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姿
日期
2020/09/05
留言內容
我是一個只要接觸到父母就會異常感到煩躁 易怒 想要摔東西的人,我也很討厭他們經常打電話 他們不管我累不累 還是上課到時候會一直問我 也很討厭他們沒考慮我的感受 然後我想要的東西都拒絕 弟弟就可以 導致我現在二十幾歲了都沒辦法好好的生活 覺得都被壓到喘不過氣 也導致我對自己沒有自信 對待身邊的人一樣
版主回覆

親愛的姿妳好:

讀完妳的來信後,我們感受到過去的妳生活在一個不被尊重、不平等對待的家庭裡,相信內心一定有很多的不滿、委屈,所以只要接觸到父母就會異常感到煩躁 易怒 ,這種感覺糟透了。一般來說,人,不會無縁,無故的討厭父母,厭煩父母的,來信中因為沒有提到這個區塊,為了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來幫助妳,支持妳來和妳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希望:姿 能再一次的來信告訴我們,過去父母親是否曾經對妳做了些什麼,讓妳留下了這些許的不愉快回憶好嗎!

姿 在這封信裡妳提到了父母親在找妳的時候大都會讓妳感到煩躁,一般人在上課、疲憊或是情緒不好的時候,都不喜歡被打擾。我們是否曾經想過,當父母親找妳的時候,其實是因為找妳的時間點不對還是說話的態度、表達的語氣、談話的話題和內容而引起妳的不舒服,還是因為心裡的因素來引發妳不舒服的原因呢?所以 姿 我們在這裡是否可以先讓自己來做一個整理與釐清呢?因為如果是時間點不對或是不願談的內容、態度或語氣的話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跟父母做一個溝通來讓自己不想被打擾呢?也是否曾讓父母了解妳的困擾呢?我們是否可以讓父母知道自己何時較方便?或是等自己方便再回電呢?當自己覺得受到與弟弟不平等對待,和弟弟是在經濟方面?實質物資方面?精神方面?還是心理方面受到父母不同的待遇呢?這麼多年妳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度過那些委屈的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在妳的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歷過許多讓自己不舒服的經驗,才會讓自己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姿,小時後的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無能為力,現在長大的我們是可以為自己發聲和爭取權利的;我們很期待妳再來信或來電1995生命線,告訴我們妳和父母之間曾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經驗,或是最近發生什麼事情困擾了妳;讓我們可以和妳有更多的討論,讓未來的日子可以隨心所願,可以重拾信心,好嗎?

回覆時間 2020-09-10 13:57:30
留言者
啊錳
日期
2020/09/02
留言內容
你好 我是剛升上高二的學生,高一升高二會分班,我跟我的好朋友選同一個類組,但我們還是很不幸的不同班,他就在我隔壁班。 已經快一個月了,但我在新班沒有比較好的朋友,每天尬聊的人也很不固定,我還被班導指定當副班長,每次一個人走在前往學務處的路上都很想哭,只要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像是洗澡、睡覺,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哭,我也沒辦法控制。 但我不知道我是因為跟好朋友分開,還是交不到朋友而不開心。 某次我哭被家人知道後,有提出轉班的建議,但同類組轉班程序很麻煩,而且如果轉班後有人問我為什麼轉班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如果轉到我好朋友那班,我也怕他的新朋友覺得我是故意來亂入他們,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覺得如果剛開始我們就同班了有多好。 我真的好想他,不知道幾個月後,他會不會就忘了我。
版主回覆

