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1/07/19
留言內容
你好 我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爸媽與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我是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但是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這一年開始精神狀況很不穩定,到了最近常常會有想死的念頭。覺得自己不夠好,什麼都做不好。起初嘗試想壓抑這樣的情緒,但最近有感受到它正在慢慢失控。我還是有辦法在日常生活中發自內心的笑,但突然想哭的低落情緒在這半年時常找上門。上一秒在笑,下一秒卻突然覺得沉到海底,會很想大叫。以前喜歡的漸漸的都不想去做,就只能躺在床上想辦法壓下這份情緒。我不知道如何去排解,覺得人生一片黑暗不知道為了什麼活著。我很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自卑,但我不知道從何改善。 在這裡先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辛苦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何小姐:

       長時間受到這樣低落的情緒影響著,真的很難過,從你的文字間,我深深感受到你的無助與難受,曾試圖想去壓抑它,卻逐漸失去控制的能力,面對這樣的自己,覺得沮喪、自卑。但我想,你願意來信抒發情緒,就表示想要打敗這個深深影響自己的負面情緒,你踏出了最艱難的那一步,真的很值得鼓勵。

       我想你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是很值得肯定的事,有些人在面臨低迷的情緒時,往往會被這些情緒帶著走,你能在這之中,正視它並試圖壓抑它,這是件不容易的事,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項艱難的挑戰,而你卻勇敢的面對它,我真的覺得你很厲害。但是你有說到,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曉得,是覺得哪方面的自己不夠好,而這樣的想法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呢?

       這些情緒的出現,也許會跟某些事情的發生有關係,若是你願意,我想邀請你一同回想在過去的日子中,有沒有經歷讓你難以釋懷的事呢?另外信中有提到,是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我想家人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依靠,不過從來信中,好像無法得知最近的狀況,是不是有發生什麼事?當這些情緒來臨時,想哭就哭、想叫就叫吧,曾經的你選擇壓抑這份情緒,很難受,對身體也不好,但我想讓你知道:現在的你不再是一個人,你有我們,有宣洩的出口。

       面對這些長期累積、無法排解的情緒,我想適時地向外求助對我們是最適合的方法,就像你為了想改變現況,來信向我們尋求幫助就是一種途徑。此外,我也鼓勵你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就像我們牙痛,會去找牙醫幫我們診斷、治療;情緒也是如此,當我們無法繼續承受、甚至影響到日常作息,就需要尋求醫師的諮詢。

       最後,獨自承受的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在未來的日子裡,有我們陪伴著你。若是情緒低落到無法控制時,我想邀請你撥打1995專線,線上輔導員都非常樂意傾聽與陪伴的;同時也歡迎你再來信與我們說說你內心的難受,或是寫信至桃園市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最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7-26 13:49:28
留言者
木木
日期
2021/07/19
留言內容
跟男友在一起九年多,之前他就有焦慮症狀,近期轉變為憂鬱症,目前有在就醫以及諮商。 他對於生活各種事物提不起興趣,他一直認為自己跟我在一起會成為我人生的絆腳石,因此這陣子回應他的這些問題而感到困擾,他一直在思考是否應該分開。 我們目前住在同一個縣市,但沒有住在一起,只是偶爾見面的時候,他會表現出不開心的樣子;他跟我坦白,我是他的壓力來源,因為他認為自己給不了我未來,更是非常自卑,頻頻將我推開。 我沒有將憂鬱症的事情跟家人和朋友提起,感到很難受也不知道跟誰傾訴,情緒受到影響,難免跟著低落起來,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一切。 男友跟家人感情一直都不親,我們倆都在外地工作,這幾天他突然跟我說他希望回到家鄉去工作,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憂鬱症的影響,導致他希望回到家人身邊;但我目前工作穩定許多,也沒辦法再跟著他東奔西跑,很擔心他這樣不穩定的生活和心理,之後想在一起長久肯定是很難熬⋯⋯。對於再開始一段異地戀,以我目前的狀況,我很沒信心,我也有跟他提到我的想法。 最近與他對話總是越聊越少,他認為我們在一起那麼久,卻沒有一個適合的相處模式和相近的價值觀,他覺得這樣很誇張,認為我們是不是真的那麼不適合?對於這些問題我也一一回覆他,從前的我們可以好好相處,到現在人事物都改變了,價值觀也隨著出社會,職業不同開始有差異,這都需要磨合;只是他給予的答覆都很冷淡,跟我說著他很無奈,對於一切感到無力,看到我就覺得愧疚。 這陣子接連遇到以上的狀況,老實說我跟他都知道我們不再那麼開心,我也跟著思考是不是我該跟公司請調回台中的單位呢?各種思緒混亂,不知道該怎麼理清自己的思路,以及處理好自身的情緒。該如何才能夠在自保的狀況下,也能好好陪伴他?我真的很希望跟他好好在一起,但他總是認為我在強顏歡笑。 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木木,你好:

