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16/04/10
留言內容
您好,我想請問的是我這樣的情況需不需要做心理諮商或輔導? 我的情況大概是父母離異,在4.5年前因為跟的監護人有了新的對象,所以幾乎是一個人生活,那段期間我想我應該是有點憂鬱症,覺得沒有我應該沒什麼差別,蠻常會有...不好的念頭,只是我沒有勇氣實行,到後來有別的事轉移注意力所以才好起來。到現在變成住親戚家,跟家人關係也有點尷尬,知道爸爸或許是關心我的所以我不再那麼排斥,但是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相處,我不知道他住在哪裡,每次經過他跟他現任老婆工作的地方去打招呼也覺得尷尬,覺得他們比較像一家人(我跟他現任老婆的關係不好),爸爸也因為他老婆,所以不能私下跟我有聯絡。說了這些,其實也是要表示,家人對我來說,並不會是..我的牽掛。 而最近總覺得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想要的東西,以前喜歡做的事現在不再重要,變成只是打發時間而已;覺得很多對我來說都是可有可無,想做的事、休閒活動、朋友或金錢等等都是,沒有也無所謂。而有時候很想上進、認真在自己的課業上,可是又沒有動力。甚至有時候會覺得活著好像,也就這樣子,很多東西對我來說並沒有吸引力,就這樣結束也沒關係,沒什麼牽掛,但是又可以很冷靜的思考,如果我現在真的走了會帶給爸爸負擔(學貸),所以不可以,所以我不會這樣做,大概就是想想而已。然後時好時壞,有時候不會想到這些,有時候就又會有這種想法(不特定時間、無特別事情發生) 所以主要是想請問,既然我可以理性、冷靜的思考自殺這件事,就是想想而已的程度,知道自己不會去做,這樣的話,是正常的範圍嗎?還是真的應該去接受輔導呢? 然後對於我的生活沒有目標跟動力,沒有真的很吸引我的東西,這樣正常,只要我再試試就好的嗎?還是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呢? 謝謝您看完這麼長的說明及問題,辛苦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曦,你好!
在這700多字的訴說裡,看到一個孤單的孩子努力的想活出自己生命力量、想找到自己生命中的亮點而不知所措。真的令人非常的不捨!
因著家庭裡父母的離異,造成你生活上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為了適應這些,你做了許多的調整,看起來你還是一個人在摸索中試著找到正面的解讀,讓自己能舒坦些或說自在些,這真是難為你了!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本來就會有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發生,也會有些矛盾的念頭產生;當然如果有人可以分擔或分享,或許會讓我們覺得有支持,但如果必須一個人面對,可能我們就要靠自己或是試著對外尋求協助。
年輕的你承受了父母不在身邊,需要獨自面對生活的情境。雖然你說到家人對你來說,不會是什麼牽掛;但是在你內心的深處,應該有對「家」的失落與渴望吧!也讓你時不時的思考到「自殺」這件事。很慶辛的是你來信了,你知道尋求資源就表示你有自覺為自己的人生找出口,能有這樣的敏感度,是很不容易的。
想要告訴你的是,生命的豐富在於自我創造,而不是別人給我們的。小時候,我們的人生是父母給的,無論好壞都得接收;但是當我們漸漸長大,會發現原來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努力建構得來的。而先決條件就是: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培養自己有力量面對逆境。
能夠找專業諮商師做心理諮商或輔導,對你在釐清內在的困境會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有關自殺議題,更是有此必要。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諮商員可以陪你一起面對你的人生課題做討論並分擔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可以上網預約心理諮商師面談。或者也可以跟學校的輔導室約諮商,當然你也可以繼續來信和我們一起討論你的心情。
「天助自助者」,你已經給自己的未來開了一扇窗,相信透過協助,你有機會為自己築一間屋、造一個家。重點是你願意幫助自己,我們才可以一起找出比較適合的方式來協助你調整內心的衝突與矛盾,為自己找到人生的平衡點。
祝福你平安、自在!
回覆時間 2016-04-15 05:19:00
留言者
?
日期
2016/03/07
留言內容
從小到大我常常都想得很多,也有很多如果...的假設,預測別人會說的話,如果覺得接下來可能會聽到一些我不想聽的話,所以我會選擇沉默,也不敢去走下面那一步。 現在是大二的我,從小學到現在,只有國中是在同一所學校念完,國小轉學是因為搬家,雖然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但媽媽總說還沒轉學的時候我是還蠻活潑的。高中轉學是因為不喜歡學校的氣氛,所以轉到了一個比較開放友愛的學校。而大學考上了離家裡很遠的學校,一開始每天都很難過也沒什麼朋友,想說應該會漸漸麻痺掉而習慣那裡的生活,然而讀了一年半了,交到了幾個好朋友,也接近平穩的生活,這時候有個機會能轉到離家裡很近的學校,當初時間很緊迫之下就決定轉學了,雖然有很多不確定也很擔心,(我很害怕那種想像不到之後日子會怎麼樣的感覺)但當下就想著離家裡近應該比較好吧(?)。所以現在轉學了也轉系了,在學校有時會有種我不屬於這裡的感覺,甚至回到家就會把手機關機,不想再知道有關任何班上的活動,我也不想參加,只想如果能夠安穩的做完作業、安穩的畢業就好了,我自己也知道我好像在把自己的心門關起來,我只是很討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這會讓我很不安很擔心很害怕,這些事也不太可能跟別人說,到現在會變成這樣,應該都是我隨便聽了家人的意見也沒有想清楚就轉學,我不想要再有一個人提醒我做錯了。
版主回覆 ?:
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信中得知你過往的經驗裡,時常會給自己做了許多假設與預測,也知道你在求學的階段裡,只有國中階段是在同所學校裡完成學業,看來這些經驗讓你面對陌生的新環境,有許多的不安與擔心。而現在大二的你,對於在新的學校新的環境裡,你有種自己不屬於這裡的感覺;在人際關係上似乎面臨著些許考驗。
從來信感覺到你會害怕面對未來的變化多端,也擔心自己會因此而受傷。選擇離開了原本熟悉的環境,卻又被後悔的情緒困擾著。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你很希望能改變自己,改善這些不安的情緒,這是很好的自我覺察與期待。

