只有你才有。

  在這非常的時期,雖然有許多活動或是本來安排的行程無法進行,這或許也是沉澱我們自己,重新檢視我們的未來人生目標的很好時機,俗話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不管眼前出現什麼突發情況,不論境遇有多麼糟糕,都不要慌張無措,必須沉著,給自己的心裡放上一塊安穩石。遇到難題的時候,首先要有一顆鎮靜的心。不管發生了什麼,都要讓自己平靜下來。告訴自己什麼事情都會過去的,生活會繼續。與其愁眉苦臉,不如積極面對。只有保持這樣的心境,才能讓你發揮出解決困難所應有的才智,否則就只能惶恐不安,自己亂了陣腳,還何談解決問題?

  其實擔心的事90%都不會發生,如果因為擔心而讓自己的情緒陷入低潮,反而是促成擔心的事發生的主要原因,就如「吸引力法則」所說心想事成(可以是好、也可能是不好的事,就看你內心想的是什麼)!如果你擔心大學準備畢業後,必須面對未知的未來、社會、世俗等等那些而感到恐懼,或許你可以選擇直接面對,你會發現雖然這些事情是新的嘗試,但也沒有想像中這麼的困難,這些就是成長、就是人的蛻變。就如同你的醫生跟你說的,這是個大家都必會經過的過程。我們人因為經過這樣的洗禮,讓我們更成熟更穩重!

  PS:你可以試著做「正念」練習,可以有效地安定你的心情。https://helloyishi.com.tw/mental-health/other-mental-health-issues/facts-and-benefits-about-mindfulness/

  如果你還是感到困惑、難過、焦慮找不到適當的人可以傾訴,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

回覆時間 2021-06-07 10:20:17
留言者
陳和豐
日期
2021/06/02
留言內容
住外婆家讓我有夠不爽,不爽原因就是我表弟個性很胡鬧,我現在21,虛歲22(11/22日滿22)已經決定好要去外面租屋,準備做電腦自由業工作,因為疫情關係到6/14日才能出外看租屋處,只能在外婆家先忍著,原本我爸媽情緒化就讓我有點困擾,然后又加上一個五歲屁孩在那邊發牢騷,整間房子都是他碎碎念的聲音,操,真的有夠無理取鬧,嘰哩呱啦的,小孩不懂是沒錯,是他個性就這樣,馬的還只會怪別人,只會說別人沒禮貌,啊他吵別人就有禮貌哦,智障咧!很想趕快搬出外婆家,遠離我表弟這個按不掉的鬧鐘
版主回覆

親愛的和豐

  你好!收到你的來信,我深刻的感受到你心中壓仰的情緒,憤怒與不滿已經累積到快爆炸了。外婆的嘮叨、父母的情緒化、表弟的幼稚行為,都是讓你無法認受的。你寫信來這裡,像是來發牢騷。或許這樣的方式對你而言,是立即有效的發洩方式。你也很快的做出了明確的決定,打算搬出這個令你無法認受的地方,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是你能做出的改變,而你也付諸行動。相信這樣的狀況,很快就會很到改善。

  已經成年的你,想要尋求獨立的生活,自立更生,是一件非常自然且正常的事。但依你的情況看起來,你似乎是被迫要搬到外面去,比較像是一種逃離的感覺。外婆家的環境的確不如你的預期,有很多令你不悅與不滿的人事物存在。你選擇用逃離的方式去面對,但這會不會是你遭遇問題與困難時,應對方式的一種體現呢?