       讀完來信,對於信中提及交往九年多的男友最近被診斷為憂鬱症就醫中,對方覺得沒辦法給你未來、怕拖累你、覺得你們不適合等等,以致於這段感情呈現出不穩定、好像快觸礁了,任何人遇到這種狀況,都會覺得無力、思緒混亂和不安的。面對這樣的困境,仍不放棄的寫信求助,真的很棒,也顯現你對他的愛,並沒有因為疾病而退縮,很想陪伴他一起渡過難關,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讓你覺得無力、困惑,真的辛苦了!

       現代醫學資料統計,人們因為壓力沒有適當的抒解,導致罹患精神疾病的確診病患數,跟過去比起來有增加的趨勢。隨著時代的進步,每個人所面對的壓力,可能來自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等,壓力的來源無所不在,每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在面對壓力時,我們該學習如何舒壓也成為日常重要的課題之一。適度的運動、到戶外走走、看看書或找朋友聊聊或聚聚、學習新事物,這些活動都能舒緩我自己的壓力。不知親愛的木木,你閒暇時自己一個人或和男友一起時都做些什麼活動呢?男友跟你坦白,你是他的壓力源,指的是什麼呢?是你們相處的過程中,你的那些行為或動作讓他覺得有壓力?還是男友自覺無法給你未來而有壓力呢?   

       每個人可能都會生病,生病時就醫遵從醫囑加以治療,依據疾病的輕重會在不同療程後痊癒或獲得控制,如果是感冒可能服個感冒藥3-5天就會痊癒,如果是高血壓等慢性病,透過長期服藥能夠加以控制,避免導致其他疾病的風險。木木信中提到沒跟家人講~男友罹患憂鬱症,是否有什麼顧忌呢?你對於憂鬱症的看法是什麼?我覺得憂鬱症只是精神上感冒了,我身邊的朋友也有曾罹患過憂鬱症,但已經痊癒的案例。每個人生病當下,通常本能的第一個反應是怕連累人,只因為不想讓愛我們的人有負擔,不妨可以先了解男友的想法?記得醫生曾跟我說~把疾病看成是上天給的禮物。每個病患在被確診需要長期抗戰的疾病當下,內心的感受可能是晴天霹靂、無法接受、煎熬的。但靜下心來思考醫生說的話時,當我們收到禮物時,會迫不及待的想拆開,只為了想知道裡面是什麼?有什麼功用呢?如果用拆禮物的心態,去了解憂鬱症的形成原因、發作時有什麼症狀、以及日常需要注意什麼?我想這也能幫助我們,多認識疾病的知識和樣貌,也能避免陷入因為不知的恐慌。

