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劉沐蓁
日期
2021/11/28
留言內容
感覺最近一直很累 課業變得很繁重 又因為我之前都是考第一名所以家人 老師都對我期望很重 我給我自己的壓力很大 每天下課都不想講話 原本的好朋友跟我講話我也變得不想回覆 很憂鬱壓抑的事也不敢跟家人朋友講 一想到要去學校就很憂鬱 看到別人多看一眼我都會覺得害怕 我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 想要傷害自己 每天熬夜 很討厭自己 認為自己沒什麼優點 強顏歡笑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痛苦
版主回覆

親愛的沐蓁同學,讀書辛苦了!

從妳簡短的留言中,道盡了讓人心疼的龐大壓力,與心中不為人知的傷痛壓抑,小小年紀要獨自克服沉浸在負面情緒的不舒服,選擇藏在心中吶喊,那是多麼情何以堪啊!

沐蓁,妳寧可選擇獨自承受隱藏內在的焦慮不安,是唯恐自己已經失去原有”第一名”也可是人稱學霸的能力了嗎?但是用帶著強顏歡笑的面具,不讓旁人懂妳的心情,感覺是更加將自己陷入呼天不應的胡同裡,這樣將會更加無助喔!其實妳能頂著讓人羨慕總是第一名的光環,一定是透過積極不敢懈怠的努力學習,即使有可能天資稟賦,但我也知道,三分天才也要加上七分努力才有可能勝人一籌,所以妳肯定是比別人更加的push自己,才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而過程中也許是執著深怕萬一有個閃失,失去了頭銜,辜負老師家長的期待,這樣唯恐落敗,又不敢袒露自己,壓力大到促使一個優秀學生漸漸步入失去了信心、畏縮、害怕面對周遭的一切,包括不喜歡現在的自己,甚至有了不該有的念頭"傷害自己'這種痛苦的自我封閉,心情灰暗,不應該是妳的年紀可以承擔的,我們很心疼也替妳擔心!

可是沐蓁,接到妳因為無助焦慮而來信的同時,我們除了體會到妳內在的痛苦灰暗之外,也看到妳已經願意尋找能量的契機了,因為再怎麼無助的妳,都肯鼓起勇氣的藉此管道抒發表達不美麗的心情,也許妳還無感,但我要提醒妳這已經是一顆轉換心情的種子了,它正在期待妳繼續灌溉等待失時機萌芽。所以要鼓勵妳藉著這股勇氣,除了可以繼續再來信抒發心情之外,更直接的是讓關心妳的人對妳的了解,我舉例說好了:爸爸媽媽因妳成績優異感到欣慰,但也一定很關心寶貝女兒心裡在想什麼?而若知道妳隱藏的如此辛苦疲憊,和扛不住的龐大壓力,以天下父母心的心情,一定更加比我們更心疼與不捨,有了懂妳的家人適時的陪伴與關懷,可以在各方面互相期許下做該有的調適,比如說:別為了成績每天熬夜,只要盡力就好畢竟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專注該完成的任務,如何抓到成績與身心健康的平衡點,可以和家人做討論,也許這才是可以立即幫得上忙的。還有提到好朋友不是嗎?可以分享一些別人對功課成績接受的心態,大家都會有一些想法可以分享,也許會有人說都已經很認真了或許是沒念到重點、運氣差…等等,下次加油囉!嬉鬧中也就過去了,書還是要繼續讀啊!而在我認為這才是妳的年紀該有的互動模式。

試著多和同學分享吧!快樂悲傷都可以分享,分享快樂快樂加倍,傾訴悲傷悲傷減半,所已妳將情緒隱藏起來是不智之舉喔!將感受勇敢表達出來,妳應該學過”友直、友諒、友多聞”吧,讓別人懂妳,互聽心聲相互砥礪,能使精神上不孤單,這是在書本上得不到的喔!

最後我想用一個比喻與沐蓁分享:我覺得讀書升學就像跑馬拉松賽事,要用穩定可以持久的能力在漫長的里程中慢慢消耗,若一開始就唯恐落後使盡全力的衝,力氣很快用盡了,卻還沒抵達終點,那麼前段再快,最後也只得飲恨落敗了。用這個比喻和妳現在的狀況對應一下,妳會想做些什麼調整嗎?以上分享祝福妳囉!

