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青:你好
事隔近一個月,寫信的當下我猜你應該冷靜下來了,但是仍對先生憤怒時失控的破壞行為憂心忡忡,這麼多年來狀況沒有改善,而且每況愈下,當著孩子的面非理性的撞門流血,甚至暴力相向,難怪你會害怕擔心;幸好你能覺知事態嚴重,寫信來討論如何改善失控的狀況;在此先不論對錯,問題也不在於要不要原諒,我想最重要的是「夫妻相處如何避免失控的狀況ㄧ再發生」
我想任誰都不願意和對方爭吵,通常一開始我們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感覺,希望對方能接受理解,但一不小心往往會因為講話的語氣激動或是措辭直接,導致於雙方爭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堅持己見,各自表述,誰也聽不進對方的說法,各說各話,就是要對方服輸認錯,當然誰也不認錯,僵持到最後爭吵怒罵,出言不遜,人聲攻擊,翻舊賬,完全偏離一開始的主題,弄得不歡而散,就是這樣不良的溝通ㄧ再鬆動彼此的親蜜關係、家庭和諧,所以當然要認真想想辦法,如何改變互動的模式,穩住多年來努力經營的家。
兩人相處貴在了解,在一起生活了10年,對彼此的個性、習慣應該會有些認知,既然先生脾氣不好,被激怒時會容易失控暴怒,這是先生爆發的燃點,在溝通上是不是可以避免去觸動他,試著用和緩的語氣,即使理直也要氣和去表達,在生氣不滿時,深呼吸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甚至沉默一下子,讓彼此高漲紊亂的情緒沉澱一下,這樣才能回到一開始要表達的初衷,也才能讓對方清楚聽到你的心聲,理解你的心意,不要急著爭辯,先傾聽對方的陳述,對方也才能靜下心來接納你的意見。雖然有難度,只要能一次次的練習應有成效。
擁有一個家是多麼的不容易,珍惜10年來曾有過有效的良性對話,回想看看,重溫那些美好的經驗,與其改變對方,不如先改變自己;試試看新的溝通方式,雖然不容易,但是你的努力與付出是為了經營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安定、和諧的成長環境;這不是忍讓、也不是服輸。主動掌舵駕馭家這艘船,平穩的航向幸福美滿,就是你對家人無私的奉獻。
最後要提醒的是:改變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如果你先生變本加厲,甚至暴力相向危及生命,那就要重新思考問題的嚴重性,考慮其他方面的選擇。目前我們先往樂觀正向思考,如果你還有困難,歡迎再來信或來電生命線1995,我們線上的輔導員將提供給你更進一步的協助。祝 心安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