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阿洛
日期
2019/09/06
留言內容
我有憂鬱症、焦慮症和社交恐懼症,我一直有想要去看醫生但最終都沒有去,我現在要準備離開我所居住的地方去上大學,離開學越來越近我也越來越確定要看病,但心理仍然有那份恐懼,我又是一個不會用口語表達的人,於是我一直群找線上諮商卻一無所獲。
版主回覆

阿洛,你好:

大一新生一般要住校的,你是否也遇到這事呢,想必感到很焦慮及恐懼,是可以理解的,因必須遠離溫馨的家,前至遙遠的大學住宿上課,因要住在陌生的地方,與陌生的人相處,讓人想了就害怕的事,周遭人、事、物都是陌生的;似乎多數大一的新生學生要面臨的狀況呢,當下的焦慮、恐懼就是焦慮症和社交恐懼症呢,其須由專科醫師診斷的。

對於本來就怕生的人,突然沒有在熟識的人陪同下與陌生人接觸,更有可能要共同生活,又要去適應大學新環境,是會讓自己很慌亂不安的;希望自己更有信心去面對陌生環境的,並與能與未來的同學輕鬆交談交往。

相信你可以與人輕鬆、交談與互動的日子一直在往前推進了,從你在線上尋找諮商時,接著向生命線來信洽詢相關資訊,因要主動向他人洽詢相關資訊是不容易要有勇氣的,且不是每個人做得來的;你面對問題積極解決的態度及氣質,相信與同學互動中,很多人會被你給吸引的。

若有需要找人討論生活的難題,歡迎隨時撥打1925全年無休24小時的電話協談,或上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線上預約免費的面對面諮詢服務。

祝一切安好

回覆時間 2019-09-18 05:15:00
留言者
宜紅
日期
2019/09/08
留言內容
我目前16歲,讀夜校中,從我國中畢業開始到現在,一直處於憂鬱狀態,不管家庭因素,學校因素,都讓我很無力,也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情緒,不敢跟家裡人說,到了今年7月我終於鼓起勇氣去醫院看身心科,也確診了憂鬱症,不敢跟家裡人說,怕她們擔心也自責說沒照顧好我,但在有一次因為衝動下我拿了美工刀割了我的手臂,我不知道我真的去割了,可能身邊的人有很多會割,或者因為討厭自己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折磨自己,我在人前都需要去假裝我很好,去扮演好女兒好學生,去做他們喜歡的樣子,但我真的累了,腦中無數次都吶喊我想做自己,很多時候我知道他們都是關心我,但我也不小了,我也想為我自己的人生負責,我也每次要上班上課的時候,都沒動力出門,一直宅在家,一直翹班翹課,我也很常半夜憂鬱症突然發作,就會開始割手,但我沒割很嚴重,學校知道這件事,很怕他們後續程序的處理,我都不知道怎麼去面對
版主回覆

勇敢又堅強的宜紅,你好:

感謝宜紅這麼的勇敢且願意相信我們,來信向我們吐露妳的心聲;看到你的信,讓人對你心疼不已,你是一定運用多少力氣,面對如此艱辛的掙扎日子呢;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痛到,你覺得割手是傷害自己的一件事,非常讓人恐懼,卻成為你釋放壓力的出口?

你似乎是一個人去就醫,當下的你必定很孤單害怕,就醫確診相信你是暫時處於低潮,日後必能漸漸克服它,超乎自己可負擔重擔,未必須強迫自己接下來,要隨時保持年輕的活力恐懼不敢嘗試,但無法找到其他釋放負向情緒的出口管道,也不由自主誤認以此方式可獲釋放自己的情緒;醫師處方箋需正常服藥,如半夜憂鬱症突然發作是否與主治醫生討論該如何調整處分箋,或另外的處方箋呢。

你覺得夠大到可以為自己負責任,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就是為自己負責基本要件呢;你做得非常很好,當發覺自己類似憂鬱傾向,即前去就醫,正常服藥及與主治醫師討論病情也是負責任的喔。

你所謂扮演好女兒及好學生是為了家人或老師,所以不要做自己,因而傷害自己的健康,父母及老師們皆不樂見如此的;我知道你是自尊強的人,希望自己可承擔一切困境的,知道家人會擔心,不告知你的困難,但事件由他人告知,家人會更傷心難過,更會自責沒好好的保護、照顧宜紅你。

