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小潔
日期
2022/08/09
留言內容
我媽前幾個月確診之後變得恐慌不安,她想要找個人依靠,請問這個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嗎
版主回覆

小潔你好:

在看完你的來信後,我相信你是一個非常愛媽媽的女兒,能覺察到媽媽在確診後心情上的變化,並且針對媽媽的情形,想透過信件來詢問媽媽的變化是否跟自己的推測一致。謝謝小潔讓我們能擁有此次機會,一起聆聽並共同討論你此時此刻的煩惱。

小潔的來信提到了媽媽確診後,心情上會變得恐慌不安,同時也想要找人依靠,並透過上述的內容想進行確認,媽媽的狀況是否為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假若只從上面的這些資訊,可能無法判斷你母親真正的狀況為何。同時,也因為我不是醫生的角色,無法針對你母親的情形,給你一個很肯定的答案。但想要和小潔聊聊,媽媽的這些想法或行為,是從你眼中所看到的,還是有實際和媽媽聊過,媽媽的擔憂或恐慌的點來自哪裡?或是想找人依靠的想法,這個想依靠的原因或依靠對象可能有哪些?

我相信由於我們現在處在後疫情的時代下,每個人可能對於疫情的擔憂或出發點不同,進而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甚至改變了過去人與人之間相處或互動的模式。或許,在這個假設下,母親可能在確診後,心情上的壓力和恐慌無所適從或沒有管道得以紓解,同時也可能缺乏人際支持,所以才會出現想找人依靠的想法或行為。但母親真正的情況,可能會需要小潔在有空的時間,透過閒談和陪伴,才能真正瞭解母親的需求以及擔憂。或許透過這個方式,除了達到母親想要的陪伴外,妳也可以更瞭解母親心情的狀態或真正的想法是什麼。當我們知道母親的需求後,才能對症下藥,讓母親的擔憂得以改善。

我們也可以試著跳脫原本的視角,站在不同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不知道小潔是否想過,如果你確診了,你的反應會與你母親有什麼樣相同或不同之處。有沒有可能你母親當時面臨了下述某一狀況:身體不舒服又無人照顧,想喝杯水也起不了身、居家隔離無人送餐、親友全都因為怕被傳染而不願接近,甚至會被左鄰右舍投以嫌棄厭惡的眼光,像活在無人的火山口(因為發高燒)即將化為灰燼般痛苦。雖然這些情形無法完全代表小潔母親真正所經驗到的世界,但假如我們能透過換位思考,以母親視角作為出發點,我們或許可以更貼近她的內心世界和她的想法,當距離拉近了,我們也才能和重要的家人建立想法的交流或互動。此外,我也理解你擔心你母親的身心狀況,不妨上網查一下恐慌症的情形,確實有可能會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甚至嚴重的話會因心臟問題喘不過氣而引起猝死,根據衛服部發佈的資料顯示出確診後長達數月時間仍然可能產生許多不適現象。假若媽媽的情形沒有得到好的改善,看診身心科並尋求專業身心科醫師、諮商師或臨床師的協助,也能讓小潔母親的情形獲得改善。

我們在照顧母親的同時,也會需要顧及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因此,在這想和小潔以及小潔的媽媽分享一個方法,當我們處在焦慮的狀態時,可以透過「正念呼吸引導」的練習,來讓我們當下的感受回歸到此時此刻,進而重新去調整自我的狀態,你們可以依循下面幾個簡單的步驟來進行練習。

  1. 首先在一個你覺得安全舒適及不會被打擾的空間。
  2. 你可以挑選一個你覺得舒適的姿勢坐下來。
  3. 過程中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呼吸上,試著用體驗和觀察的心情去感受自己鼻子在吸氣和吐氣時的變化。
  4. 腦海裡可能會突然閃過其他的想法或雜念,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我們覺察到思緒在其他念頭上時,我們就輕輕的再將這些注意力帶回到呼吸上。

透過正念呼吸引導的練習,可以讓我們接納自己的狀態,重新集中自己當下的注意力,讓心情得以回復到平靜。詳細的練習方法,可以試著跟下面的影片一起同步進行。(正念呼吸引導練習–陳德中老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UJl71hHhM

我還想邀請小潔在來信時,除了描述想要排解的問題外,可以再多表達一些事件背景及當下的狀況,特別是事件對你的情緒或想法上的感受是什麼。由於我們是共同一起解決你此刻所遇到的煩惱,為了能夠更貼近你的角度,我們會想知道這件事對你的心情或感受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樣我們也才能共同針對你此時此刻的煩惱,來提供更近一步處遇或資源管道的提供。

