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1/09/22
留言內容
我嫁來這個家已經五年了,我是長媳丈夫有手冊,家族裡懷疑我嫁進來的動機,加上我和老公兩人當時都被確診不孕,還沒嫁過去就被欺負,為了叫我離職公公當眾吼我,我自己花錢買的傢俱也被罵浪費,我丈夫有三個弟弟,老二老三仗著公公的偏心(因為他們有兒子)理直氣壯地欺負我及我丈夫,嫁過去沒多久遇到過年.除夕宴被當眾指責你怎麼可以不懂這個不懂那個,平日我煮的飯連看都不看就說怎麼煮得這麼難吃,第一年我外公外婆同時過世我沒有在他們吃完飯立刻洗碗就被大罵不孝然後從此被趕出來不準一起吃飯了(當晚我又累又難過到沒吃飯但只關心我沒立刻洗碗),那一整個月故意把祖厝鎖起來不讓我進去,對外再說是我擺架子不和他們一起,出殯當日也被警告說他們非常忌諱,不準我老公參加。 我為了求和忍了五年後來也有了女兒,這些年也莫名其妙背了很多黑鍋,東西壞了就說是我弄壞的等等,家族有活動故意不讓我知道再說我不幫忙不參加。 今年是我最痛心終於醒悟的一年,一月我小產加肺炎住院,沒有人關心我認了,為了照顧女兒我沒有完全好急辦出院,加上沒做月子又糖尿病一直很累,二月過年女兒又住院了趕在除夕日出院回家,大家都看見我們回來了一樣沒人關心,我身體沒好加上為了照顧女兒至少一周沒睡,回到家整理家裡哄好女兒睡著時我也累到昏沉過去了(老公要上班),後來醒來他們年夜飯吃完了、卻對我老公說有叫我(根本沒有)是我擺架子故意不和他們一起吃年夜飯,老公沒問我相信了。 初一公公生日初四女兒生日我準備好了蛋糕想說晚上一起過,結果中午當著我的面給老公打暗號過去慶生及抓周,家族不讓我參加、老公也因為誤會我除夕擺架子不去吃在氣頭上所以也沒叫我參加。 四月家族有宴客,這不是第一次沒有我的位置,這次我確定好沒有我的位置,每一個人也不打算挪動後,我當著大家的面離開(可能背後又說我了)。 年中我終於和老公大吵了是他先吼的我,公公帶領他的兒子們立刻跑來罵我,罵我不體諒我老公一早喝酒,罵我怎麼可以生氣,罵家裡被老公弄亂憑什麼叫他收拾,這一年來我辛苦帶女兒也被睜眼說瞎話否決掉。 更誇張的是我媽因此被叫來,叫來期間他們還罵我媽.我老公有膽結石問題不願面對,這些年來夫家不聞不問,我想儘辦法拖進醫院也被他逃出來,然後夫家藉著膽結石全體罵我及罵我生病開過刀的媽媽怎麼不關心女婿帶他去醫院,家人被罵的這麼的莫名其妙,這一刻我終於醒了火力全開怨懟夫家,也把這五年的委屈全讓娘家知道了(我爸身體狀況更不好還沒讓他知道,他要是知道應該會立刻衝過來不可收拾),娘家知道非常的憤怒,更無言的我們夫妻吵架他們還火上澆油。 一個月的冷戰後來還是妥協了,但傷疤是不會消失的,我感覺的到總有一天我會因為他們家人而離婚,丈夫也說好到時會放我及孩子走。 七月我發現我又懷孕了,這胎對我很重要,懷女兒時原本是雙胞胎但後來只保住一個加上年初小產,這胎讓我感覺寶寶回來了,上胎是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來加上兩次小產,醫師立刻叫我住院安胎,住院到現在女兒給我媽照顧(夫家根本不管),公公表面關心我,問我媽什麼時候可以探視,但其實這段時間連LINE的簡訊都沒有,還在背後嫌棄我怎麼還不出院,今年我老公終於痛到想開刀了,遇到疫情延後手術,現在我又住院中,我媽照顧我女兒加上我爸現在病發也抽不出身,我有預感到時沒人照顧我老公他們又會大肆的罵我了,若我請看護又會被罵浪費。 現在我已經不在想帶著委曲求全的面具過日子了,這些年來的忍讓換來的是我家人被罵,但現在立刻離開那個鬼地方是不可能的了,老公後來認錯加倍地疼我,但也不可否認他還是爸寶加弟控,我該如何放下對夫家憤怒的情緒,我不想帶著這樣的情緒影響我的生活及肚子裡的寶寶。
版主回覆

