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Chen
日期
2023/06/11
留言內容
您好,感謝您抽空閱讀 最近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主要是在匿名社群媒體的事情,有以前曾共事過的朋友在匿名平台以片面且故意醜化的方式影射攻擊我,甚至以諧音梗公布我的姓名,我心知明明不是他所說的那樣,但我一解釋,就有更多不知名的人同仇敵愾回擊我,心裡覺得很委屈。 更傷心且氣憤的是攻擊我的曾經是共事過的朋友,原以為那群是善良且知心的人,想不到竟然也這般雙面人,我也不想真的揪出是哪幾個人在網路上煽動,但也讓我對於身邊的人充滿著不信任,人人都戴著假面,而我仍不知自己得罪過他們什麼。 當然也有人安慰我叫我不要再去看匿名平台,那裡總是充滿著惡意與憤怒,抓住一個人的小辮子就猛力鞭打,但心裡還是會很難過,平時生活裡我處處提醒自己保持善良正直,也盡我所能幫助身邊的人完成大小事,雖然我話少不善社交,但也沒做過什麼害人之事,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人要這樣攻擊傷害我…
版主回覆

親愛的chen 你好:

謝謝你來信告訴我們你的煩惱,從你的文字轉述中,在網路世界裡,被人故意匿名攻擊一定是很不舒服的感受,感覺你內心有個正直的力量好想好想替自己發聲,偏偏再多說什麼是引來更多的誤解,這讓你很受傷也很委屈。曾經真誠交流的朋友,後來關係卻不如你想的那樣,也令你感到背叛及信任感破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好。想跟正處於此狀態裡的你說聲辛苦了。

然而你提到的網路社群世代,那些匿名攻擊著的目的,就是要挑動受害者的情緒,他們最擅長用詆毀的手段,挑起對方的怒氣,只要你一做出回應,就會陷入對方的圈套了,即使你是無辜的,也不需和對方評理,或爭取網路公義,因為對方就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依然存在著很多的複雜人性。我們可以選擇較安全的方法,無視它。

其實人與人建立關係到關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交換自我的過程。真摯的友誼往往來自「彼此內心的感受」,關係的互動中若沒有內在感受相互連結,那麼僅僅是表面交流。每個人的生活脈絡不同,皆是獨立個體。改變別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我們來試想看看

1.當有人對你評價或製造流言,可以先自問那些評價是事實? 還是情緒性言論?

2.我為何如此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 內心渴望得到的是甚麼?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有甚麼感覺呢? 希望收到信的此刻,你內心舒服多了。

信中最後我看見你秉持真摯的正直善良,及熱心助人的態度,堅強的生活著。同時感受到你願意說的力量。

如果有想到什麼議題,想進一步討論,歡迎再來信。或者來電1995、1925。24小時皆有老師陪你一起分擔解憂。

回覆時間 2023-06-21 14:20:15
留言者
王天一
日期
2023/06/02
留言內容
我哥說話都要贏 其餘的部分就是處處各方面貶低我 感覺要扁到我沒生存空間 還硬說他自己是用仁義道德處世 常常掛在嘴邊 但共同的朋友不少私下都跟我說他精的跟甚麼一樣 所以我很難接受這種親兄長的作為 這種心情很難釋懷 但又不能不忍耐
版主回覆

王先生您好:

與兄嫂之間的互動,也因著兄嫂自私的想法與刻薄的語言,讓你感受到委屈與不舒服,即使是你以壓抑的心情一再退讓,好像也沒有辦法改變兄嫂對待你的方式及改善相處狀況,而這也讓你覺得很不合理,不知道王先生是否曾經想過可以善待自己方式?「人都是自私的」或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王先生應該時常會聽到幾句話,這些說法不單單適用王先生的兄嫂,同樣適用在王先生身上。但人為什麼會自私呢?似乎往往都是因為可以讓自己過得或是得到一些益處,您說是嗎?而讓自己過得好,似乎就是王先生現在應該去思考的當務之急。

王先生在來信中提到,哥哥平常對待您是還不錯的,只是情緒來了,就會說不好聽的話,讓王先生很難受,可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先生仍然顧念兄弟感情,願意在哥哥的店裡生意不好時不領薪水,減輕哥哥的人事負擔,真的很不容易呢!但是,真的非常好奇兄嫂這樣自私與刻薄,為何王先生還是願意如此體諒哥哥呢?相信王先生與哥哥之間的情感仍是濃厚的,並非一般人能夠體會,因此,個人覺得或許王先生可以想想看能否跟哥哥坐下來好好溝通,並確認從朋友口中聽到哥哥對您評價的原因,畢竟兄弟之間很多事是有更多的理解與體諒的,您說是嗎?