最後,希望上述的這些方法,能夠有效協助你和你的媽媽。同時,假若未來還有議題需要協助,也歡迎你再次的來信,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有專業人員進行回覆。假如有情緒來襲無法自處,也可以撥打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與你共同面對問題和討論,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2-08-16 20:37:18
留言者
羊羊
日期
2022/08/12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羊羊,我想問一下,情緒起伏非常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嗎?就是中間沒有兩種情緒的過渡期,雖然這件事其實非常小,但讓我覺得自己的情緒非常廉價,感覺不管是難過還是生氣都不重要。 然後非常謝謝上次的答覆,那封信幫助了我非常多,我稍微釐清了自己的情緒是偏向焦慮,雖然每天還是不太想活著,但也不會有輕生的念頭,這算是現在的我的日常,但我想我可能還是要去看一下醫生,但是我不確定應該看心理評估還是心理治療。 然後我認為朋友真的非常重要,我那時因為太焦慮之類的講話很歇斯底里,甚至差點吵起來,但在他詢問原因後,他非常希望我能去看個醫生,然後快點好起來,只因為是朋友,當下的情緒大概是我近期最悲傷也最溫暖的。 雖然還是非常雜亂無章,但是麻煩了,謝謝你
版主回覆

Dear羊羊:

       反覆細讀來信,嘗試理解妳目前的情緒狀態,可感受到日常的妳情緒傾向焦慮、憂鬱,雖不會有輕生意念,但長期處在情緒起伏、轉變快速的生活中也很辛苦,難為妳了!

       因焦慮情緒作祟險些與朋友吵架,朋友的期待似乎認定自己需要就醫而感到悲傷!但朋友的體諒關懷也令人倍感溫暖!如此又悲又喜的複雜情緒是妳最最真實的感受!羊羊,其實妳是有高度自我覺察力的人喔!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有時覺察就是改變的開始!

       每人的情緒變化皆有個別差異,沒有標準答案,也無正常與否之分,重要的是對妳的生活有無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比如是否影響了平日的作息、飲食、睡眠、課業、人際互動等……。得知妳未抗拒並考慮就醫來協助自己的用心,很不容易呢!或許可先看身心科門診,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才可能安排後續的心理治療喔!或者也可到桃園心理衛生中心(網址:http://dph.tycg.gov.tw/mental/)面談,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

       信中提及情緒不穩定、波動大,這樣的狀況多久了呢?發生何事會如此?心情低落時的行為表現又如何?平時有抒發情緒的管道或方法嗎?若是習慣隱忍壓抑情緒,累積久了易失控,後果恐將不堪設想。我們不妨試著覺察、了解、接納自己的情緒,進而學習處理情緒,有時想法改變了,情緒、行為也會隨之改變!以上分享關於情緒的基本概念,希望能讓妳明暸情緒的重要性。總之,學習多關照自己的情緒,也許生活會有正向改變喔!

       因信件內容訊息有限,有些疑惑尚待釐清,願妳再來函或來電1995專線,與線上輔導員透過即時對談能更深入探討情緒議題,最後謝謝妳對我們信件回覆的支持與肯定。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2-08-16 20:29:55
留言者
沮喪焦慮
日期
2022/08/10
留言內容
請問如果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如噪音和負面資訊)而熬夜,要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時間,在某段時間內執行當天安排好的任務,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沮喪焦慮:

        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感受到你對工作認真及求好心切的心情,你常因環境噪音及負面訊息干擾需熬夜加班,導致工作效率及品質欠佳且不如預期,長期惡性循環讓你身心俱疲,這段日子你辛苦了。

        噪音不只讓人心浮氣躁、注意力無法集中,容易降低工作效率及受傷,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免疫力下降。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中會引發壓力荷爾蒙濃度的上升,高的壓力荷爾蒙容易導致腦、心血管疾病。為增進身心健康及提升工作效率及品質,「時間管理」更顯重要。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妥善分類,按照輕重緩急做出更細部的行動計畫,逐步完成。「時間管理」分為四類,第一類為「重要又緊急」的事,第一時間要完成的,需立刻去做。第二類為「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應該擬定具體目標和有系統歸類整合,製作每日待辦事項清單,依計劃完成。第三類為「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通常是些臨時性、看起來似乎需要立刻採取行動的事情,可以先想想事項是否只是在滿足別人的要求,能否勇敢的婉拒,或利用工作空檔來完成即可。第四類為「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不必花費多餘體力及精神,如果可以,不妨託付給他人完成。

