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Alice
日期
2019/02/13
留言內容
我最近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 只要有東西不見 就算不太重要 我也會像發瘋似的找遍全家 然後變得暴躁 對待東西變得很暴力,很想摔東西 家人唸個兩句我也會變得很煩躁 我不知道我哪裡生氣了 可是我控制不了,我想大叫我想破壞 我開始傷害自己 打自己的頭,賞自己好幾個巴掌 想讓自己清醒但沒用 我開始用美工刀割出傷口。 我最近很愛哭 動不動就哭 我不知道為什麼難過 我只覺得想哭 有時我會突然覺得很害怕 我不知道在害怕什麼 我從國二開始喜歡帶口罩 一開始只是因為空氣不好 可是我發現這樣很自在 表情不會被看到很輕鬆 大家也說變好看了點 就這麼每天帶著,帶到了現在高一 現在只要沒帶口罩就不敢去上學 但是班上同學只覺得奇怪 可是我真的拿不下來 我覺得很害怕在男生面前更嚴重 我怕他們覺得我並不好看 我不知道怎麼克服 我害怕人多的地方 我出門也要口罩不然我不敢看到路人 我跟陌生人交談會想哭 高中的隔宿露營,明明應該很開心 可是當全部的學生都在一起時 我覺得很可怕眼淚不停的跑出來,全身都在顫抖 這讓我朋友不多,我不敢主動找人講話 高中不像之前會有人主動找過來,所以我變的孤零零 我有認識班上蠻多女生,但並不熟識都是淺交 到家可能連訊息都不會傳的那種,我沒地方可以說話 我不喜歡說心事給任何人,於是我都默默放在心上 我國小三年級我第一次想自殺 那時想了好多自殺方法 想直接從學校三樓一躍而下但我沒有跟任何人講 看著最下面想著我摔下去會變得怎樣 小五我轉了學我很不喜歡那個老師 我開始不想上學,小六班上換了好老師 我開始喜歡去學校跟大家也相處的很好 可是之後我被最喜歡的朋友們排擠了 就這樣畢業,國中時好時壞 我在補習班沒有朋友我不常上課 有人會對我冷嘲熱諷,我那陣子不想吃飯 我不吃午餐,然後偷偷退掉了補習班的晚餐 晚上就喝一杯飲料可悲的是我連飲料都喝不完 國三沒有補習了,我那陣子很快樂我以為我好了 但是會考完我變得更不好 我每天哭,到學校就是睡覺,不想跟別人玩,我覺得很累。我不知道怎麼了 高中我讀到了想要的科目 但沒有我想像的喜歡,現在我只想每天在床上睡覺,但是必須上課,於是我不敢睡著,我爬不起來,遲到了老師會很可怕,我嘗試睡在客廳,趴在書桌,但是家人不喜歡,於是又吵架了 我最近時常頭痛,幾乎沒停過,有時心臟會突然震一下,整個人變得很緊張,心跳很快,有時心臟會刺痛,腸胃也不好,常常肚子痛。 除了偶爾看看喜歡的偶像 我現在什麼都不想做 我最近很多事發生,我很喜歡大家,我想跟她們在一起,我想活著,但我更想消失。
版主回覆

妳好:

  來信中,看到一個正值花樣青春的高中女孩,被自己莫名的「情緒」牽動著,痛苦的在憤怒、懊悔、矛盾的狀態,學業上讀的是自己喜歡的科系,引發不起想上課的興趣,在學校有許多認識的同學,想和大家成為好朋友,卻無法進一步的建立友誼,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傾訴心事,凡事只能自己承受,越想越覺得悲哀,只能用憤怒表達自己無言的抗議,長期下來,感覺到自己的悲傷,用自殘的方式來感受自己的痛,自己的存在,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改變」,才能跳脫現在的處境。

  從國小時期就開始想像著「自殺」,小小年紀不敢和身邊的大人說,求助無門?用自己的想像來解決困境,國中時期用「厭食」來對抗不想面對的窘境,看來妳習慣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焦慮」,妳說戴口罩可以讓自己有安全感,躲在口罩的後面,別人看不出自己的情緒會比較自在,久而久之,拿不掉的口罩又成了另一個困擾,和同學的相處上,隔著一層防護罩,讓人看不到真正的妳,無從建立深厚的情誼,新的環境,同學們彼此釋出善意,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的同時,等待著別人靠近的妳,在班上就更顯得孤單,嚴重的沒有自信,對人的不信任,讓自己想逃離。妳說想哭,因為累積了許多的情緒,好像火山爆發一樣,蓄積了太多的負能量,看到不順心的事情,用憤怒暴力的方式宣洩,事後的懊悔,氣自己亂發脾氣,氣自己沒有價值,用傷害來懲罰自己,心裡藏著好多的委屈,說不出口,希望能夠得到多一點的關心,害怕自己負面的想法,害怕傷害自己的念頭揮之不去,其實很想和大家在一起,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假裝不在意,一個人的時候,卸下武裝的自己,感受到沉重悲傷。要不要像水庫一樣,適時的洩洪,保留一些空間,有不開心的時候,找個不傷害自己的方式,也可以像這次一樣,寫出自己的困擾和感覺,試著問問自己,對高中生活的期待,可以主動做的部分,讓人感受到「真誠」,現在的妳,成長了許多,更瞭解自己的感覺,有能力「打破」以往的習慣(躲在角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要苛求自己一定要成為萬人迷,知心的朋友一、兩個就夠了,試著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下,找尋彼此契合的同伴,或許在同學群裡,有人很想認識妳,卻苦無機會呢!

