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高個
日期
2017/05/16
留言內容
嗯……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決定要寫這一個留言。 我從以前開始,看到任何東西,都會想到拿他來自殺會是什麼樣子,或是拿他來攻擊別人是什麼樣子。 但是或許是害怕痛或是害怕之後的刑法,從來沒有執行過。 如果只是這樣可能還好,但是最近在工作的時候壓力越來越大,導致這樣的想像越來越強烈,在爬樓梯的時候甚至感覺到重力拉著自己想要直接放手摔下去,幸好怕痛所以還沒有實行。 其他就是想要破壞東西跟攻擊人的慾望越來越強,但是我還忍的住。 這種狀況最嚴重的時候通常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或是正在和主管討論事情(或是被修理)的時候,那個時候會有一種像是電擊的刺激感從後頸到後腦,讓整個人都沒辦法好好思考,只能一直壓抑著自己亂七八糟的想像跟想法。 請問我應該要怎麼辦,是不是我單純的脾氣太暴躁或是心情太差?
版主回覆

親愛的高個:

妳好!對於妳一直以來看到任何東西都想拿來自殺或攻擊別人的衝動,而不想有任何傷害和其延伸出的種種問題,妳也很努力的在克制住自己內在的衝突與矛盾。妳辛苦了!

從來信無法判斷妳是否因為一些事情或人的壓力,造成心情不好甚至是脾氣的過於暴躁。只是從信上提及這樣的想法似乎愈來愈嚴重,且已經會讓妳無法好好思考的狀態;有時候身心失衡會讓我們想以衝動的行為來紓緩情緒上的痛苦,只有尋求專業身心科醫師的診斷,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診治。所以不要讓自己一直深陷在害怕與衝動的情緒當中,讓專業的醫師與心理師來協助我們,或許能讓妳脫離傷害的風暴。

平常的時候,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與固定的運動習慣,也能減緩內心衝突的發生。若在情緒當下無法自處時,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妳,和妳一起面對問題,協助妳整理內在的紊亂,讓妳得到情緒上的舒緩。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7-06-06 10:44:00
留言者
HP
日期
2017/05/31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研究生,在這學期跟班上的三位同學處得不是很好。   第一位是一個40歲阿姨,她剛開始常用比較激動的方式在通訊軟體上跟我對話,讓我很不高興。例如,我有做的事情,她可能自己會馬上說"你有嗎?你都沒有"。後來我和她表明了,她這樣的說話方式會讓我很難過,她也態度強硬說,是我誤會她文字上的意思。為了避免她的誤會,我將我們的對話紀錄截圖詢問我的朋友,我的朋友認為她說話方式不好,於是就和阿姨說。結果阿姨更生氣,認為我不應該把我們的對話紀錄讓其他人看,而且還讓人家指責她。雖然我道歉了,但她已讀不回,這件事也讓我們關係變得不好。   第二個同學是一個常在上課睡覺的同學,她跟阿姨是好朋友。其實大家都覺得她人怪怪的,就會刻意跟她保持距離,盡量不要共事。前陣子她在籌備活動,因為做到不想做了,就直接在群組用命令的口氣,要我做她指定的事。後來有人告訴她,她的口氣不好、態度不佳。她也在群組直接公開說:有人覺得我態度不好,但我不這麼覺得,我還可以再差一點,而且我是經過思考才把事情交代給我覺得可以勝任的人。   這讓我感到無奈,因為她並沒有詢問我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工作任務,就指定、命令我做事,讓我心裡不舒服。   第三個同學和我之前是朋友,因為分組一起做報告,因為報告時間關係,老師覺得要刪掉我做的部分。讓我們其他人平分剩下的報告來上台報告。其他人覺得被刪掉,不用報告很好。我就去詢問老師,是否能不報告。老師很生氣,說每個人都要報告,因為她要打分數。   後來這個同學覺得我不合群,因為我去問老師,讓老師覺得他們其他人的學習態度不佳。於是之後的見面都對我使眼色,或是故意不坐在我的旁邊。我不知道我應該用什麼心情去面對這些同學,我覺得心裡好累,好希望能永遠不要起床,或是好希望自己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因為我每天都要遇到這些同學,卻又沒辦法裝作沒看見。在今天,我和上述前兩位同學因為有一起上同一堂課。老師說要分組(3~4人一組),我很猶豫要不要跟他們一組,但又怕我不跟他們一組,會讓他們不能湊到3或4個人。   正當我在猶豫的時候,我就聽到他們在跟其他外系的組員併組了。我拍了拍阿姨的肩膀,問阿姨:你們有找到組員嗎?   結果阿姨轉過頭來冷冷地回我:我們跟別人一組。當下我真的覺得好討厭猶豫不決的自己,害怕造成人家困擾,結果別人根本就沒想到自己,還被這樣對待。   請問我是不是有憂鬱症的傾向了?我應該怎麼做?要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些事情呢?我好希望身邊有人可以給我意見,但又怕詢問了別人,會感覺好像在說這幾個同學的壞話。我覺得做人好難.......
版主回覆

