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企鵝仔仔餅
日期
2021/09/13
留言內容
老師你好 好久不見 我又來了…… 前陣子找到了一份工讀的工作,做了快四五個月過後有跟老闆娘說能不能先讓我暫時當正職人員,過沒多久一些因素我離職了,同事請了一段時間的假,回來上班的第一天他的情緒就有點跟之前不一樣,我當然能體諒他會擔心家裡的一些事情,但也不能把他個人的情緒發洩在別人的身上,後來下班後我就傳訊息跟老闆娘說我要離職了,雖然我很喜歡這份工作老闆跟老闆娘人也都不錯,但是我真的無法在待下去,過沒幾天他們也找到了正職人員,我卻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我也嘗試在其他匿名網站發文看看別人能給些什麼想法,但是那些好心人士的想法確實真實社會的現況,我沒有大學學歷確實很難找到好的工作,我也不想去工廠之前待過卻被裡面的老員工霸凌沒多久我也離職了,有時候在想是不是自己沒有抗壓性很玻璃心又很沒用沒專長,一直成為家裡的負擔 一度度的想從這個世界離開,這讓我覺得成績好就能自己選學校,成績不好就是學校選你,這個道理跟工作一樣,沒有好的學歷就沒有好的工作,即使那個人多麼的努力打拼也換不來好的工作。 不好意思我說的有點多 一直心裡無法說的話用打字的也很難詮釋出來,謝謝你們願意傾聽我們:)
版主回覆

親愛的企鵝仔仔餅:

  感謝你願意信任我們、和我們分享你的心情及遇到的困難。

  從這幾次的信件中,我看見企鵝仔仔餅一直努力生活著、勇敢面對挑戰,能從挫折中思考學習,而且願意瞭解他人的想法並尋求幫助。雖然過程很辛苦,要面對現實生活的金錢壓力、前同事莫名的情緒宣洩,可能還有偶爾浮現自我懷疑、來自家人的種種期待,但你仍然選擇為自己負責,腳踏實地找工作以支付開銷,也試著安排進修,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更好。這些都很不容易,而面臨這麼多重擔的企鵝仔仔餅,好令人心疼,擔心這些壓力是不是要讓喘不過氣了。

  這一次的信中提到了對於社會的困惑──努力打拼是不是都將徒勞無功?結果是不是早在起跑點就被決定好?這些問題永遠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我們總是可以同時找到支持與反對的例證。但我想,當這些疑問出現的時候,多少都覺得這世界很不公平,甚至同時有些生氣,又有些無能為力吧。或許努力不一定就能達成目標,或許擁有好的配備就能跑得比較輕鬆;但不行動就一定看不見路途的景致、也不可能朝向目標前進。其實不論邁出步伐或駐足觀望,都有各自的好處與壞處,重要的是,怎麼樣的生活是你所期望的?

  我也好奇,對企鵝仔仔餅來說,何謂「好的」工作?我們可能會考慮到工作的時間地點、薪水待遇、穩定性、發展性、工作內容、意義感、職場人際關係、偏好團隊合作或獨立完成、喜歡服務人群或機器作業等等,有哪幾項對「現在」的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定不能犧牲的?你在意這些項目的原因是什麼?要找到一份完全符合我們期待的工作,除了能力超群以外,想必也是累積了一定的人脈與運氣。那麼,現在做什麼事情是我們可以負擔、而且可以讓我們更靠近理想工作的?若有想到這樣的事情,那就去做吧!

  若想進一步瞭解自己的性向與就業市場的狀況,可以搜尋「就業服務處」或「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職涯諮詢服務;若想培養自己的技能,則可以搜尋「勞動力發展署職業訓練」,大部分的課程都是政府補助,不需要額外付費(但須達成規定的出席率)。當然,我們歡迎你再次來信,若想找人即時聊聊也可以撥打1995生命線,線上輔導員可以即時回覆。祝福你,也希望這些思考方向及職涯資源能幫上你的忙!