啊錳你好:
        看了你的信真替你感到遺憾,新學期新氣象,你卻受困於因分類組沒能和好朋友同班,無法朝夕相處而難過,甚至大大影響學習的士氣,著實可惜。
        在學習過程中,朋友是必需的精神支柱;能擁有知己的閨蜜更是幸福的源泉。我猜你對朋友ㄧ向是既專情又執著,你ㄧ定很喜歡、甚至依賴這朋友,才會因不同班而這麼難過、傷心無法自拔;想哭就好好大哭ㄧ場吧!其實從小學、國中到升高中的學程中,你應該曾經有過和好朋友分開,然後彼此在不同的學校裡,認識了新朋友,經過幾年後,新朋友就變成親蜜不可分的老朋友了。回頭想想:你現在依依難捨的好友,不也是曾經從陌生到熟識嗎?念舊表示你是有情有義,但結交新朋友也是彼此的權利,緊握不離對彼此都是束縛,放手彼此才能擁有更寬廣的友誼。你覺得呢?
         你還這麼年輕,將來會經歷升大學、念研究所、進入職場工作、結婚、出國遊學...不同階段的生涯規劃,在這過程中你將得承受「天下無不散宴席」的聚散離合、送舊迎新的情感試煉,最終順然接受:「和老朋友分別、結交新朋友變成人生習以為常的歷練」。人生道上,我們都會在不同階段,遇到不同的朋友,只是緣深緣淺罷了!如果有緣就會再重逢,即使不在一起,也會想念不斷;如果無緣在一起,那就為彼此祝福。聚散離合此乃人之常情!分別是為了下ㄧ次的重逢。經過這次的分班,是對你和你的朋友ㄧ次友情的考驗,也是對自己成長的的歷練,聰明的你應該可以逐漸調適心情,回到平和的學習軌道。有需要可以再來電生命線1995,或上桃園心衛中心網站點諮詢答問集,我們都會陪伴你度過,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9-10 09:36:40
留言者
S
日期
2020/09/01
留言內容
你好!這其實已經好幾年的問題了,也去找過張老師~可是每隔一陣子想起來就會耿耿於懷,想尋求有沒有甚麼方法不再想起... 我媽做事非常粗暴,情緒不穩,一會開心,一會就突然暴怒,我爸則是要我凡事都讓媽媽,但他沒想過,媽媽一直在攻擊我,正常人怎麼可能忍受的住呢? 結果常常就是媽媽生氣,爸爸要我過去給她揍,很傷人,即使到我出社會也是如此,媽媽心情不好,可能下一秒就衝過來甩我巴掌,然後再跟爸爸說我有多不應該,八媽就聯合攻擊我....真的屢試不爽,他們虛構出一個很壞很糟糕的我,然後就更有理由教訓我 現在看到他們還是會覺得很憤恨不平...
版主回覆

Dear小姐:

       妳好,很高興能收到妳的來信。從信中知道妳一直為母親的情緒所困擾,妳因此不知所措;妳也曾與張老師諮詢過這件事,可惜仍耿耿於懷。真是辛苦你了!

        我們可以理解 ,妳為人子女的立場真的是很為難,孝順的妳只能接受又不能反抗 ,所以在 走投無路之下,妳求助過張老師 ,現在又寫信給生命線 ,在這段時間,妳所受的苦,在妳心中 已經留下不好的記憶,外人是很難理解的-媽媽做事非常粗暴,情緒不穩,一會兒開心,一會兒突然暴怒,而 父親 為了使這個家庭圓融之下,竟然叫你讓 媽媽揍,這個決定讓妳受盡了委屈,難免不憤憤不平、傷心、失望!就只為了使家庭更和諧 ,妳在這種氛圍下過了許多個年頭,這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妳,是怎麼做到的 ?!

        妳跟母親是因為什麼事情而受到這樣的對待呢?母親對妳有哪些地方不滿?在那麼多年被母親和父親如此的對待下,請你思考一下:既然妳不能改變他們,是否妳可以想辦法改變一下自己?!

        和妳談了這麼多,不知道妳有沒有一些想法或體悟?如果妳的情緒還是無法平靜,希望妳可以找人聊聊,也歡迎妳再來信,我們都會陪著妳。妳也可以來電1995桃園生命線,我們有專業的輔導員和妳一起面對問題,跟妳雙向溝通,等妳喔!

