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H
日期
2020/10/16
留言內容
您好,我不喜歡主動尋求幫助,所以我選擇在網上吐露心聲。 我曾是一名輕鬱症患者,我用「曾」代表我現在沒有接受心理諮商及身心科的幫助。在求學階段時,我在學校基本上沒什麼固定的諮商輔導老師,可能是因為離職等原因⋯⋯以致我對學校諮商沒有太大的信任感,再加上家庭壓力的關係,我努力撐到了現在,而我也以為我靠自己就可以撐到現在,殊不知我一直飽受無形的憂鬱困擾,但同時我也很樂觀。 最近我的情緒狀況不是很好,也許我該重新尋求幫助了吧?真的真的對自己的存在,還有給予身旁的朋友、親人、伴侶感到累贅的負罪感很重⋯⋯。
版主回覆

H: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同時也感謝你的信任,而願意與我們聯繫。

  你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讓你的情緒狀況不好,在信中提到你有家庭的壓力,不知是什麼樣的壓力,是經濟、還是家人間的相處、伴侶的關係、或是其他在工作、朋友互動…等等,這都讓我們為你感到擔心呢!我們都知道家庭對大部份人而言是一個重要溫暖的避風港。在這當中,若未能得到良好的互動關係,可能會讓我們在外面,無法有良好的自信與思維,在求學和工作上需要的體力及耐力就會有所欠缺,因為有可能在其中,並未獲得健全的修習。

  我們擔心你,因為你說,「對自己的存在,還有給予身旁的朋友、親人、伴侶感到累贅的負罪感很重⋯⋯。」或許這和妳長久以來的抑鬱情緒有關。你認知到「該重新尋求幫助了吧」是很棒的自我覺察。所以,為了你自己身心的健康,首先你可以回想一下,以前是如何舒緩自己的情緒低落,試著以你的樂觀去感受自己生命的喜悅與祥和,不是因為別人好否、別的事物差別,而是因為純屬你自己的感覺。再者,尋求專業身心科醫師與心理諮商師的恊助也是有必要的,畢竟有時候身心失衡是我們很難自我掌控的,你過去「努力的撐到現在」,真是辛苦你了!現在是讓專業進來的時候了,和專業醫療配合可以減輕很多的痛苦,慢慢的改善後,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當你找到你自己時,你會看到自己的好及優勢,這不是經由比較出來的,而是你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目標時,醞釀出人生的穩定度,就像好酒慢熟、需要醞釀,而現在就是你醞釀好自己的時候啦!

  如果你情緒仍無法平復,請記得轉移自己到有興趣的人、事、物上,例如運動、旅遊、或找人聊聊,都可以增添生活的趣味;再加上專業醫療與心輔諮商,漸漸的你能穩定自己的心緒,接著一步一步的建構自己堅強的心靈,就像車子時時需要保養、維修,人又何嘗不是呢! 在網路上因著互動互信,我們陪伴著你,也期待你在維修、保養後,若仍有心情不適、低落時,歡迎你再來信;也可以寫信至心衛中心: 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 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你。或者來電1995桃園生命線,我們有專業輔導員與你一起面對問題喔!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的。我們在這祝福你微笑迎接平安快樂!

回覆時間 2020-10-23 17:48:19
留言者
小展
日期
2020/10/20
留言內容
我最近對於離開這個世上的念頭越來越深,有一個陸籍女孩為了我放棄了一切跟我在一起,被他家人不解也是要跟我在一起,放棄了之前優渥的生活,但是卻因為家人的刻板印象而直接嗆名了一切,為什麼不給人家一次機會讓他們認可,ㄧ眛的以為人家有目的,也那麼在乎面子,說什麼娶結婚又生過小孩的被別人笑,到底是我要結婚還是你們要結婚!那甚至你們都連社會上那些單親家庭都歸類到不好的一方了!甚至連我現在去哪都要嚴密掌控,要在外面過夜就在疑神疑鬼,完全不信任我,只能休假乖乖在家,一出門要過夜就問說為什麼要過夜,我都幾歲了⋯28歲了欸!現在都要我當天來回,之前都說累了就隔天再回來,好!改天我就疲勞駕駛!我真的很受不了,人家女生也是人身父母養,當你們的女兒被說成這樣你們會開心嗎?
版主回覆

小展你好:

