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4/10/06
103/10/1『啟動幸福PAPAGO-鐵馬騎兵GOGOGO』記者會已順利結束囉,
讓我們一起來回憶當天的活動吧!
ç由我們志工連昇的薩克斯風的精采暖場!
ç主持人:桃園電台-如楓
ç25期志工代表受證

é感謝桃園景福福輪社與台灣卜力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贊助
ç2014年幸福指數大公開,到底誰比較幸福呢?
|
ç長官與貴賓合影,10/4日腳踏車活動最佳代言人!
感謝各位長官、貴賓、記者與志工的參與,讓記者會更加圓滿順利!!!

以下為2014年幸福感大調查的參考結果:(新聞稿)
幸福指數連年上升
青少年、勞工的幸福感卻吊車尾
2014年桃園縣的幸福指數與去年相較大為提升至76.6分,然而我們意外的發現,幸福指數與年紀成反比,隨著年齡增加,幸福感逐步提升,60歲以上長輩的幸福感來到77.81分,但20歲以下之青少年的幸福感卻只有73.31分,可見在桃園,增進青少年的幸福感與心理健康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青少年並非無憂無慮的一群,針對青少年的需求及壓力來源我們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探討。
從職業的角度切入也有類似的發現,學生以74.19分成為各職業類別中幸福感最低的族群。而服務業(78.85分)、商業(78.78分)、教職(78.16分)為幸福感受最好的行業,而值得注意的是工商大鎮的桃園,縣內公司及企業林立,勞工是廣大的工作人口群,然而其幸福感卻只有74.60分,顯示廣大勞工的心理健康需要被重視,幸福感的議題是個業主不可忽略的走向。
桃園生命線主任張翠華表示,幸福指數雖然較去年升高,但不可不注意的是,在升高的指數中卻藏著隱憂,在問卷當中,雖然感到幸福指數提升,主要原因是年長者對自己目前生活感到滿意,在社會福利方面,政府的確著力於年長者照護,但中壯年子女對於家庭重擔卻漸漸無法承受其負擔,當然對年長父母所能付出更是有限,這是年長者的隱憂。
對於結婚者幸福指數趨高的因素是,受訪者認為,一個人辛苦工作,不如兩個人一起奮鬥,而且也能彼此照顧,但這與生兒育女是否也能提高指數,受訪者是抱保留態度,在此階層最大隱憂是,結婚者認為彼此能共同計畫人生目標,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是結婚者的夢想。但是大環境若是沒有改變、物價不斷飛升,是否會跟青少年、勞工一樣,生活壓力越來越重,甚至無法看到未來,而讓幸福指數下降我想這是可以預期的。
可見的整個社會經濟環境是影響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而幸福指數是影響的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這個隱憂是政府需要重視與加強的地方。然而生命線對於民眾心理健康方面會不斷找出問題所在,盡力協助與宣導讓民眾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加強自我心理調適,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然而,怎麼樣可以變得更幸福呢?我們發現有擔任志工的民眾,比沒有擔任志工者更為幸福!擔任志工除了是一種奉獻外,也有許多優點,不僅可以增加社會參與,認識更多朋友、夥伴,且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更可獲得成就感看見、也獲得相互合作的美好經驗。
桃園生命線多年來除了由志工進行1995熱線服務外,也致力於國中畢業未升學、為就業青少年的服務,協助青少年進行自我探索、職涯了解,並媒合企業進行實際工作體驗。另外亦針對企業進行員工協助方案(EAPs),提供壓力暨心理健康檢測、心理諮詢、資源連結等。現今社會日趨多元,每個人須面臨的挑戰既多元又困難,壓力也隨之增加。所以心理健康是我們一輩子關注的焦點,增進每個人的幸福感也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
|