  對於自己莫名的悲傷和恐懼感到焦慮,束手無策,家人知道妳的狀況嗎?不知道有沒有和學校輔導室的老師談過?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嗎?身邊有人可以陪同嗎?不知道妳身邊有什麼資源?是不是可以在每一次想發脾氣的時候,先拿起電話撥1995,和線上的老師討論發生的事件,當下解決那個討人厭的「情緒」,不要讓「他」累積,也可以用書寫的方式,讓「情緒」能夠被看到、被撫慰,試著給自己不同的方式面對困境,好嗎?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9-02-23 09:57:00
留言者
呂佳寯
日期
2019/02/16
留言內容
我只不過是這學期有五科科目被當掉,因為當時那些科目是有點難,考試我也很努力的考,補考也是,但只不過只是在FB 發文有點恐怖,然而姑姑就很兇一直問一些問題,我只不過累了寫完一下手遊,又不是說我玩很久,甚至還說假如重修1修沒過、2修沒過沒過怎麼樣,甚至還牽扯到軍人、憲兵,我只不過是喜歡軍人,又沒說我要當,結果,被姑姑說成那樣,超生氣的,當下有一點......
版主回覆

佳寯同學你好:

讀完信件看到知道你有很努力地考試,所以應該是很注重成績,很遺憾面臨學期成績不理想又被家人嚴厲的指責,依年輕人的形容是〝不爽〞超生氣的!所以當下有一些……,應該是衝動性的需要宣洩一下吧!這是個IQ情緒管理問題,我覺得你控制的不錯,原則上只要不造成無謂的傷害,適當的宣洩是有必要的,所以你能冷靜的選擇用信件,這點我們要給你按個〝讚〞!也謝謝你願意跟我們分享!

時下年輕人離不開手機,而手機確實也陪伴不少人渡過不管是無聊或心情不佳,有壓力來時暫時紓壓的一種工具,所以你只是累了消遣一下感覺上並不為過,就怕太沉迷了卻不自知,先想想看你會這樣嗎?或有可能是玩的時間點比較敏感,比如說家人正好發現你成績太差時,很容易聯想到是否玩手機過頭了!何況你有五科被當,自己都會擔心了,若家人都不聞不問也說不過去吧!大部分家人長輩無非都是善意的提醒,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未來太難堪吧!這點你應該懂,而只是不喜歡這樣的關切方式,感覺不出好意,只覺得嘮叨,是這樣嗎?

佳寯同學,關於成績不理想,應該不是你主要的來信動機,所以就我們看到比較需要分享的應該是跟家人相處上需要一些狀況,從你自己本身成績不理想難免的自責與失落外,加上姑姑愛的責備,使你產生了更多的情緒需要伸張,我們瞭解了!也深感莘莘學子面對課業與家人的期盼無法達標與被滿足時,總會有一段辛苦的拉扯,多數學生也都會經歷這些矛盾的過程;若懂得用適當的方法調適〝不爽〞的心情,例如:多一些活動量像:打球、慢跑、跟好朋友互動分享心情…等等,你用寫信給我們也很好啊!這些都不會太著迷,也有益身心,手遊其實也不錯啦!它的缺點是容易沉迷,很多人不管是成年人或學生因為上網、玩遊戲犧牲睡眠,重要事情也耽誤了,你會嗎?

你信件的重點是成績不好連帶影響你和家人的互動感覺,所以我們期待你能朝著盡量減少和家人之間衝突,而相對的如何提升對自我的期許為目標。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大家都能朗朗上口,而對你來說應該是嘮叨,再大一點你應該更能體會到吧!現階段先做好情緒控管好了,當心情不好或想生氣時先深呼吸幾次,然後從事一些可以舒緩情緒的事,心情不那麼煩躁時,可以跟姑姑清楚訴說你的感覺,學會好好的跟家人溝通表達想法,減少衝突,應該會愈來愈能體會大人的用心良苦,先從自身能做到的部分努力看看,也能漸漸的觀察到自己的蛻變、懂事、與成長,這是大部分的人都會歷經的過程,包括你、我都不例外。我們的經驗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若還有需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你一起面對問題,說說心中的困擾喔!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最後祝福你學業進步,心情愉悅!