  面臨親情和愛情之間的糾葛,確實令人為難,深陷其中的自己,即要顧慮到親情的維持,也要兼顧到自己幸福的追求。再加上看到女友為了愛情而犧牲自己優渥的生活,遠渡重洋和自己生活,面對這一切讓你感到痛苦又有一些的憤怒!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是嗎?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的一個理論「課題分離」 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我只負責把我的事情做好,你只負責把你的事情做好。從課題分離的角度思考你的問題就簡單了。表達需要是你自己的事情,而別人(你的家人)是否接受,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你不能光考慮他們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要跟你女朋友在一起是你的事情,所以你只要把你該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而家人的反對或家人所說的一切那是他們的事情,你不用因為他們的說話,而放棄自己的追求。「課題分離」難分難捨的對象很多都是跟自己很親密的人,因此家人的極力的反對,你也不需要帶著情緒和他們爭辯 ,而是去同理他們的想法, 並尊重他們的想法,然後站在對等的位置進行溝通。

  你知道你是永遠無法滿足父母所有期待的。就算滿足了這一個期待,還會有下一個,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太累了。人生的事情我們無法做到處處兼顧,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但是我們可以可以這樣做:只要對於「自己的事」做到「盡力」,而對於「他人的事」,要做到的是「尊重」;對於未來的結果會怎樣,就聽從老天的安排,我們要做到的是「臣服」。即所盡人事聽天命,再多的擔心害怕都無法改變些什麼。加油!

  如果你還是感到焦慮、痛苦、難過,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傾聽你的心聲,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祝福你一切順心如意!

回覆時間 2020-10-23 17:45:04
留言者
日期
2020/10/14
留言內容
    您好:   我以前曾經有來留言過,想說應該不會再來這裡了,可現在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以前的我很羨慕那些無話不談的家庭,然而現在的想法是他們很幸運又幸福,希望他們不要遇到像我們家中有個不講理的人。   我曾經說過和爸吵過架,無論溝通還是用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都是沒用的。   前陣子有一次父母吵架,這並不是第一次吵架了,而且還是為了一點小事爸他要我當傳話筒或中間人已經很煩了,而且還說什麼不要抱怨之類的話(很想罵出髒話:幹)。   因為他們每次吵架都是吵得很兇,尤其是媽什麼不該說的話都會講出來,我也知道媽只要心一急就很難收拾了,想說已經這種年紀要改很難了,於是我就先跟她談話,然後她自己也有反省了。   接著爸這邊又很麻煩,就跟他說:明明你也知道她的個性就是這樣,而且這把年紀要改很難了,你就主動跟媽說被說成這樣心裡也很難受……balabala。他聽了又這付不信邪的樣子說只要跟她說還不是一樣都會講出難聽的話,每次她都這樣那樣,到最後還不是怎樣怎樣……之類的話。   以前曾經為了不能溝通的問題消沉一陣子,那次還被爸念說我中二怎樣怎樣的。明明你不懂什麼較中二這次終於可以輪到我說他中二了,你猜怎麼著,他就對我大發雷挺起來了。   他大聲嚷嚷許久,雖然沒記住每一句話,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就憑你來說教?還騎到人頭上來!你什麼時候變成這樣?我很想打你你知道嗎!?」……等。   說來奇怪,若是以前的我要是被他這樣他大聲責罵我都會哭出來,可是這次沒有,反而可以直視他的眼睛。   後來這段對我大聲怒罵被我錄音下來給媽聽,她聽了一段之後要我刪除這個檔案,我也照做了,現在想想有點後悔這段錄音怎麼不留下來。然後他們談一談之後又變得比較和平了,還說也對我沒生氣。說是這麼說,我心裡還有疙瘩在。   從這次事件我跟媽可以看出爸他是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就算說他中二也不為過,哼)。   自己的孩子無論多少歲還是個孩子;孩子就不應該對家人說教;長輩念自己的孩子是應該的,反駁也不行;對別人(自己家人)很有意見,對自己倒是很寬容,不能別人(自己家人)說自己;自己都沒錯,錯的都是別人(自己家人),不允許別人(自己家人)說他錯;別人(自己家人)遇到的大事他覺得這是小事,他遇到的大事別人(自己家人)覺得這是小事。   常把:這是常識吧。這句話掛在嘴邊,說得好像人家本來要有這種常識一樣。拜託!你所認為的常識,不代表那就是別人感受到的常識。   以上真的可以看出「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我想他需要的是機器人,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媽跟姐會對這傢伙受不了了。而且姐曾經說過姐夫從爸身上很有壓力的感覺。   媽感覺到爸已經生病(心理方面)了,覺得他很可憐,還說以後什麼錯都是媽的錯,我說可是這樣不公平,她卻說沒關係,然後要我多體諒他。如果我說不要,又要說什麼子女要對父母盡孝道之類的話,挺起來感覺像是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當下只能口頭上說好。   孝順是因為互相懂得尊重,尊老是因為我們惜弱,尊的是老而有德,孝的是長而有道,不是倚老賣老。   以前曾打給1992過,人員說:只要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就好了。   我已經給他機會很多次了,現在我連一次機會都不想給了,因為我對他徹底地失望透頂。像爸這種對人既不公平又不尊重又看不起別人的人,我想這輩子沒辦法對他孝順,沒辦法原諒他,我呸,去他的孝道,管他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是他應得的結果。只要孝順媽就好了。
版主回覆

