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張魚燒
日期
2020/09/29
留言內容
我本身的個性就不好相處,就是不太會附和別人也不太會去注意到別人,常常不小心讓別人不開心或是生氣,從國小就一直在注意自己這方面的問題,但還是不夠。我一直盡量讓自己不顯眼,也一直盡量不去生氣,甚至知道別人在說我壞話我也盡力不去想,但久了之後就覺得好累。 跟隔壁桌的同學沒有互動,上課時需要互動的時候都很沉默,我去問的時候他也沒有想要執行的意思,在班上的男生裡我的風評也不好。也知道自己個性很難改,跟以前比的時候我想有改變那麼一點點,但事實上就是不夠。跟很多女生相處也不好,我也很努力不要去在乎這件事情,我常常在想我就是這麼討人厭嗎?平常都在教室裡面的角落的我,不在課堂上表現自己的我,跟那幾個人交流而已的我還是被人注意到。 我跟我朋友聊得時候感覺心中還是有個坎跨不過去,我也越來越討厭勵志書或是演講,感覺自己就是沒有這麼幸運,這個想法很不尊重在台上的那些人,但我內心都會不自覺想到那邊,有時候也無法控制自己很難過。 家裡只有媽媽而已,所以我都不會去想自殺的事,但最近都會有這種衝動,我感覺再這樣下去也不行,但我又不知道要找誰,我也越來越怕跟別人正面交流心中的想法,我覺得人的內心有我不知道的一面我就覺得好可怕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 是不是我努力不夠,還是我就是真的那麼討厭的人,沒有辦法變得很溫、很堅強,我也知道自己不是特別的人,但我還是很想享受我這次人生,還有很多想要做和想要去的地方,感覺我內心有一個很想聽的話,但我還是找不到可以安慰自己的辦法。 因為不敢寫出名字所以用了匿名,這個提問也很混亂,如果看到的話很感謝你們的查閱。
版主回覆

張小姐您好,

  仔細讀完您的信件,信中透露著您很願意作調適,讓自己成為別人眼裡好相處的人,而採取的方式是盡量〝自我壓抑〞,雖然您也有感覺確實有一些改變,只是離理想目標還很遠,總之就是不滿意!日子久了,感覺疲憊了!辛苦了!單就這部分我想先回應一下,我們看到的是您已經很努力了耶!常常必須做一些和自己有違合感不舒服的事,可否想想這樣作,用意為何?懂得關心別人是美德,而我們看到的是你用〝壓抑、不去想他〞然而結果是受委屈,還是被評價不優,要因應或照顧別人,也要照顧好自己喔!看來是此路不通吧!

  其次是心裡有難過或負面情緒太多時,會顧慮到家裡有愛您的媽咪,而不會太衝動,您真是個懂事又貼心孝順的好女孩,這點您將自己的情緒處理的很棒呦!而後段提到因為不了解別人,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內心感到害怕、沒有自信甚至懷疑自己又不夠好,感覺您是否陷入〝人際界限不清楚〞的窘境,我的解讀是:您已經是自己踩線了,也就是說內在已經有排斥、不舒服的警訊了,而卻因為自己心裡沒有標誌好界限,對於自己的界限有點模糊不清,甚至有時會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麼辦?而因此愈是低估自己的能力,難免會陷入退縮或逃避不敢想,感覺好無辜喔!這部份我們鼓勵您可以先練習心理調適,體會並尊重自己的感覺,釐清自己不舒服的由來,也要承認不被接納時的不舒服是正常的,這時候就要清楚自己的底限了,因為每個人的底限不盡相同,當若別人與您看法不同,也無須自責。有時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常說旁觀者清,因此您也可以假想遇到同樣問題時,希望朋友的反應如何?跟您心裡的底限有差距嗎?

  所謂底線就是某一處防衛點,如果沒有踩到這條底線就覺得沒關係,當被踩線時就會覺得不自在或焦慮感,所以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有適當、不超限的能量,可以找到自己與他人友善對應的平衡點。最後我也很羨慕您是有在追逐夢想,懂得珍惜人生,而且還在尋尋覓覓的尋找可以讓自己自在欣慰的模式;我們都是平凡人,一樣在不斷的自我挑戰,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不但要身安也要心裡平安,您會覺得這是您想要的嗎?