嗨!新

生活在一起卻無法被融入,心很委屈也很壓抑,這些年妳辛苦了。新,願意將自己這些年所受的鳥氣與委曲,透過信件敘述出來是很值得鼓勵的,希望我也能透過此信件的回應能夠讓妳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慰與給妳支持的力量。

為了「以和為貴」,必須抑制自己真正的情緒,所以這些年你是否也習慣了不出聲,不解釋,就讓家人對妳的感受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久了妳也放棄他們,但不做為並不表示妳的情緒有被排解,只是讓自己變成一個悶燒罐,什麼時候要爆發不知道而已。當有人做出冒犯的事情時,你是要直接告訴對方妳不舒服,長期的情緒厭抑對妳的身心健康及肚中寶寶的健康是會有很大的不良影響的,對妳不想帶着負面情緒繼續過下去的想法非常支持肯定。

但要怎麼改善與家中的公公及其他家人関係呢?當無法跳脫自我的想法的時候,請抽個空靜下心想一想別人「我能為這個人做些什麼?」、「我這麼做會讓他高興嗎?」這時候妳的心情也就會不一樣了。舉例來說看到家人時的問候,不管對方給予什麼回應或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時,妳也請不要生氣且不間斷堅持做下去,經過幾次後妳會發現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是會拉近的,彼此之間互動也會變融洽,必畢妳也提到要離開的可能性更小了,既然如此就從自己的心態改變開始吧!人家不是都說為母力量大,孩子是模仿母親長大的,妳的生活姿態與心情,関呼着孩子的成長,改善與家人關係就從打招呼開始吧!開朗坦誠,和藹可親的姿態,説話和態度很有誠意,讓他人覺得「這個人真好」,這樣的優點妳也一定有的啦!

當碰到石頭壓在心中解不開,是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協助妳處理自己所遇到的困境。如有需要也歡迎再次來信,也可以寫信至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如果仍有所擔心,或找不到情緒出口時,想找人說說,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不管你想說什麼輔導員都能陪伴你,在該次電話協談時間內,陪你一同討論該如何面對困擾,或許對你能有所助益。這是透過電話的協談諮商模式,因為疫情的關係接線人手較少,若撥不進可能要稍後再撥。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0-12 09:54:43
留言者
日期
2021/09/21
留言內容
老師好,我是一個同性戀,但是我還沒出櫃,身邊也沒有人知道我喜歡女生,一直以來我都把感情藏的很好,爸媽也不知道,因為我知道他們是不可能接受同性戀的,曾經在公投的時候,跟我說你如果要投同意,那你就不要去給我投票,這是不正常的.....,我也想過那就不要結婚了吧,他們跟我說不要有這種不正常的想法...,我從小就是一個蠻聽話的人,只要還能忍耐我就不會反抗,但是感情我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 我不想傷害別人,不想因為父母的期待,去找一個男生在一起,生小孩,那這樣受傷的就不是只有我了,我也不想讓我愛的人,跟我在一起被我父母的觀念傷害,所以我選擇了單身,不過當我看到哥哥和女朋友在一起很甜蜜,那種正大光明又被祝福的感情,我還是會覺得很羨慕,自己被問到什麼時候才要交男朋友,卻只能逃避,這個感覺真的很難受,但是又無能為力。 感覺要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我沒有勇氣說出來,我也不想要家裡大吵架,但是說真的有時候一個人還是會覺得孤單,但是這些話也沒辦法說給別人聽...
版主回覆