HP:

你好!原本學生的生活是充滿了歡樂,並且好不容易讀上研究所,好令人羨慕!然而在與同班同學互動裡,因為他人態度問題,讓你備受困擾。甚至「好希望能永遠不要起床,或是好希望自己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還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想必這些令你丈二金剛的問題令你感到不知所措與痛苦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要如何面對這些人與事。

首先,對於「是不是得了憂鬱症?」這是需要專業身心科醫師診斷才能確定,若你的負面情緒與想法持續一、兩個月且無法入眠,可能就要尋求家醫科或身心科的診治才是。

而對於同學之間的相處問題,其實你的第一位與第二位同學在做人處世態度上面的表達有些失據而不自知,畢竟和別人共事相處「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態度;你能明白讓對方知道你的立場是很勇敢且正確的。而在後來的分組,你也表達了你的關心之意,他們的冷淡與不領情,正也表現出他們和你不是同類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你仍然能以高度的風範回應,這是你的修養,這可是很棒很棒的個人特質喔!人說「物以類聚」,若非我族類,何苦為他們過於傷神呢?

至於第三位同學的誤解,可以試著找機會解釋;當然要把事情釐清,說清楚講明白,需要用一點技巧才能兩全其美,才有機會達到圓滿的ENDING。若一時無法得到諒解,也只有靜待時間的考驗。

每天要遇到的同學,若有心結沒有排除,的確是會很難過的。看得出來你是個善良單純的人,只是世間人千百萬種,我們無法滿足每個人,也不能改變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人、做好自己」。

你可以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考方向,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想想:

1.我讀研究所主要是為了什麼?

2.人際互動很重要,我在這些事件裡面學習到什麼?體悟到什麼?

3.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行有餘力,還可以為需要的人付出些什麼?

要知道,我們所面對的一切都是想法的產物,自己的認知會決定最後是傷害自己還是成長自己;改變自己內在的想法、健康我們的認知,不會因為環境或他人而讓我們無所依據,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是美好而堅定的。

        除了留言生命線,你也可以寫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若情緒仍無法自處,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你內心的困擾。希望我們提供的這些,能對妳有所幫助,一定要快樂喔!

 

回覆時間 2017-06-06 10:43:00
留言者
11
日期
2017/06/01
留言內容
從畢業後三年了沒有工作,做時薪兼職最後也都因為表現不好離開。三年沒一份正職,沒人要我。存款快用光了,越來越沒信心。不知道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11你好:

三年沒有工作,相信內心的焦慮和惶恐是很難形容,也非常煎熬難受的,辛苦你了。

與你分享曾聽過的一個故事---先生一直找不到喜歡和適合的工作,太太跟他說工作就像在田裡種植農作物一樣,當不適合種稻,我們就換種麥,如果不適合種麥,我們還可以再試試種高粱,總有一天能找到適合這塊田地的農作物,但如果在不適合中分析是什麼原因這塊土地不適合種,能為下一個農作物尋找適合種植的理由,那事情是否能事半功倍呢?換個角度換個心境,相信事情會有不同的結果。

雖然三年內沒一份正職的工作,我們卻看到你不放棄,做時薪兼職的工作來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好棒!但面臨存款慢慢見底的擔心,也對自已的能力沒了信心。相信我們如果遇到這種狀況應該也會有相同的焦慮;所謂危機就是轉機,當有發現自已在工作上表現不如己意時,剛好是可以讓我們好好審視自己的時候,來信中我們看到你說表現不好,不清楚你說的表現不好指的是?是什麼原因讓自己離開工作職場的呢?不是本科系學的?工作內容沒興趣?無法達到公司的要求?還是自己適應的問題?

重要的是問問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當機會來臨時自己會用什麼心情和態度來面對。如果我們慢慢從兼職的工作中找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慢慢累積自己的實力,當發現自己某方面不足時再加強研究或進修,會不會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和信心面對職場上繁複的問題呢?如果還在情緒中想找人聊聊,歡迎隨時撥打1995生命線和我們線上輔導員談談心中的不舒服!

 

回覆時間 2017-06-06 10:41:00
留言者
Una
日期
2017/05/16
留言內容
從小我就是一個在人面前容易緊張臉紅的人 從幼稚園開始因為不容易跟長輩相處 導致沒長輩緣 開始被討厭 連媽媽都會說我是討人厭的小孩 所以從小就幻想自己怎麼死掉 很想自殺 在當學生的各種時期 只要是上臺報告的事情 都不是我負責 我只負責同整找資料 到現在連找工作都有問題 只能找幕後的工作 沒辦法接觸人 因為會太緊張 有加上自己有一點完美主義 凡事都要做到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天這樣一直想一直想 睡覺也睡不好 今天和我姐說 我好像有社交恐懼 他笑說 有社交恐懼喔 還可以跟我講話 … 我回她 好笑嗎 然後我就走了 負面思想一直不離開腦袋 當下真的很想哭 我也不想這樣 我心想如果我用死來證明 我死後 你們就會後悔當初嘲笑我吧? 每次出門都需要聽音樂 也不敢跟人對看 一直以來都是看地板 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同 和朋友分享 每次的回應就是 需要克服吧 想太多 你只是不想面對而已 為什麼我覺得好像在攻擊我?覺得大家都在敷衍我 我又開始想太多了 我到底是不是有問題 只是覺得我懷疑自己有問題 卻被嘲笑… 我媽也對我姐偏心 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版主回覆