若有需要歡迎再次來信,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1-12-06 12:36:49
留言者
Maggie
日期
2021/11/29
留言內容
最近在上課的時候會不自覺得恐慌,會突然心跳加快,覺得很不舒服,儘管再進行活動的時候在笑,但心裡依舊是恐慌的,而且逃避上課的想法越來越強了。在班上也不想要主動的去找同學,也跟同學在下課時不會有太大的交集也沒有聯絡。有時候會認為同學對我的印象是不是不好,是不是被他們討厭了,但如果同學突然跑來找我說話,我又會打消這個念頭,我一直知道同學不會這麼想,但我還是忍不住的認為他們討厭我。然後我覺得我好胖,我不敢露腿,我不想被別人盯著看,我怕他們會覺得我又胖又醜,我很在意別人看我的眼光,雖然我現在的身材是適中,但還是覺得我胖的很噁心,我會忍不住吃三餐以外的食物,有時候甚至會吃超過我能負擔的量,我想要嘗試催吐讓我好過一點,但我什麼都吐不出來,我討厭這樣失去控制的自己,有時候照著鏡子就覺得自己好醜不想出門。最近常常會煩到很想死,減肥減到哭也會很想死,有動過自殘的念頭,但又因為害怕死掉害怕痛不敢做,就覺得自己矛盾也很討厭。想到死掉會沒有意識又會開始恐慌。 沒有看過醫生,也不知道可不可以看醫生,又怕會有其他眼光。
版主回覆

妳好:

          來信提到,最近身體常有恐慌的感覺,不想上學,在學校很少主動和同學交往,除了自己的人際評價很負面,更對外表容貌、體態感到自卑,各種身體、心理的焦慮,莫名產生自殺的念頭,種種恐慌的症狀,想看醫生又擔心異樣的眼光,不敢有所行動。

        清楚的知道自己和同學間的互動,屬於不主動的類型,擔心沒有人緣,但實際上,還是有同學會主動找妳;對於外型的沒自信,明知體型不是很胖,卻想著要減重,看著鏡子前的自己,嫌棄著不夠漂亮,理智上的妳,知道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不好,但心裡總是過度的自我批評,處處擔心別人的眼光,以致身心出現恐慌的症狀,妳說沒有看過醫生,曾經告訴家人自己的狀況嗎?是否請家人陪同就醫,讓身心科的專業醫師評估,用藥緩解恐慌的症狀,讓身心處於平穩的狀態,理智和感覺達成共識,客觀的看待自己,不致給自己太多的負面壓力!想傷害自己的念頭出現的時候,隨時撥打1995的協談專線,和線上的老師聊一聊,當下的想法,自己的擔憂,讓恐慌的情緒有人陪伴,透過對話,緩解焦慮,建立自信心,好嗎?祝福妳!

 

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

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1-12-06 10:14:35
留言者
日期
2021/11/28
留言內容
您好,我是高一生,我最近有點排斥讀書,且偶爾在必須讀書與不想讀書的矛盾情況下,會滿腦子想著去死,想要消失在世上,通常白天情緒挺穩定,但有時到了晚上會焦慮的哭一場,以上我感覺好像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今天晚上我似乎哭得有點誇張了,一開始會哭是看了一個小說,我其實並不覺得那個小說內容應該會讓我大哭的,而之後便過一陣子就會哭,情緒很不穩定,有一次已經沒在看小說時哭得最兇,完全不知道我在哭什麼,只是一邊哭一邊想著好想死好想消失我是廢物之類負面的東西,想知道我的狀況需要去看醫生嗎?還是我只是有點憂鬱而已呢?不知道該怎麼辦⋯浪費時間陷在情緒裡然後逃避讀書,什麼事都做不好。抱歉敘述有點冗長
版主回覆

采,你好:

 

  讀著你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你對自己的變化感到陌生,不確定自己怎麼了,因此在考慮是否要進一步就醫尋求協助。信中提到采最近曾有突如其來的大哭與負面想法,其實讓人感到心疼,也讓人有些擔心,我相信是需要進一步尋找資源來幫助自己的。我猜想采也注意到這件事,才會留言給我們,這樣的自我覺察與主動求助很讓人肯定。

 