親愛的棋妳好:

妳身為同性戀者礙於家人的顧慮,聽話貼心的妳只得將自己的感情寄託予以隱藏在內心深處,除此之外還考慮到若是在一起的人不被家人接納,或將就的遵照長輩的期待與一個性向不同的人結合,不但自己委屈了,對另一半也是殘忍與不公平!妳善良及對感情負責任的態度真是沒話說!只是得咀嚼一個人面臨感情的孤單,也糾結著不知如何自處內心壓抑的感情需求,好讓人心疼的渴望!

棋,據我認知同志議題已經是廣泛的被公開討論,多數人表達是予以尊重,當然也有些事不關己而卻冷言酸語的圈外人,而對於這些無權過別人私事者的言論,當事人最好能在坦然面對自己的性向之下,要能充耳不聞或一笑置之,也就是當事人自己要先接納自己人格上並無異於人,有享受感情生活不影響別人的自由,所以何苦在乎這些跟自己過不去的事呢?當然首要是要靠自己能拋開這些外在無關的壓力啦!想通了就是”我”自己的私事與別人無關!妳能接受這個想法嗎?

但我知道妳的另一項拋不開的阻力是長輩根深蒂固的觀念,貼心的女兒,不忍心辜負父母親的期待,犧牲了自己的感情需求,也顧及友誼交往的倫理道德或應該受到尊重的感情世界,所以倘若還是一直不敢啟齒,那未來的日子將是好難想像的苦悶了!

我簡單的分享一些關於同志圈的了解:同志們在一起是屬於常態性的行為差異,他們只會寧可與同性維持性或情愛的關係,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戀愛歷程並無差別,只是在戀愛族群裡算是少數,而同志能否繼續維持,確實有另一有別於異性戀的關鍵因素,就是"要不要"公開"兩個同性在一起"這件事,因為文化背景,家庭與社會壓力,很多人不願公開出櫃,他們肩負著反對、破壞傳統的家庭倫理和傳宗接代的延續,但這對支持同性戀者的認為是杞人憂天,或想恐嚇公眾意味居多,因為”錯的並非同志本身,而是錯待同志的人",但是身為同志卻得遭受無情的撻伐,我以尊重同志觀念者的立場認為這是極為荒繆不公平的事!

相信同志相處會有"出櫃”這個別稱,一定都是像妳一樣多重顧慮,而卻也都渴望不受異樣的眼光,能過著一般人正常的感情生活,而要走到這個地步,也許會歷經一番心情醞釀,或在得到認同祝福之前的鬧家庭革命、長輩的暴跳如雷、親情的悲痛交加......等等難關,也都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看清楚自己和對方的需求,漸漸地由反感轉換成祝福。我想分享一段網路上同志的心聲:這位同志鼓足了勇氣,也預想過媽媽知道之後的無數種可能反應,因為自己不想再隱瞞了,也不想讓伴侶成天擔心害怕,他對媽媽說:自己成天偽裝的好辛苦,我想要對自己坦誠,要卸下這個偽裝的包袱過日子,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接著果不其然的被媽媽逐出家門,但不在家的這段期間,他都不時的打電話跟媽媽心平氣和的溝通,也說明了自己過得很好的狀況,沒想到一段時間過後,媽媽在電話的另一端說了:兒子,媽媽知道你過的幸福就好,媽媽不再糾結你的事了,從此家人關係再度和好!

親愛的棋,以上分享我想說的是:父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友個美好的歸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所以妳想怎麼做才能真正的過得很好?也讓父母親放寬心呢?妳有想要做真實的自己嗎?若想清楚了,歡迎再次來信,我很樂意與妳探討後續可以怎麼做,或也可以來電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輔導員能即時陪伴妳,和妳一起面對問題討論,或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祝福妳一切順心!