很多時候,人會給自己過多的選項,去安排、去預測未來,當然這並非是件壞事,正所謂『事不三思終有悔』,做任何事情前的確要仔細想想,瞻前顧後;但未來並非全然都能預測,有時過多的思考反而侷限自己,不敢勇往直前。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看過”祕密”這本書,這本書裡寫了許多有關吸引力法則,你所相信的會慢慢被你吸引過來,不論是好是壞的。
試著回想在過往的經驗裡你所預測的所想的,有多少是負面的,而又有多少是正面的,試著給自己少一點負面思考,多一點正面思考。

關於新學校,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的環境,會感受不到歸宿感、感到害怕、不自在,;其實這些都很正常,大部份人都是會這樣的。但新的環境不盡然是代表是從零開始,就像信中提到在前一所大學「一開始每天都很難過也沒什麼朋友,想說應該會漸漸麻痺掉而習慣那裡的生活,然而讀了一年半了,交到了幾個好朋友,也接近平穩的生活」。

試著回想當時漸入佳境的經驗,當時你是怎麼開始了第一步去熟悉新的環境呢?再次試著放鬆自己,學習與他人互動,勇敢正向的面對新的環境,慢慢地重新建立屬於你的歸宿感。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熟悉環趣境的步調,坦然接受自己的慢熟;也相信自己所做的決定都是當時所做最好的決定,要知道你今天會轉到這所大學,一定隱含著某種你在此的意義。與其哀怨以對,何不轉變心念,讓自己好過呢?

未來,是多變且難以捉模的,也因為未來有不同的可能性,才值得讓人期待;不管是好是壞,這一切都會是你人生的過程與經驗,與其選擇害怕未來的不確定,不如我們勇敢的去期待會豐富我們人生經驗的事情發生吧!

祝福你,問號!由衷的希望你能過得快樂。也歡迎你再次來信或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讓我們陪你走過人生的低潮。
回覆時間 2016-04-15 01:29:00
留言者
匿名
日期
2016/03/27
留言內容
我已經高一了..但常常因為別人取笑我的外表而感到自卑,我天生就是厚道,我也不想要這樣,但是這不是我能選擇的,每次聽同學在旁邊說我厚道講我怎樣我就是沒辦法忍受,每次聽到別人講我月亮臉說我的臉型,我就是會忍不住崩潰大哭,我曾經因為受不了, 想過要輕生,但是我又覺得我不能那麼自私,我這條命是爸媽給的,我不能自己想死就死,或許這可能是我怕死的理由吧…當上課只要講到有關下巴或厚道的相關話題,同學總是會轉過來看我,然後在那邊竊竊私語,我知道他們一定是在討論我..這個感覺真的不是一般的難受啊…
版主回覆 匿名朋友:
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信中得知你長久以來受到他人取笑你的外表而感到自卑、難受;長期處於壓力下,每當談論到相關的話題時,同學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你覺得是在討論自己,而這些難受的事情也曾讓你萌生想傷害自己的念頭。

對於你所經歷的一切,可以感覺你的委屈與痛苦!信中你提到:「我這條命是爸媽給的,我不能自己想死就死」,從這段話就可看出你是個勇敢體貼的孩子。是的,我們相信人的一生是公平的,這個世界上會有考驗我們的人出現,也一定會有深愛我們的人存在;為了那些深愛我們的人,我們得積極的帶著正向思考,勇敢的面對人生的諸多挑戰。