       自從COVID 19進入三級警戒以來,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時也會讓人覺得悶悶的、不開心、甚至有點小憂鬱,透過適度的運動,能夠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減輕憂鬱的感覺喔!在相同的家庭裡,兄弟姐妹間彼此的價值觀也會有差異,更何況是來自不同的家庭呢?相愛容易相處難,彼此間需要多一點理解、互相溝通、尊重、包容,試圖在當中找到平衡點並互相扶持,才能避免因為不了解彼此而產生衝突。親愛的木木,目前對於如何維繫這段感情、是否請調回台中的單位等等,諸多事情讓你困惑,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是先找回快樂的自己,因為有了快樂,你才能有更多的正能量,去面對所有的挑戰。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悲傷、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7-26 13:44:04
留言者
疑惑
日期
2021/07/19
留言內容
很害怕失去重要的同性朋友,請問我該怎麼做以加強、穩固和他們的友誼? 感覺失去其中一人自己一定撐不下去⋯⋯
版主回覆

親愛的疑惑:

你好。

       看見你的來信,我讀到了你的不安與害怕,以及你重視朋友的心情。我想,你肯定非常喜歡你的朋友們,也從她們身上得到了很多吧?想要維繫感情卻不知該如何是好,恐懼著會失去重要的朋友……看見你的這份忐忑不安、這份無助,我感到非常心疼。

       來信寫到,你想找到加強、穩固朋友的方法,因此,我有一些想法想和你分享。

       其實你願意來信求助,試著找到維繫情感的方法,在我看來,你已經做到了穩固關係中相當重要的一步,也就是「想要維持」的意願,以及試著找到方法的實際行動,我覺得這樣的你是非常值得嘉許的,你真的很棒。

       人與人的相處間,難免會因為彼此的距離而感到焦慮不安,更何況是親近的朋友。我們很容易害怕失去他們,因為對我們來說,他們在自己的生命中,已經站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種焦慮不安的心情,在彼此間的關係達到一個讓個人感到舒適、且擁有足夠安全感的距離時,比較容易平息下來。不知道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產生了不安全感,導致現在的不安呢?

        我自己也曾在與朋友的相處間感到惶恐不安,擔心他們會討厭自己,或是害怕有天,他們當中的誰與彼此吵了架,這些讓我非常喜歡的人們就會分崩離析。這樣的恐懼來自於在乎,也是這樣的害怕更能讓人嘗試著維繫情感,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你已經擁有的這份心情,便是最重要的開始。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想試著邀請你,在懷抱著為朋友著想的溫柔下,我們或許能嘗試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勇敢的做自己呢?朋友間往往是因為被對方這個人所吸引,而選擇去親近,是一個平等且美好的關係,當我們選擇做自己時,那些欣賞、喜歡自己的朋友,自然就會更加靠近,與他們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穩固。

       這些是我自己的想法,將這些分享給你,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幫助。最後,我看見你寫到,你擔心失去任何一位朋友都可能讓你撐不下去,不知道你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過的事呢?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很願意再繼續與你聊聊,無論是再次來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復;也可以撥打生命線1995專線電話。