回覆時間 2021-10-12 09:48:51
留言者
NAO
日期
2021/09/17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我最近的情緒起伏愈來愈明顯,家人跟我說要控制自己,不然也會影響到他們。於是,我有認真考慮去看精神科,但是我從來沒有去過,想請問老師: 1. 看精神科是否會留下紀錄(影響就業、升學)? 2. 我只是單純的心情低落,需要看精神科嗎,還是看家醫科也可以呢? 3. 如果一直沒有去看醫生,這種狀況會不會惡化成憂鬱症或抑鬱症?
版主回覆

親愛的NAO,你好:

很意外小小年紀的你,能勇敢的來信詢問,且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表達能力佳又有禮貌,很不容易呢!也感受到你對看精神科有許多疑慮、不安,若不看醫生又擔心自己會生病,徘徊在就醫與不就醫之間做決擇,真是難為辛苦你了!

會考慮求助醫師,表示你很有概念哦!解決問題的動機也很強烈!但因無經驗有困惑、有擔憂在所難免,其實看精神科就如同感冒身體不適時,需看醫師服藥緩解症狀一樣,當我們心理(情緒)有狀況時,若自己無法排解調適,也需藉由醫師的專業診斷,釐清是否會是憂鬱症或抑鬱症的可能性,必要時配合醫囑予以治療。當然就醫必定會有病歷,屬個人隱私,原則上院方會善盡保密的義務與責任,不至於影響升學就業,若還是很在意、不放心,也可先掛家醫科門診,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轉介其他科別。

另外,在乎家人感受的你,相信會與他們溝通、商量、討論,畢竟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陪伴也很重要! 信中提及情緒不穩定、波動大,這樣的狀況多久了呢?發生何事會如此?心情低落時的行為表現又如何?平時有抒發情緒的管道或方法嗎?……有時面臨青春期因生理荷爾蒙變化的因素,可能較易情緒化也是常有的現象哦!我們很關心你的情緒狀態,但信件內容相關訊息有限,期待你能再來函或來電1995專線,透過與線上輔導員的即時對談能更了解你,希望提供更多的資源與協助。

最後祝福你健康平安~

回覆時間 2021-10-08 17:46:09
留言者
迷惘
日期
2021/09/14
留言內容
請問如果沒學歷只是想要一份穩定收入先養活自己不想一直當流浪打工族,學打掃可靠嗎?家人說這一行有年齡歧視,不喜歡用40歲以下的,請問這是真的嗎?很擔心如果花錢學了又沒辦法取得穩定收入會被家人奚落,覺得很恐懼焦慮
版主回覆

嗨!迷網女孩

看到了妳的信件內容真的覺得妳需求點真的不多耶!但感覺到妳的焦慮是怕轉換跑道後可能會遇到困難點是怕被家人奚落,而產生了對未來的恐懼。我想以我的求職經驗來跟妳分享一些經驗,希望能對妳有困惑迷網的心有所連結。

任何一種工作都是從不熟悉到駕輕就熟,職業生涯是一條很長的路,你現在考慮花錢學的職業是一個很需要像妳這樣年輕又有體力的年輕人投入,很好啊!只要妳給自己時間打點人脈和與專業的工作團隊合作,經過時間與經驗累積,口碑建立起來了,堅持做自已喜歡想要做的事,做別人不看好又不願做的事 ,機會就是妳的,所以我真的覺得妳很有眼光我也很看好家事服務業,決定了就去實踐。信心來自於自己的決心,妳如果決定就試試呀!年輕是妳最大的籌碼,不放手做看看怎麼知道結果呢?而且別小看服事服務業噢!這是有國家專業職照,現今時代都很看重專業職能師的。至於家人也許是因為愛妳怕妳太辛苦又對這行業專業有所不瞭解而有所擔心,也請跟家人説明妳的想法和計劃,職業訓練課程內容與職業訓練後可習得的技能,讓家人安心,透過溝通與就業平台的介紹,也能化解家人對妳想做的行業疑慮,畢竟家人才是妳辛苦工作後的最有力支援者。