  我很喜歡從文章裡學到了這段話,藉此與您分享: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有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獨特的個性,您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您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您認為幸福的就好好珍惜,依心而行,無憾今生!最後感謝您的來信分享,希望我們的回應有助於釐清您的來信困擾。祝福您心開意解!若還有需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您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0-10-06 20:06:50
留言者
丁詠恩
日期
2020/09/27
留言內容
我的老婆剛結婚就背著我偷男人,不知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詠恩,收信平安!

  看到你寫來短短的幾個字,每一個字都是痛!不知道你發現這件事多少時日了,被背叛的感覺想必是難以忍受的!但我相信你知道,面對每一件重要的事,都是必須經過審慎的思考後,才能處理,而不是衝動的行事。

  就這短短幾個字留言,確實令我需要多加猜想你目前的心思。親愛的詠恩,結婚是兩個人的事,要處理好婚姻裡的意外事件,也一定是需要你們兩個人,理智的一起完成的事。你們倆的現況如何,你並未提及,在這裡我也只能提供部分意見,給你參考。

  冷靜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但詠恩能夠來信,我相信你已經具備了「冷靜」這最重要的一個條件。試著先和妻子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了解她為什麼讓事情發生,接著讓她知道你的感受與想法,這部份很重要,你只要以「這件事讓我……(如:很傷心、難過、很憤怒、無以自處…等),而不去評價她,最後再來討論彼此要如何面對。無論你們之後的決定會是什麼,兩人試著開誠佈公的坐下來好好的談談,才能有效的得到良善的結論。

  如果可以,我們各地區衛生中心有提供專業的免費諮詢,另外還有1995生命線的線上服務、張老師線上服務及面對面諮商,都能幫忙。只要在理性下做的選擇,再去找合適可以幫忙的人,例如周遭有智慧可信任的長輩、朋友,也是可以為你倆解除一些急迫的壓力。

詠恩,辛苦你了!要一個人勇敢承擔這件令人心痛的感受,還要面對後序的處理,的確很不容易。但是,這就是我們的人生,無法一直保持那樣的順遂,總會有波波瀾瀾起起伏伏。在未來五年十年後,回頭看看這一段,不知會是什麼光景?而至少你曾經努力過,且口不出惡言,這是值得讚嘆自己的!

詠恩,來信這麼短,我們不免要多囉唆一點。如果這件事,讓你一下子情緒上過不去,甚至讓你衝動想做些報復性的事,這都可能傷人傷己;所以請你答應我們,立刻打電話過來生命線1995中心來,我們24小時都有專業老師在線上陪伴支持同時關心你,即便是來談談你的心情或討論你們的未來,都是可以的。也歡迎你再度來信,述說你的心情或後續。

回覆時間 2020-10-05 15:15:59
留言者
Rain
日期
2020/09/23
留言內容
請問發現疑似思覺失調症患者該怎麼辦? 對方是我的網友,女性、約30歲,似乎是獨自居住,我們平常很少見面接觸(兩年前見過一次)。 會認為對方患有思覺失調症,是因為對方這幾天在群組上的發言十分異常,完全就像換了一個人,對於特定議題十分執著,但是表達卻很破碎,他的表達方式讓我覺得很像我之前曾患有同樣病症的家人。但因為是網友,我不確定他帳號是否被別人盜用,或者是他故意偽裝成這種樣子。 因為我家人之前的就醫經驗很差,患病前5-10年幾乎是完全放任,後來情況變得很嚴重、會傷害人才請警察來幫忙強制就醫,所以想請教遇到疑似思覺失調症患者,我該怎麼處理較適當?
版主回覆

Rain小姐您好

  首先我想先讚嘆您,有您這個朋友真好,不但會觀察週遭的朋友,還會想幫朋友解決問題,雖然您曾有目賭過家人不好的經驗,但您還是勇於想解決問題,不選擇逃避,置之不理,實在不簡單,您真棒。