        想一想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心負面的思想、情緒困擾著你,如果是外在環境,可否選擇安靜的地點、時段或戴上耳罩來完成工作;如果是內心的問題,是否捫心自問你害怕、恐懼什麼,還是自我要求完美讓事情無法順利完成。問一問內心你想要未來擁有什麼樣的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 如果已經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是如何?你曾用過哪些方法來完成?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最近一次你曾經成功地做到一點點你要的改變是什麼時候?你怎麼做到的?當繁雜事務一擁而上時,是否可以安排幾段不會被打斷的時間、關閉負面社團群體、用幾秒鐘冥想整理情緒?善用時間管理,相信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凡事都能如魚得水、游刃有餘。

       在簡短的信裡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讓你覺得在工作上這麼困擾?能夠多說一點讓我們知道嗎?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你積極想要改善自己的開始。若沮喪、焦慮情緒一直持續,找朋友陪伴、說說,運動或到戶外走走、看一場電影,都是抒壓方法,如壞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你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也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2-08-16 20:28:06
留言者
蘭櫻雨玥
日期
2022/08/10
留言內容
怎麼辦拉...我真的好喜歡好愛這個姊姊... 前幾天看到一個心理學文章 說一時衝動的喜歡一個人只會維持四個月 在那之後這種感覺退了如果還是覺得很喜歡這個人 大概率是妳喜歡這個人不單單只是因為衝動或是外表 我發現喜歡她到現在快兩個月了 可...她好像只把我當同事當妹妹看QAQ 不過前幾天由這個姊姊主辦的我們公司的運動會 我跟她合照了我還設成桌布哈哈哈哈哈 好開心~~~~ 等等這裡的文章突然跑出我這麼一篇充滿粉紅泡泡的文 好像哪裡怪怪的...(有點小尷尬小害羞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雨玥:
       看到妳的來信,我有一點開心,唉啊!雨玥的小確幸也是我開心的原因之一呢!
能夠喜歡一個人是幸福的(充滿粉紅泡泡),而能得到對方相同的回應是幸運的(如中了樂透一樣)。
雖然妳說「她好像只把我當同事當妹妹看」,但我覺得喜歡一個人,就是能夠尊重彼此的感覺與珍惜這個緣分,這樣的情誼才能長長久久,妳說是吧!
在這裡能出現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文,令人很愉快的啊!謝謝雨玥的分享!
回覆時間 2022-08-16 20:15:15
留言者
日期
2022/08/14
留言內容
請問如何尋找生活的動力?謝謝!
版主回覆

婲小姐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看到你的來信~短短的一句話° 道盡了,你目前對生活的無力感與徬徨

你願意來信與我們一同探討生活上的適應問題,就表示你想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是個很棒的想法,很棒的行動.

婲~你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嗎?有上班嗎?

會如此問你~是想釐清你的問題!

尋找生活的動力

心理學家說~對生活缺乏~期待~有時即便每天忙碌,卻無 充實感,感覺不踏實久而久之,便感覺生活無味,影響情緒甚至影響睡眠.

所以~要找尋生活的意義~

生活不會只有單一的意義,它會隨著時間,人生(青年~壯年~老年)的不同階段和經驗有所改變•

如何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創造期待,是要~用心~過生活的

樂趣與期待不會從空中自由降落,它需要有方法與創造

就我個人的經驗

1:要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人事物)?做自己喜歡的事,和你自己喜歡的人出遊,選擇一項或多項自己不排斥的消遣(運動)

2:探索新的興趣

每個人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興趣也會跟著改變,去找找看新的興趣是什麼?

3: 聽聽朋友的想法

朋友有很多~有不同年齡層 的朋友

不同的嗜好,個性也不同,聽聽看朋友的意見,也是很好的參考

列清單

平常養成習慣,常拿筆記錄~自己心的心情(喜.怒.哀.樂)漸漸的你會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動向(情緒)和(興趣)生活的動力

動筆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

幫助大腦清空雜亂無章的思緒,慢慢練習,你會發現思緒竄的得好快啊

有何想法,念頭.就紀錄一下

知( 方法)行(執行力) 合一,執行起來不易,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一個過程,但練習寫下來,你必然存從中獲得覺知,而有所了解,你不需要突然大轉變只需要好好檢視目前的生活,從小事物開始,一步一步的改變,改變必須是~循序漸進的~

你才會慢慢體悟到什麼是適合自己,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以上說了這麼多,也沒辦法得到~婲~的反應 ,

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我的邀約(撥打生命線專線1995),所以想要邀請你打1995生命線專線,線上與我們的老師一對一的談話希望能夠與你互動,釐清彼此的認知與想法可好?

祝福妳收信愉快!

回覆時間 2022-08-16 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