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洪釆林
日期
2016/09/17
留言內容
我和我的女朋友不同班,最近因為我和他之間的一些事情還有畢旅不能跟他一起睡覺使她不開心,我怎麼哄她她都不理我,但是我覺得我已經盡了全力去給他他想要的東西(例如:陪她回家 等她補習班下課陪她吃飯等等),但是他卻因為一些我真的沒有辦法達成的事情而生我的氣、難過或不開心,他現在對我非常冷淡,而且她從以前到現在生氣難過不開心的事情從來不會對我說,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使他開心,也不知道要怎麼使她在不愉快或難過生氣的時候和我說 所以我好想帶她去看心理醫生請問需要嗎
版主回覆

采林,

希望自己心愛的人可以開心、可以快樂,

難過或不愉快時可以和我們一起傾吐與溝通,

是件很美很美的事。

然而,感情的路上總是避免不了那些個坑坑洞洞,

若是兩人能有所共識一起克服,協助彼此在關係中成長,

那麼彼此的感情會持續加溫,

否則會逐漸變成彷彿打了許多結的毛線團...

 

真正的親密關係需要的是平衡,

能夠彼此溝通、彼此的尊重與彼此包容。

一昧的付出、盡全力配合對方的需求,最終累的是自己,

而對方也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的愛意。

還有,我們無法讓另一個人開心,

除非他自己願意讓自己開心。

 

女友在不愉快或難過生氣的時候,從不跟你說的原因是什麼?

是她的個性使然? 還是你們在一開始就少了能坦然溝通的習慣?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你可以怎麼做才能使彼此溝通的管道重建?

然後再問問自己,你期待心理醫師可以幫上什麼忙?

采林,好好想想在這段關係裡,

能讓你真正快樂與成長的地方在哪裡?

因為它也決定了你的女友在這段關係裡是否滿足與快樂! 

回覆時間 2016-09-26 04:37:00
留言者
冬冬
日期
2016/09/13
留言內容
我覺得好累對於我現在的這段感情我真的已經無力了我們在一起三年多來我並沒有對不起她..我們之前我真的不懂到底是怎麼了?我好累對人生也感覺到失望沒意義了
版主回覆

冬冬,妳好:

從妳的來信,我看到正在為這段感情努力卻又感到力不從心的你,不明白自己的感情路是甚麼原因讓他走的不順遂,內心好多的問號,找不到答案而感到失落與徬徨;不知道這段感情該往哪個方向走下去。

面對關係的轉變,一時之間讓我們手足無措。回想在這三年多不算短的日子裡,你們從相當親密的關係,到現在的這種關係,這種轉變是因為甚麼原因而改變呢?信中提到,妳覺得在兩人的關係裡妳沒有對不起她?這句話是指她誤會妳做了讓她感到受傷的事?還是她對妳在兩人關係的忠誠感到懷疑?或是其他的原因呢?如果是,這些是影響你們關係變化的主要原因嗎?妳似乎嘗試好多的方法想要挽回兩人過去曾有的感覺,但所得的結果是一而再地讓你感到失望與沮喪,覺得人生沒有希望與意義。然而,我要告訴妳,不是每段感情一定會有結果,只要捫心自問,在這段感情自己是否真誠的付出過,認真的交往過,愛過,就值得了;人的一生是不斷的在學習如何愛人與如何被愛;相信你也感受到,一段關係的結束,是痛苦的,是難受的,但除了這些負面情緒外,還是有許多其他的成長與收穫,這些收穫、經驗,都會是我們未來人生裡重要的回憶與資產。

對於日後生活中缺少了她的相伴,妳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然而,兩性的相處,如果能夠天長地久,是一種緣份,如果分開了,或許將來也可能變成一輩子的好朋友,那也是很不錯的事情,只要真正關心對方,用尊重與祝福的態度來維持彼此的朋友關係,同時保有在未來各種可能性的發生,豈不更好?同時最重要的是:不要作出可能造成自己或雙方一輩子會遺憾、同時難以轉圜的事情,這樣才是真正應有的處理感情的態度。