  我們了解您很擔心,因為對方只是網友,您們只會在網路上見面,實際上見面次數少之又少,那這樣我覺得您最方便能做的像利用網路上釋出關心的話語,例如「您最近怎麼了」「是否碰到什麼問題了」「有需要幫忙要說喔」等字眼,讓對方接收到您的溫心關懷,正常情況下,會有所警覺,「自己怎麼了嗎?」,後續再看對方回應,依据判別網路上的一些真假情事,再看是否要約見面等網路虛實度的問題。因為您描述的不多,也或許是網路上的文字沒有溫度,所以可能沒有辦法幫助到對方,我們更沒有明確的線索,所以也不能有效的回應,請見諒。

  目前大概只能多關心,讓對方願意多描述,您也能多一些觀察,相信您有過往處理家人的經驗,想必您的觀察力會比一般人更為敏銳,但願您的朋友能因為有您的溫馨關懷跟互動,一切平安,也相信有您這樣的一路關懷,您們的友誼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祝福您。

  若還有需要,您也可以隨時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您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0-10-05 15:13:32
留言者
江睿廷
日期
2020/09/27
留言內容
我看了前面許多他人的困擾以及你們用心的回覆,謝謝妳們默默的幫助了許多人,讓他們有地方詢問真心謝謝你們. 我是一位大學生一直找不到長遠的未來自己想要做甚,一直被這種問題困擾著,換句話說我不知為什麼我要存在。 我想死,這樣漫無目的的遊走讓我非常困擾,我試著照著霍普金斯大學的創辦人做的,『我以前也迷茫過但現在重要的是做好手邊的事』,一直從國小到現在,我找不到新的目標,還是沒解決問題還是跟困擾著。 我想要這世界一切安好,我的家人快樂,報章雜誌上的所有新聞一切美好,不再有太多暴力、不安、黑暗、及政治不當的事情發生,看到新聞悲報我會難過到哭出來,我並不討厭我家人但他們不能成為我活著的理由,我雖感受不到強烈的被愛以至於要活下,但我知道我是被愛著的。 想保護人,但人好壞為什麼他們要這樣...有時我在想為什麼國與國之間不能成為朋友呢,就像朋友這樣快快樂樂,旗子上不是應該是地球的樣子嗎怎麼變成一塊一塊的...。 讓人快樂才應是我存在的理由,但有好多我不能理解且自私的人... 請給我一個存活的理由
版主回覆