祝你和朋友相處愉快,也希望你開開心心。

回覆時間 2021-07-23 21:08:01
留言者
Abi
日期
2021/07/20
留言內容
你好,我主要是想詢問該怎麼解決我媽的問題。我的媽媽從小家庭環境就比較辛苦一點,導致他成人後的個性比較孤僻(本人自述),加上他和我爸離婚後他沒帶走我和我妹,獨自前往大陸和一位叔叔結婚生下弟弟覺得很自責,即使我們講了千百遍我們一點都不怪他。 近幾年弟弟為了上學的問題他們一起搬回台灣,也在這邊買了一間房子讓我跟我妹有自己的房間(我和我妹雖小時候是跟阿嬤住,國中就搬去高雄阿姨家,因此沒有自己的房間),除了感覺媽媽一直想彌補我們之外到這邊都還好。之後一直慢慢的變的有點奇怪,我們家跟另一個阿姨家住很近,表哥表弟們也在那邊所以我幾乎天天開去串門子,我媽漸漸開始變得很陰沉,只要我說我要去阿姨家玩他就會開始有點不爽,甚至不跟我們說話(但他從來沒對任何小孩子發火,感覺很壓抑),但我只是想跟從前一樣去找表哥表弟玩罷了⋯後來他感覺討厭起我阿姨,公事上感覺處處針對他,有時候還會跟我說阿姨怎樣不對怎樣錯的,搞得我阿姨後來還有點精神上的問題去諮商,後來也中止我媽那邊的工作。 到後來我也因為受不了家裡鬱悶的氣氛所以到別處工作,沒有住在家裡。這期間,我媽好像開始上些什麼心靈的課程、還有什麼催眠,雖然變得開朗了,但是感覺又更陌生了。 她開始有些新的觀點,譬如說人會致癌是因為心裡的問題、喉嚨有病痛是因為不肯把話說出來、甚至是這次的疫情,她說那些人會染疫死掉是因為他們潛意識不想活了⋯我看到這句話馬上暴怒並且說這種說法對於死者非常無禮,接著他就說他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不是凡人,她去上課程是為了如何當凡人,他就像高功能自閉症那樣,還在學習我們已經會的東西⋯ 其實他從以前就會講他不是凡人,他說師姐說看不到他的命數,那是只有仙人才會發生的事,對我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大放異彩⋯(但是那位師姐不是神棍,反而是讓人感覺平靜的人,也不會成天把神明的話掛在嘴邊)。阿姨說自從我媽跟我爸離婚後非常不穩定,因此他介紹了一位有靈性的人,從此之後我媽對這種事深信不疑,什麼神明、輪迴、靈性他都看,心靈很寂寞的感覺。 對於他上什麼課我都沒有意見,但是這些課程只讓他把情緒越藏越深,感覺越來越偏,而且會表現的自視甚高認為他是仙人,站在比別人還高的角度跟別人說話、都帶有說教的意味。有時候說他是錯的,他也會直接帶過,或者用一種我不可能是錯的先敷衍過去態度草草帶過他說錯的話或自己打臉的事。 曾經想說是因為他回來找不到歸屬感才會越來越信一些偏方,所以我們都非常的忍讓他,相信等到住習慣了這些問題會消失,但隨著他信念的壯大,阿姨曾經告訴我因為我媽,他很想死掉、表哥表弟覺得他變得有點恐怖(思想的部分)、我也因為受不了搬了出去住、甚至是我弟,他告訴我他覺得媽媽和他爸爸(叔叔)最近講話都感覺有點瞧不起他,但他不敢講因為他住家裡,讓我覺得是不是我們縱容她導致他變成這樣,明明我們都很關心他,但他自己把心離的越來越遠,離到天上去了。 這次借著疫苗的事情我用很嚴厲的語氣告訴他這種想法(對於死者、還有對於疫苗會破話人體)很偏激也很扯,但他還是用一樣的態度對待我和妹妹(上述那個高功能自閉症的部分),我找不到方法跟他溝通,即使溝通了也會推給他是仙人,在學凡人的事來迴避,這一切都聽起來只是想逃避自己的過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他很高傲、自尊心非常高、孤僻(重心幾乎都在家庭,沒幾個朋友),但他非常愛家人,很希望大家(我們小孩,包括表親)都住在一起,只是我們都大了,不可能一直圍繞在他身邊,可能也因此讓他剛回來一年多但很不安;他努力找了什麼課程來平靜心靈,但卻讓他有點難讓人親近。其實平常都沒什麼問題,但家裡隱隱約約會有一種很沈重的感覺,就連我弟都很厲害的直接在房間玩電腦不出客廳。 現在只要講到家裡的事我的壓力就會莫名升高,最近也要結束目前的工作因此要搬回家,搞得我只要想到回家這件事就會有點焦慮。來這邊講述除了想問一下我媽這件事該怎麼辦,也想問問我該如何調適心情,覺得已經有點焦慮了。 之前有一陣子陪著我媽,但到後來整個憂鬱起來,只好搬出去住。雖然得到了精神上的平靜但也曉得這不是長久之計,總是要回家面對我媽。 這次我對他講了很重的話,但其實我一直很想跟他說:現在的他很陌生,比起仙人媽媽我更喜歡以前那個從前人生有點苦但過的很平凡很好的媽媽。但我只敢跟我妹講哈哈哈⋯ 感謝看到這裡的人。
版主回覆

Abi,你好:

       看到你面臨著關心母親,卻又因與母親觀念上差異,而衍生相處壓力與無奈感,難為你了!