  看醫生是幫助我們調整情緒困擾的方法之一,其它提供心理服務的專業人員還有心理師(做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與學校的輔導老師,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資源。關於是否需要看醫生,若是采持續出現原因不明的哭泣與負面想法,或是發現食慾與睡眠也受到影響(吃不下或吃很多、睡不著或睡很多),便會建議采就醫請醫生評估與協助。倘若只有那天晚上特別失控,我們仍鼓勵采和信任的人或輔導老師聊聊對於讀書的矛盾與課業壓力,當然,也歡迎你和我們分享。

 

  信末,再次鼓勵采進一步尋求協助,也想和采約定:若無法克制想死的念頭,請你務必聯繫你信任的人或撥打生命線電話1995(24小時)。由於書信往返需要時間,若想找人即時聊聊心情,可以撥打生命線電話1995,也可以撥打踹貢少年專線0800-00-1769(週一到週五16:30-19:30),由線上輔導員即時回覆你。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2-06 10:13:21
留言者
張鈞堯
日期
2021/11/24
留言內容
想分手可對方一直拿各種形式來威脅我 一開始是拿自己生命現在是拿我讓他懷孕流產記錄 以及消費明細等揚言要亂我週遭生活讓我心聲畏懼
版主回覆

親愛的鈞堯: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雖然留言不多,短短的就能感受到鈞堯是一個勇於去解決問題的人,也察覺到現在需要找人聊看看你最近發生的事,感謝你有跨出這一步,願意讓我們陪你一起面對問題,一同來想解決問題的方式!

  從信中可以感受到無助跟恐懼的心情,被威脅的心情一定是很難受的,這些日子以來辛苦鈞堯了!信中你有提到說想要分手,但對方卻以很多的方式來脅迫你不能結束關係,也困擾著你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那你願意說說看你跟對方那時提出分手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呢?可以感受你一定做了很多的努力跟嘗試,或許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再有哪些的溝通方式來嘗試看看。還有,您有曾經將分手這件事與信任的親友聊過嗎?因為畢竟親友可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從旁邊可以觀察你們的相處與癥結的問題,您也可以回想一下,也歡迎您可以再來信唷。

  在信中你有提及因為對方的威脅造成您心理畏懼,而這種行為也違反了家庭暴力中的精神暴力,精神暴力指的是對方用言語脅迫、恐嚇,企圖控制被害人,足以使對方畏懼或心生痛苦的各種舉動,是造成精神上的不法侵害,若下次若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無法忍受時,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撥打110報案或113的24時保護專線通報,並且能錄音或訊息截圖蒐證,家暴防治不限於婚姻關係中,儘管只有情侶關係,如果遭受對方不法侵害,可以報案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尋求相關單位協助與保護。

  若有需要時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陪你一起讓困擾你的問題有更好的方向解決,每次的訴說和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

最後期待你的再次來信噢!

 

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12-06 10:04:36
留言者
S
日期
2021/11/26
留言內容
你好,想了想決定留言,自己在中學時期曾經有過被霸凌被排擠的經驗,或許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得很小心翼翼,很害怕別人生氣,總是想要討好別人,慢慢的升上大學了,在學校的我已經比較學會自然的跟朋友相處了,不過偶爾還是覺得自己很假掰,就連媽媽也這麼說過,雖然妳是我的女兒但是我還是覺得你很假掰,在家裡我排行老大,或許是個性比較內向,比較不會發脾氣,小時候其實也算是很乖的小孩,不過妹妹就不是,妹妹生氣起來會尖叫,會丟東西,會跟爸媽打架,記得有一次妹妹生氣,用椅子砸到我的腳,有一小塊瘀青,妹妹在生氣的當下馬上衝到房間把自己鎖在房間裡面不出來,那時候媽媽又急又失望的問我為什麼要招惹妹妹不開心,如果她在房間怎麼樣了,我能夠負責嗎?如果她自殺了我會後悔一輩子,為什麼要去惹她不開心,其實我那時候只是叫她吃完橘子把皮丟掉而已,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就是不會像妹妹那樣大發脾氣,跟爸媽吵架也都是以我妥協終結,明明自己也受傷了不過到頭來我也覺得是自己的錯,如果她真的怎麼樣了,那會是我造成的,不過有另一面的自己覺得自己很自私,都不會為別人著想,因為自己被怎麼對待好像都沒關係,對外人對朋友都可以做到完全不生氣,完全不討厭任何人,在家的時候反而會對父母生氣,對妹妹生氣,發脾氣後自己又覺得很愧疚,最近慢慢學會聽話了,最近想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手機,爸媽覺得大學生買貴一點的手機不符合身份,舊的手機壞掉拿去修理就好了,以前的我也許會吵著想要,不過現在雖然還是很想要,卻跟爸媽說沒關係,那就不換新的了,其實很想讓父母覺得自己是個懂事的孩子,不過卻好像又不是真的懂事,只是壓抑了自己想要的而已,因為在外縣市唸書,媽媽又是擔心很多的類型,總是一直傳訊息關心我到家了沒,在做什麼,等等跟誰去吃飯之類的,有時候覺得有人關心很棒但是又會覺得有點煩,又不想隨便應付,覺得好累,也不想一直當一個聽話的小孩,不想一直乖乖的,不想當一個媽寶,不想要什麼事情都要經過爸媽同意,明明已經二十多歲了,我也想自己決定自己要怎麼花錢,以後要去哪裡唸書,要跟同學去哪玩,有安全回到家,會注意時間,不會過度花費,會做好儲蓄,對未來都有規劃,不想要爸媽干涉,但是我也不喜歡對爸媽妥協的自己,覺得人生有點累,不過又覺得自己不知足,明明已經很幸福了,明明爸媽都很愛自己,但是為什麼我會覺得自卑又孤獨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你好:

    首先,我想謝謝你,願意在心情低落時向我們寄來這封信,讓我們有這個機會陪你一起聊聊,要鼓起勇氣向別人說出心裡話,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從你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你因為在與他人相處時,會迎合討好他人,而下意識忽略自己的狀況,感到無助又疲憊,也心疼你長時間在家人之間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默默承受責罵,想跟你說聲,辛苦了!一直以來都將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之前,為他人著想,看來,你真是個溫柔體貼的人呢!而我也期盼這份「溫柔」,不僅僅是給予別人,也留下來一些送給自己,每個人都值得被溫柔以待,包括自己也不例外。

    在信中,你有提到這樣的性格可能是源於之前的人際關係中,曾經有被排擠及霸凌的經驗,導致在與他人相處時,會變得小心翼翼、怕說錯話讓別人生氣,進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特質。甚麼是「討好型人格」呢?如果你覺得常常過度消耗自己,一味地討好著別人,那你很有可能是「討好型人格」。然而我們可以試著去思考、去探索,在去除了「好人」這個身份之後,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信中提到在與妹妹的爭執中,因為被誤會、責罵感到委屈,但在委屈的同時,又有另外一個想法責怪自己太自私,會不會這個「想法」就像是一種警示呢?提醒你應該優先對別人好,而「為別人著想」變成一種責任,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避免出現之前被人排擠、討厭的情形發生,所以促成的一套保護自己的機制,在與人相處時,藉由順著對方來避免爭執的發生,達到保護自己的效果呢?

    另外,在信的後段,你提到最近和父母的相處讓你感到心累,壓抑了自己的內心來讓父母覺得自己是個懂事的孩子,原本在和父母之間意見不合時會想爭辯,現在也慢慢變的妥協,雖然討厭這樣的自己,但也認為自己應該要知足。讀到這裡,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故事,因為在大學階段的我也跟你一樣,離家求學時很開心終於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但家人常常過度的關心、擔心,讓我感到負擔,又不想隨意敷衍愛我的家人,心裡面覺得有這樣想法的自己好壞,直到每次家人的電話一響起,我下意識地只想逃避,我才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將這件事變成一種壓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思考過後,我決定向家人說出我真正的想法,儘管這個方法執行起來不容易,但卻也是有效果的,至少我的家人在知道我的想法後,在下次行動前能多為我的感受著想。不知道你是否像我一樣試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呢?如果還沒有,我也想邀請你,試著踏出第一步,勇於將自己的感受表達給父母,適度的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有助於關係的增進喔!讓真實的自己出來透透氣,而不再是忽視自己去滿足他人,期待你能多重視自己、多愛自己一些。

    希望此信能給予你適時的幫助,若是在之後的生活中,還有遇到困擾你的事情,歡迎再來信告訴我們,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可以陪你聊聊,或許對你有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12-02 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