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1/09/21
留言內容
老師好,我是一個同性戀,但是我還沒出櫃,身邊也沒有人知道我喜歡女生,一直以來我都把感情藏的很好,爸媽也不知道,因為我知道他們是不可能接受同性戀的,曾經在公投的時候,跟我說你如果要投同意,那你就不要去給我投票,這是不正常的.....,我也想過那就不要結婚了吧,他們跟我說不要有這種不正常的想法...,我從小就是一個蠻聽話的人,只要還能忍耐我就不會反抗,但是感情我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 我不想傷害別人,不想因為父母的期待,去找一個男生在一起,生小孩,那這樣受傷的就不是只有我了,我也不想讓我愛的人,跟我在一起被我父母的觀念傷害,所以我選擇了單身,不過當我看到哥哥和女朋友在一起很甜蜜,那種正大光明又被祝福的感情,我還是會覺得很羨慕,自己被問到什麼時候才要交男朋友,卻只能逃避,這個感覺真的很難受,但是又無能為力。 感覺要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我沒有勇氣說出來,我也不想要家裡大吵架,但是說真的有時候一個人還是會覺得孤單,但是這些話也沒辦法說給別人聽...
版主回覆

親愛的棋妳好:

妳身為同性戀者礙於家人的顧慮,聽話貼心的妳只得將自己的感情寄託予以隱藏在內心深處,除此之外還考慮到若是在一起的人不被家人接納,或將就的遵照長輩的期待與一個性向不同的人結合,不但自己委屈了,對另一半也是殘忍與不公平!妳善良及對感情負責任的態度真是沒話說!只是得咀嚼一個人面臨感情的孤單,也糾結著不知如何自處內心壓抑的感情需求,好讓人心疼的渴望!

棋,據我認知同志議題已經是廣泛的被公開討論,多數人表達是予以尊重,當然也有些事不關己而卻冷言酸語的圈外人,而對於這些無權過別人私事者的言論,當事人最好能在坦然面對自己的性向之下,要能充耳不聞或一笑置之,也就是當事人自己要先接納自己人格上並無異於人,有享受感情生活不影響別人的自由,所以何苦在乎這些跟自己過不去的事呢?當然首要是要靠自己能拋開這些外在無關的壓力啦!想通了就是”我”自己的私事與別人無關!妳能接受這個想法嗎?

但我知道妳的另一項拋不開的阻力是長輩根深蒂固的觀念,貼心的女兒,不忍心辜負父母親的期待,犧牲了自己的感情需求,也顧及友誼交往的倫理道德或應該受到尊重的感情世界,所以倘若還是一直不敢啟齒,那未來的日子將是好難想像的苦悶了!

我簡單的分享一些關於同志圈的了解:同志們在一起是屬於常態性的行為差異,他們只會寧可與同性維持性或情愛的關係,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戀愛歷程並無差別,只是在戀愛族群裡算是少數,而同志能否繼續維持,確實有另一有別於異性戀的關鍵因素,就是"要不要"公開"兩個同性在一起"這件事,因為文化背景,家庭與社會壓力,很多人不願公開出櫃,他們肩負著反對、破壞傳統的家庭倫理和傳宗接代的延續,但這對支持同性戀者的認為是杞人憂天,或想恐嚇公眾意味居多,因為”錯的並非同志本身,而是錯待同志的人",但是身為同志卻得遭受無情的撻伐,我以尊重同志觀念者的立場認為這是極為荒繆不公平的事!

相信同志相處會有"出櫃”這個別稱,一定都是像妳一樣多重顧慮,而卻也都渴望不受異樣的眼光,能過著一般人正常的感情生活,而要走到這個地步,也許會歷經一番心情醞釀,或在得到認同祝福之前的鬧家庭革命、長輩的暴跳如雷、親情的悲痛交加......等等難關,也都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看清楚自己和對方的需求,漸漸地由反感轉換成祝福。我想分享一段網路上同志的心聲:這位同志鼓足了勇氣,也預想過媽媽知道之後的無數種可能反應,因為自己不想再隱瞞了,也不想讓伴侶成天擔心害怕,他對媽媽說:自己成天偽裝的好辛苦,我想要對自己坦誠,要卸下這個偽裝的包袱過日子,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接著果不其然的被媽媽逐出家門,但不在家的這段期間,他都不時的打電話跟媽媽心平氣和的溝通,也說明了自己過得很好的狀況,沒想到一段時間過後,媽媽在電話的另一端說了:兒子,媽媽知道你過的幸福就好,媽媽不再糾結你的事了,從此家人關係再度和好!