       有時我們認為所謂的「孝順」,就是承擔起家人的期待、理所當然的應該當個順從的、體諒的孩子,看起來是和諧的,但這畢竟是表象;又或許這是在害怕表達不同意見後可能導致的衝突。但其實這樣的妥協,長期下來,有時反而讓我們的心喘不過氣來。之前也因為無奈,又正好有機會外出工作,而順此機會選擇離開家,有時後這樣的「情緒隔離」確實有其作用,它讓我們保有力氣去面對生活;或許短期的「情緒隔離」是種選擇,但是,要注意,不可以讓「情緒隔離」成為習慣,因為長久下來,這會鈍化我們對周遭一切的感受力。世上切割不斷的..血緣親情就是其一,俗話也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確實與家人相處上無法如己所願的調整,那麼勢必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來信也提到「一直很想跟他說:現在的他很陌生,比起仙人媽媽我更喜歡以前那個從前人生有點苦但過的很平凡很好的媽媽」,如果不好當面說出,不知是否想過透過通訊軟體完整的向母親表達你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呢?又回想過去,是否曾經也有什麼事情與母親存在重大歧見,而自己又有用過什麼樣的方式達到傳達內心想法呢?所以我們仔細的想想,如果家人相處還是存在著「愛與彼此關心」,是否我們也可以在這樣信念的支持下,或與妹妹共同探討,試著不同方式和母親溝通,利用機會讓母親了解姊妹倆的真實感受與擔心。

       信中也提及,母親也是有努力想改變,所以也進修了一些課程,你也為母親變開朗而開心,卻也因擔心母親的一些觀念想法。對於你較為擔心的母親觀念上的改變,也努力地想嘗試想與母親溝通想法,相信你也是內心對家與母親充滿愛的女孩,唯有心中有愛才會關心母親、才會想辦法想改善,但似乎效果有限。最近,你將面臨返家共同生活,而再度產生了焦慮…。如果各項溝通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但自己又無法免除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情緒焦慮,不知是否有評估過獨立生活,但透過經常返家與家人共度部分時光的方式來調適呢?兼顧能觀照到母親與家人,卻也保存了自己的生活空間。在這裡,想要提醒的是要知道「自我認同」,應始於要「愛」自己,人生無論如何,終究是「自己」在感受最後的喜怒哀樂;也無論如何,最後都得靠自己做出最終的決斷!不論決策是什麼,沒有對錯;只是在當下適不適合,僅此而已。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再來信生命線。

祝福你-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1-07-23 20:54:04
留言者
日期
2021/07/18
留言內容
事情已經很久了 我媽媽也很久沒和我說話 我在一天吃了一個東西然後我媽媽來質問我:東西呢 我就說我吃了 他就需很大聲罵一堆 我說:阿誰叫你去看 你不去看不就不會生氣嗎 你可不可以冷靜一點 她對我說:已經說過多少遍不是不讓你吃吃你吃 一點就好了你是要我說幾遍每天為吃的吵架你 不會累嗎 我說:你不是也一樣你不去看 不就不會吵架 你很奇怪這麼激動幹嘛 她對我說:這麼激動幹嘛還不是因為你講不聽 從以前說到現在你還是一直吃你是真的不會控 制自己嗎 我說:撇開次數不說光是吃本身就是小事為了 這種小事我們這樣鬧值得嗎 媽媽對我說:你好意思問還不是你造成的你乾 脆搬出去住好了這樣也不會有人管你剛好順你 的意 我說:你冷靜好嗎我們每次最多的就是因為 吃可以這樣就好嗎你可以冷靜一點嗎 她對我說:我也不想可是不這樣你不會改 我說:你一定要這樣說是嗎要說大家來說我會 這樣還不是你害的要不是要你買個零食都那麼 困難我會這樣吃嗎? 她對我說:我買的咖啡水果餅乾你不是吃了 我說:那也是你害的要不是你都不買好吃的我 會飢不擇食吃我比較不喜歡吃的零食嗎? 她對我說:對你什麼都只會怪別人不會檢討自 己 我說:不會檢討自己也好過你是一切吵架的根 源 她對我說:你一定要這樣說是嗎你還不知道錯 我說:我會這樣也是你害的要不是我剛才已經 叫你冷靜息怒不要激動你還是不冷靜我們會 吵到現在這樣嗎沒辦法我安撫不了你我沒那個 能力伺候你 然後他就再也沒對說話了 你也覺得她很瞎對吧 每次生氣時罵人也就算了 為什麼還會需要冷戰 我這個人是屬於無法接受冷戰的 所以我就更會一直罵她 然後他就更不說話更生氣 沒辦法 你們覺得呢 冷戰是應該的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雪:

       收信平安!看著你提到的困擾,雖然只有短短一句:「媽媽已經很久沒有跟我說話了。」,接下來你說了很多吵架過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對媽媽不肯跟你說話的感覺,讓你有著焦慮和不知所措,你擔心媽媽再也不理你了。光是從這裡,就能看出你對媽媽的重視。同時你也覺得媽媽不應該這麼瞎,隨便為了吃個東西罵人和指稱她不能冷靜和你對話並且還不理你等等,認為媽媽應該要忍耐下來,不要對你有多餘的關心,這樣你也不會再隨便指責她罵她。你這種矛盾的心理,確實折磨著人。雖然你認為吃一點東西不要緊,媽媽根本不用這麼緊張。而且,你也相信自己會學著慢慢克制自己,對嗎?

       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故事:我自己也有兩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孩子因為飲食的習慣,造成過度的肥胖。你相信嗎?雖然他有185公分,但是他的體重卻有130公斤,有一天他在工作的時候,突然喘不過氣來,整個人動彈不得,他有一點水腫,卻一直以為只是身體很壯。很快的我帶他去看了醫生。

       醫生第一個要求就是每天走1萬步,同時開給他心臟和腎臟損傷的藥物,然後告訴他從今開始,每天吃固定的量的食物,太多食物絕對會使腎臟負荷不了,再嚴重下去就是糖尿病,同時一定會影響心臟(其實肥胖對身體所有器官都危害),因為這個不舒服太可怕了,對他來說好像接近死亡邊緣,而且他才20幾歲,他知道自己一輩子不要帶著腎臟病,甚至洗腎來過生活。

       飲食過量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吃的過程雖然十分的滿足,但是醫生說帶來的後遺症可能是一輩子永遠的痛苦,你能想像每隔一天就去洗腎的感覺嗎?用極粗的針管插進血管,再抽出你的全身血液,經過機器過濾,再送回你的身體,血液中什麼養分都沒有,整個人只有完全的空虛,甚至有時候連站立都不穩。更重要的是,洗腎的人,每天只能喝一點點水,食物更是控制到極點,能吃的種類和份量很少,多吃一點點就傷害很大,吃東西一邊維持生命,一邊卻傷害生命,你能想像肥胖會遭致身體這種矛盾嗎?我的朋友在洗腎中受不了這種控制,多吃了一根玉米,最後急救不成死亡,這是我身邊朋友真實的經驗。

       所以我的孩子他也被震撼驚嚇到,從此寧願選擇在平時正常飲食和多運動,並且在特別的時刻,為自己增加一些幸福感時才吃一次美食,那種幸福感和滿足感倍增,既安心又安全。接著他安排去了健身房,一個月的時間,他發現他的血壓降低,同時他覺得走路更輕鬆,胸也更挺了,因為在他健身房裡走跑步機,讓他身體的肌肉開始恢復,而且體型也漸漸的變的更精實,讓他看起來更精神。現在的他是116公斤,疫情停止了健身房運動,於是他在家附近利用晚上走路,並維持他養成的的飲食習慣,慢慢的不再隨便把東西塞進嘴裡。