  我們如何與外在環境相處,不管是家人、朋友、伴侶、同事或客戶,遇到衝突時,我們選擇如何溝通與化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花時間去學習與成長的。未來你搬離外婆家在外租屋,你與房東之間若遇到衝突。或者,你準備從事電腦自由業的工作,與接案的客戶之間產生了溝通上的落差。這些都不是逃避可以解決的,這方面的學習,越早越好。趁著在家防疫期間,推薦一本書給你,此書是有名的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內基著作的《人性的弱點》,雖然現在圖書館都無法借閱,但你可以先上網去聽書。(連結網址如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YhqwkuhTE)這本書裡有非常多實際人際關係的案例,實用且具體的方法,讓人很快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派上用場。此書若能詳讀並活用其中的技巧與方法,相信必能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優遊其中。對於你未來的人生與事業,必會有莫大的幫助。

  未來,如果仍有這方面的問題,歡迎你要度來信與我們討論。或者,當你又處於情緒高張,需要找人聊聊的時候。也歡迎你利用1995生命線專線,線上有協談人員,提供即時的協談服務。祝福你平安的度過疫情,並能平靜的面對環境。

回覆時間 2021-06-07 09:51:34
留言者
陳和豐
日期
2021/06/01
留言內容
在家外婆一直一直口誤,搞得我很煩,一直重複講一樣,我就講過,幹,是要說幾次
版主回覆

親愛的和豐

  你好!收到你的來信,我深刻的感受到你心中壓仰的情緒,憤怒與不滿已經累積到快爆炸了。外婆的嘮叨、父母的情緒化、表弟的幼稚行為,都是讓你無法認受的。你寫信來這裡,像是來發牢騷。或許這樣的方式對你而言,是立即有效的發洩方式。你也很快的做出了明確的決定,打算搬出這個令你無法認受的地方,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是你能做出的改變,而你也付諸行動。相信這樣的狀況,很快就會很到改善。

  已經成年的你,想要尋求獨立的生活,自立更生,是一件非常自然且正常的事。但依你的情況看起來,你似乎是被迫要搬到外面去,比較像是一種逃離的感覺。外婆家的環境的確不如你的預期,有很多令你不悅與不滿的人事物存在。你選擇用逃離的方式去面對,但這會不會是你遭遇問題與困難時,應對方式的一種體現呢?

  我們如何與外在環境相處,不管是家人、朋友、伴侶、同事或客戶,遇到衝突時,我們選擇如何溝通與化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花時間去學習與成長的。未來你搬離外婆家在外租屋,你與房東之間若遇到衝突。或者,你準備從事電腦自由業的工作,與接案的客戶之間產生了溝通上的落差。這些都不是逃避可以解決的,這方面的學習,越早越好。趁著在家防疫期間,推薦一本書給你,此書是有名的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內基著作的《人性的弱點》,雖然現在圖書館都無法借閱,但你可以先上網去聽書。(連結網址如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YhqwkuhTE)這本書裡有非常多實際人際關係的案例,實用且具體的方法,讓人很快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派上用場。此書若能詳讀並活用其中的技巧與方法,相信必能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優遊其中。對於你未來的人生與事業,必會有莫大的幫助。

  未來,如果仍有這方面的問題,歡迎你要度來信與我們討論。或者,當你又處於情緒高張,需要找人聊聊的時候。也歡迎你利用1995生命線專線,線上有協談人員,提供即時的協談服務。祝福你平安的度過疫情,並能平靜的面對環境。

回覆時間 2021-06-07 09:51:12
留言者
壞習慣
日期
2021/05/30
留言內容
各位心理師您好, 我有些壞習慣已經困擾我很久, 也一直造成跟另一伴相處不愉快, 我想找到真正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第一個壞習慣我想應該就是說謊了。從小就愛說謊, 常常做錯事都不敢承認, 到自己出社會後, 做錯事還一直都會推給別人, 即使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是不對的。 我總覺得自己的心裡一直住著一個惡魔與天使, 但是天使往往都屈服在惡魔的腳底下, 明明知道應該聽天使的話去做, 但最後往往做出來的都是惡魔所說的。 我很不想說謊, 但因為害怕被責罵, 於是最終都會選擇說謊。我很想改變這個壞習慣, 雖然到現在他已經很少出現了, 但我想讓他完全消失。 因為說謊讓我跟我的另一伴之間的信任度很明顯地隨著時間而慢慢下降, 我很不願意看到這樣, 我會因為害怕另一伴生氣, 而去選擇說謊, 很多時候甚至會到了害怕說話的地步, 只敢用打字的, 因為打字還能回收, 還能檢查自己說了甚麼, 這樣說適不適合之類的。 第二個壞習慣應該就是三分鐘熱度了, 當我剛開始接觸到一個新的我喜歡的事物的時候, 我會很有耐心的去做去執行去學習, 不過一旦當那種熱忱消失了, 我就會開始放棄開始想發懶去做一些很無意義的事來打發時間, 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能讓自己一直保有熱忱, 一直保有衝勁。
版主回覆