你知道學校會通知家人,並一起陪你面對問題的,至擔心家人本是天經地義,就如你關愛家人是一樣的,你是勇敢的孩子一定可以好好向家人說出你的目前的困難,請家人協助陪伴你一同度過難關;宜紅,請你撥打1995生命線24小時專線,由生命線協談員陪你一同面對問題,及找到健康的釋放壓力的方式。

宜紅,最後要與你做個約定,若有情緒無法自處的情形時,請你第一時間打1995喔!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9-18 05:13:00
留言者
N
日期
2019/08/23
留言內容
我跟一個離婚過 並且有小孩的男人交往 目前跟他居住在他們家,雖然她們家人跟我相處上算融洽 但是有時候 親戚來訪 或是他媽無意間 都會提到他的小孩 因為當初我在不知情他有婚姻的狀況下跟他交往 所以這對我來說 是無法癒合的傷口一樣 只要有關鍵字 我就整個人難過到快死掉 很想離開這裡 跟這個人切斷 但是我很愛他 我內心每次都好掙扎 可以告訴我 我該怎麼辦 怎麼做 才能不去在意這些
版主回覆

親愛的N妳好,

      妳現在一定很徬徨,因為目前這一段感情讓妳受傷了但又無法割捨,不知該如何處理。

    從信中發現妳非常愛妳的男友,不過因為交往的過程中,妳並不知道對方有婚姻,過程中一定有一些波折,所以現在雖然感情還順利,但只要提到男友過去的婚姻與孩子就會讓妳非常不舒服,我們可以理解妳的感受。

    妳提到非常愛男友,而且跟他家人相處融洽,男友應該也很愛妳,不知道妳的狀況是否有跟他提過,妳們之間是否有針對這件事情好好聊聊,我們想這是妳們繼續走下去要面臨的問題,而不是由妳獨自去面對,所以是否跟男友好好聊聊妳的感受,也聽聽他的想法,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其實有許多人在一生中可能都有不同的親密關係,這都是人生的一部份,也無法抹去,不過如果能夠遇到一個妳愛的人而且也能好好相處的對象,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雙方共同解決遭遇的問題,也是交往的過程,鼓勵妳向男朋友說出感受,如果還是遇到困難,都歡迎妳再寫信或是打電話到生命線跟我們的夥伴討論,最後祝福妳跟男友的感情順利。

回覆時間 2019-09-18 05:11:00
留言者
吳家名
日期
2019/09/11
留言內容
我前幾天以試了一次.當攘沒成功.可是我內心還是充滿自殺練頭.這幾天我會作.告碩我小孩.使了多不用他來敗.也希望友善新人接養我的狗.
版主回覆

家名,你好:

看到你的來信,雖短短數字,我的心也沉重了起來,是甚麼樣的環境讓你感到如此無奈,是甚麼樣的事件引發你的無望感,你辛苦了!

人偶然而生,卻必然死,活著如果沒有什麼意義與價值,那為什麼要活得如此辛苦呢?這真是個大哉問啊!我想:我們從從何處來?我們是甚麼?我們往何處去?可能常常在我們還沒思考到這個層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不再問為什麼了。因為生活的挑戰、工作的壓力、感情的困擾、親友與同儕的相處、身體健康因素......,因為諸多現實人生美好與困頓的交纏,讓我們逐漸失去生命的本能,忘記思考生命的意義了。這是似乎也是常態,人們總是在經歷重大變故與挫折,遭遇生命的生死離別之後,才會認真去思考生命的課題。生命的歷程,或許諸多折磨,只因為當我們逐漸成長與老去了,於是遇到更多、更大的人事物議題的發生,而很多是我們一時無法理解與面對的,這是需要時間與經驗來自我調適與處理。有的人會融入環境來自我保護、有人會對不合理的事起而反抗、有的是躲起來逃離這複雜的社會、有的人會終其一生怨嘆世事、也有人會把這一切當成自我成長的養分…每一個人以適合自己的方式生存下來。

看到你心繫著孩子、牽掛著小狗,能感受到你仍努力的堅強著,試著找到支撐點、平衡點。雖然你說死了也無須孩子追思,但對失去至親長輩的自殺者遺族(孩子),總是會產生失心裂肺的疑惑與苦痛的。讓我們一起來想想,曾經發生的事件,在這些痛苦的過程中,有什麼是讓你不捨、支撐著你的...?這些日子以來,當難過的時候,是如何支持著你度過那低潮期?是否回憶起曾出現的那一絲的美麗、那讓你割捨不下的親友或情感?而這樣的經驗,想想除了很累之外,是否也帶給了你正向的學習?面對活著的每一個課題才是需要更大的勇氣與力量,不妨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想想,如何讓自己更有勇氣的面對當下的生活呢?加措仁波切在【完美人生斷捨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書中的「人生如棋,棋手是自己」一篇中提及:對自己的失去和欠缺,要寬心地接納,要了解"不完美"是人生的一部分。...任何時候,都不要被自己內心的恐懼所震攝,這才是我們成功的開始。