       分享給你這個故事,是因為你還年輕,但是如果沒有節制的將食物送到肚子裡,那只剩下沒有幾年的機會,就會造成疾病。在疾病發生之前,其實我們也一定會慢慢因為外表而喪失了自信。

       希望你能在理解過度飲食的狀況下,學習去分辨和認識自己對食物的感覺和需求,不論是在內在心理還是外在的習慣性飢餓,讓你得要先將食物(即使是不覺得好吃的食物)吃下去,來填充滿足感的原因。好比吃東西之前,多花兩三分鐘去明白自己在不是正餐時間,為何要將食物吞到肚子裡的感覺;試試看吃慢一點,吃少一點,專心的吃、慢慢的品嘗,這也能減少將過多食物吃下肚子後悔不及的感覺。

       看起來你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和家人的關係一定是重要的,雖然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有一些些叛逆,有些自己的想法,但那完全是人類成長所必需要的過程;在大腦整合之前,這些經歷都會成為一種練習,在身心成熟後成為獨立自主的資源,你不需要擔心,而需要去理解和修整。想像大腦和身心像是一棵樹,自己的學習像是一個園丁,把多餘的不需要的枝葉加以修剪,再仔細的觀察,哪些是要調整的,何時要施肥,何時要除蟲,好好照顧讓這棵大樹成長成為強壯有力,而且是對自己內心以及對外與人的關係連結,有最好的共鳴,這才是你想要的,不是嗎?從你說你不能接受冷戰這件事,就知道你是重視人與人的關係的。

       假如你可以想像,你的角色是媽媽,而媽媽的角色是你,你會怎麼幫助她呢?你願意看著她因為不小心吃下過量的東西傷害到身體,影響到自信,而依然的不表示關心,同時在她責怪你不買好吃的食物,在你勸她少吃一些,照顧身體時就罵你,你還能繼續的關心她嗎?如果你想像了,可能就能看清楚事件原委。

       媽媽因為關心,說話的方式讓你感覺到不舒服,錯失了一個改善的機會。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其他的朋友,他們有沒有和你一樣的生活方式,有沒有和你一樣的飲食習慣,如果沒有,那也許是對我們一種提醒,讓我們調整一下自己,不要把所有的需求都化成食物吞進肚子,要去分辨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感覺到匱乏。

       接下來討論一下和媽媽的關係:媽媽因為關心擔心,用她會的方法來幫助你,結果造成你和媽媽以吵架收尾,然後她慢慢因為難過再也不和你說話。我個人的經驗是,我也是一直唸著我的兒子,不要再吃了,確實他會因為感覺到為了吃這種小事被指責,產生很不舒服的情緒,然後跟我吵架;接下來一樣的,我會非常非常的難過,接著用不跟他講話的方式來讓自己平復,也提醒自己孩子長大了,要為自己負責,而不再叨念他。結果,還是因為他身體不舒服了,自己受苦了,才想要改變,也許這就是他不肯接受別人善意的關心所必需受的苦。幸好發現時,損傷只是剛開始,改變還來得及。當時做為母親的我沒有懂得其他方法可以勸阻,也許身為當事者的你,可以給我建議,我應該怎麼對我兒子怎麼說,他才能開心的接受的意見,幫助他自己的健康?

       關於飲食控制這件事情,只有一封信是沒有辦法處理的,我希望你可以安排一些時間,如果在學校,你可以到學校的輔導室找輔導老師談談,或者你也可以打電話到1995生命線或1980張老師,跟老師一起聊聊如何幫助改善;你經濟若許可,也能去找諮商師談談。當然還是很歡迎你寫信來,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這也很好。

       知道你在意和母親的關係,重視母親,對於母親的冷淡感覺到失落,或許你能試著真心的和母親再談過,並且用一個兒子親近母親的態度,媽媽在得到安慰後一定會心軟和接受你的,只要你能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心,媽媽會安慰和寬心的。最後,祝福你,平安健康,也能和母親重新的回到親密的親子關係,讓母親稱讚你的貼心。

回覆時間 2021-07-23 20: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