嗨你好:

  說謊的習慣似乎已經造成你和另一半的感情出現的問題,從來信可以知道,你也很希望能改掉這樣的壞習慣,但是每遇到境界一來的時候,似乎已經習慣性地編個謊言來解決境界可能造成的衝突或對自己的傷害。從過往的經驗剛開始可能是有用的,我想你也知道說一個謊往往要找十個理由來圓這個謊,而且要小心翼翼地留意自己曾經說過什麼話,不然會因此而穿綁,這樣的心理壓力其實是很大。更何況面對親密的另一半,只要一兩次說謊被拆穿,信任度其實就慢慢瓦解了,既使所說的話是真的,可能還是被打個問號,我想這樣的心理必然是很糾結的!

  造成說謊的習慣有很大的比例是來自於幼時錯誤的認知,以下的對話你感到熟悉嗎?「說,妳今天野去哪裡了?妳最好說實話,否則我打斷妳的腿。這麼小就知道說謊,將來長大怎麼辦?我這麼用心給妳好環境,妳竟然學會欺騙媽媽,妳的心是鐵做的嗎?」

  在成長過程中有時候大人的一句話,卻深深地烙印在小孩子的內心,譬如小孩的說謊的行為,把他連結到個人的品格。當孩子所做的事,經常被當成人格攻擊的理由,這時孩子很快地就會長出一套盔甲,用來保護自己的感受,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創造更多謊言來讓自己好過。

  所以當我們長大以後我們遇到很急迫性一時話說清楚或是跟自己面子有關就等的問題,就很容易用說謊的方式來處理。當然如果經常使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問題,就讓說謊變成慣性!以下觀點提供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改善說謊的習慣有所幫助:

  1. 改善日常生活中懶惰、拖延、馬虎的習慣,這些習慣很容易造成自己不經意說謊的毛病。那如何強化自己對工作及處理事情的熱誠呢?請多多肯定自己的成功,原諒自己的錯誤。可透過不斷地照顧自己,以及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來建立自信心。另外在面對工作,剛開始可以將目標的製訂是具體、可達成,剛開始目標設定不要太高,才不至於有功虧一簣的挫敗感,而影響情緒。所以可以將目標分成幾項較小的任務,讓每項挑戰比自己的能力高出一點點,不只增加成功的機會,也讓自己更願意繼續努力。從小的成功,來延續你對待工作的熱誠。這就會有如同滾雪球的效應產生改變!
  2. 控制情緒:當我們緊張不安,情緒不能控制這時候,在潛意識裡我們為了要控制事情的過程、結果我們又把幼時的錯誤認知拿出,所以我們說謊了!但是當如果我們的內在有篤定的信念且對事情能瞭然於胸,就不會脫口而出說謊話了。要提升這樣認知的方法,就是練習踏踏實實做事的能力。
  3. 放下面子:為了面子說謊會造成說謊的目的偏移了本來的方向,為了面子而說謊會使我們說的謊話變得虛無不切實際,這種情況下的傷害係數是最大的。面子不是靠吹噓而來的,面子是建立在實際務實的行為及接納真實自己,不要經常和人比較基礎上。
  4. 學會道歉:道歉並不是誰都能道得好。恰到好處的道歉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很多時候人們接受不了的不是說謊,接受不了是說了謊還不道歉。

  如果你還是感到自責、困惑、難過找不到適當的人可以傾訴,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

回覆時間 2021-06-07 09: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