回覆時間 2019-02-23 09:56:00
留言者
日期
2019/02/13
留言內容
您好,自從母親,3.4年前走了之後,爸爸突然間變個人似的,(我心想或許是爸爸長期照顧媽媽又加上又有罹患癌證過,所以真的思想上有跟以往不一樣,但也或許我並不了解父親太多),小時候的記憶到出嫁前,我都是維護父親居多,因為從小跟媽媽感情超級不好,印象中只要被母親言語攻擊到大打出手都是父親在旁維護我,無形中跟父親產生了一種革命情感那樣深的親情,直到母親走後,爸爸性情轉變,會用一種類似以前母親那樣的言語來對我說話,我都事後自己消化或是去尋求其他管道讓我的內心不要對父親反感,有經過一陣子的陣痛期面臨父親的轉變,所以我就不在打電話給父親了,因為我不知道要怎麼去關心父親,起初我很擔心父親的身體希望他不要抽菸不要忘記得癌症化療的痛苦,但父親一樣不以為意,依然跟他的女朋友和朋友們那樣的相處,為了不在跟父親起衝突所以我就不打電話關心,卻被弟弟說我不孝順,為何我都不打電話給爸爸?弟弟又跟我說:好歹父親也把我生得有手有腳的,為何不多關心父親呢?母親走了剩下唯一的父親了,能夠陪多久呢?而我的想法我有告訴弟弟 謝謝弟弟提醒我,要把握時間多去關心父親,但是我也不知道要如何關心他?對他目前的所作所為我實在不想要多說,我只能往好的方面想父親如果覺得他這樣過生活很快樂就好了,又加上我不知道要怎麼關心父親,真的我不是推託,也許是家庭的教育讓我不知道要如何去關心?看到父親目前這樣糜爛的生活,我怕我自己會忍不住對父親發生脾氣,或是父親用更酸的語氣跟我說話,以前父親不會用酸的語氣跟我說話,或許他對我已經失望了所以他才用酸的方式跟我說話,我知道我明白爸爸照顧母親那些年真的辛苦了,所以我試著去體諒他也去祝福他,主要是弟弟認為我都沒有打電話關心父親非常的斥之以鼻,我實在我不想要造成我心裡太大的負擔,如果父親高興快樂,我在旁默默的祝福,何必打電話? 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娟,

由信中可以感受到你深愛著父親,很想關心他,卻又擔心跟他起衝突,聽到他酸言酸語會讓自己很受傷。一直以來父親都是呵護著你,直到母親過世後開始有所轉變,父親用類似以前母親的言語來對你說話,讓妳受傷、失望,甚至想逃避面對父親的轉變,只是當弟弟提醒妳為人子女的責任時,那種生氣又內疚的複雜心情,也讓妳不知如何自處,是嗎?

如你所述,父親長期照顧母親,這些年他一定很艱熬,照顧病人的壓力是非常沉重,每天生活重心只能放在媽媽身上,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我想爸爸年紀也有了,自己又曾罹癌,體力上、精神上應該都吃不消,完全是靠意志力支撐著,直到媽媽過世,內心肯定難過,但這壓力也釋放了,也許以前背負著太多的壓力責任,也瞭解自己身體狀況,現在就想好好寵自己、放鬆自己,趁著能吃、能喝、能玩…隨心所欲的過日子。孝順的娟當然會看不慣,我們總希望家人重視健康、生活規率、別讓旁人操心,但這樣活著是否讓自己開心那才是重點。父親選擇與女友和朋友過他們想過的日子,在娟看來是糜爛,但在父親看來呢?或許就像娟説的(也許並不了解父親太多),他想要什麼?希望什麼?如何才能快樂?好像跟我們認為重要且該做的事是很有落差的,不是嗎?弟弟希望娟打電話關心父親,可見爸爸是需要你的,也感受到跟妳的疏離⋯有時候在電話裡噓寒問暖、要他照顧好自己⋯只是一些貼心溫暖的話,或許爸爸就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至於如何生活才是好的?好像就變成每個人的個人認知喔!