個人覺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倘若只有一個人在付出或體諒,那是真的很辛苦,或許王先生除了跟哥哥好好聊聊以外,也可以將自己不想再被提起的那些過往告訴哥哥,清楚表達自己想要的與不想要的,有些事沒有經過證實或說出來,都無法確認它的真實性,也無法讓別人知道我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還是希望王先生能夠先照顧好自己,讓自己過得好,再去照顧別人,這樣對您或對哥哥來說,也許都是好事,畢竟我們都必須先照顧好自己,茁壯自己,不依靠他人,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對嗎?最後,祝福王先生能順利跟哥哥溝通,和好如初,哥哥也能夠看見您為他所著想與付出的。

桃園市生命線協會祝福您~

回覆時間 2023-06-12 09:10:59
留言者
Irene
日期
2023/06/06
留言內容
您好 我是個媽媽,目前有個國一要升國二的兒子,他是個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從小發現後帶著他到長庚做治療,直到他漸漸大了狀況越來越穩定後,現在醫院就只需要學校放寒暑假再回診追蹤就可以了…… 近期學校段考,向來他成績中等,就在這次考試期間,在家完全不看書自顧自的沉迷在遊戲世界,我也與孩子溝通要考試了努力才有好結果,會玩也要盡力讀書,不用考滿分,只要努力讓人看見就夠了,但孩子依舊左耳進右耳出,最後成績當很差,導師也問我孩子負責在家裡有發生事情嗎?怎麼會出現這種成績……當下我只回到導師,他沉迷網路遊戲,之後我也耐着性子與孩子好好溝通分析好壞讓他明白,但他依舊一臉茫然的望著我,我只跟他說收起手機,好好振作精神唸書,事情就此以為結束,這兩天又接到導師通知孩子考試作弊,天啊,在孩子放學後問了他說沒帶課本回家沒看於是拿起課本看,我心裡明白孩子作弊是因為考不及格考差回家會被教訓,但他卻沒思考到作弊背後會發生什麼後果……於是我壓抑的情緒因此爆發,打了孩子手心,哭著對孩子說:我從來沒打過你,我一直陪伴你引導你,你卻是這樣對媽媽……當下我意識到自己情緒潰堤,看到呆滯的孩子表情,我真的很難過,我並不想打他也不想吼他,但是我希望孩子記取錯誤的教訓,之後我寫了封mail給孩子的主治醫師,她鼓勵了我,也希望我能尋求心理師的幫助,陪伴亞斯孩子成長,亞斯孩子沒有錯我知道,陪伴他的日子裡遇到問題我就找網路資料如何教育亞斯孩子,或者圖書館借相關書籍來看,最近的難題真的讓我很累,我不怪孩子只怪自己沒有好好當媽媽,在每次自己躲起來哭後,轉身又打起精神告知自己沒事的,會過去的,孩子就是一個階段面臨不同的挑戰而已……我只想問問心理師現在的我該怎麼做才能讓過去積極面對孩子的我,再次堅強面對亞斯孩子的未來??
版主回覆

Irene你好!看完你的來信,知道了你的兒子目前在課業方面有一些狀況,也出現了作弊的行為,且在試著與他溝通或者是在打罵之後,兒子似乎無法理解你對於他讀書狀況的提醒,也無法理解自己作弊的行為是不適當的,從你的信中也能感受到你是一位用心的媽媽,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做了很多的努力,不管是長期陪伴兒子回診治療,還是在遇到問題時積極的上網或翻書找尋有用的資訊,現在雖然對於兒子的狀況尚未找到改善的方法,但有與兒子的醫生聯絡,並依照醫生的建議尋求協助,也有思考能怎麼協助兒子和反省自己,我想在這一路上努力去了解兒子的狀況,並隨時調整教養的方式,用心陪伴兒子長大的你是一位很好的媽媽,兒子能遇到妳是很幸運的,而且從小時候要一直回診治療,到現在狀況慢慢穩定到只要在寒暑假回診,不管是你還是兒子一定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嘗試,才能逐漸找到一套去應對生活中大小事的模式和默契,現在遇到了這個新的挑戰,相信你和兒子也能像以往一樣成功將這個難題迎刃而解的。

