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林千苓
日期
2020/01/30
留言內容
您好想問一下關於生涯方面的問題 我現在就讀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演藝事業系(系所核心大部分在音樂劇舞台演員,而非電視劇演員) 由於擔心演員未來出路的不穩定性 所以在想是否該利用轉學來學習除了演戲外的第二專長 未來除了當演員還能利用第二專長兼職其他工作就不怕養不活自己 可是又很害怕如果轉學,就會離演員的夢想越來越遠,甚至可能在轉學過後的課業繁忙,不僅沒時間從事自己的演戲興趣,還會離演員的夢想越來越遠,一想到這就不知不覺地哭了 所以我到底該不該透過轉學學習其他的第二專長 還是繼續留在原本所熱愛的科系
版主回覆

親愛的千苓:

來信提及目前就讀演藝事業系的你,對於將來畢業後的收入來源,有著若工作穩定性不高,無法養活自己的擔憂;想透過轉學培養第二專長,達成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但卻害怕轉學後,有可能因此離自己的夢想愈來愈遠,足見你對於演戲的熱愛與不捨,而陷入難以抉擇的窘境,這些日子以來,辛苦了。

 

興趣是演戲,夢想是演員。而在求學階段的你,已懂得開始思考未來的工作和經濟能力,有著”自我負責的人生觀”~真的好棒。工作能結合自己興趣,就算再怎麼辛苦(累),也能樂在其中,因為興趣所產生的動力是無限的,能幫助自己排除萬難向前邁進。信中並未提到就讀年級,已開始面對工作的抉擇嗎?想了解就讀科系其將來的工作機會,不仿到學校的就業輔導處查閱相關的就業資訊、參加就業座談會、找學校的老師或學長請益,都可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訊息做抉擇。

 

”未來”是個充滿變數的未知數,每個人都會有些許擔憂或緊張不安。適時地培養第二專長,可增加工作機會的廣度和選擇。想轉學培養第二專長,是什麼科系呢?芊~目前就讀幾年級?適應學校的課業和生活了嗎?行有餘力,也可以去旁聽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或是到教務處詢問有無雙學位制,多方嘗試有助於自我了解。

 

每位學子,不論所學為何?畢業都會面臨失業的風險,若能努力學習、多和別人交流、培養人際關係等,這些對自己的將來都會有幫助。親愛的千苓,要知道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遇到任何課業或生活上的壓力,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2-05 05:54:00
留言者
y
日期
2020/01/27
留言內容
一直在懷疑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 一直在抉擇自己到底該不該看心理醫生 覺得自己抑鬱的狀況越來越嚴重 但又不是很想用藥治療 做心理諮商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 我現在高一 今年要17歲了 我一直是個不孝順的孩子 我有爸爸有媽媽 我也想要幫忙家裡事業 但是我好累 因為學校壓力 也因為學校壓力繁衍出了家庭壓力 以前我很愛我的媽媽 而現在我更愛我的爸爸 我的媽媽是個很懶惰的人 她只在乎自己的事情 她甚至連幫忙拿個餐具都不肯 我的爸爸是個很勤勞的人 他不管是什麼事都會去做 然而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我在做事態度方面 我像極了媽媽 因此我常常被罵被唸 為什麼你不能趕快把事情做好 為什麼你就不能幫忙一下弟弟? 為什麼媽媽總是不用幫忙 這明明是她的店啊 為什麼總是叫我跟弟弟來做? 甚至有一天下來都是我和弟弟兩人開店的情況 為什麼不去叫媽媽做? 因為媽媽的爛脾氣 她認為這是我們能報答她的方式吧 也許我們那樣做 就叫做孝順吧 爸爸總告訴我 不要跟你媽一樣有那種爛脾氣 人們總告訴我要做自己 但是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所謂做自己到底該怎麼做? 我們應該責怪父母沒有教好我們 還是 我該怪自己沒有往好的方向去學習 - 這是我目前的狀況(?) 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Y,你好:

 

看了你兩封的來信,認為媽媽的角色應該是要照顧好家人、爸爸認真賺錢扛起一家的責任、弟弟應該要節儉懂事、而你是姐姐應該幫忙分擔爸媽的辛勞,但家裡人的角色好像只有爸爸扮演的比較好,也就是說,你心中有一套既定的「理想劇本」,當現實與劇本出現落差,就會讓你感覺焦慮不安、憤怒、甚至自我束縛,本該無憂無慮的青春歲月,卻因為自己對家的「理想劇本」而蒙上一層陰影,覺得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自己無權快樂,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到抑鬱症?這樣的負面思維想要快樂起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是難為你了,而你願意寫信來討論你的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及改變。

 