回覆時間 2021-09-17 13:34:15
留言者
困惑
日期
2021/09/03
留言內容
請問如何才能考好證照?實作部分覺得不知道該怎麼做用什麼態度做才能通過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你好:

考證照代表著「即將要規劃並安排取得乙份『證明』」。一方面,它將證明你在知識和技術上通過了考試所要求的門檻;另一方面,則是證明你具有一定的能力從事相對應(相關)的工作。

證照的取得有它的通過標準(例如:考試成績、實作表現…等等),所以督促自己能夠「通過門檻」是第一要件;至於通過門檻之後,要取得多高的成績(或者是多傑出的表現),則看你如何考量和安排。

你在詢問中提及到「態度」一辭。這個部分,我目前想到的是「自身要能夠試著將所學『反覆練習』和『融會貫通』」,以至於把知識和技能,真正地習得並且應用。

然而,畢竟是領域的初學者(生手),所以在學習(備考)過程中,則可以試著適度地運用相關資源(例如:與授課老師討論、上網查找資訊…等等)──讓自己在有支持、後盾的情形下,在要考取證照的道路上穩定地往前行。

另外,我想試著與你分享的是:「無論是要考取證照,或者是在取得證照以後,皆是一段路程;前者是開始往一門領域前進,後者則是邁往取得之後的生活安排前進」。

   在路程上,可能仍會有難題或挑戰發生,而需要去面對或克服;此外,如何在備考、生活、自我照顧…等等面向,取得到平衡點──這些邀請你後續可以與生活當中,值得信任的部分親友或是受過訓練的電話輔導人員(電話撥打「生命線1995」或「張老師專線1980」),藉由討論以協助自身釐清。

最後,祝福朋友,後續考照順心、順利。學習之餘,也別忘適度休息。後續若有需要,可以持續來信至協會,或者至網站「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進行回覆。

回覆時間 2021-09-17 13:29:07
留言者
蘭櫻雨玥
日期
2021/09/11
留言內容
我只和妳們說 但得保證不和我家人說 因為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撐到妳們打給我... 我真的很痛苦 我沒有朋友真的沒有 至少沒有任何一個是真心去對待的 我沒有任何一個朋友知道並接納我的狀況的 我只能找老師找妳們 但時間久了我累了也怕了 妳們不是萬能的只有上帝才是 我是基督徒 雖然上帝不允許我們自殺 我也不會這麼做 但再繼續這樣的生活 我真的捨不得我的老師每天接受我的負面情緒 我也捨不得這裡的妳們 我可能真的只能選擇放棄一切 我有多希望自己被關在精神病院別放出來 有多希望有個地方能好好關住我 別讓我再接受任何一點刺激... 我好累真的 好累... 救我如果可以...我也好想跟老師說 救我...
版主回覆

親愛的蘭櫻雨玥

  妳好!謝謝妳在這麼痛苦的時候,選擇來這裡寫信。這裡很安全,我們可以給妳保證,不會告訴妳的家人。妳有什麼想傾吐的,不想被人知道的故事,這裡都可以說,我們會耐心的聽。妳說妳沒有真心對待妳,並接納妳的朋友。妳一定很孤單吧!但妳有關心妳的老師,還有我們在這裡陪伴著妳。我們不會因為妳的負面情緒而感到疲累,但我們會因為妳被困在痛苦裡而心疼。看著妳求救的字句,我多麼想伸手去拉住妳。我們當然不是萬能的,但我們好願意陪伴妳,只要妳願意,我們可以同行一段,我們願意與妳一起面對妳遇到的困難。

  妳說:希望自己被關在精神病院別放出來有多希望有個地方能好好關住我別讓我再接受任何一點刺激...。來信中沒有提到妳最近又經歷了什麼?是發生了什麼事刺激了妳,讓妳這麼痛苦的說出"好希望被關住"這樣的話呢?如果妳願意,也可以來這裡說。雖然我們不能幫妳解決,但至少說出來,有人懂,就不會那麼委屈的覺得只有自己在承受這一切了啊!每一個令妳難受的事件,產生的負能量,都會累積,說出來,也是一種宣洩的方式。