回覆時間 2020-09-10 09:32:26
留言者
簡薏玲
日期
2020/08/30
留言內容
從小就有異味性皮膚炎 求學過程一直有被孤立的問題 國中 因為考試壓力太大 皮膚炎復發 吃藥 導致會考沒考好 上了一個自己沒有很喜歡的科系 原本想轉科 但是爸爸媽媽去算命後覺得這個科很適合我 不同意我轉科 再加上在學校成績不錯 久了也就覺得 應該沒那麼難 但到了大考 又遇到一樣的問題 壓力大到失眠 狂掉頭髮 皮膚炎傷口日漸嚴重 曾經找過學校輔導室 對我沒什麼幫助也找過心理醫生 又不想吃藥 到後來 大考失常 感覺每個人都對我很失望 雖然爸爸媽媽沒有明確的說 但我能從他們的眼神感覺出來 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說著 早就叫你們要認真唸書 你看 現在 考不上想要的學校了吧 早就說過你們不行 非要留在學校讀書 我看你們也沒在讀書啊 浪費大家的時間 親戚和家人更是對我表示不屑 [你怎麼只考這樣 這樣的分數能上國立嗎] [都不知道大學要讀哪裡 現在考多益不是浪費錢嗎]等層出不窮的話 從一個個不一樣的親戚口中說出來 後來 透過學校產學合作的機會找到工作 覺得要就讀日間部 開始有了更多反對 更多看不起的言語出現[我覺得你就隨便找一間日間部私立的讀一讀就好了][你那麼早出去賺錢幹嘛 學生的本分不就是好好讀書 ][你爸爸也不差你這點錢啊]諸如此類 看著爸爸每天為錢發愁 拼命工作 親戚間的冷嘲熱諷 都讓我對這個世界感到厭煩 去到公司之後 因為算是工業 所以男多女少 同年齡的更是只有我一個女生 也許是男生覺得講出來的都是玩笑 沒什麼 所以常常因爲我的一些動作 一些情緒 說我抗壓性低 公主病之類的 在現實生活中 找不到任何一個人想聽我說話的 也許自己挺沒用的 對自己感到很失望
版主回覆

親愛的薏玲您好:

     從信上可以感受到你的心情~冀望展現實力卻大考落空而難過沮喪、失落不已;周遭親友卻風言風語令你感到氣憤難平;再加上父母淡然的眼神,釋出失望,著實打傷你的自信,也否定過往的認真與努力。即便如此,薏玲你旋即成熟地挑起責任、選擇產學合作,以減輕爸爸的經濟負擔!你真的很懂事,也很不容易,因為除去生活不順遂外,身上的疾病亦耗損你的身心、體能。薏玲,辛苦你了!

在這樣的境遇下,心情無可避免是難受的。當你陷入沮喪與低落中,洩氣地懷疑過往的努力似流水般逝去不復返;同時,埋怨何以是自己處在如此難堪的地步?是否也在納悶世人都快樂而唯獨自己過得坑坑疤疤的?薏玲,即使處在現今你以為過得很爛的日子裡,我依然感覺到你的積極態度與察覺到你的不甘心!雖然現在會覺得很苦(人際疏離、皮膚炎折磨、職場磨合、懷疑未來),但我看到你正在努力尋找方向,要讓自己安然度過並超越障礙以成就自己。

薏玲,設想那美好的未來(你企盼的生活樣貌)到來,那麼請想想是因為現今的你做了甚麼而起了變化的?那會是甚麼呢,有了起頭,接下來可以再多做一點、一些些⋯⋯其次,回到你的「懷疑人生」,好像但凡是人總會在某些情況下對自身的生活、工作、友誼或是婚姻質疑起來,目前的你最困擾的是哪一個問題呢?無論是哪個問題,從你本持態度去面對它、分析自己不足而再努力的部分、處理它,最後結果如何?那都不是你的問題了,畢竟盡力做好又何必苛求為難自己呢!放下它吧,給自己按讚與嘉許,你很棒的!