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6-09-26 04:35:00
留言者
沐曦
日期
2016/09/17
留言內容
你好,我今年高三,是一個即將面對學測的學測生。 自從升上高三之後,每天環繞在我耳朵邊的就是父母不停的叫我去念書的聲音。雖然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但是我也不是沒在念書,由於我不喜歡唸書時被打擾(我的房間會被父母進進出出的,有門跟沒門一樣。門上的玻璃破了也沒修只用報紙貼住薄薄一層,他們覺得這樣方便在我覺得他們很煩所以鎖門時伸手進來開鎖),所以我都會挑他們不在(例如在學校和補習班)或是半夜夜深人靜的時候念書。以至於在他們的眼裡看來,我在家裡就是沒唸書都在玩,成天追著我唸說都沒唸書都在玩,不是要考大學了,這樣國立上的去嗎……之類的。 而他們所謂的玩,是指我在唸累的時候,會看自己有興趣領域的課外書和資料這件事。 我對我自己的未來有想法和計劃,也努力的照著自己的規劃和階段性目標走。我想往犯罪防治或法律這方面走,所以我會在休息時間看犯罪心理學相關的書和文章,一方面休息一下看看課本以外的世界(每天都面對成山的參考書、題庫跟歷屆試題真的有點膩,我不是一個很熱愛參考書的人,但我有配好放鬆跟認真唸書的時間),另一方面給自己繼續朝目標努力的動力。但對我父母來說,學測期間沒看到小孩在看教科書簡直是晴天霹靂,誰管你是在看什麼書。只要非教科書,學測不會考就是一句「你時間太多哦」然後接著無止境的冷言冷語。 說不難過是假的,說不傷心也是假的,那就像是自己排好的計劃被全數否決,然後跟你說,你應該照著我跟你說的做,這樣才對。 可是這樣跟傀儡有什麼差別? 他們跟我說快要大學了,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計劃,可是當我真的有了自己的規劃,他們又跟我說,這樣不對,你要聽我們的話。可是我不想要考完了,準備申請了,才發現我還不知道唸這個科系我要幹嘛,原來我對這個領域還瞭解的不夠透徹,或是需要某項資料我卻來不及準備了。 連聽個司法相關的演講,我都必須東瞞西瞞,偷偷的去聽,因為讓他們知道了,又會說我在浪費時間。 其實冷言冷語我是聽慣了,所以自認抵抗力還挺強的,但是一遇到至親的冷言冷語,那層抵抗力就會像從來不存在一般,完全失效,然後那些話語就會在心中不停的割著,很痛,可我血流滿地卻又無能為力。 還有我很討厭親戚,尤其是我的大姑姑。 每次逢年過節她回來,身為家中長女都必須陪笑。他們這樣跟我說:「不可以失禮。」 她是個很不會看別人臉色的人。 總是以奇怪的位置與角度去看待我,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其實也沒幾兩重,用著她自以為高尚的觀念去指責我,就算我臉色已經開始不好看了,她還是不停的吐出她自己覺得幽默的話語。 每次聚餐跟她對到話,我都有一種想把飲料潑她臉上然後摔頭走人的衝動。 跟媽媽聊到不想考指考,她劈頭就是一句:「妳學測又不一定會上。」 這個我忍。我說:「我現在要相信我學測一定會上。」 她說:「那妳跟妳媽在聊廢話嗎?」 可是,我媽也沒說那是廢話啊。 為什麼要沒事插進來我們的對話中間呢?妳是哪根蔥? 一個會鬧著叫我把中秋節拍的月亮的照片趕快傳給她,之後把我拍的照片上傳到臉書之後厚顏無恥的說那是自己拍的人,在我面前已經沒有半點讓我尊敬的成分了。 為了拍那張照片,我舉著單眼舉了三十分鐘以上,手很酸,因為我沒有腳架。 然後她簡簡單單就拿走了我辛苦的成果說是自己的,我連名字都沒出現。 這是一種被盜圖的感覺,是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這樣的行為跟網路上的盜圖者有什麼兩樣,明明自己是做文字創作產業的,為什麼不會明白這種感受?難不成妳很喜歡自己的心血被盜走嗎? 一個都半百的人了,著作權觀念還不如一個高中生嗎? 說實在的,真的滿可悲的。 好像有點太長了……但謝謝有這個地方可以聽我訴說……我在家真的找不到人可以說心裡話了……
版主回覆

沐曦你好: 

       看來你正面對學測的壓力,也很清楚自己該怎麼做,你有讀書計劃,並知道自己想讀哪些科系,甚至去認識瞭解這個科系,你真的很棒喔!但爸爸媽媽對你的讀書計劃、方法,感到焦慮,所以不斷地提醒、嘮叨。為了想知道你的讀書狀況,也沒尊重你的隱私任意開啟你的房門,讓你感到不被尊重及憤怒。大姑姑的介入讓事情變得複雜,對你的不信任、不尊重,無厘頭的對話,仼意盜用你的作品,也讓你感到不屑、憤怒!真不知道大人世界是怎麼啦?為什麼是這樣!