Y,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經說過:「讓人們困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對於事情的觀點」,所以說決定你心情的,不是事情,而是自己的「信念」。讀了你的來信,我想跟你分享幾個觀點,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1.非黑即白:我只接受一個最OK的劇本,如果沒辦法實現,那就只剩最糟糕的劇本— 沒有中間的劇本可言!例如:我在學校讀書已經很累了,回家只想休息,但我又想幫家裡的事業,可是我沒有做到,所以我不是一個好女兒,我是失敗的。媽媽應該全天候的看店,如果他去忙別的事,就代表他偷懶不盡責。

 

2.應該與必須:我的劇本必須依循一套價值觀或遊戲規則。例如弟弟「應該」在物質上面節省一點,兩個人都唸私立學校,不要讓爸爸那麼辛苦,我「必須」打工賺錢來分擔家計⋯

 

3.標籤化與錯誤標籤:喜歡對人、事、物貼標籤。例如:媽媽只顧到他自己,而沒有體貼的照顧家人,就是一位不盡責的媽媽。爸爸是一個為家人犧牲自己、委曲求全的好爸爸。

 

4.斷章取義:現實中有幾點不符合我的理想劇本,所以我是失敗的。例如:平常我回到家,只要體力可以都會幫忙顧店,但有幾次我真的很累想偷懶,所以我不是個體貼孝順的女兒。媽媽的爛脾氣,把它整個人對家的所有貢獻完全抹滅。

 

看了以上幾點,我相信聰明的你,應該能夠覺察出自己堅信不移的信念,對你的情緒跟壓力有很大的影響了,是吧?!但堅深蒂固的信念想要改變談何容易,其實你不需要劇本,你需要的是「超然的我」與「超然的情緒」,父母親相互的的抱怨及相處模式,也讓他們的婚姻走了這麼多年。我想你也長大了,如果能學會「課題分離」會讓你在日後的人生活得更加輕鬆自在。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查查看。當你心中的導演又出來,情緒又被卡住怎麼辦?教你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盡快「轉移注意力」:可以喝一杯水、洗把臉、深呼吸⋯或者行為療法建議在手腕戴上一條橡皮筋,或現在流行的矽膠手環,一旦腦海中的導演出來了,就把它拉長、然後放手、,讓他狠狠的彈在手上,這種無傷害性的瞬間疼痛刺激,可以轉移你的注意力,停止無謂思考的,慢慢地神經思考迴路就會萎縮或消失哦!試試看,不用花太多的時間跟金錢,或許就能對你有些的幫助。

 

信的開頭,你有提到是否做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並且不想服藥,我想跟你釐清一些想法,你可能因為「不知道面對心裡師該說些什麼?」、「不確定談話就會有用⋯」、「談話還要付錢嗎?值得嗎?」等種種的原因,對於專業心理協助裹足不前。事實上,心靈的提升、生命的改變,絕對是無價的。假如你已經很努力的想做改變,但一直深陷在負面情緒當中,你只要做一件事情:「讓自己準時出現在診療室」即可,其他都是治療者的責任與本事,不需要自己操心,也就是放下心中對於「接受專業協助」無謂的負面劇本,勇敢打開心胸,讓活水流入,相信你就能成為一位積極正向的導演。

 

記得!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生命真正的主人!若心情依然感到痛苦、無助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哦!願我們都能不斷的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回覆時間 2020-02-04 11:35:00
留言者
日期
2020/01/28
留言內容
就算身旁很多朋友也感覺自己很孤單 總覺得是自己一人 沒人懂我 又在媽媽的逼迫壓力下 一度覺得自己活不下去 總拿別人跟我比較 心很累 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感覺全世界拋棄我 追求自己的興趣 錯了嗎 追求自己的愛有錯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晨妳好:

  內心的痛苦沒被理解,想法、需求不被肯定和贊同,即使在眾多朋友的環境中感到寂寞孤單,處在這麼多複雜情緒中的妳,一定很沮喪、難受,辛苦了!

  讀完來信我們不禁想要為晨按個讚,晨有很棒的自我察覺,知道內心深處有些事情和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需要處理,無奈即使讓媽媽知道了卻還是無功而返。

  晨,當我們有需求卻不被認可時,難道就代表自己的興趣是不好嗎?先靜下心好好問問自己,究竟我們內心想要的是什麼?釐清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能力,當清楚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再想想如何讓媽媽知道我們擁有的才能和計畫,相信可以減少彼此之間不同的看法,也可減低媽媽對我們的擔心。

   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過程經歷過很多事情後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包括最親近的媽媽也一樣;或許我們遇到的事情是媽媽從未經歷過的,所以無法理解妳經歷了什麼事情,不清楚妳目前內心的糾結。所以如果當自己釐清好自己的想要和整理好自己的情緒,透過可能的方式讓媽媽知道自己的需求,會不會讓妳們親子間可以在異中求同呢?