提供妳家事服務代訓機構給參考1、彭婉如文教基金會2、桃園市政府就業服務站3、台灣就業通網站(www.taiwanjobs.gov.tw)「找課程」。幸福的道路是要自己開創,如想再找人說說可打電話到1995專線,也可以上生命綫網站預約相談,也歡迎你再次來信分享生活點滴。

如有需要也歡迎再次來信,也可以寫信至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如果仍有所擔心,或找不到情緒出口時,想找人說說,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不管你想說什麼輔導員都能陪伴你,在該次電話協談時間內,陪你一同討論該如何面對困擾,或許對你能有所助益。這是透過電話的協談諮商模式,因為疫情的關係接線人手較少,若撥不進可能要稍後再撥。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0-06 19:21:58
留言者
何梓瑄
日期
2021/10/05
留言內容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好想死 明天打算在學校跳樓吧 我來到這只是想聊聊 並不是想被阻止 我也不會公開學校讓任何人阻止我的 我最近真的很累很累 可能安力復長效針沒用了吧 嗯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讓我離開吧
版主回覆

梓瑄好:

你的幾封來信我收到了。因著你把近況寫信告訴了我,以致於我們有機會可以「聊聊」。

你在信中多次說到「很累」,我想這個累不只是身體上,連內心裡也是。你所施打的安立復長效針劑,它的功用主要是協助你在思考和心情有所和緩平穩,倘若你認為它近期的效果有限(甚至你近期仍是很不舒服的話),我則建議你可以即時回診,向醫師反映和討論可以協助你的方式(即便它的時效還沒有到)。

你告訴了我有跳樓的計畫,甚至還預訂了日期──這部分我是感到擔心的。擔心你所想要表達的、想說的、想讓人知道的(感覺、心情、想法、心事、日常…等等),倘若它們沒有被你說完整,我擔心是沒有辦法更瞭解你的。所以,我想邀請你後續可以持續找可以信任的親友,以及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和輔導人員,向他們傾訴訴說,以至於他們知道如何能夠幫助此刻的梓瑄。

事實上,我不會阻止你停止那份想死的「念頭」,我反而會邀請你把這些念頭,持續「抒發和宣洩」出來;而你所提及的跳樓,那是一種「表達的行動」,這種方式的表達是會讓自己受傷的,甚至一不留意,連生命都會殞落(並且生命是無法回復的)。

所以,我想邀請你「改用」其他方式,做為表達的行動,一樣可以有著抒發,但卻又不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第一、準備紙筆,將這樣的思緒(像是好累、想抒發、想表達、想行動…等等感覺和念頭),把「它們」創作「畫」下來。

第二、準備紙筆,將這樣的思緒,把「它們」訴說「寫」下來。(像是你寫下來並且寄信給我,即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如此身體不會受傷,並且有所表達,也能讓我知道如何和你聊聊)。

第三、直接找你所可以信賴的親人、學校的輔導老師、看診的醫師,把「它們」口頭說出來。(另外,帶著你所畫下的作品、寫下的內容,也可以協助你向這些人表達地更清楚)

第四、平時也可以選擇撥打電話「張老師專線1980」或「生命線1995」,和受過訓練的線上輔導人員,把「它們」口頭說出來。

因著你詢問「怎麼辦」,所以我在這封信提供四種方法,協助你有所方法將這份「累」持續抒發宣洩──持續地使用這四種方法,也好使這份「累」試著遠離自己、減少靠近自己的頻率。

我想要肯定梓瑄,寫了這封信給我(而我就把你所抒發宣洩的「很累」,試著收下並帶走一些哦!)。除了請梓瑄這幾天開始實踐上述四種方法,後續若有需要,也可以持續來信至生命線協會,或者至網站「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進行回覆。若想找人即時談談,也可以撥打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安心專線1925,線上輔導員可以陪伴、和你一起討論。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0-06 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