親愛的棋,以上分享我想說的是:父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友個美好的歸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所以妳想怎麼做才能真正的過得很好?也讓父母親放寬心呢?妳有想要做真實的自己嗎?若想清楚了,歡迎再次來信,我很樂意與妳探討後續可以怎麼做,或也可以來電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輔導員能即時陪伴妳,和妳一起面對問題討論,或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祝福妳一切順心!

回覆時間 2021-10-12 09:48:51
留言者
NAO
日期
2021/09/17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我最近的情緒起伏愈來愈明顯,家人跟我說要控制自己,不然也會影響到他們。於是,我有認真考慮去看精神科,但是我從來沒有去過,想請問老師: 1. 看精神科是否會留下紀錄(影響就業、升學)? 2. 我只是單純的心情低落,需要看精神科嗎,還是看家醫科也可以呢? 3. 如果一直沒有去看醫生,這種狀況會不會惡化成憂鬱症或抑鬱症?
版主回覆

親愛的NAO,你好:

很意外小小年紀的你,能勇敢的來信詢問,且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表達能力佳又有禮貌,很不容易呢!也感受到你對看精神科有許多疑慮、不安,若不看醫生又擔心自己會生病,徘徊在就醫與不就醫之間做決擇,真是難為辛苦你了!

會考慮求助醫師,表示你很有概念哦!解決問題的動機也很強烈!但因無經驗有困惑、有擔憂在所難免,其實看精神科就如同感冒身體不適時,需看醫師服藥緩解症狀一樣,當我們心理(情緒)有狀況時,若自己無法排解調適,也需藉由醫師的專業診斷,釐清是否會是憂鬱症或抑鬱症的可能性,必要時配合醫囑予以治療。當然就醫必定會有病歷,屬個人隱私,原則上院方會善盡保密的義務與責任,不至於影響升學就業,若還是很在意、不放心,也可先掛家醫科門診,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轉介其他科別。

另外,在乎家人感受的你,相信會與他們溝通、商量、討論,畢竟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陪伴也很重要! 信中提及情緒不穩定、波動大,這樣的狀況多久了呢?發生何事會如此?心情低落時的行為表現又如何?平時有抒發情緒的管道或方法嗎?……有時面臨青春期因生理荷爾蒙變化的因素,可能較易情緒化也是常有的現象哦!我們很關心你的情緒狀態,但信件內容相關訊息有限,期待你能再來函或來電1995專線,透過與線上輔導員的即時對談能更了解你,希望提供更多的資源與協助。

最後祝福你健康平安~

回覆時間 2021-10-08 17:46:09
留言者
迷惘
日期
2021/09/14
留言內容
請問如果沒學歷只是想要一份穩定收入先養活自己不想一直當流浪打工族,學打掃可靠嗎?家人說這一行有年齡歧視,不喜歡用40歲以下的,請問這是真的嗎?很擔心如果花錢學了又沒辦法取得穩定收入會被家人奚落,覺得很恐懼焦慮
版主回覆

嗨!迷網女孩

看到了妳的信件內容真的覺得妳需求點真的不多耶!但感覺到妳的焦慮是怕轉換跑道後可能會遇到困難點是怕被家人奚落,而產生了對未來的恐懼。我想以我的求職經驗來跟妳分享一些經驗,希望能對妳有困惑迷網的心有所連結。

任何一種工作都是從不熟悉到駕輕就熟,職業生涯是一條很長的路,你現在考慮花錢學的職業是一個很需要像妳這樣年輕又有體力的年輕人投入,很好啊!只要妳給自己時間打點人脈和與專業的工作團隊合作,經過時間與經驗累積,口碑建立起來了,堅持做自已喜歡想要做的事,做別人不看好又不願做的事 ,機會就是妳的,所以我真的覺得妳很有眼光我也很看好家事服務業,決定了就去實踐。信心來自於自己的決心,妳如果決定就試試呀!年輕是妳最大的籌碼,不放手做看看怎麼知道結果呢?而且別小看服事服務業噢!這是有國家專業職照,現今時代都很看重專業職能師的。至於家人也許是因為愛妳怕妳太辛苦又對這行業專業有所不瞭解而有所擔心,也請跟家人説明妳的想法和計劃,職業訓練課程內容與職業訓練後可習得的技能,讓家人安心,透過溝通與就業平台的介紹,也能化解家人對妳想做的行業疑慮,畢竟家人才是妳辛苦工作後的最有力支援者。

提供妳家事服務代訓機構給參考1、彭婉如文教基金會2、桃園市政府就業服務站3、台灣就業通網站(www.taiwanjobs.gov.tw)「找課程」。幸福的道路是要自己開創,如想再找人說說可打電話到1995專線,也可以上生命綫網站預約相談,也歡迎你再次來信分享生活點滴。