  我們很願意聽,但也要妳願意講。心很累的時候,感到絕望的時候,都不要忘記,我們一直在這裡,為妳守候著。如果妳想找人聊聊,妳也可以利用1995生命線,線上有專業的協談人員,可以與妳展開對話。陪伴著妳,在妳最需要的時候。如果我們無法為妳撐傘,那麼我們也希望讓妳知道,我們會陪著妳一起淋雨。歡迎妳再次來信給我們。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1-09-15 13:55:42
留言者
日期
2021/08/31
留言內容
您好,這邊是一名女校的高三學生,最近有一些社交方面的問題,大概是從上高中起,就開始很害怕跟陌生的人接觸,手會無法控制的發抖,在面對同儕時這種狀況尤其嚴重,也不太喜歡出門,因為到店面要跟店家交流會讓我備感壓力。無論是出門上學或補習,每天都會感受到很緊張跟焦慮,日復一日,抵達學校前,都會思考要怎麼踏進教室等等的對別人來說不足為奇的問題,此外也常常覺得別人是不是討厭我、想害我,只要別人表情或回應上有任何一點缺乏善意都會給我帶來強大的壓迫感跟恐懼,不知道為何會突然發生這種狀況,印象中也沒出現過重大變故,小時候3、4歲是可以自己去外面買東西,跟別人交流的,但大概6歲起,就變得比較內向,也不敢自己出去買東西,國小後在學校一切正常,但也不太願意跟陌生人說話,國中有稍微自信一點,可是很討厭社交相關活動,上高中後就開始變得非常恐懼社交(抱歉,我敘述事件可能有點亂,現在有點語無倫次)曾經有想過尋求心理相關的幫助,但是又覺得自己可能太大驚小怪,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嚴不嚴重,或許常人也會有這樣的狀況?諸如此類的問題會打擊我想尋求協助的心,但最近實在有點快受不了,暫時沒想過尋求校內輔導老師等的幫忙,因為不太信任,跟他們講話會讓我覺得有點焦慮,我寧可跟完全不知道我是誰的傾訴,另外還有就是我很害怕失敗,所以上課完全不敢舉手回答或發問,總覺得很尷尬(但國中時很常舉手回答問題)不知道是因為讀第一志願壓力太大,同儕能力都比較強,所以不敢表現自己還是如何,我自己也不太明白。另外,我發現最近自己的專注力變得很差,也變得很依賴網路,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提升自制力,試過很多種方式,但還是會繼續浪費時間,之後心情又會加倍焦慮,不知該如何是好。想知道我這樣的狀況有需要尋求心理師幫忙嗎?如果需要的話該怎麼和家長開口,或者瞞著父母,偕同朋友去是可行的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青

  妳好!很高興收到妳的來信,妳在來信中非常詳細的說明自己的身心狀況,還仔細的回顧過去的自己與現在自己狀況相互對比。這是非常可貴的線索,也顯示妳對自己身心狀況的敏感度非常的高。這是非常難得的,許多人都沒有察覺自己身心出狀況,或者有察覺但也選擇忽視。妳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並來這裡求助,這是非常勇敢且有智慧的決定。在妳的描述之中,說到自己的那些狀況,實在讓妳快受不了了,又不想求助學校的輔導室,這些日子,相信妳一定過得非常辛苦又煎熬吧!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與人相處,會產生許多的連結與互動。而這些人際間的關係與互動,在我們的內心,會提供我們很多養份,讓我們得到心靈的滋養。但有時也會產生一些衝突或矛盾,這些衝突與矛盾就會成為我們壓力的來源,通常我們都能透過自己的方法去排解這些衝突與矛盾,壓力就解除了。但若內心的衝突與矛盾大到我們自己無法排解時,或多到來不及排解,產生的壓力也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甚至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也可能讓我們生病(生理上及心理上的疾病)。雖然妳說生活中沒有發生重大的變故,但也有可能是許多微小的變動,妳可能沒有意識到,而這些微小的變動,或者被妳忽視的壓力不斷的累積,日積月累對妳產生了影響。依據妳的描述,我猜測這些變動應該是從高中開始,因為進入了第一志願,妳意識到的是自己的喜悅,如願以償的進了第一志願的高中就讀。但能進入這麼優秀的學校,意味著同儕之間都是非常優秀的。妳不能有所鬆懈,不然就會被超越,遠遠的被拋在後面,連別入的車尾燈都看不到。這也會是一股無形的壓力,想想這樣的日子,過了二年下來,妳每天不是去上學,妳是去打戰的狀態(充滿緊張與焦慮,不敢放鬆的做真實的自己)。妳描述的那些症狀(焦慮、社交恐懼、害怕到手抖、不想與人互動、依賴網路)這些都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小角冰山,是妳能意識到的部份。但其實水面下的巨大冰山,是妳無法意識到的。而這個水面下的冰山,才是實質問題的所在。若能將實質的問題找出來,妳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會得到改變,甚至會漸漸消失。我們都是帶著自己的價值觀與成長經驗在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程度不一的心理層面的問題。當妳覺得有情緒上的困擾與問題時,認為有需要協助,就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尋求協助。就像身體生病時,若能自癒當然很好,但若沒辦法自癒,適時的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是避免延伸其他問題的最佳解方。當妳覺得自己有需要尋求心理方面的幫助,就認可自己的需求,不需要否定自己的需求。