不知道你有無宗教信仰?舉例而言,最常被提及的天主教/基督教,認為教眾自殺與謀殺一樣(自殺=自我謀殺),神才是決定人生死的,把這個權力放在自己手中,是對神的褻瀆,因拒絕基督的拯救而無法上天堂這樣的觀點;而佛教講究輪迴,如法鼓山聖嚴法師曾表示:生命一定有業報和因果規則的存在,我們的生命並不會因為這一生的結束就沒有了。他只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完成的責任,到了下一生仍要承擔;這一生逃掉了,下一生就必須連本帶利地償還。曾有人問聖嚴法師:活得很痛苦、很窩囊,或是活得很無奈...希望可以解脫。那時的聖嚴法師已身受病痛,但他分享了以下想法:如果覺得活得很痛苦,怎麼生活都是歹活;如果覺得這是自願的、樂意的,覺得自己活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活得非常光榮,即使再苦也是好活。所以,好活與歹活沒有一定的標準,端看自己的想法和心態,若能改變消沉的思考邏輯,活在什麼樣的狀況下都是好活。例如這些年來我(聖嚴法師)經常進出醫院,但仍時時覺得很高興、很有價值,人生活得很有意義,因為只要還活著,我就能夠繼續奉獻。

由於來信中並未詳述遭遇了甚麼事情,讓家名產生這麼強烈的無奈感,我也不能武斷臆測,但我很是擔憂你,我想告訴你,你並不孤單,如感受到情緒低落而無法獨自面對,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將陪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是再來信生命線。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19-09-18 05:11:00
留言者
吳霽宸
日期
2019/09/02
留言內容
你好,我一直以來活在童年陰影底下,我爸爸會打人,所以我長大了即使我不願意我忍不住還是會打另一半,我媽得過憂鬱症,我很害怕變得跟他一樣,但還是覺得有些地方像她,像是我經常過度思考、對別人的話語敏感、有時候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常被外在左右。其實我個人有學習靈性,有時候覺得緩解了,但還是無法根治。請問我這樣是不是需要看醫生該看什麼。
版主回覆

吳先生您好:

看到你的來信我在想,童年時期爸爸會打人,當時的你年幼而媽媽處於弱勢,你的害怕及媽媽的憂鬱,你們是如何走過來的?尤其是你,媽媽自顧不暇大概也無力關照到你,想必是一段既不快樂又提心吊膽的日子。也難怪你即便是現在早已成年,仍無法擺脫當時的陰影。真令人感到心疼及不捨!相信那時候的你多麼期盼也羨慕同學們有著和樂家庭,慈愛呵護自己的爸爸媽媽。

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或許影響很深,有時候會不自覺將上一代的言行行為複製在自己身上而不自知,從你的來信看出你是有體悟的,但你總是忍不住,也因為這樣你看到另一半的痛苦,而你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想必更不好受。童年時在爸爸的威權與暴力下你只有隱忍,因而失去自我與自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長大成人後都可以活出自信與不一樣的精彩人生,就看你如何去努力與開創。現在你已組成家庭,你手中握有能否幸福的金鑰匙,如果當年爸爸能改變,你會有很不一樣的童年,對吧。

重新找回自信改掉不好的行為,與另一半的關係將會獲得改善,你心中的枷鎖不再沉重,你不再多疑別人背後的閒言閒語 ,不需擔心重蹈覆轍像媽媽一樣的憂鬱症 ,你可以掌握主控自己的力量不再被左右 ,這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改變需得從你開始。

你問需不需要看醫生該看什麼,如果目前的生活有影響到你的睡眠,睡不好會影響一整天的精神,進而影響到工作、情緒,長久下來惡性循環有可能引發其他的身心症 。你可以去看身心科與醫生討論,找到改善與幫助睡眠的藥物 ,同時也可以將你的憂慮跟醫生說,藉著醫生的專業也能幫助你得到緩解。試著改變看看!歡迎您再來信或者也可以來電1995,隨時都有線上的協談員,我們很樂意陪伴你一起走過,重拾幸福人生。祝福你喔!

回覆時間 2019-09-18 0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