親愛的Una妳好,

從來信看到妳好多的失落,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妳覺得自己從小到大一直不被喜歡,甚至連媽媽都說妳是討人厭的小孩;面對這樣的情況,想必妳心裡一定很難過,也讓妳越來越沒有辦法面對人群,甚至想要以傷害自己來讓親人們後悔他們對妳的不友善。

在跟妳討論之前,我們想先跟妳約定,不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因為這對妳以及關心妳的人傷害太大了,所以請不要有這個念頭。有時候家人的不當對待是因為他們對狀況的無法理解,他們不懂得如何去對待一個內向木訥、害怕外面世界的小孩,只覺得孩子彆扭讓他們沒面子,卻無法協助孩子面對恐懼的心態,這或許是他們的無能為力吧!因為他們也沒有被教導如何因應不同的孩子而給予不同的引導方式,而是用同一套標準來教養,用在妳姊姊身上或許有用,但用在妳身上卻不見得可行,只會讓妳越來越沒自信。若能理解這部份,你是否能夠對自己的害羞內向多一些包容?!

一般人在面對人群或多或少都會害怕,若能克服多加練習就能從事與人互動較多的工作,例如業務人員、老師、從政者、演員…等,大部份都是從菜鳥辛苦的被訓練出來的。但若是經過訓練仍無法坦然的與人們直接互動,也就表示自己是比較適合做幕後工作者,例如程式設計師、實驗室研究員、廚師、助理…等。所以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想要問Una的是:妳了解自己嗎?試著自我探索一下,妳就會發現,其實妳並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不受人歡迎。或許妳不擅與人面對面往來,但因為你的要求完美,在過去求學時代能為同組的同學統整找資料,相信這工作妳做得很好,同學們對妳也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類似的情況一定很多,只是妳一直只看到自己面對人群太緊張這個問題,以致於沒有看到自己的優點。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不需要一直要求自己把不擅長的部分做到最好。別讓這樣不適性的自我要求造成對自己的傷害,也讓你對自己的信心盪到谷底。家人可以不了解妳,妳可要好好的了解自己才是。

其實面對人群的訓練,前提是要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而且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完善的表達自己所想的;連賈伯斯每次發表會時都要演練上百次才能上台,那不擅於表達的我們,是否該練習更多次呢?坊間也有許多課程探討溝通與說話的技巧,都是可以善加利用的,重要的是妳是否願意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重新認識自己吧!妳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有很多優點的。希望以上討論會對妳有一點幫助,如果還有事情想談,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或是再來信生命線,也可以寫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線上或是回信的輔導員都非常樂意傾聽。

最後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7-06-06 10:39:00
留言者
Shin
日期
2017/05/20
留言內容
我累了 家中有5個兄弟姐妹,個個都自私,家中老人家全不聞不問,現在積欠安養院的費用長達4個月,我無力負擔了,每每安養院在追討費用時,那壓力順間上來,很希望可以結束自己生命,不想再被這樣壓力壓的無法呼吸,我真的很累,不知道有誰能幫我
版主回覆

Dear shin:

看到您的來信,可以理解對於家中的長輩您是多麼的關切,卻又是那麼的無力。當父母年老時常見孝順、有心的人所背負的責任相對更重,很難讓人理解的是同樣都是為人子女,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當作事不關己,狠心放下長輩不予聞問。

您說每每安養院在追討費用時,壓力瞬間上來,是因為過去一直都是您在繳交費用是嗎?安養院的費用每個月動輒好幾萬元,僅由一人承擔的確難以負荷,除此之外生病、就醫或住院安養院都會要求家屬接手照顧,所以想必不僅是費用的負擔,平日的探視,老人家的病痛都是您內心沉重的壓力,而其他不聞不問的人肯定早已無感。

承受這樣的壓力任誰都負荷不了,您真的辛苦了。孝養父母本來就是所有為人子女天經地義應盡的義務,您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不需要將全部責任獨攬在自己身上。您有跟其他兄弟姊妹討論過大家分攤費用的事嗎?若能結合大夥的力量負擔會減輕許多,如果他們真的那麼自私,您可以直接跟安養院表示您已無法獨自負擔這筆龐大的費用,請安養院能向其他子女要求繳交費用,再不然也可由社會局出面要求所有子女共同承擔奉養長輩的責任。

長時間以來您都把焦點放在長輩的身上,忽略了壓力早已超過身體心理所能承受的,上面的方法可以嘗試看看,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找到紓壓的方法喔,歡迎再來信,或是當壓力再度讓您無法呼吸時,來電1995,我們願與您一起找到方法度過這難關。

回覆時間 2017-06-03 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