  謝謝你願意在焦躁煩悶的時候,再寫信給我們與你一起分擔, 在你的來信中描述了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時常因為父母的爭吵,讓你夾在之中兩面不是人,也累積了許多負面的情緒在身上,這讓嚮往家庭和樂融融的你,更是沮喪與挫折。

  看到你為了家庭的和諧付出好多的努力,方法用盡卻反而換來父親的指責而更加失望,依然得不到你想要的溝通順利,達到能一起聊天的美好情形,擁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幸福狀態。能夠感受到你是位願意去努力付出的人,但父母親的爭吵習慣,與表達方式,常累積到讓你失去耐性與反感,而引起許多的負面情緒在自己的身上。 在信中提到父母經常吵架、卻又常請你當傳聲筒,這樣的狀況,應該是出自於父母彼此都十分的信任你,所以才會希望你能居中協調,但往往因為情緒問題,在言語上也常常讓你受到傷害、飽受折磨。  媽媽在這之中,也能感受到你的辛苦,為了能安撫到你,願意為爸爸的情緒問題承擔一切,由這可知媽媽對你和爸爸都有著無限的愛,因此願意承擔所有的辛苦。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往往我們都只願意讓別人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也因此會造成許多讓別人羨慕的假像,聰明如你,若能好好的思考父母親的爭吵,就是他們相愛的表現方式,也許因為情緒控管與個人的心智程度不佳,所以讓這些爭吵,沒辦法都成為有效的溝通,甚至還會波及到子女。 在現今資訊發達的社會中,與以往的社會環境差異很大,對於年長的父母來說,許多方面的表達能力與情感成熟度,往往會被自己年輕的子女超越,在這樣的狀況下,子女們若是無法去理解父母的人生經歷與生養子女生活的壓力,只是用片面負面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父母時,就會開始在自己心中升起了嫌棄與抱怨。

  所謂要獨善其身,其最主要的意思是要我們能夠不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左右了我們想要成長與助人的心,因為只有讓自己先擁有了看待事物本質與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夠成功的幫助到周遭的人,讓更多的人一起成長獲得幸福。

看到你說:「像爸這種對人既不公平又不尊重又看不起別人的人,沒辦法對他孝順,沒辦法原諒他,」想必你在努力改善家庭氣氛的過程中受傷了,你是位很有想法與理智的女孩,正因父母對自己的相當依賴,所以也時時的被訴苦與要求。 也許對於父母來說,這些生活壓力與不當情緒,也正是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輔導,因此長年累月的累積下來,背負在身上,轉而在無形中帶給子女們壓力,卻還不自知。 所謂力量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總覺得像是在佔有能力人的便宜,但事實上,卻是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機會能感受到許多人的痛苦與無奈,至於幫助與否,則是每個人對自己的選擇。

  信中你提到對於現在的狀況,已經讓你的脾氣開始暴躁與無法忍受了,這也許是你對於家庭生活寄予的美好想像,因此才更讓你更受挫。如果你能試著放下對家人不應該吵架,可以坐著一起聊天、理性溝通這樣的理想期待,試著能以自己家裡現有的狀況,從中來做些努力與發現,讓你的家庭有著屬於自己的幸福方式,接受這就是你家的特色,這樣會不會讓你的感受好一些,用全新的觀點來看待你的家庭,這樣會不會讓距離你的理想目標更親近與更容易達成呢?

  在這之中若你有任何的情緒憂鬱無法面對與解決的時候,可隨時撥打1925安心專線與1995生命線,與志工們抒發自己的想法與討論如何改善。

祝 越來越好

回覆時間 2020-10-23 15:37:13
留言者
劉瑞謙
日期
2020/10/23
留言內容
一個人負債累累,被自己最相信的朋友騙錢,被你最信任的朋友捅刀,不是面對電腦就是在房間,對自己喜愛的東西已失去興趣,想死的念頭,不想面對人群,變的自卑,每天崩潰,面對人的時候是別的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變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版主回覆

瑞謙,你好!

  看到你來信,感到心很沉重,看到你年紀輕輕,卻深受最信任朋友欺騙而背上沉重負債,難為你了!