在面對小孩不同時期的問題而嘗試解決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因為小孩不適當的行為還是反覆發生,或無法理解小孩想要什麼等等不同原因,難免會感到無力、難過、生氣或是會有其他負面的情緒,不知道Irene有沒有聽過情緒曲線的概念,每個人的情緒到來時可能會因為周遭的環境或其他各種因素,逐漸增加強度到最高峰,最後可能就會出現失控的狀況,但如果有在上升時適時的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或冷靜下來,就能避免自己的情緒過於高漲,或許你可以嘗試看看觀察自己的情緒曲線,觀察自己會因為什麼事情產生負面情緒,又會因為什麼原因增加情緒的強度,發現情緒強度增加時適時讓自己可以讓自己與兒子的距離稍微拉開一些,給彼此一些空間和時間,或是暫時遠離會讓自己情緒上升的事情,讓自己休息一下想想要怎麼處理會比較好,或許在溝通上會稍微順利一點。

Irene如果有想分享自己的心情或生活中的大小事時,歡迎像這次一樣寫信過來與我們分享,或是撥打電話1995生命線24小時專線,都有線上的輔導員隨時可以與Irene聊聊,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有提供「心理諮詢面談」的服務,有心理師可以進行面對面心理諮詢的服務,預約的網頁(https://e-services.tycg.gov.tw/TycgOnline/PublicHealth/aplyCases_Au10143.action)上有生命線和其他不同的單位可以選擇,Irene可以自行評估看看有沒有需要,並在網路上依自己方便的時間和地點去預約。

最後,祝福你一切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3-06-12 09:07:26
留言者
江宜芹
日期
2023/05/29
留言內容
我也有跟媽媽講過吃完藥後的感受我第一次是用暗示的他沒聽懂 我第二次是很直接講很明白的說 我真的覺得我吃完藥後心情就會緩一些可是他就說 是你心裡作用啦 我看你跟之前完全沒差啊 我就覺得幹你娘 真的 他媽的 超幹的 我現在也放棄跟他講這件事了 我就直接放著給他爛
版主回覆

妳好:

來信提到,吃完醫生開的藥,覺得心情緩和許多,和媽媽分享自己的心情,卻被否定,認為是心裡因素,媽媽認為所有一切和看診前沒有差別,很生氣於媽媽的回應,決定放棄不再和媽媽提。

對於媽媽的不信任,把問題歸咎於妳的心理因素,感到十分氣憤,「不想再和媽媽說這件事,我就直接放著給他爛。」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再和媽媽說妳的心情?即便情緒跌倒谷底也不說?和媽媽說吃藥後的心情緩和,是希望媽媽看到妳的不同,卻適得其反。有點擔心妳的這句話,會繼續回診吧!讓情緒持續保持平穩。自己的情緒只有自己清楚,媽媽看到的是妳在生活上的轉變,不知道心情緩和後的妳,在生活上有些什麼不同?對未來的想法,有復學的計畫嗎?想過自己喜歡的科系嗎?之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嗎?想要得到媽媽的認同,重要的是妳越來越好,媽媽能放心,對不?假若負面情緒再出現,除了藥物,記得隨時都可以撥打1995的協談專線,和線上的老師聊一聊,發洩當下的情緒,釐清自己的想法,讓自己越來越好。祝福妳!