  晨,妳絕非一個人單打獨鬥喔!如果還在情緒當下,期待妳繼續來信但因書信往來曠日廢時,期待妳來電1995生命線,讓我們陪妳一起討論妳的低風暴。

回覆時間 2020-02-04 11:03:00
留言者
日期
2020/01/28
留言內容
我媽無法接受我的想法 也限制我一些事情 不僅給我課業壓力 還常常讓我失望 我曾經跟她說我想去看心理醫生 他說小孩有甚麼問題 我那時一度覺得我活不下去呵
版主回覆

親愛的晨妳好:

  內心的痛苦沒被理解,想法、需求不被肯定和贊同,即使在眾多朋友的環境中感到寂寞孤單,處在這麼多複雜情緒中的妳,一定很沮喪、難受,辛苦了!

  讀完來信我們不禁想要為晨按個讚,晨有很棒的自我察覺,知道內心深處有些事情和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需要處理,無奈即使讓媽媽知道了卻還是無功而返。

  晨,當我們有需求卻不被認可時,難道就代表自己的興趣是不好嗎?先靜下心好好問問自己,究竟我們內心想要的是什麼?釐清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能力,當清楚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再想想如何讓媽媽知道我們擁有的才能和計畫,相信可以減少彼此之間不同的看法,也可減低媽媽對我們的擔心。

   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過程經歷過很多事情後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包括最親近的媽媽也一樣;或許我們遇到的事情是媽媽從未經歷過的,所以無法理解妳經歷了什麼事情,不清楚妳目前內心的糾結。所以如果當自己釐清好自己的想要和整理好自己的情緒,透過可能的方式讓媽媽知道自己的需求,會不會讓妳們親子間可以在異中求同呢?

  晨,妳絕非一個人單打獨鬥喔!如果還在情緒當下,期待妳繼續來信但因書信往來曠日廢時,期待妳來電1995生命線,讓我們陪妳一起討論妳的低風暴。

回覆時間 2020-02-04 11:02:00
留言者
賴意鈞
日期
2020/01/23
留言內容
你好,我想討論,我跟主管相處的很不好,我要回嘴也要等他罵我完才能回嘴,我不懂,他都沒給我要的尊重,憑什麼我要給他尊重,對,職場上,他是主管,他可以決定我要不要離開這個工作,也可以決定我在這個社會上的評價,這社會也太不公平了吧,為什麼我要那麼壓抑我的情緒,對大家都會欺負我,因為我是個好人,我就是笨,不懂
版主回覆
親愛的意鈞,你好:
 
  在工作上的能力及表現受到主管否認及數落,甚至連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得先忍受主管強勢的批判,就連同事也ㄧ起排擠欺負你,讓你在職場上感受到委屈、憤怒⋯,甚至開始否定自己,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工作氛圍下,還能做得下去,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痛苦,這段時間真是辛苦你了!

 
  在職場上接受老闆的指導及要求是很自然的事,並且要儘量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常常犯同樣的錯,往往是老闆指責的原因),我不知道是老闆的要求比較高,還是你在學習及態度上需要做調整,我想針對這些方面先給你一些建言,希望對你現在工作上有些幫助。
 
多看:你要知道學習的責任在自己,不是很多事情都要人家能教才會,所以要懂得察言觀色,職場這條路才能走得比較順遂。
多問:很多專業問題除了要靠自己學習之外,主動在適當的時機及誠懇的態度下,多詢問前輩們的經驗,才能快速的從別人身上學習到經驗,讓自己盡快地步入工作的軌道。
多做:多看多問後,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多做來驗證,實際執行後的成果,才啊能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及專業能力。
 
  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再進一步的想想自己到底要什麼樣的人生?而現在的生活是否朝這樣的目標繼續前進?以你目前的處境我整理了三種選擇給你參考:
1、包容臣服:當你無能為力改變現狀時,只能包容臣服,消融自己於周遭的人、事、物,就把它當作是修練自己的一門功課,但也是最困難的工作,除非你能勇於改變。人家都說工作的第一年是「做中學」,第二年才開始「上手」,第三年才能二真正發揮並「創造價值」,所以也許現在的不愉快只是暫時的,之後還能有更多發揮能力的空間。
2、改變環境:或許轉換跑道也是選項之一,但下一個會不會更好?誰也無法預測。當你還沒能力轉換工作時,並不是坐以待斃,而是要更積極的面對現況,如何去改變或改善目前的工作環境或氛圍。但記得要避免「抱怨」,因為抱怨這件事對你不會有任何的幫助,只會耗弱自己的能量。
3、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不管你是否要離職,正好可以檢視並察覺自己是否有哪些應對或觀念是需要改變及調整的,也許可以多投資自己,不管是時間或金錢,讓自己能夠不斷地學習,增加技能及競爭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何嘗不是好事一件呢?
 

  面對未來只要有行動,就不會落得兩頭空,會兩頭空是因為我們永遠只在猶豫,意鈞!好好的靜下心想想,聽聽心裡的聲音及多方的意見,但最後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希望你能早日脫離這個困境,邁向未來!記得若心情依然感到痛苦、無助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哦!願我們都能不斷的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最後祝你心想事成!

回覆時間 2020-02-04 1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