睿廷你好:
          從你的來信,我猜你是個有理想的優質青年,現在能以世界和平、美好為夢想的有志青年不多了。你能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真的不容易。也因為理想遠大,與現實落差太大,讓你找不到生活的著力點,困擾著你的人生規劃,我想這就是你煩惱的緣起。
        我認同你說的:家人不是自己活著的理由;但是讓別人快樂也不該是我們存在的目標。要讓別人快樂是不可能的,因為快樂是自己主觀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給予的;但是快樂是可以熏染的,我們只能讓自己快樂,那才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情緒。自己快樂也才能感染給別人快樂。
        活著的意義就是認識自己,覺察我是怎樣的人,做自己想做、有興趣、擅長的事,積極投入,認真的付出,每天生活充滿變化,享受自我實現的過程和結果。光是想像是無法感受其中的美妙,而是要付諸行動投人其中,人生經歷的酸甜苦辣,喜樂悲苦、才是滋潤生命存在的價值「怎樣讓自己好好活著」就是每個人存在的真正意義。
          成長就是在不明確的未來,摸索尋找「自我實現」的方向,我們大都是在半推半就、隨波逐流,歲月的洗禮中,逐漸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學習,自我覺察,你能關心自己的未來,願意敞開心懷,來信和我談活著的意義,就是改變的契機,好好活著享受生命的淬煉,追求自我的實現,好好愛人,當志工、服務人群、日行一善,都是不錯的選擇。這就是人生的美好。如有需要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或上桃園心衛中心網站點諮詢答問集,好好珍惜活著的機會,我們都會陪你一路逐夢。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10-05 09:12:43
留言者
Sylvia
日期
2020/09/28
留言內容
自從大一那年因為受不了跟男友分手後他馬上交下一個的這個打擊讓我那時候想自殘,生活變得無法自理,我也明白因為我的家庭關係,讓我很容易把焦點放在男友身上,我的家庭是單親,奶奶爺爺爸爸們都重男輕女,奶奶年紀大了不會懂我的心情,爸爸從年輕到現在都沒工作過,也染上毒癮在我面前自殘過,家裡唯一能讓我安心的只有姑姑,但姑姑在四年前跟姑丈離婚後,交了男友,我一個人在外地唸大學,在今年初前任男友回來找我,我們復合了,我以為我可以很獨立了,我以為我不會再把男友當成我的唯一,可是我好像錯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覺得沒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安心待著,我好像居無定所的一直為了不知道是什麼的目標前進,也不知道何時越來越不敢跟身旁的人說些最真實的心聲,怕他們覺得我很煩,我好像沒人能夠接納我,姑姑跟我的朋友們,當我每次情緒陷入低潮時,他們都告訴我不要覺得自己生病,但我一直覺得我心理很混亂,我不敢告訴我男友我最真實的情緒,我怕他覺得我很麻煩,身邊的朋友也一個一個因為我常常這樣的負面情緒而漸漸離開,我也漸漸開始假裝自己沒事,但我真的好不快樂,這感覺很像一根根繩子斷掉後,好不容易找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繩,但它斷掉了,因為它承受不了我給它的壓力。
版主回覆

Sylvia你好:

  謝謝你願意將近期真實的心聲,告訴給我知道。於原生家庭成長,影響著我們身心的發展情形;而從Sylvia所陳述與家人的互動,我能感受到你過往有著難受的、失望的、無助的等經驗,而這樣的經驗殘留並影響著迄今的自己,以至於你也告訴了我在面對親密關係,以及近期與親友們的互動──其內心深處盼望著自己能被接住、被接納的,若非如此,則會感受到焦慮、憂鬱等浮現出來。

  我在這封信看見了Sylvia有著需要陪伴、安全感、穩定感等需求,此外目前將這樣的需求,維繫於與他人的人際互動上(期待著他人能傾聽和回應自己,如此就好似彼此有著「救命繩」的連結;而倘若他人未能傾聽和回應,則這樣的救命繩即斷了一根)。

  親愛的Sylvia,對於上述的情形,我想肯定你是有所敏察其可能的原因(可能源於家庭過往關係互動的緣故),而當我們能「意識」到它對於此刻自己的人際互動造成了影響,事實上即能「開始做出整理,並於後續做出調整和選擇」──而這樣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並且持續地與「可以信任且具有相關專業的人討論和協助」。(此部分我想補充說明的是:整理過往經驗對於現今自身的影響,它並不是一個舒適的過程,它需要一些勇氣去面對,而若過程中有著相關專業的人士陪伴,相信將使你能在較安全、較自在的狀態渡過這段過程,最終來到欣賞自己、肯定自己,且能照顧好自己的狀態)。

  因著上述的情形,所以建議你能實踐去尋求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的協助。心理師的部分,若你具有學生身分,可以至學校的學生諮商中心洽詢,若目前非學生身分,則可撥打所在縣市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電話,洽詢相關資源;而身心科醫師的部分,你則可以搜尋住所鄰近的身心科診所或大型醫院看診。另外,也提供給你兩支電話「張老師1980」、「生命線專線1995」備用,若是在平時感到心情低落無法自處的時候,線上有受過訓練的輔導員們,能即時地陪伴你並和你一同面對討論。

  最後,如信初即提到「謝謝你願意將近期真實的心聲,告訴給我知道」,邀請Sylvia除了實踐上述洽詢的建議,也可以持續寫信至桃園市生命線協會「線上心理諮詢」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問答集」,讓心聲持續有個對口、出口。祝福你,因著實踐幫助自己的過程,而後續順心!

回覆時間 2020-10-05 09: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