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安心專線1925

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3-06-09 14:53:52
留言者
阿宏
日期
2023/05/23
留言內容
曾經的愛恨情仇 在後來我有回去看我曾經最討厭的人,就以前我們班上就我們兩人畫畫,他畫的好,我當時美感技術感覺還沒上來,整天被他押著,甚至被他嘲諷被認為比我高一等,實際上他的內心十分狹窄,因為我們自己開了discord群,當我質疑他的教法不太好時,他除了憤怒之外,還直接把我的私事與失敗告訴陌生人,這是十分不尊重朋友的舉動,不過現在的我並不在意而是無感,這也說明他會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做出什麼是事情來,之後我們那群分散了,我另一個朋友給了他一堆很強的繪畫教學群,卻遭到他的謾罵與撕咬,他訴說我那位朋友是多麼的噁心,想要用很強的人來壓制他,但難道他也不是一樣嗎?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可以讓我們看出他遇到真正的高手會如何。 蘇格拉底曾說過:『我只知道一件情,那就是我一無所知』但可惜的是他認為他什麼都知道,別人的質疑反而換來他的無意義的撕咬,他無法接受他人的意見,也拒絕去探索未知的領域。 他的內心被他的自戀與虛榮心侷限住了。 年少得志並非好事 我有回去看他的動態,雖然知道他已經不再畫圖,但這次目的不是為了嘲笑或嘲諷,而是很有趣,我可以從他的事情看他什麼叫做在班上都在稱讚你和認為你會成功,甚至一時之間獲得大量的讚數,如果無法分清楚主次關係,也就是什麼是最重要的,甚麼才是附帶品,那終究會被讚數與他人眼光給吞沒,在我和哲學系的朋友討論中,我們認為他就是典型的年少得志並非好事的例子,拒絕接受他人的質疑,只畫自己喜歡的東西,拒絕探索未知,在特定時間獲得300到740的讚,但只要別人看膩了後,他一瞬間就立馬跌到了30~40,這些已經無法滿足他的自戀,而他無法在繪畫上有更純粹的投影。 最終我已經沒有看到他在繪畫,轉而去發展其他領域,當然我不恨他,也不想踩他一腳,我只是覺得分析他人行為很有趣,可以看到繪畫什麼時候缺乏什麼,會導致你無法繼續前進。 這句話是我從上述想出來的 『我只會畫一幅畫,那就是我什麼也不會畫。 我只想畫一幅畫,那就是我什麼都想畫。』 我繪畫的意義 之前做個武志紅老師所教的能量球,我發現我潛意識學習繪畫並不是為了畫出所謂的內心的神作或是世界,而是把繪畫當成完善自我與自我成長的遊戲。 這十分有趣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無法繪畫,被自己逼得太緊,又太看重旁人的眼觀,就好像害怕自己的缺點傷害他人害怕到無法前進,我後來發現只要我不想繪畫,或是無法碰觸本質上就是自己不想成長或是害怕成長,當然這只是我的案例。 現在的我反而很有動力,我熱愛幫助他人,我把自己想像成的他人,幫助自己繪畫成長,但現在我也越來越自我,開始不用把我想像成他人。 我不再依賴於他人,即使我被那群繪畫朋友當成普通的朋友,不在與我共同成長與教導我,但那又如何? 相反的是或許就是這份拋棄,讓我明白了依託於他人無法得到真正的答案,也就是我太依賴他人了,認為自己無法找出正確的答案,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有說過:『為何這麼渴求於他人的答案呢? 答案是要靠自己找出來!』這也告訴我,我要做的是如何利用他們教會我的東西,並且將他們利用好,與此同時我也開始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 最後我與您說一下當初那個分享 當初還沒完善 超我:選擇就像是圖書館,你只是看了其中一本書,便被此內容深信不疑,你沒有做錯,因為你所有的選擇都是在完善自己。 本我:我沒有做錯?你去跟那些被我傷害過的朋友說啊! 超我:沒有所謂的傷害 傷害只是人生成長中必要的過程 不管怎樣我都會原諒你 本我 我們應當和解 再次變成''自我'' 不必再糾結於所謂的悔恨 。
版主回覆

親愛的阿宏:

平安。謝謝來信願意與我們分享你的心情及想法。

在信中提及對繪畫的喜愛熱忱有增無減,從繪畫來觀察別人、探索人生、剖析人性、自我成長或讓別人瞭解你,繪畫與你的人生密不可分。例如你與朋友「曾經最討厭的人」間,也曾因為繪畫結下某些糾結,你對待他亦師亦友的欣賞,而他卻為了自己的自尊等因素對你貶低嘲諷,還將個人私事及失敗等事告訴陌生人,他這種出賣信任不尊重朋友的行為,確是讓人感到很受挫,而你以善念回報,體恤他係被自尊心虛榮心所侷限。

心思細膩熱愛幫助他人的你對生命不停地思索,找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來探索人生、剖析人性、看看這個世界上未知的領域如何看待種種的變化。並認為分析他人的行為是件有趣的事,且由繪畫中看人性牽動最深層的潛意識;如何利用他們教會我的東西,並且將他們利用好;所有的選擇都是為了完善自己;不停的自我成長;以上種種不論是思緒上或是行為上都是你與眾不同的特質。

也有提到不要太依賴他人,太依賴他人會讓自己無法找出正確答案,答案要靠自己找⋯。

不知你是否曾想過,在尋找「正確」答案的同時,能否先停、聽、看心中「當下真實感覺」的答案是什麼?關照、尊重、接納、包容「當下真實感覺」一切的感覺,不論是完美或不完美,都能試著勇敢承認面對之,內在小孩也是需要被看見、疼惜、關愛的。人際關係亦是如此,太依賴在乎大眾目光而藐視忽略自己,在人際關係互動上易有較多阻礙,想必睿智的你在與朋友們互動時,又能激盪更多不同的看法。

歡迎你再次來信,每次的訴說和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

祝福你

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3-06-09 1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