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Phany:
妳好!能感覺得出妳是個很溫暖的孩子,總是為周遭朋友擔憂的妳,自己卻扛著好多好重的壓力,把對方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絞盡腦汁想幫忙、解決問題,但遇到自己幫不上忙的事情時又會有點沮喪,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為了做好傾聽者的角色,妳必須故作堅強,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沒有外表看似這麼堅強。其實每個人都一樣,也會有情緒、會傷心、難過,會胡思亂想。妳對朋友的愛護,就像黑暗中的一盞燭光,努力守護著好友們驅散著黑暗;但同時也擔心妳接受這麼多的負面情緒,自己一不小心情緒也會跌落谷底,無法自拔,真是辛苦妳了!
但是妳可知道,在幫助周遭的人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會照顧好自己。也就是懂得視自己的狀況,做適度的協助。這樣不僅是對自己,同時也是對對方的尊重。當朋友跟我們說話時,若我們沒有精力或是心中有太多事要處理,對方可能感覺到我們注意力並沒有完全放在他身上。這就是為什麼朋友們「希望你能多愛他們一些」,雖然你盡力的愛護著他們每一個人,但是他們的感受卻是不夠的。而終究人的精力有限的,若我們能依自己的能力去做調整,先照顧好自己,有餘力再適度的關照朋友;如此朋友從妳這裡得到的支持,也有能力去面對他們的問題。
妳提到:「想哭但不能哭,因為我覺得要堅強」,對於妳來說堅強的人是甚麼樣子的呢?不哭的人真的都堅強嗎?其實「愛哭並不代表脆弱,有時候眼淚反而讓我更堅強」。哭和笑一樣,都是情緒的表達方式,要求自己只能笑不能哭,這可不符合人性。有時家人的關心的確會產生一種壓力,常常我們自己都還沒搞清楚情緒的來源,家人就會希望能給個明確的答案;自己明明尚無頭緒,還要給別人一個解釋真的不是這麼容易。但想想家人的反應也只是想告訴妳「他們很關心妳」,如同妳不喜歡看到朋友不開心,家人當然也會希望妳過得開開心心。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他們,也讓家人當我們的守護天使;如此家人的愛有了著力點,而妳的情緒也得到抒解。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式去處理情緒、壓力,可能是看個電影,跟著情節裡面的角色去釋放情緒、可能是聽音樂,將情感融入旋律轉動、也可能是去爬山或運動,盡情揮灑自己的汗水、或者是找一個能傾聽且值得信賴的人,這個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老師,透過述說自己的感受、想法去整理自己混亂的情緒。就如同當我們對於別人發生的問題愛莫能助時,其實並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絞盡腦汁想要幫忙解決問題,我們只要在他身旁陪伴著他就可以了。要相信每個人其實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問題通常也只有自己能解決,而我們所能做最棒的事就是陪伴。
很開心能收到妳的來信,讓我們知道有人也跟我們一起努力著讓周遭的朋友更正向,相信妳的朋友一定很喜歡妳溫暖陪伴的感覺。如果有機會也歡迎妳將來有一天能成為生命線的助人志工,經過專業的訓練與自我探索後,不但能學習到助人的能力與技巧,也更知道「照顧別人前要先照顧好自己」的真諦。請記得當妳有事想說,但找不到人能讓妳述說或是抒發時,歡迎再度來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也可以直接來電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即時的陪伴妳並做討論,或許妳就能直接解惑。祝福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