     辛苦你了!為了顧全大局,有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吞,來信也那麼客氣,認為自己說多了。你是個懂事,識大體的人,但我還是要提醒你,當情緒來時還是需要找人說說,若當時沒適當的人可以説,可以先把心中想表達的情緒,寫在紙上(允許自己有情緒)等到有人可以説,再拿出來傾吐。適時表達情緒是很重要的,不要利用「理智」把心中的憤怒、悲傷隱藏在心裡,這樣對你的身心是一種傷害喔!

以下有幾個觀點提供你參考:

1.體諒有時候也是善待自己的方法。父母的關心(嘮叨)對你來説是一種壓力嗎?那這個關心的初發心是什麼你知道嗎?

2.澄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誤解。你的讀書計劃、科系選擇,你父母知道嗎?

3.疼愛自己。關心內在小孩的感受受到委屈也要及時撫慰,讓他得到安頓!

以上幾點提供你去思考。當你的心情仍然痛苦、不舒服時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6-09-26 04:27:00
留言者
小欣
日期
2016/09/11
留言內容
我身邊沒有朋友 家人知道我有身心症狀 但是我真的沒辦法控制 一下嗜睡症 拉肚子 焦慮 哭泣 情緒失控 失眠 摔車 有時會找人哭訴 或是問個答案 但始終繞同個圈 沒進展 工作狀況不好總是不小心就被辭退 沒能力 沒人脈 能幫我的人都知道我心理有障礙 幫不了我 很焦慮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也吃過醫生的藥物了 到底要從那裡下手讓自己好轉 每次看見別人的美好 自己卻不停的哭泣 要怎麼從這樣的狀態好轉起來 很想讓自己健康起來 不知道為何現在每天都拉肚子 一直跑廁所 明明沒作什麼事卻一直打瞌睡 家人鼓勵我在去找工作 我知道要寫履歷 但遲遲下不了筆 也不知道自己該作什麼 工作職場已經發生好幾次 達不到主管要求就走人 不管是勞心還是勞力 現在連生活都要家人來提醒我 不要遲到不要犯迷糊 現在的我像孩子一樣 請幫幫我吧 很想作點什麼來突破 不想在活在這樣的人生 憂鬱 躁鬱症真的很可怕
版主回覆

小欣妳好!

很高興收到妳的來信,信中得知妳正面臨了人生的低潮,因為身心症的影響讓自己難以控制心理、生理,進而影響了工作,而面對了這些考驗,妳依然勇敢的面對一切,也力求改變。不禁要為你按個讚!

辛苦了!我們能從信中感覺到妳的痛苦與焦慮,也看到了小欣積極的希望能有所改善,能不讓家人擔心,更希望能夠讓生活過得更好的一面,這讓我們發現妳是個勇敢的女孩;而此時此刻,妳會感到害怕、感到無助,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效果,是很正常的,因為身心症治療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且持續不間斷的治療。

除了需要藥物的幫助,更需要我們積極勇敢的面對;在藥物的幫忙下,我們相信妳漸漸的能夠控制情緒,慢慢的能夠找回屬於妳的快樂;另外當自己感覺到情況有些好轉後,試著重新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舒壓管道,做些任何能讓自己開心、讓自己能感覺放鬆的事物:比如養成每天運動半小時以上,讓自己流流汗、看電影、看看書、聽音樂、或是參加正派的團體和宗教.........,如果我們提前做好準備,維持健康快樂的自己,在未來當自己不再需要藥物的協助時,才能讓自己有更良好的適應能力。

最後,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去談後續工作上的問題,切忌得遵照醫師指示,定時回診、服藥;當希望自己能有所改變時,這代表妳已經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也離美好的未來不遠了;不要忘了,小欣並不孤單,除了妳身邊愛著妳的那群人外,我們也會陪伴妳度過這段低潮的!誠摯的祝福妳!