如有需要也歡迎再次來信,也可以寫信至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如果仍有所擔心,或找不到情緒出口時,想找人說說,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不管你想說什麼輔導員都能陪伴你,在該次電話協談時間內,陪你一同討論該如何面對困擾,或許對你能有所助益。這是透過電話的協談諮商模式,因為疫情的關係接線人手較少,若撥不進可能要稍後再撥。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0-06 19:21:58
留言者
何梓瑄
日期
2021/10/05
留言內容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好想死 明天打算在學校跳樓吧 我來到這只是想聊聊 並不是想被阻止 我也不會公開學校讓任何人阻止我的 我最近真的很累很累 可能安力復長效針沒用了吧 嗯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讓我離開吧
版主回覆

梓瑄好:

你的幾封來信我收到了。因著你把近況寫信告訴了我,以致於我們有機會可以「聊聊」。

你在信中多次說到「很累」,我想這個累不只是身體上,連內心裡也是。你所施打的安立復長效針劑,它的功用主要是協助你在思考和心情有所和緩平穩,倘若你認為它近期的效果有限(甚至你近期仍是很不舒服的話),我則建議你可以即時回診,向醫師反映和討論可以協助你的方式(即便它的時效還沒有到)。

你告訴了我有跳樓的計畫,甚至還預訂了日期──這部分我是感到擔心的。擔心你所想要表達的、想說的、想讓人知道的(感覺、心情、想法、心事、日常…等等),倘若它們沒有被你說完整,我擔心是沒有辦法更瞭解你的。所以,我想邀請你後續可以持續找可以信任的親友,以及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和輔導人員,向他們傾訴訴說,以至於他們知道如何能夠幫助此刻的梓瑄。

事實上,我不會阻止你停止那份想死的「念頭」,我反而會邀請你把這些念頭,持續「抒發和宣洩」出來;而你所提及的跳樓,那是一種「表達的行動」,這種方式的表達是會讓自己受傷的,甚至一不留意,連生命都會殞落(並且生命是無法回復的)。

所以,我想邀請你「改用」其他方式,做為表達的行動,一樣可以有著抒發,但卻又不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第一、準備紙筆,將這樣的思緒(像是好累、想抒發、想表達、想行動…等等感覺和念頭),把「它們」創作「畫」下來。

第二、準備紙筆,將這樣的思緒,把「它們」訴說「寫」下來。(像是你寫下來並且寄信給我,即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如此身體不會受傷,並且有所表達,也能讓我知道如何和你聊聊)。

第三、直接找你所可以信賴的親人、學校的輔導老師、看診的醫師,把「它們」口頭說出來。(另外,帶著你所畫下的作品、寫下的內容,也可以協助你向這些人表達地更清楚)

第四、平時也可以選擇撥打電話「張老師專線1980」或「生命線1995」,和受過訓練的線上輔導人員,把「它們」口頭說出來。

因著你詢問「怎麼辦」,所以我在這封信提供四種方法,協助你有所方法將這份「累」持續抒發宣洩──持續地使用這四種方法,也好使這份「累」試著遠離自己、減少靠近自己的頻率。

我想要肯定梓瑄,寫了這封信給我(而我就把你所抒發宣洩的「很累」,試著收下並帶走一些哦!)。除了請梓瑄這幾天開始實踐上述四種方法,後續若有需要,也可以持續來信至生命線協會,或者至網站「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進行回覆。若想找人即時談談,也可以撥打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安心專線1925,線上輔導員可以陪伴、和你一起討論。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0-06 19:06:11
留言者
日期
2021/09/16
留言內容
之前因為健康問題還有被霸凌的回憶,曾經上來諮詢過。家庭關係不和諧、我爸中風我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工作、朋友都南飄了,我感覺孤身一人,加上健康狀況變差、四年前做什麼事都不順,一直到出社會還找不到工作,只能做個打工仔。現在有想考公職,又不確定能不能真的考上,畢竟從四年前就開始,想做甚麼都以失敗終場,連我的興趣畫畫也沒別人好,優秀的人好多,我怎麼都比不上,什麼都做不好,不知道未來在哪。我媽雖然嘴上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開心就好,但他的心裏不是這麼想的,其實他早有個底,只要我沒達到他的要求或標準,就會進行人生攻擊。最近一個喜歡的人自殺了,感覺這已經是最後一根稻草,我以為我是個堅強樂觀的人,以為大學畢業一切都能好起來,但事實証明我錯了。這幾天開始有負面的想法,想著他當時跳下去的感覺,想著為什麼死的人不是我,感覺每天都很痛苦,很窒息,無法呼吸。不想工作、不想畫畫、不想吃飯、不想追星、整天覺得疲憊,有事沒事就想掉淚,吃飯哭,走在路上也泛淚,害怕自己得到了憂鬱症。平常晚上我會聽podcast 幫助入睡,而現在聽著都會覺得煩躁,甚至想吐,整個人很不舒服。但是心理諮商好貴,一次可能就是我一個月的薪水,又不想跟朋友家人聊這方面的事,我知道家人一定會說:「人生本來就是坎坷的,這只是一個瓶頸,過了就好了」,但是瓶頸太多了,我真的覺得走不下去了,也沒有好起來的跡象。昨天下午,我到了社區頂樓,可是沒有勇氣...
版主回覆