試著讓父母、師長瞭解你目前在於學校的情況;下回當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時,學習勇敢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心情,以不起衝突的方式告訴他們,這樣很令人難受。藉由這些難過的經驗,化悲憤為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懂事。

關於戽斗,有人說是代表有錢的面相,也有人覺得不太美觀。但無論如何,這的確不是我們所能選擇的。現下也有許多方法能做適度的改善,試著與父母討論,尋找相關資訊,並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自己目前的年齡適合以甚麼方式去做改善。但不論用甚麼方式都一定得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的去執行,而在這段等待的時間裡,與其排斥自己的外表,不如換個念頭,好好珍惜和它相處最後的時光。

最後,希望你能與我們約定,下回當你心中在浮出想傷害自己的念頭時,試著與我們聯繫,讓我們能在第一時間陪伴你與你一起度過這難受的時刻。祝福你,也歡迎你再次來信或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
回覆時間 2016-04-15 01:28:00
留言者
S.P.
日期
2016/03/22
留言內容
自從兩年前在半年之內連續兩位親人以及一位摯友突然的過世,我逐漸會有他們的死是他們自己活該的想法,甚至會有身邊親密的家人或是朋友怎麼不去死一死的想法,有時候還會想像他們死於各種死法,或是想像自己以後會怎麼死,但這些都不是我的本意,有時候想一想就會覺得自己好有罪惡感,很像在亂詛咒別人,但是刻意不去想反而會想得更多,這會跟壓力大有關係嗎?因為我本來就有輕微的強迫症,再加上我要準備一些國家考試的關係,但是我也有運動的習慣,只是最近這個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版主回覆 SP你好:
在半年內失去3位關係密切的人打擊是相當大的,因而有一段悲傷期是正常的,只是期間長短會因人而異,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抗壓性及轉換悲傷的方式不同,所以過程及時間都會不一樣,像摯友的突然過世,瞬間心境的變化更是會讓人一時難以接受與抹滅對他的不捨,因此這段時間你會有一些覺得不是你的本意且不妥的念頭讓你揮之不去,困擾著你,我想跟你最近接二連三發生的衝擊,應該都有關係吧,不過我覺得你很棒的是警覺性很高,知道這是不對不應該的念頭,會時時提醒自己,我們來分析一下,情況一:會嚴重到比如無法專心準備考試,睡不好覺,總是因此而情緒焦躁不安等等嗎?或情況二:只是覺得不舒服,不喜歡這樣,作息並未受太多影響。兩種情況相較著屬於情況一的話可能要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或心理諮商;若是情況二那就保持正常作息,信中你提到有運動的習慣,這是你擁有的優勢強項,運動是公認可讓身體增強免疫系統也是抒發情緒的好方法,除了小心運動傷害以外,其實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多運動,只要動的起來,再加上自己意念提醒,應該慢慢會渡過的,找對路,不怕路遙遠,希望以上提醒對你有幫助,加油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6-04-15 01:21:00
留言者
日期
2016/04/01
留言內容
我經常發呆,食慾不好,不愛說話,常常很想睡,而且長期胸悶,很容易對某人常有暴躁的情緒,並且我不愛與人接觸和說話,這讓我有些許困擾,所以尋求幫助,而最近有些許頻繁,讓我有些疲憊,麻煩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 君,

日常生活難免會有令人煩惱的事情,也會有許多壓力的存在,信中沒有說明遇到了哪些事情? 讓你生活受到影響而如此疲憊。來信內容你提到:「常發呆、食慾不好、不愛說話、常常很想睡、長期胸悶,常有暴躁的情緒」不知道這樣的情形有多久了? 很擔心你的身體狀況,假設這些情形持續了一段時間,請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可以到家醫科或身心科就診,醫生會給予你幫助,謹遵醫囑一定會有所改善,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

不清楚你遭遇的困境,在這給你一些方法參考,也許會對你有一些幫助。
首先,內心的想法,可以閱讀《秘密》這本書,運用書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每當我們正向思維時,就會吸引正向的人和事到身邊來,煩惱和痛苦自然就會遠離。

其次,在行為上可以試試以下的作法:
1. 要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品質會讓白天工作精神飽滿,做事情比較容易集中精神。
2. 每天運動30分鐘:適當的運動會讓大腦釋放出對身心有益的天然抗憂鬱成分 ,會讓我們覺得心情愉快。
3. 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將事情做輕、重、緩、急的排序,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放慢速度,降低緊張的情緒,同時學習適當的捨棄。
4. 放鬆練習:學習自我放鬆的運動,例如:瑜珈、太極拳、腹式呼吸…等等。
5. 多曬太陽:太陽光可以調整生理時鐘,也可促進分泌維生素D ,讓身體健康。

親愛的君,你也可以來電1995與線上諮商員詳細談談你的困擾,可以獲得更具體的協助。
回覆時間 2016-04-14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