歡迎妳再次來信或來直接來電1995讓線上的輔導員傾聽妳的故事陪妳一起度過人生的低潮。 

回覆時間 2016-09-26 03:54:00
留言者
朱妹
日期
2016/09/12
留言內容
我現在高一,國中的時候就常常跟媽媽吵架,原因都是因為她一直唸一直唸唸到我真的受不了到現在也是每天不停的唸我以前都會直接叫他不要唸或回嘴但現在一開始我會先忍住忍了很久快5分鐘了我就會爆發大吼甚至想要解決生命...或是我想要媽媽解決自己的生命...他會在別人面前說我每天都沒壓力但她不知道我的壓力其實就是他,就算我告訴他,他還是覺得自己永遠對,不是他造成是我自己,叫我說為什麼是她我也很難解釋清楚,我想要有自己的隱私但她卻說自己不知道什麼是隱私就算告訴他隱私的意思他依然覺得人不需要有隱私...她每次就很兇的一直叫我做某些事,但我說了他越是生氣叫我,我就月不想做,他不說我就會去做了...但他依然確信自己是對的,今天他一直說要溝通,我永遠不知道他的溝通是什麼...他永遠都在大叫問我問題我就不想回答了...他越生氣我就覺得越想自殺覺得活著要一直被罵不如死了算...他叫我說有誰媽媽會對自己小孩不是他那樣,我說別人媽媽怎麼樣做然後他就叫我去住他們家...我真的很難跟我媽媽說話...不想理他但又不行......
版主回覆

朱妹你好:

       你對媽媽的嘮叨,不尊重隱私,覺得很煩、生氣。也嘗試用一些方法,希望媽媽能停止嘮叨,但狀況依然存在,有時甚至想一死百了!同時你也不清楚為什麼媽媽是你的壓力?我猜其實你是很在意媽媽對你的看法,潛意識中希望得到媽媽的肯定,同時我也相信,你們家人之間彼此是相愛的吧!

    你知道嗎?你遇到的狀況,母親嘮叨、不尊重隱私、下很多指導棋要你這麼做、那麼做,是很多和你相同年齡的青少年都會遇到的狀況。這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青少年階段常遇到的問題。所以不用害怕、焦慮,因為不只有你遇到這些狀況。你或許可以找到另外一種態度,去經驗這個階段(青春期)的成長歷程,由生理、心理上的改變,到情緒的轉折。在心態上,由依賴父母的小孩,轉換成獨立安排事情的大人。

      在這個階段,你在學習成為獨立自主的大人,希望不被安排、有自己的隱私。父母親則在學習,我的小孩慢慢長大了,我怎麼讓他學會生活的技能、可以照顧自己對自己負責,常常他們會很矛盾跟失落,雖然希望孩子趕快長大,但看到自己的孩子,羽毛都還沒長齊,就急著脫離父母親的照顧了,而且過去教育孩子的模式好像都不管用了,怎麼辦呢?心中有些擔心、焦慮、害怕你跌倒,所以會有些指導、命令、指責。也怕你受朋友影響,偷偷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所以會做些違害隱私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在青少年階段和父母的關係會處於緊張狀態,通常這樣的緊張關係會持續到小孩上大學時,當父母親看到孩子真的能自己照顧自己,放心了,才會解除喔!但經過這樣的學習與謀合的歷程,通常子女跟父母親的關係就會更融洽與緊密了!

       在這個階段若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對立的狀態,對你的成長是有害的。這個階段若你可以把它當作蝴蝶破蛹而出的蛻變,雖然痛苦但化成蝶的美麗也會是一段美好回憶!你可以試著這樣做,讓你的媽媽敢放手讓你飛!

1.理解媽媽的擔心、焦慮。想想當媽媽在嘮叨的時候你可以用什麼態度、語調和她對話,讓她可以接受並知道你已長大了?

2.每次衝突時在心中出現什麼畫面?你做了什麼事,結果是如何?是你期待的嗎?若可以重來,你怎麼做可以讓結果變好?

3.若想成為大人,應具備哪些條件?自己需要再加強哪些?

以上幾點提供你去思考,希望能協助你順利破繭而出成為美麗的蝴蝶。當你的心情仍然痛苦、不舒服時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6-09-26 0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