雨你好:

你在描述你人生的時候,我感覺確實好苦,當我們不斷的重現生活中不順心的那一面,內心就會像陷入泥沼之中,越陷越深而無以自拔,當下心情也會 沉溺在痛苦、憤怒、自我否定⋯等的情緒之中。

在來信中你也提到想做心理諮商,但因費用太高自己無法負擔而作罷,所以再次來信希望能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境是嗎?很棒的一件事,是你已經走出改變的第一步(來信求助),有心改變就是開始,既使是小小的改變,也會如滾雪球般慢慢出現大的改變,以下觀點提供你參考:

一.小劇場:學習做個編寫幸福劇本的編劇。人對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常會以當下的狀況編寫故事,我們人的心總是帶有幾分擔心,若再加上缺乏自信、安全感,那所編寫就是悲劇的劇本。所以我們會發現,當某件事情發生,但尚未有結果時,我們第一個想法是先去搜尋以前發生過的事件(常會把失敗的經驗複製在小劇本中),然後自我催眠告訴自己,完蛋了爛事情又要再發生一次了,在如此循環之下我們的心情就更加的沮喪、焦慮及憂鬱了!你在應徵工作的時候是否也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二.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的基本觀念,就是我們所祈求的任何事情都會發出電波。而上天(也就是大家所稱的神,上帝,佛,阿拉)接受到你的請求,就會回饋給你。牠的分辨方式就是你的「思想及情緒」。如果你嘴巴說我要一個滿美幸福的家庭,但你的情緒卻是整天怕小孩學壞、怕老公出軌、這個不爽那個不爽的,牠就送給你一個小孩學壞加上老公出軌讓你真的不爽到底的情境人生。因為牠接受到的就是你的感覺!許願詞不是你說一說就會成功,還要配合你的感覺及情緒,才會發揮作用。如果你祈求的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你的心情及情緒就要對絕對的相信你的祈求是合理的、會應驗的,必須屏除過往不開心、難過甚至憤怒的情緒帶進去裡面,也就是用正能量的磁場取代負能量。

我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流動的,當你有任何糟糕的事情要接近你,你也可以因為你正面的力量,讓事件快速的經過,而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太多傷痕(一但留下太多傷痕,就會變成心智搜尋的資料庫)。以前我會認為正面的想法是樂觀,現在我覺得,保持平靜不妄想的情緒會更好,因為樂觀有時候很容易變成想要占有的心情。

三.培養自信心:自信心能讓我們遇到事情時不退縮、擔心及害怕,讓自己該有的能力都能展現出來。你可以這樣做:

1.適度的注意穿著打扮:適當的打扮外表能增加自信,打扮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好看,而是使自己覺得更好,面對人群更有自信。

2.列出自己的優點(或專長)清單:把自己的焦點放在優點清單,而缺點是我們日後補足的方向。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聲音,會在需要的時候和自己對話,你聽到的通常是鼓勵自己的小天使,還是打擊信心的小惡魔呢?教育家 Sheldon Levy指出,我們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所以我們更應該鼓勵自己,而非用負面的話來催眠自己不夠好。他也提醒不要輕信那些總是打擊你信心的人,要拿回自己的力量,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3.為自己加油:未能一切順利成功固然讓人失望,但失敗經驗並非一無是處,它讓我們能看見自己不足的地方,讓我們知道努力的方向,是逆境中能鍛練我們、讓我們更加強壯的力量,而不是阻擋我們前進的障礙。記得下回在失意的時候,為自己加加油,去除在心裡打擊你信心的惡魔,學習擁抱失敗,從中獲取珍貴的教訓,讓心更加強壯,自信就會長駐你心。

四.參加職業訓練:各縣市政府的勞工局都會開一些專業的職業訓練課程,參加職業訓練,讓自己擁有時下有用的專業知識,在應徵工作的時能擁有更多的籌碼。

五.心理諮商也可以是免費的:如果你想做心理諮商,可以到心理衛生中心預約,一年有4次免費諮商的機會!

永不放棄才可以看到成功的果實!如果你還是感到失落、憂鬱及不安,找不到適合的人可以傾訴也可以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若您希望與專業人員進行面對面的諮詢,也歡迎至桃園市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預約諮詢面談服務。

祝福你順心如意

回覆時間 2021-10-06 13: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