人是有權利悲傷的,不過總要擦乾眼淚並面對現實,而你是決定自己快樂與否的主宰者。對薏玲而言,你做什麼事可以讓自己開心點、快樂些?境是隨心轉的,我是勉強自己做運動、聽音樂或是將心情寫下來暫時擱置一旁,待後續再來整理思緒及斟酌如何處理。你呢?最後,薏玲,若是信上尚未有提到的部分而你仍有困惑的話,希望你能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協談員會及時地與你共同探討;或者來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9-10 08:58:32
留言者
日期
2020/09/05
留言內容
我爸在我高中的時候,被我媽抓到有小三,然後他們本來要離婚,可是不知道是什麼老舊觀念,說什麼離了婚不好阿,然後就整天在那裡唉,在那裡吵,其實我真的覺得沒必要這樣,都走到每天講話就是吵架的地步了,在外面還要裝沒事,裝好,我看了都覺得假掰,聽他們吵架我也很累啊,在我眼裡他們一個就是自以為是的大男人,跟一個只會被罵完就拿我出氣的俗辣,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我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單親,我只想要安靜的生活,兩個中間沒有愛的人,永遠綁一起也不是好事吧,真的不用拿小孩當作不離婚的藉口。
版主回覆

給「想要安靜生活」的趙:

當面對父母在情感的經營上有所爭執,做為孩子,會是感到有所難為。一方面,若介入其中,可能會落得選邊站的局面;另一方面,若不介入,則不知父母何時才能停止爭端。趙在信中提到,似乎父母已爭執數年,且停息的時刻較短、較少。我在想著「當做為子女,面對著父母間的紛爭,初始時可能有著複雜的心情,心中也可能有過盼望他們能早些結束紛爭」;但是,假以未能平息的日子一直持續著,那麼面對期待落空,無望可能油然而生,後續則可能也不想再理會這些事情。

趙在觀察父母親的爭執時,看見一位是呈現較強勢的角色,而另一位則是會將負面心情轉嫁到孩子的身上。在妳的看法,兩人似乎都有可以改進調整之處,而趙此刻選擇關注較多在自身的需要上(安靜地生活);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要他人改變是較困難的,而要調整自己是較容易些」。

  綜上所述,想和妳確定的是可否知道自己此刻需要的是什麼,妳所要的「安靜」,也正是因為妳意識到父母相處時的「不安靜」,以致於凸顯了妳所需要安靜的可貴性。「而在當妳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事實上,妳也正開始走向妳所想要的方向(安靜)」。

  面對父母有著頻繁地爭執,我們除了用「不離婚」來看父母親目前的情感狀態;它是否也有一種可能性「那是他們兩目前維繫關係的方式之一」呢?事實上,這可能僅有父母兩當事人是最清楚的。也正因為如此,當趙在邁往安靜的這條路程,過程中可能有需要抉擇的行動,例如:選項一,與不安靜的人、事、物保持距離;選項二,向不安靜的人、事、物反映表達自己需要安靜的這份需求;選項三,其他,趙所想到的其他實踐方式。無論選擇上述哪一種選項,它的結果皆是會有所「捨」、「得」的成份,而目前能夠看清楚父母親互動現狀的趙,我相信妳也有著能力,判斷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安靜方式。

  在此祝福趙終能找到「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安靜方式」!除了參考上述所提供的建議,它可能仍需要一些時間思索捨得和做出決定。後續生活若有需要更多的討論,歡迎妳再來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業人員進行回覆。同時也提供予妳一支電話專線「生命線1995」,撥通後線上有受過訓練的輔導員們,傾聽陪伴及討論協助妳渡過生活中的困境。

回覆時間 2020-09-09 17: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