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媽媽:
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感覺到高齡又有慢性疾病的你為讓失去另一位雙胞胎小孩回到你身邊,在產後未復原的身體接連懷孕生下他,雖短暫得到喜悅立即面臨全職帶二位小孩的疲憊,夜班工作的丈夫及娘家都未能提供及時的協助讓你有喘息片刻,日積月累拖垮原有糖尿病的身體,情緒也像火山一樣噴發,直接對孩子失去耐心換來吼叫打罵的教育讓你感到懊悔,這段日子你辛苦了。
幼兒期的孩子天生好動探索世界,嬰兒期的孩子很敏感缺乏安全感無時無刻需要照顧者全程陪伴,可以想像你每天如臨大敵一刻不能休息。信中提到你罹患糖尿病多年需要注射胰島素,雖使用運動器材但成效不佳,又因長期睡眠品質不良,想必不能規律用餐用藥,讓全身器官長期浸泡在高血糖裡,惡性循環導致身心俱疲。
想一想自己是否需要放下完美個性,偶爾降低標準,改變凡事親力親為的做法,如果事情真的太多了,可以試著列出優先順序去完成。如果媽媽發現都被孩子及家務填滿了,請務必記得想到自己的需求。例如,忙裡偷閒幫自己泡杯茶品茗一下。還有團隊作戰往往比一個人單打獨鬥輕鬆,善用身邊的老公家人、幫自己找幾個共學團體,讓大家陪你一起顧小孩也好。許多母親在媽媽團體中,獲得良好回饋與支持。例如帶著孩子出門放風,媽媽透氣紓壓,也讓孩子習慣接受旁人的愛與分享。還有每天看到的新事物都是小確幸,記錄每天在孩子身上看見成長的小驚喜,除了找回媽媽愛的滋養源,往往那也是我們與身邊的人,建立正向互動的關鍵。陪伴孩子每階段的成長,不要太苛求自己如發現做不到後,也別自責、懊悔,孩子也會感受到不快樂,能量充足的媽媽,才能用愛滋養孩子 。
問一問內心你想要未來何時能擁有身心健康的家庭生活? 如果已經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是如何?你曾用過哪些方法讓自己及家人身心穩定?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你的與家人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最近一次你曾經成功地做到一點點你要的改變是什麼時候?你怎麼做到的?相信從容易簡單方法一點一滴去做,改變心境心情跟隨變愉快、血糖也會穩定、體力隨之恢復。
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你積極想要改善自己的開始。若焦慮憂鬱情緒一直持續,找朋友陪伴說說,運動或到戶外走走,看一場電影,都是紓壓方法,如焦慮的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導致血糖飆升,就必需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另外歡迎你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