  由來信中的描述,妳的狀況,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了。(不能自然的與店家溝通互動,不能放鬆的走進教室上課或去補習。)由於妳未成年,還是需要受到父母的監督與保護。若妳自己求助醫療院所的身心科,院方也會要求妳的父母陪同。妳還是要將自己的狀況與父母做溝通,把事實描述給父母知道,告訴他們妳的狀況,妳的感受,並且向他們提出妳的需求,請求他們協助妳。只要妳真切的表達出自己需要協助,相信爸媽能體會到妳的困擾,並願意陪妳一起面對妳的問題。平常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也可以撥打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若希望與專業人員面對面諮詢,也可以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諮詢面談預約>>選擇適合的時段,於預約時間到現場與專業人員會談,每位民眾可免費使用四次心理諮詢服務。

  尋求心理治療前需要有一個思想準備,就是必須認知到心理治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很少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心理諮商師會利用心理學的方法,與妳建立關係,在安全與信任的基礎之下,提供妳協助。讓妳能夠對現實世界敝開心屝,鼓勵妳敞開自己隱藏的內心深處,把人生的能量重新安排,再給人生一次機會,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獲得人生的滿足。這是需要一段時間與過程,才能達到的。未來若還是有相關的問題,都非常歡妳再度來信與我們討論。我們會一直在這裡,陪伴著妳,一起前行。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1-09-14 13:25:24
留言者
皮克敏
日期
2021/09/06
留言內容
您們好,因為我女兒中班從別的幼制園轉學到別的幼稚園,已經有五天了,去時還一直哭,還一直說要早點接她回去,看了很難過,想說是不是轉學錯了,因為錢的因素不能繼續讀之前的幼兒園,我有問女兒是不是沒有認識的人,女兒說是,只是每次送都覺得很難過
版主回覆

親愛的皮克敏:

妳好!感謝妳的來信,信中提到女兒因為轉換幼兒園,在陌生環境又沒有認識的同學,哭泣了好幾天,讓妳好難過。孩子是爸媽的心頭肉,是非常珍貴的存在。看到女兒哭泣的表情,臉龐滑下的眼淚,妳心中一定很心疼又煎熬吧。只要妳能夠,肯定希望能將最好的都給她,妳是個愛孩子又很用心的媽媽。但因為金錢的因素,不能讓女兒繼續就讀之前幼兒園,我感覺到妳有自責的情緒~帶著心疼、難過與自責過日子,真的會是一項很大的情緒負擔。能在這樣的時候,寫信來這裡尋求協助,妳是很有智慧的媽媽。

妳一定很希望女兒能快點適應新的幼兒園,能享受與新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樂趣吧!學齡前的兒童轉換環境,的確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尤其是這個環境沒有任何一個認識的大人或同學,可以提供一些安全感或情感支持。孩子要適應的環節太多,不但要適應硬體設備與環境、不同的學習節湊,還要適應所有的人(老師與同學),對孩子來說真的會非常害怕與惶恐。

雖然我們心中有很多不捨與難過,但身為大人的我們必需先穩住我們自己,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如果情緒太難過而無法思考或自處時,妳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及時陪伴妳,和妳一起面對並討論問題。媽媽的情緒穩定之後,才有能力思考,如何協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讓孩子在很自然的情況下慢慢適應新的環境,並且有歡樂愉快的學校時光。

隨著女兒漸漸的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之中,環境的更迭是不可避免的。幼兒園到小學,小學到中學,中學到高中...等。每一次環境的轉換,內心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媽媽是無法替孩子去承受這些,但我們可以成為孩子的應援團,做孩子最強而有力的後盾、避風港。時常關心孩子、聽孩子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及過程。在孩子沒安全感的時候,給孩子擁抱;看到孩子努力克服新環境的過程,給予言語上的肯定與鼓勵。這些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記錄,會成為溫暖的記憶,讓孩子更有力量去面對人生中的害怕時刻。日後若還是有相關的問題或困擾,都很歡迎妳隨時再來信與我們分享。

祝福妳們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1-09-14 0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