面對癌症的人,有些人選擇與癌對抗、鍛鍊身體、重視飲食、規率生活,就算生活從此變得單調也要為了多活幾年而努力;但有些人會因此而即時行樂、享受現在、不去管還能活多久,就選擇讓自己開心的方式過生活。就像娟與父親,娟認為糜爛但父親開心,我們無法判斷誰是對的,但在以関心、理性的態度充份溝通無效時,好像也只能尊重當事人的決定,因為這到底是他的人生,不是嗎?重要的是,娟的孝心表現即時,就不會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希望這些鼓勵對你有幫助,若需要,歡迎你繼續來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或直接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都非常樂意傾聽與陪伴的。

回覆時間 2019-02-23 09:55:00
留言者
存在
日期
2019/02/16
留言內容
我最近一直想哭,提不起進做事情。我有報名補習班準備鐵路特考,但是並不怎麼認真,在家就是讀不下書。媽媽也常念我說明年你就29歲了,難道在30歲以前你都不想有份工作經歷,你在家完全沒有用處。我心情真的很低落,其實我自己也很慌,我需要有人幫我介紹工作。但我該怎麼做呢?我想要邊工作邊考試,這樣壓力就不會這麼大,但很多工作都被婉拒,我心情真諦很低落。
版主回覆

親愛的存在:

妳好!讀完妳的來信,知道存在因為目前待業中,與家人的關係顯得有些緊張,內心因而產生很大的壓力,真是辛苦妳了!

從來信內容我們無法得知,存在到補習班報名鐵路特考班的決定,是自身的意願還是家人的鼓勵;但是無論如何,既然已經決定考試,而且錢也都繳了,不妨給自己一次機會,全力以赴衝刺一下。若是覺得在家無法專心看書,可以考慮離家最近的圖書館或K書中心,如此的讀書效果或許可達事半功倍呢!

 待業的心情的確令人低落,求職不順也會讓人慌亂,個中滋味真的只有當事人知道!

可試著透過下列的求職管道,看看能否遇到識得千里馬的伯樂:

1.可以到各縣市的就業服務處登記求職;

2.桃園市政府目前極力推動"青年安薪就業讚,就業大滿貫的方案,或許是個不錯的機會,因為方案的對象就是"青年"(可先上網google方案內容,再到就業服務處現場諮詢);

3.同時也可透過"台灣就業通"或是"人力銀行"做多方投遞履歷,積極增加錄取的機會。

4.因為要兼顧考試,也可以試著在便利商店、速食店(麥當勞、肯德基)等處選時段工讀,或許能減輕你目前的壓力。

希望這些求職管道對妳會有幫助,加油哦!

最後,存在如果還有任何的困擾,歡迎撥打生命線電話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問題做討論。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2-23 09:54:00
留言者
王翊庭
日期
2019/02/17
留言內容
請問我要怎麼跟家人溝通,說在我做錯的時候不要只是臭罵而沒有顧慮我的情緒? 我是一個好的人,只是生病了,我會做錯比平常還要更多的事,我會更加容易生氣。 我不會聽人家罵我因為我會下意識以為他再傷害我。 但是明明只要好聲好氣的講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用質問的。他們明明知道我是敏感的小孩..... 請問想要父母理解我會不會太過分。 我只是需要一個抱抱還有一些理解。這樣就好了...罵人真的有那麼爽快嗎。只要好聲好氣去跟我說。我都會去做。我只是一個好人,生病了的好人。他們叫我去聽,但是我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解開誤會。不是這樣。根本不是這樣。
版主回覆

翊庭妳好:

來信說妳生病了,父母對妳的關愛是臭罵、質問忽略妳的情緒讀完讓人覺得心疼妳。妳一定覺得好委屈好難受,謝謝妳讓我們知道妳的困境讓我們一起陪著渡過低落時期。

問題的癥結是出現在溝通,溝通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們都瞭解有時候長輩並不是很好「溝通」,特別是可能關於金錢、隱私、以及個人感受等等的敏感問題。

在此提供妳一些方法:溝通的前提是一一了解

了解父母的成長經歷嗎?他們的性格、處事方式、意見和態度,都受成長經歷影響。妳可能看到他們保守、瞻前顧後、固執的一面,事實上,妳若用心了解他們的故事,會發現他們或許因年少貧窮,故對物質倍加珍惜;或因經歷社會動盪,寧願下一代生活平順也不願妳冒險;他們也許沒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才拚命迫你讀書;可能得不到上一輩太多照顧,因此不知怎麼向妳表達關愛。很多父母自身也承受重大壓力,可能是關於工作、家庭、健康等,了解後,妳會更體諒他們的用心。

尊重每人的思維都有盲點,不妨虛心聽聽父母另一角度的看法,即使妳不接受父母的意見,也不妨抱着尊重的態度,讓他們把話說完,適時反應妳的感受把妳的心裡話告訴他們像信裡提到「我不會聽人家罵我因為我會下意識以為他再傷害我」、「好聲好氣的講就好」、「我是敏感的小孩」、「我只是需要一個抱抱還有一些理解」透過不斷的練習、常常換位思考學習良好的溝通、嘗試用語言表達感受都用「我⋯」的句式、而不是以「你⋯」句式避免把矛頭直接指向對方多多練習溝通的技巧你們的關係會愈來愈親近。

溝通的技巧需要練習這些都是我們人生要學習的功課、目的是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若還有需要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9-02-23 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