  來信提到負債累累、不想面對人群、自卑…,不知是來自於負債產生的經濟壓力?還是來自於對人性的信賴危機呢?如果是來自於經濟壓力,不知是否嘗試過與親人商議過能否短期資助你短暫度過難關?或是評估過尋求「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適合性呢?又來信也提到是受朋友的欺騙,這部分是否也有評估過透過法律程序尋求過公道呢?不過法律專業並非我的專業,這部份提供桃園法律扶助專線電話給您參考,你也可以諮詢一下法律專業意見【(03)334-6500,他的服務時間為週一~五08:30~12:30、13:30~17:30】。

  曾經,我也有位多年好朋友遭遇困難尋求我協助,我也同樣在自己省吃儉用中給了他一筆借款,多年後當我遇到困難,請他還我本金時卻聽到了很不可思議的拖沓藉口,當下我默默二行淚下掛下電話後,也只能硬著頭皮另行他法,但是我總把那事件當成我年輕時繳的一筆學費,識人的學費、是我逆增上緣的貴人、讓我人生學會更堅毅,提早識清這樣的一位朋友倒也不再可惜了。

  看到瑞謙現在連對自己喜愛的東西已失去興趣,有想死的念頭,實在讓我們很是擔心,希望你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0-10-23 15:30:58
留言者
謝佳容
日期
2020/10/12
留言內容
我有交往對象,交往一年了,但是最近我覺得要跟他繼續走下去感到猶豫惶恐,我想到引起我不安的原因有幾個: 1. 剛交往時,他曾經說我的外貌不是很吸引他,這是我很在意的事情,我從小到大沒人說過我漂亮,頂多說可愛,為什麼他決定要跟我交往,卻還是想要再多認識其他人?他這樣做讓我很不安。 2. 他的話比我多,每次約會大部分都是聽他講話,而且一講就沒完沒了,有時我心情不好,才講幾句接著就是他在講話,他說我為什麼有事都不講話,要讓他猜半天,但是我其實很怕都是他在講話,變成「我在聽他講話」。 3.我去過他家,他家裡很省,而且他跟他父親不太說話,大多跟他母親比較有話,他父親也是一直講話型的....。他很常說他家很拘謹,他說他一個人在外面吃飯時都吃自住餐五十塊錢以下(我很難想像他到底是點多少的菜?)雖然跟我在外面吃飯是沒那麼誇張地少,只是我很納悶他薪水比我多,有省到那種程度嗎? 4.他的近視度數很高,有一千多度,我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不要像他大哥到視網膜剝離程度,但他似乎沒放在心上,我爸也曾跟我提到他擔心我男友萬一失明,很多事情要我處理,心疼我會太累。 5. 我們之間最近常會為了小事情吵了起來,我感覺是不是我越來越不安?或許是我最近工作壓力、國家考試壓力大導致我越來越沉默寡言。 其他的我也說不上來,只是最近隱隱約約覺得不適合再走下去。
版主回覆

Dear 佳容:

  看完了來信,我想這一年來你一定付出了非常多的心力及努力。除了要磨合兩人間的相處模式,同時還要釐清不同的生活習慣,也試圖去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想你也是因為很真心想對待這段感情,才會有如此多的擔憂。

  不曉得這一年的感情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或是讓你飽受安全感的事情呢?在交往中的情侶常會思考著對方是否與自己抱有相同的感情,因著這樣的想法便開始在不同地方或是事件中找尋任何的蛛絲馬跡,若有一點不和自己的意或是不理解,則會降低安全感。

  當你面對他說有事都不講話,擔憂自己一直聽他說話時,是否曾向對方釐清過自己的感受呢?在來信內容裡,我感受到好多的不確定感,不確定他是否真心想與你交往、不確定他是否了解你的感受,甚至不確定這段感情是不適合走下去。或許可以想看看,當你有了以上的疑惑時,你都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去面對這些模糊的事情呢?若長期處在模稜兩可的狀態,兩人或許會因此失去了交會點,在此想邀請你,找個時間和對方聊聊你的想法以及情緒,以及雙方的期待,當然我們所提出的一切對方不一定會全然接受,至少在感情莫名其妙消失之前,你努力了一回。不論在家或是找個週末一起出去走走,若忙碌時也可抽一個晚上吃個晚餐,透過互動過程中,讓所有僅止於在「想」的階段的事情,透過溫和的言語表達出來,對方也才能理解到你們之間的隔閡。

  不論最後這位是不是陪伴你繼續走下去的人,請記得先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並且陪伴獨立的自己,再去照顧身邊想照顧的人。祝福你,找到合適的相處方式。

回覆時間 2020-10-23 15: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